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之言,甚合吾意!”曹操最終拍板,“便依先生之計!傳令毛玠、於禁,即刻開始,將戰船以鐵環相連,鋪設木板!”
“丞相英明!”龐統躬身,低下頭,掩飾住眼中一閃而過的計謀得逞的光芒。
就在龐統於曹營獻上“連環計”的同時,夏口,劉備軍駐地。
諸葛亮並未在自己的營帳中,而是登上了夏口城外一處臨江的矮山。此地名為“七星壇”,地勢頗高,可俯瞰大江氣象。他並未穿那身標誌性的鶴氅,而是一襲普通的青色道袍,手持拂塵,屏退了左右,獨自立於壇上,仰觀天象。
夜幕低垂,星鬥漸現。諸葛亮的目光,牢牢鎖定在東方天際的某些星宿之上,手指在袖中默默掐算,眉頭時而緊鎖,時而舒展。江風呼嘯,卷起他的衣袂,更添幾分神秘與肅穆。
如此一站,便是數個時辰,直到月過中天。
山下,劉備、關羽、張飛等人皆在等候,麵露焦急之色。
“大哥,軍師這都在上麵站了大半夜了,喝風飲露的,到底在乾啥?”張飛忍不住嘟囔道。
關羽丹鳳眼微眯,撫須道:“三弟稍安勿躁,軍師通曉天文,必是在觀測天時,關乎破曹大計。”
劉備雖未說話,但緊握的雙手顯露出他內心的緊張。此戰關乎生死存亡,而所有的希望,似乎都寄托在了這位年輕的軍師那神鬼莫測的智慧之上。
終於,在天色將明未明之際,諸葛亮緩緩走下七星壇。他的臉色帶著一絲疲憊,但眼神卻異常明亮。
“主公,”他對著迎上來的劉備拱手,語氣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篤定,“亮已觀得天象,三日之後,甲子日,時至冬至,陽氣初生,必有……東南大風起於江上,持續一日夜!”
劉備聞言,又驚又喜:“果真?!”
關羽、張飛亦是麵露振奮。
諸葛亮點頭:“天象如此,必無差錯。請主公即刻傳令,所有戰船、火船、引火之物,務必在兩日內準備就緒!同時,將此消息,密報周都督知曉!”
他遙望赤壁方向,心中默念:“公瑾,你要的東風,亮……借來了!接下來,便看你我,能否將這滿天大火,燒出一個新的乾坤!”
赤壁,周瑜接到了諸葛亮派快馬送來的密信。信上隻有四個字:
“甲子日,風起。”
周瑜握著這封短箋,站在江邊,任憑冰冷的江風撲麵。他抬頭望向依舊呼嘯的西北風,心中波瀾起伏。諸葛亮……他竟然真的能精準預測風向轉變?!此等近乎鬼神之能,讓他感到一絲駭然。
“都督,諸葛亮此言,可信否?”呂蒙在一旁,語氣帶著懷疑。這關乎全軍生死,豈能寄托於對手的一句話?
周瑜沉默良久,猛地轉身,眼中再無半分猶豫,隻剩下破釜沉舟的決絕!
“傳令!各軍依計行事,所有火船、引火之物,務必在甲子日拂曉前準備完畢!全軍將士,秣馬厲兵,準備決戰!”
他選擇了相信!不是因為信任諸葛亮,而是因為他彆無選擇,也因為諸葛亮看破他計策在先,讓他潛意識裡認可了對方的能力。
“另外,”周瑜看向江北那隱約可見、正在緊張進行“連環”作業的曹軍水寨,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殺意,“讓淩統告知劉備,甲子日清晨,我軍將以黃蓋將軍詐降為先導,火船隨後!望其軍依約策應,共擊曹賊!”
戰鼓,即將擂響。
而在竟陵,林凡也接到了諸葛亮關於風向預測和決戰部署的密報。他站在城頭,遠眺東南方向。
“東風……終於要來了嗎?”他低聲自語。
這一把火,燒的不隻是曹操的戰船,更是要燒出一個嶄新的天下格局!
“傳令竟陵全軍,加強戒備,謹防曹軍陸路狗急跳牆!同時,命令‘暗羽’,啟動所有潛伏在曹營附近的暗樁,不惜一切代價,在火起之時,設法營救高順!”
所有人都已就位,所有的謀劃都已布下。隻待那一陣東風,便將這赤壁江麵,化作焚天煉獄!
喜歡重生之我在三國當謀主請大家收藏:()重生之我在三國當謀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