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五年的秋天,是在一片前所未有的豐收喜悅與蓬勃朝氣中降臨荊北的。金黃的粟浪覆蓋了原野,沉甸甸的穗頭仿佛在向人們點頭致意。與這自然豐收相映襯的,是荊北政權在林凡治理下所取得的全麵突破性進展。內政、軍事、外交,三條戰線齊頭並進,將荊北這艘大船穩穩地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首先傳來佳音的,是西涼方麵。馬岱帶著林凡那份極具前瞻性與野心的“戰略盟約”構想返回後,不過月餘,西涼方麵便派來了快馬回信。信是馬超與韓遂聯名所書,語氣雖然依舊帶著西涼武將的粗豪,但內容卻充分體現了對林凡提議的重視與認可。
馬超在信中原則上同意了林凡提出的“情報共享”與“戰略協同”兩條核心條款,對於“商貿深度綁定”,雖未完全理解其中深意,但也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同意先行試點,以戰馬、皮毛優先換取荊北的糧食與部分軍械。更重要的是,馬超正式接受了林凡的首批軍械援助,並邀請林凡派遣工匠團隊前往西涼,“指導”軍工建設。這標誌著,荊北與西涼之間的盟約,從最初脆弱的利益交換,開始向著更緊密、更戰略性的夥伴關係邁進。
幾乎同時,經過林凡、諸葛亮、魯肅代表江東)三方反複磋商與細節打磨,並由各方主公最終用印的《荊襄同盟條約》正式文本,也終於在襄陽、公安、柴桑三地同時昭告天下!
條約以明快的文字,明確了孫、劉、林三方勢力範圍,規定了互不侵犯、共同抗曹的核心義務,建立了每季度一次的“荊襄聯席會議”機製,並正式將擴大貿易、技術交流、乃至未來可能的聯合軍演等內容寫入條款。這份條約的公布,如同在動蕩的荊襄大地上,打下了一根堅實的定海神針,極大地安撫了民心,也向北方虎視眈眈的曹操,展示了南方聯盟的團結與決心。
外部環境空前利好,荊北內部的發展更是日新月異。新政深耕的效果在這個秋天集中爆發。徐文呈上的秋收最終統計報告顯示,荊北兩郡南陽、襄陽及南郡北部)糧稅總收入,較林凡初掌時,翻了近三倍!府庫充盈,倉廩殷實,達到了一個足以支撐大規模軍事行動和長期發展的驚人水平。
而更讓林凡感到欣慰的,是民心與人才的彙聚。隨著新政惠民落到實處,生活安定富足,荊北百姓對林凡政權的認同感與歸屬感空前高漲。“林青天”、“王佐之才”的稱頌不僅在民間流傳,甚至開始出現在一些士子的文章之中。與此同時,“弘文館”的影響力不斷擴大,不僅荊北本地的寒門士子踴躍投效,連北方、江東乃至蜀中一些不得誌的士人,也慕名輾轉來投。荊北,正以一種迥異於傳統割據勢力的嶄新麵貌,吸引著天下英才。
這一日,襄陽城內張燈結彩,萬人空巷。郡守府前寬闊的廣場上,正在舉行一場盛大的“秋收嘉勉暨新軍演武”典禮。這不僅是慶祝豐收,更是向荊北軍民、乃至天下各方勢力,展示林凡治理成果與軍事實力的絕佳舞台。
高台之上,劉擎、林凡並坐中央,徐文、龐統、周卓、鄧義等文武重臣分列兩旁。來自荊南的使者諸葛亮因事務繁忙未能親至,派了孫乾為代表)、江東的觀察使魯肅遣來的中級官員),甚至一些受邀的荊州本地大族代表,皆在觀禮席上就坐。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廣場之上。
典禮的第一項,是嘉勉各地湧現的屯田模範、優秀工匠以及“弘文館”的傑出學子。當這些來自基層的普通人,從林凡和劉擎手中接過象征榮譽的錦帛和實實在在的賞賜時,台下爆發出陣陣由衷的歡呼與掌聲。這一幕,深深震撼了那些來自江東、荊南的觀察者,他們從未見過哪個政權,會如此隆重地表彰“賤業”工匠和寒門學子。
緊接著,便是重頭戲——新軍演武!
首先走過觀禮台前的,是經過嚴格選拔、裝備“明光鎧”的重步兵方陣。五百名士卒,身著在秋日陽光下熠熠生輝的精良鐵甲,手持長戟巨盾,步伐沉重而統一,每踏出一步,都讓地麵為之微微震顫。那衝天的肅殺之氣與鋼鐵叢林般的視覺衝擊,令觀禮台上不少人都倒吸一口涼氣。江東觀察使的臉色更是瞬間變得極其難看,他深知,這等重步兵在戰場上意味著什麼。
隨後是弩兵方陣。上千名弩兵手持荊北自產的製式勁弩,行動迅捷,陣列變換如臂使指。在號令聲中,他們對著遠處的箭靶進行了一次齊射演示,隻聽“嗡”的一聲悶響,一片密集的弩矢如同死亡的烏雲般掠過天空,精準地覆蓋了目標區域,其射程與密度,再次引來一片驚歎。
最後壓軸的,則是剛剛初具規模的荊北水軍代表。雖然尚未有大型戰艦,但數十艘新下水的蒙衝、走舸,以及船上士卒熟練的操舟技巧與配合,依舊讓人不敢小覷。尤其是幾艘經過特殊改裝的鬥艦上,那被紅布覆蓋的隆起物體神機弩),更是引人無限遐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整個演武過程,荊北軍展現出的嚴明紀律、精良裝備、高昂士氣以及全新的戰術素養,徹底顛覆了人們對“軍隊”的傳統認知。這不再是一支依靠將領個人勇武和士卒血氣的舊式軍隊,而是一台組織嚴密、分工明確、殺戮高效的戰爭機器!
觀禮台上,荊南使者孫乾麵露震撼,低聲對同伴道:“林軍師治軍,竟至於斯!觀此軍容,恐天下強軍,無出其右矣……”江東觀察使則麵色鐵青,一言不發,心中已然明白,周瑜都督為何在綠林山會後,選擇了暫避鋒芒。那些荊州本地士族代表,更是看得心潮澎湃,又暗自凜然,徹底絕了某些不該有的心思。
劉擎看著台下這支強大的軍隊,激動得難以自已,他緊緊握住林凡的手,聲音哽咽:“文淵!此真乃王者之師!漢室中興,有望矣!”
林凡感受著劉擎手心的顫抖與台下軍民山呼海嘯般的歡呼,心中亦是豪情萬丈。這支軍隊,這片基業,是他在這亂世中安身立命、實現抱負的根本!
荊北秋收大典與軍力展示的盛況,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傳遍了天下,最終徹底坐實了林凡勢力作為天下第四極的格局,也引來了各方截然不同的反應。
許都,司空府。
曹操看著細作送回的詳細報告,沉默了足足一炷香的時間。報告上關於荊北糧食產量、軍械裝備、軍隊素質的描述,字字如刀,紮在他的心上。
“三倍賦稅……重甲步兵……製式勁弩……新式水軍……”曹操喃喃念著這些詞彙,猛地將報告攥成一團,獨眼中閃爍著駭人的紅芒,“林凡!林凡!汝真乃吾之心腹大患!”
他之前或許還將林凡視為一個運氣好些的割據軍閥,但此刻,他真正將林凡提升到了與孫權、劉備同等級彆,甚至更為忌憚的對手位置上。因為林凡展現出的,不僅僅是一時的軍力強盛,更是一種可怕的、可持續的發展潛力與迥異的治理模式。
“傳令!”曹操聲音嘶啞,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暫停一切對河北用兵計劃!集結兵力,囤積糧草於宛城、葉縣!來年開春,吾要親征荊北,踏平襄陽,犁庭掃穴,必誅此獠!”
他知道,不能再讓林凡繼續發展下去了!必須趁其水軍尚未完全成型,將其扼殺在搖籃之中!
江東,柴桑。
孫權在接到觀察使的密報後,將自己關在書房內整整半日。出來後,他召見了張昭、張紘等重臣。
“荊北之勢,已成矣。”孫權語氣複雜,帶著一絲無奈與深深的忌憚,“林凡,確有大才,非劉表、黃祖之輩可比。其軍其政,皆不可小覷。公瑾……當初未能一舉壓服,實乃天意。”
張昭沉聲道:“主公,既然如此,更當謹守盟約。林凡勢大,於我等抗衡曹操,亦有益處。隻需謹防其水軍坐大,威脅我江東根本即可。”
孫權默默點頭,心中對周瑜的些許不滿,也因林凡展現出的強大實力而消散了幾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對強大鄰居的深深戒備。他決定,要進一步加大對水軍的投入,絕不能讓荊北在長江之上挑戰江東的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