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石韜治政,民心思安_重生之我在三國當謀主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重生之我在三國當謀主 > 第35章 石韜治政,民心思安

第35章 石韜治政,民心思安(1 / 2)

郡守府門前,百餘匹河曲駿馬的嘶鳴聲此起彼伏,強壯的馬蹄不安地刨動著宛城的青石板路麵,帶來一股混合著汗味、草料和北方風塵的粗獷氣息。曹操這份突如其來的“厚禮”,像一塊巨石投入本就暗流洶湧的池塘,激起的不僅是驚喜的漣漪,更有深沉的疑慮和警惕。

林凡、劉擎、徐庶等人站在府門前,望著這支出乎意料的馬隊,心情複雜難言。高順剛剛指出騎兵短板,曹操的駿馬便送上門來,時機巧合得令人心驚。這份“薄禮”背後,是純粹的示好投資,還是包藏禍心的糖衣毒藥?那位亂世奸雄的目光,似乎早已穿透千山萬水,牢牢鎖定了南郡這片土地,以及他們這群掙紮求存的人。

“曹孟德…好大的手筆。”劉擎喃喃自語,眼中既有對良馬的喜愛,更有深深的不安。無功不受祿,更何況是來自一位以雄才大略和權謀機變著稱的梟雄。

林凡沉默片刻,對那名曹軍使者拱手道:“請代我等多謝曹公厚贈!曹公美意,我等感激不儘,他日若有機會,必當回報。還請使者入驛館歇息,讓我等略儘地主之誼。”場麵話必須說得漂亮。

那使者卻微微一笑,再次行禮:“林長史客氣了。在下使命已達,還需即刻返回複命,不便久留。曹公還有一言讓在下轉達:天下紛擾,非一人一力所能平定,唯才是舉,共襄義舉,方為正道。望劉太守、林長史好自為之,曹公在兗州,拭目以待。”

說完,竟不再多言,留下馬匹車輛,帶著少量隨從,徑直轉身離去,乾脆利落,絲毫不拖泥帶水。

這種態度,反而更讓人琢磨不透曹操的真實意圖。

“先生,曹操此舉…”劉擎看向林凡,眉頭緊鎖。

“示好,投資,也是試探和離間。”林凡目光深邃,低聲道,“他送出如此重禮,一則確實可能欣賞我等能力,提前結個善緣;二則也是向劉表表明,南郡與他曹操有了聯係,無論真假,都能在劉表心中種下猜忌的種子;三則…這些馬匹,我等若收下,便是承了他的情,未來如何,便多了幾分牽扯;若是不收,又恐立刻得罪於他。陽謀,這才是真正的陽謀。”

“那這些馬…”

“收下!為何不收?”林凡斷然道,“正是我軍急需之物!高將軍,這些戰馬,便交由你全權處置,儘快選拔善騎之士,組建騎兵!哪怕隻能先練出一支數百人的精騎,也是好的!至於曹操的意圖,我等心中有數即可,眼下增強自身實力才是根本!”

“諾!”高順眼中閃過灼熱的光芒,對於一位將領來說,沒有比獲得優質戰馬更令人興奮的事情了。他立刻上前,仔細檢視那些駿馬,如同欣賞絕世珍寶。

處理完這意外的插曲,林凡的心神立刻又回到了那兩件更緊迫的事情上:應對劉表的猜忌,以及排查宛城地下的致命隱患。

示弱請功的文書早已發出,如同石沉大海,襄陽方麵依舊沉默,但這種沉默反而更讓人不安。而墨家對地下“地火”裝置的探查,也在秘密進行,禽滑厘那邊似乎有了新的發現。

正當林凡思索下一步行動時,石韜拿著一份厚厚的卷宗,麵帶憂色地找到了他。

“主公,先生,”石韜的聲音帶著疲憊,“政務方麵,出現了一些棘手的問題,需請二位定奪。”

郡守府偏廳內,卷宗攤開,上麵密密麻麻記錄著各項數據。

石韜指著卷宗,憂心忡忡地道:“新野一戰,雖勝,然耗損巨大。府庫錢糧已近枯竭,為支撐戰事和戰後賞賜撫恤,不僅耗儘了今年夏稅,甚至提前支用了部分秋稅預期。如今雖得墨家兄弟帶來之鐵料、火油,緩解了軍械危機,然民生所需,才是根本。”

他詳細說明困境:“其一,糧價飛漲。因戰事影響春耕,加之大量青壯被征募從軍或運送物資,田間勞力短缺,今歲秋收必然減產。已有奸商開始囤積居奇,宛城糧價較戰前已漲了三成,若不加控製,恐引發民亂。”

“其二,流民增多。北麵戰事,導致新野、安眾等地大量百姓南逃至宛城周邊,雖安置了一部分,但人數眾多,消耗甚大,且魚龍混雜,管理不易,易生事端。”

“其三,工坊之困。為趕製軍械,幾乎所有官營工匠皆被征用,民間工匠亦被高薪吸引入坊,導致民用器具打造、房屋修繕等停滯,民間已有怨言。且長期超負荷勞作,工匠疲憊不堪,效率下降,傷病者增多。”

“其四,吏治疲敝。為應對戰事,所有官吏皆超負荷運轉,許多日常政務積壓,刑獄、訴訟、田土糾紛等案件堆積如山,若不及早處理,恐損及官府威信。”

石韜總結道:“如今戰事暫歇,若不能儘快恢複民生,安撫地方,恐內生變亂,屆時外患未除,內憂又起,局麵將一發不可收拾。然府庫空虛,百廢待興,千頭萬緒,不知該從何處著手,方能最快見效。”

劉擎聽得頭大如鬥,他擅長軍事衝鋒,於這繁雜政務卻感到束手無策,隻能將目光投向林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林凡深吸一口氣,深知石韜所言句句屬實。打天下難,治天下更難。軍事上的勝利若沒有穩固的內政和民心作為基礎,不過是沙上築塔。

他沉思良久,緩緩開口道:“廣元兄所慮極是。亂世之中,民心向背,實乃根本。政務雖千頭萬緒,然需抓住要害,循序漸進。”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著窗外略顯蕭條但正在慢慢恢複生機的街道,條分縷析地提出對策:

“其一,平抑糧價,乃當前第一要務!立刻發布‘平糶令’:由郡府出麵,開設官糶點,以略低於市價的價格出售糧食,平穩糧價。糧食從何而來?”林凡目光一冷,“抄沒之前查獲的、與曹寅有牽連且證據確鑿的幾家奸商倉庫,其囤積之糧,正好充作官糶之用!同時,嚴厲打擊其他囤積居奇者,殺一儆百!另一方麵,鼓勵民間互助,富戶捐糧者可立碑表彰,或給予其家族子弟入學、為吏的優先機會。”

“其二,安置流民,化害為利。流民並非完全是負擔,亦是勞力。將流民登記造冊,青壯者,可組織起來,以工代賑!如今宛城城防、道路、水利皆需修繕,可讓他們參與勞作,管吃住並支付少量工錢,既可緩解其生存壓力,又能完成公共工程。老弱者,可分散安置到各縣鄉,鼓勵當地百姓接納,每接納一戶,減免部分稅賦。同時,可在流民中選拔可靠者,充實郡兵缺額或作為屯田勞力。”

“其三,工坊調整,軍民兼顧。軍械生產不可停,但需改變方式。采用‘輪班製’,讓工匠得以休息,並提高效率薪酬,激發其積極性。同時,劃出部分工匠和產能,專門生產民用急需之物,如農具、鍋碗等,以平抑物價,滿足民生。墨家諸位大師可側重於技術指導和關鍵部件生產,無需參與普通勞作。”

“其四,整頓吏治,清理積案。主公,”林凡看向劉擎,“此事需您親自出麵。舉行一次‘聽政日’,公開審理積壓的重要案件,尤其是涉及豪強欺壓百姓、土地糾紛等案件,務必公正裁決,以彰顯府衙權威,收攬民心。同時,可提拔一批在戰事中表現突出、精通政務的基層吏員,充實各級官府,替換那些庸碌或心懷二誌之輩。”

林凡的思路清晰務實,既考慮了眼前危機,也兼顧了長遠發展,更將軍事需求與民生恢複巧妙結合。

石韜聽得眼中異彩連連,心中的焦慮稍減,連連點頭:“先生所言,切中要害!韜這便去安排落實!”

劉擎也鬆了口氣,笑道:“有先生和廣元在,本王便可高枕無憂了。聽政之事,本王義不容辭!”

政務方麵的策略迅速製定並執行下去。石韜展現出了出色的執行力,一道道政令從郡守府發出,整個南郡的行政機器開始圍繞著“恢複民生”這個核心目標運轉起來。

平糶令的頒布和幾家奸商被抄沒的消息傳出,宛城內的糧價應聲下跌,百姓歡呼雀躍,對郡府的信任度大增。官糶點前排起了長隊,秩序井然。

以工代賑的政策吸引了大量流民青壯,城防加固、道路修繕、水利疏通等工程迅速展開。流民們有了活路,看到了希望,原本的不安和躁動逐漸平息,甚至對給予他們工作的郡府產生了感激之情。

工坊實行輪班製後,工匠們的疲憊得到緩解,效率反而有所提升。少量民用物資的生產,也稍稍緩解了市麵上的短缺。

劉擎的“聽政日”更是收到了奇效。他本身形象親民,又抱著學習的態度,在處理幾樁積壓已久的豪強欺壓良善案件時,表現出難得的公正和果斷,狠狠打擊了地方劣紳的氣焰,贏得了普通百姓的交口稱讚,“劉青天”的名聲不知不覺在民間流傳開來。

然而,就在政務看似順利推進之時,兩股暗流卻悄然湧動。

一股來自外部。林凡那道示弱請功的文書,終於得到了襄陽的回應。然而,回應的內容卻讓郡守府內剛剛緩和的氣氛再次凝固。

來的不是嘉獎令,也不是物資調撥單,而是一道由彆駕蒯越簽署的“詢查公文”。公文中,以極其官方和考究的辭藻,先是例行公事般地表彰了劉擎林凡等人“戮力王事,保全疆土”的功勞,但緊接著,話鋒一轉,提出了數條極其尖銳的“疑問”:

其一,詢南郡此次抗擊袁術,具體斬獲、繳獲、己方損失之詳細數字,要求“分列明細,不得有誤”,並需附上軍中司馬、功曹之聯署證明。

其二,詢“雷火”破敵之具體細節,要求提供“工匠姓名、所用物料之確切配方與比例、打造之工藝流程”,美其名曰“州牧欲覽其詳,或可推廣全軍,以壯荊州武備”。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