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議之後,眾人各自領命而去,穀中的各項事務有條不紊地展開。有了明確的目標和安排,將士們的心也漸漸安定下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積蓄力量、等待複仇的沉靜戰意。
林凡獨自留在岩洞中,對著地圖再次陷入沉思。與劉備的聯盟需要維係,但不能完全依賴。自身實力的恢複是關鍵,但如何在劉備的眼皮底下發展,又不引起其過度的猜忌,是一個難題。此外,劉琦那邊態度如何?蔡瑁在遭受張允重創後,又會采取什麼報複行動?曹操在伊闕關被關羽牽製,能投入到荊州戰場的兵力究竟有多少?無數個問題縈繞在他心頭。
夕陽西下,暮色再次籠罩鹿門山。穀中炊煙嫋嫋,巡哨的士卒身影在漸濃的夜色中若隱若現。
林凡簡單用了些飯食,正欲再去巡視營地,親衛隊長徐凡卻匆匆走來,臉上帶著一種極其怪異的神情,壓低聲音稟報道:“軍師,穀外……有人求見。”
“何人?”林凡眉頭微蹙,這個時候,誰會來?
徐凡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緊張和敬畏:“來人未通姓名,隻讓守哨的弟兄遞進來這個。”他伸出手,掌心托著一枚不過寸許長短、色澤溫潤的青玉符節,符節上雕刻著精致的雲紋,中間是一個古篆的“葛”字。
林凡的目光瞬間凝固在那枚玉符上!諸葛亮的信物!
他深吸一口氣,強行壓下心中的驚濤駭浪,沉聲問道:“來了幾人?現在何處?”
“僅一人,一襲青衣,手持羽扇,正在穀口外等候。”徐凡答道。
諸葛亮!他竟然親自來了!在這個敏感的時刻,孤身一人,夜訪他這敗軍暫駐之地!
林凡的心臟不受控製地加速跳動。他知道,諸葛亮此來,絕非尋常問候。這夜幕下的叩扉,將很可能決定他,乃至整個南陽勢力未來的命運。
“請他進來。”林凡的聲音恢複了平靜,但眼神卻銳利如鷹,“直接帶他來此岩洞。沒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許靠近!”
“諾!”徐凡領命,快步離去。
林凡整理了一下衣袍,深吸幾口氣,讓激蕩的心緒平複下來。他走到岩洞入口,望著外麵沉沉的夜色,等待著那位被譽為“臥龍”的千古名相的到來。
片刻之後,輕微的腳步聲由遠及近。在徐凡的引領下,一道清瘦修長、身著淡青色儒袍、頭戴綸巾、手持白羽扇的身影,踏著月色,緩步而來。其人身姿飄逸,步履從容,仿佛不是行走在殺機四伏的險地,而是漫步於自家庭院。清冷的月光照在他那平靜而睿智的臉上,更添幾分神秘與高深莫測。
正是諸葛亮,諸葛孔明。
他走到岩洞前,停下腳步,羽扇輕搖,目光平靜地看向站在洞口的林凡,嘴角含著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率先開口,聲音清朗如玉磬:
“南陽林凡,彆來無恙否?亮,不請自來,冒昧夜訪,還望軍師……勿怪。”
四目相對,空氣仿佛在瞬間凝固。
林凡看著眼前這個年齡與自己相仿,卻已名動荊襄、智計深遠的對手與潛在的盟友,心中百感交集。他拱手還禮,側身讓開通道:
“孔明先生大駕光臨,陋室蓬蓽生輝,何來冒昧之說?請!”
諸葛亮微微一笑,也不謙讓,邁步走入岩洞。徐凡識趣地守在外麵,並揮手讓附近的親衛再退遠些。
岩洞內,隻有一燈如豆,火光跳躍,將兩人的影子投在凹凸不平的岩壁上,搖曳不定。
林凡與諸葛亮相對而坐,中間隔著一張臨時充當桌案的石板。
“先生此來,想必不隻是為了探望林某這敗軍之將吧?”林凡開門見山,目光直視諸葛亮。
諸葛亮羽扇輕搖,神色從容:“軍師何必妄自菲薄?鷹嘴澗絕地突圍,逆襲擊潰張允,此等膽略氣魄,豈是敗軍之將所能為?亮此來,一是奉吾主劉皇叔之命,確認聯盟之事;二來嘛……”他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深邃的光芒,“是想與軍師,手談一局,共論這……荊襄天下。”
他的手,輕輕按在了石板上那幅簡陋的荊襄地圖上。
喜歡重生之我在三國當謀主請大家收藏:()重生之我在三國當謀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