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五年的初春,寒意尚未完全褪去,一則石破天驚的消息便如同燎原的野火,瞬間燒遍了整個大漢疆域,也徹底打破了赤壁之戰後短暫的平靜——曹操以天子詔令,宣布西涼馬騰、韓遂“狼戾賊忍,暴亂不軌,擁兵自重,不恤國力”,命司隸校尉鐘繇持節,都督關中諸軍,調集夏侯淵、徐晃、曹洪等部精銳,合計步騎八萬,兵發潼關,討伐不臣!
檄文傳至襄陽時,林凡正與龐統在“弘文館”觀摩士子辯論。當信使將抄錄的檄文呈上,林凡快速掃過,臉上並無太多意外,隻是眼神驟然變得銳利如鷹隼。他輕輕將絹布遞給身旁的龐統,低聲道:“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龐統看完,那醜陋的臉上露出一絲既興奮又凝重的複雜神色:“曹操果然選擇了先安內後攘外!潼關天險,馬騰、韓遂驍勇,西涼鐵騎更是天下聞名,此戰必是龍爭虎鬥!軍師,我們的機會與風險,皆在於此!”
林凡默默點頭。他深知,曆史上這場潼關之戰,雖以曹操慘勝、馬超韓遂敗走涼州告終,但過程極其慘烈,曹操甚至一度割須棄袍,險死還生。如今,有了自己這個變數,暗中給予西涼支持,曆史的走向是否會因此改變?而這場發生在千裡之外的戰事,又將給荊北帶來怎樣的影響?
他立刻下令:“速請主公、文若、伯勇、鄧義至議事廳!另,傳令蘇厲,暫停一切非必要活動,全力收集潼關戰事情報,每日一報!”
片刻之後,郡守府議事廳內,核心文武齊聚,氣氛肅殺。劉擎坐在主位,眉頭緊鎖,顯然也被這突如其來的大戰消息所震動。
“文淵,曹操西征,於我荊北,是福是禍?”劉擎率先發問,語氣中帶著擔憂。
林凡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走到懸掛的巨大輿圖前,手指重重地點在潼關的位置:“主公,諸位。曹操西征,意在徹底解決關中後顧之憂,以便日後能全力南下。此戰,若曹操速勝,則其攜大勝之威,整合西涼騎兵,下一個目標,必是我荊北無疑!”
眾人神色一凜。周卓甕聲甕氣道:“那咱們更不能讓他贏!得幫馬騰!”
“幫,自然要幫。”林凡沉聲道,“我與馬騰有盟約在先,唇亡齒寒之理,諸位皆知。然則,如何幫?直接出兵,千裡遠征,糧草不繼,且必與曹操主力正麵碰撞,智者不為。”
徐文撚須道:“軍師所言極是。我軍新軍初成,雖銳氣正盛,然未經大戰洗禮,且荊北初定,實不宜此時勞師遠征,與曹操決戰。當以援助為主,牽製為輔。”
“如何援助?如何牽製?”劉擎追問。
林凡眼中閃爍著計算的光芒,將早已思慮成熟的方案和盤托出:“援助方麵,有三。其一,物資援助。將庫房中囤積的五千張勁弩,十萬支箭矢,以及一千套精製鐵甲,由蘇厲安排可靠渠道,火速運往西涼。此乃雪中送炭,可極大增強西涼軍據關而守、消耗曹軍之能力。”
“其二,情報援助。命‘暗羽’動用一切力量,將曹軍的兵力部署、糧道虛實、將領性情等情報,源源不斷提供給馬騰。尤其是曹操用兵習慣、可能的詭計,需重點提醒。”
“其三,戰略策應。”林凡手指從潼關移開,劃過地圖,落在許昌、汝南一帶,“命我們在北方的細作,廣散流言,就稱孫權或因江陵久攻不下,欲趁曹操西征,許昌空虛,遣奇兵北上,直搗黃龍!亦可暗示,劉備亦有北窺宛、洛之意!”
龐統撫掌笑道:“妙!此乃圍魏救趙之策!雖未必真能調動曹軍回援,但足以令曹操心生疑慮,不敢將全部兵力投入潼關,甚至需分兵防備東南。此消彼長,便是對西涼最大的支持!”
“至於牽製,”林凡目光轉向周卓和鄧義,“伯勇,鄧義,你二人各率本部兵馬,向前推進三十裡,於邊境要隘處,大張旗鼓,加固營壘,多設旌旗,做出隨時可能北上出擊的姿態!我要讓曹操在南陽方向的守軍,感受到壓力,不敢輕易抽調兵力西援!”
“末將得令!”周卓、鄧義齊聲應諾,戰意昂揚。
就在林凡緊鑼密鼓地部署應對之策時,江東柴桑與荊南公安,也幾乎在同一時間收到了曹操西征的消息,並迅速做出了反應。
柴桑,水軍都督府。
周瑜看著手中的情報,俊美的麵容上先是閃過一絲錯愕,隨即化為狂喜與決絕。
“天賜良機!真是天賜良機!”周瑜猛地一拍案幾,霍然起身,對麾下眾將道,“曹操老賊西顧,許昌空虛!此乃我江東席卷中原,成就王霸之業千載難逢之機!”
老將程普皺眉道:“都督,曹仁據守江陵,猶如一根釘子紮在我軍咽喉。若不拔除,貿然北上,恐腹背受敵。”
“江陵?”周瑜冷笑一聲,眼中寒光四射,“曹仁已是甕中之鱉,缺糧少援,破城指日可待!傳令下去,全軍加緊攻勢!十日之內,我必踏平江陵!然後,揮師北上,兵鋒直指襄樊、宛城!我倒要看看,那林凡,如何擋我江東水陸雄師!”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心中燃燒著熊熊的野心之火,不僅要取江陵,更要趁此良機,吞並整個荊州,乃至問鼎中原!林凡,這個橫亙在他西進道路上的絆腳石,必須踢開!
與此同時,荊南公安縣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