李去疾的語氣變得嚴肅起來。
“改變一個人的習慣,尚且需要時間。改變一個民族的習俗和思想,那是需要以十年、甚至百年為單位去計算的!”
“所以,一兩次叛亂,說明不了任何問題。隻是證明了,這件事的艱難!”
“而諸葛丞相真正厲害的地方,不是他半年就平定了叛亂。而是他在平定叛亂之後,留下來的那些,真正著眼於百年的後手!”
李去疾看著已經完全被他吸引住的幾人,拋出了核心。
“丞相在離開南中後,做了幾件,在當時看來,簡直是離經叛道,不可思議的事情!”
“第一,不留兵!”
“他沒有留下漢人的軍隊去鎮守。這在當時很多人看來,簡直是自尋死路!沒了軍隊,你怎麼保證他們不反?這也是後來太守被殺的原因。”
“但諸葛亮要的,不是表麵的順從,而是長久的穩定!”
“留下軍隊,治標不治本。”
“第二,不運糧!”
“他沒有像過去的朝廷一樣,從蜀中調撥大量的糧食去供給南中,而是反過來,想儘辦法讓南中自己富起來!他帶去了鐵製的農具,教他們開墾梯田,興修水利。南中的金、銀、丹、漆、耕牛、戰馬,源源不斷地運往成都,換取他們需要的鹽、布和鐵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叫什麼?這就叫經濟捆綁!我讓你富,但你必須用我的方式富!你的發展,離不開我!”
“第三,‘官用土人’!”
“他大膽地提拔和任用當地的豪族首領,讓他們自己管理自己的地盤。比如,孟獲後來官至禦史中丞。你敢信?昨天還跟你打生打死的反賊頭子,今天就讓他當監督你的言官!”
“這操作,在當時看來,簡直是瘋了!”
“但這一招,卻瞬間瓦解了南中各族對漢人政權的敵意。你看,我們不是來征服你們的,我們是來帶你們一起玩的!隻要你們守規矩,官照樣給你們當!”
李去疾說到這裡,頓了頓,眼神變得更加銳利。
“而最最厲害,也是最致命的,是第四招!”
“建立‘無當飛軍’!”
“他把南中最精銳、最桀驁不馴的青壯年,全部招募出來,組成一支特殊的部隊。給他們最好的裝備,最豐厚的糧餉,讓他們由蜀漢直接管理!”
“這一招,簡直是神來之筆!”
“一來,把當地最能打、最可能鬨事的刺兒頭全都集中起來,方便管理。二來,給了這些蠻族青年一個上升的通道!讓他們知道,隻要給大漢賣命,就能過上好日子,光宗耀祖!”
“你們想想,當兵的在前方為了大漢流血,爹媽老婆孩子在後方享受著大漢的福利。這支軍隊的忠誠度,會有多高?他們還會想著造反嗎?”
“他們隻會比漢人軍隊,更渴望大漢的勝利!”
“另一方麵,這些南中子弟跟著漢人軍隊南征北戰,見識了中原的繁華,學會了漢人的紀律和文化,等他們退役回到家鄉,他們就是最好的‘文化教員’!他們會告訴自己的族人,外麵的世界有多精彩,跟著漢人朝廷混,到底有多香!”
“軍事威懾、政治收買、經濟捆綁、文化滲透……”
李去疾攤開雙手,臉上露出了對那位千古名相深深的敬意。
“你們看,一套組合拳下來,環環相扣,滴水不漏。”
“這,才是真正的陽謀!”
“它告訴你,我要乾什麼,也讓你看到這麼乾的好處。你想反抗,卻發現自己根本離不開我。你想融入,我給你敞開大門。”
“就這樣過了幾年,成效開始出現,南中地區,直到蜀漢滅亡,再也沒有發生過大規模的叛亂。反而成了蜀漢最穩固的兵源地和財政來源!”
李去疾看著已經聽傻了的朱家父子,悠悠地補充了一句。
“所以說,馬四啊,讀史不能隻看表麵。”
“很多時候,史書上簡簡單單的一句話,背後,可能藏著一套驚天動地的戰略布局。”
朱棣的臉,變得通紅。
他感覺自己的臉頰火辣辣的,不是因為羞愧,而是因為興奮和激動!
原來是這樣!
原來背後還有這麼多道道!
“先生!”
朱棣是迫不及待地問道:“那大明對付草原,是不是也要用這套法子?”
喜歡被誤認仙人,老朱求我改國運請大家收藏:()被誤認仙人,老朱求我改國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