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貨膨脹?”朱元璋和劉伯溫同時念出了這個有些陌生又有些熟悉的詞彙。
“對。”
李去疾解釋道:“簡單來說,就是錢越印越多了,錢就越來越不值錢了。”
“可我們沒有多印啊!”朱元璋急了,“我們是根據產出印的!今年多打了一百斤糧食,才多印對應的錢!”
“是,今年是這樣。”李去疾笑了笑,“那明年呢?”
“明年?”朱元璋一愣。
“明年風調雨順,又多打了一百斤糧食,你是不是又要多印一批錢?”
“對啊!”
“後年呢?大後年呢?如果國泰民安,天下太平,每年的產出都在增加,你是不是每年都要印新的錢,流放到市麵上去?”
“理應如此!”朱元璋答得斬釘截鐵。
“問題就出在這裡。”
李去疾伸出一根手指。
“錢,這個東西,一旦印出來,它就不會消失。它隻會在老百姓手裡,在商人手裡,在國庫裡,來回打轉。”
“這就意味著,市麵上流通的錢,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多……”
“而你說的那個‘錨’,也就是天下的貨物,它雖然也在增加,但它會被消耗掉啊!”
“糧食,老百姓吃了,就沒了。”
“布匹,做成衣服穿破了,就沒了。”
“就算是鐵鍋鋤頭之類的鐵器,可以用很久很久,但遲早也會壞了鏽了爛了,也就沒了。”
李去疾看著已經呆若木雞的兩個人,投下了最致命的一擊。
“所以,你們發現沒有?”
“錢,在不斷累積。”
“貨,卻在不斷消耗和換代。”
“段時間內沒有太大影響。”
“但幾年幾十年的影響積累下來,錢隻會越來越不值錢。”
朱元璋的臉,一下子難看起來。
他剛剛還在雲端之上,俯瞰著自己親手締造的,那座名為“大明萬世”的黃金帝國。
可一轉眼,腳下哪還有什麼黃金帝國。
分明就是一個巨大的、但在不斷漏水的木桶!
而他,就是那個眼睜睜看著木桶裡的水一點點漏光,卻束手無策的傻子!
“不……不對……”
朱元璋的聲音都在發抖,他像一個溺水的人,拚命想抓住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伯……,老劉!你說!咱……咱們可以不想辦法嗎?”
他猛地轉向劉伯溫,那眼神裡充滿了求助。
劉伯溫此刻也是眉頭緊皺,但他畢竟是頂級謀士,腦子轉得比朱元璋要快上那麼一絲。
他強迫自己從那片名為“通貨膨脹”的絕望深淵裡爬出來,大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運轉著。
“先生!”
劉伯溫抬起頭,通紅的眼睛裡閃爍著一絲掙紮的光芒。
“既然……既然問題出在錢不斷增多,而貨物會被消耗上。”
“那……那我們能不能在錢多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就不印了?”
他像是想到了一個絕妙的主意,聲音都高了幾分。
“對啊!”朱元璋一拍大腿,像是被打通了任督二脈,眼睛瞬間就亮了!
“老劉你說的對啊!”
“咱可以立下規矩!比如,市麵上的寶鈔流通總量,達到一個數額,比如說十萬萬貫!就封存印版,再也不印了!”
“這樣一來,錢的總量不就固定了嗎?它就不會越來越多了啊!”
他越說越興奮,仿佛已經找到了那個看不見的窟窿,並且用一塊天外隕鐵給它堵得嚴嚴實實!
“如此一來,隻要我大明國祚綿延,百姓產出不斷增加,而錢的總量不變,那豈不是……錢會越來越值錢?咱這寶鈔,就成了真正的‘寶’鈔了!”
朱元璋激動得滿臉通紅。
在他看來,這簡直是一個完美的閉環!
然而……
麵對他們二人這堪稱“絕地反擊”的智慧火花,李去疾的反應,卻讓他們心裡咯噔一下。
他沒有讚許,沒有點頭,甚至連一絲驚訝都沒有。
他隻是搖了搖頭。
然後,歎了口氣。
那表情,就好像一個教書先生,看著兩個興高采烈地用“一加一等於三”證明了驚天難題的學生。
又好氣,又好笑,還帶著點“孺子不可教也”的無奈。
“馬大叔,劉老先生。”
李去疾慢悠悠地開口了。
“你們這個想法,聽起來,是不是特彆美好?”
朱元璋和劉伯溫下意識地點頭。
“但是,沒用。”
李去疾乾脆利落地吐出三個字。
“為什麼?!”朱元璋急了,這回是真急了。
咱連這麼天才的法子都想出來了,你居然說沒用?
你這不是拆台嗎!
李去疾看著他那副“你今天不給個說法咱就跟你沒完”的表情,心裡也是一陣好笑。
得,這老哥又鑽牛角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