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祠堂深處的燭火_人間煙火故事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人間煙火故事集 > 第13章 祠堂深處的燭火

第13章 祠堂深處的燭火(1 / 1)

第一節:紅綢裹不住的裂痕

江南市詹家塢的青石板路,被七月的太陽曬得能烙熟雞蛋。18歲的詹舒雯站在祠堂門口,手裡的清北大學錄取通知書燙得像塊烙鐵,紅綢帶在腕間纏了三圈,勒出的紅痕像道滲血的枷鎖。身後傳來族長詹老爺子的聲音,多年的哮喘突然好了似的,洪亮得能震落門楣上的灰:“開中門!鳴炮!”

兩扇雕花木門“吱呀”洞開,黴味混著香灰味撲麵而來。舒雯的白布鞋踩過門檻時,腳踝突然被什麼勾住——是堂哥詹明輝故意伸來的腳,黑布鞋的鞋尖沾著新鮮的牛糞,他嘴角掛著笑,眼裡卻淬著冰。這眼神舒雯看了十八年,像祠堂梁柱上的蛛網,總在陰雨天泛潮,悄無聲息地纏上來。

“我們舒雯有出息了!”父親詹國梁的聲音發顫,他粗糙的手掌在女兒後背推了推,掌心的老繭蹭得粗布衫起了毛球。母親周慧蘭站在祠堂的廊下,手裡捧著剛從灶上取來的糯米糕,蒸籠的熱氣在她鬢角的白發上凝成水珠——那是淩晨三點就守在灶前蒸的,說“狀元糕得用頭鍋蒸汽才靈”。

祠堂正廳的香案上,泛黃的族譜攤開在新裱的黃綢上,邊緣的蟲蛀孔洞像無數隻窺視的眼睛。詹老爺子用狼毫筆蘸了朱砂,在“詹氏宗族?民國分支”頁的空白處,鄭重寫下“詹舒雯,清北大學”,筆尖戳穿了紙頁,在下麵的“女子無才便是德”家訓上洇出個紅疤。香案前的蒲團鋪著紅布,針腳歪歪扭扭——是族裡的老婦們連夜縫的,這是詹家塢百年祠堂裡,第一次有女孩能站在這裡祭祖。

“跪下磕頭!”詹老爺子的拐杖在青磚上磕出脆響,驚飛了梁上棲息的蝙蝠。舒雯剛要屈膝,卻瞥見香案角落的銅香爐——那是去年她在鎮上廢品站淘來的,被詹明輝搶去獻給了老爺子,謊稱是“光緒年間的祖傳古董”。舒雯的膝蓋頓在半空,銅爐耳上那道她用釘子刻的小缺口,在燭火下閃著微弱的光,像枚嘲諷的眼睛。

第二節:漏雨的閣樓與偷來的光

舒雯的書桌在閣樓最裡層,頭頂的瓦片總在雨天漏雨,她用搪瓷盆接了三年,盆底的搪瓷磕得像張麻子臉。此刻,周慧蘭正用抹布擦著桌上的煤油燈,燈芯結著焦黑的疙瘩:“你爸去鎮上買新燈了,說以後晚上看書不用再省煤油,燒完了就買。”

舒雯沒說話,指尖劃過桌角的刻痕——那是她用削鉛筆刀刻的名次記錄,從小學的“第28名”到高三的“第1名”,刻痕越來越深,像在木頭裡紮根的筍。她想起初三那年,詹明輝把她的數學筆記扔進了豬圈,豬拱著紙頁哼哼的樣子,和他當時的笑一模一樣:“丫頭片子讀那麼多書沒用,不如早點嫁人換彩禮,給我換輛新自行車。”

“彆理他們。”周慧蘭突然按住女兒的手,掌心的溫度燙得像灶膛裡的火,“你奶奶當年認得字,卻被你爺爺鎖在柴房三天,逼她燒了所有的書。她臨終前攥著我的手說,‘字是燒不掉的,會在心裡發芽’。”她掀起衣角,露出裡麵縫補的補丁,針腳竟是用毛筆字的筆畫走勢縫的。

閣樓的木梯突然“咯吱”響了聲,詹國梁抱著個嶄新的玻璃燈罩上來,臉上沾著灰——那是他在碼頭扛了三趟貨,王木匠才肯賒給他的。“鎮上王木匠說這燈罩透光,晚上看書不傷眼。”他把燈罩罩在煤油燈上,橘黃的光暈立刻亮了幾分,映出他袖口磨破的洞,露出裡麵貼的膏藥,“昨天扛麻袋蹭破的,不礙事。”

舒雯看著父親鬢角的白發,突然想起去年冬天,他為了給她湊補習費,在結冰的江麵上撐船運貨,回來時凍得手指都彎不了,卻笑著說“江風鍛煉人”。而詹家祠堂的公款賬簿上,詹明輝的名字後麵記著“買自行車一輛”,那是用族裡給貧困生的補助款買的,每天在村裡炫耀,車鈴響得像催命符。

“明天祭祖,讓你穿我那件藍布褂子。”周慧蘭突然說,聲音壓得像蚊子哼,“我在褂子夾層裡縫了塊銀元,是你奶奶留的。萬一……萬一他們要搶你的通知書,你就拿著錢跑,往鎮上跑,找王老師幫忙。”她往女兒手裡塞了個熱雞蛋,是偷偷攢下的,蛋白上還留著她的指溫。

第三節:燭火下的算籌

祭祖大典的前夜,祠堂的偏廳亮著燈,香油燈的煙在梁上結成灰黑色的簾。詹老爺子坐在太師椅上,手裡轉著兩顆油光鋥亮的核桃,那是去年詹明輝用克扣的學費買的。詹明輝站在旁邊給他捶背,力道拿捏得恰到好處,像在給磨盤上油。

“那丫頭的通知書,得放在祠堂保管。”詹老爺子的聲音像磨過的砂紙,刮得人耳朵疼,“詹家出了個北大生,是光宗耀祖的事,得讓祖宗看著,也讓縣裡的人看看。”

詹明輝的手頓了頓,指甲縫裡還留著白天賭錢的泥垢:“爺爺說得是。隻是……她一個丫頭片子,將來總是要嫁人的,這榮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糊塗!”核桃在掌心“哢啦”響了聲,老爺子猛地坐直,渾濁的眼睛裡閃過精光,“現在縣裡正給各村發‘教育模範’的獎金,有了這通知書,至少能領五十塊大洋。你叔在教育局當差,早就透了信。”他往窗外瞥了眼,月光正照在祠堂的功德簿上,“等拿到獎金,就給你在縣城買個鋪麵,開家雜貨鋪,比在村裡混強。”

詹明輝的嘴角咧到耳根,捶背的力道更重了,像在打鼓:“還是爺爺疼我。隻是那丫頭片子倔得像頭驢,怕是不肯把通知書交出來。”他想起去年舒雯為了要回被克扣的助學金,在祠堂門口跪了整整一天,直到暈過去才被抬回來。

“她敢?”老爺子把核桃往桌上一磕,瓷盤被砸出個豁口,“明天祭祖,族裡的長輩都在,她要是敢不聽話,就按族規處置——讓她娘把她捆起來,鎖在柴房,什麼時候想通了什麼時候放出來。”他頓了頓,手指在功德簿上敲了敲,“彆忘了,她爹還欠著祠堂二十塊大洋的醫藥費,利滾利,現在是三十塊了。這賬,也該清了。”

窗外的月光透過窗欞,照在牆角的功德簿上,詹國梁的名字後麵記著“民國二十二年,借大洋二十,月息三分”。詹明輝看著那行字,眼裡的笑意像淬了毒的針——那筆錢本是族裡給詹國梁母親治病的專款,卻被他挪用去買了輛二手自行車。

第四節:祭祖大典的驚雷

清晨的露水打濕了祠堂的青石板,踩上去像踩在碎玻璃上。詹舒雯穿著母親的藍布褂子,站在香案前,褂子的下擺短了一截,露出腳踝上昨天被詹明輝推搡時磕的淤青。香爐裡的三炷香燃得正旺,煙圈在梁上盤旋,像無數雙眼睛在盯著她。

“舒雯,把通知書給爺爺。”詹老爺子的聲音在空曠的祠堂裡回蕩,拐杖在地上敲出急促的點,像在催命,“放在祖宗牌位前,讓祖宗也沾沾光,保佑詹家以後多出幾個讀書人。”

舒雯的手指攥緊了通知書,紙角被捏得發皺,油墨蹭在指尖,像層洗不掉的印記。她看見父親站在人群裡,臉色蒼白得像剛從水裡撈出來,母親的手在袖口裡攥成了拳,指節泛白得像要碎了。

“這是我的通知書。”舒雯的聲音不大,卻像塊石頭投進深井,清晰地傳到每個人耳朵裡,“我考上大學,是我自己苦讀出來的,不是祖宗保佑的。”

祠堂裡瞬間炸開了鍋。詹明輝第一個跳出來,新做的綢衫被他自己扯得變了形:“你這丫頭片子怎麼說話呢?沒有祖宗的蔭庇,你能有今天?”他伸手就要去搶通知書,指甲刮過舒雯的手背,留下道血痕。

“蔭庇?”舒雯冷笑一聲,目光掃過祠堂的梁柱,那些被蟲蛀的窟窿裡還塞著去年的賬本,“去年堂哥把我在廢品站淘的銅爐當成祖傳古董獻給爺爺,騙了祠堂五塊大洋,算不算蔭庇?前年族裡把教育局發的貧困生補助給了家裡開雜貨鋪的堂弟,讓他去上海買洋貨,算不算蔭庇?”

詹老爺子氣得渾身發抖,拐杖直指舒雯,紅漆剝落的杖頭露出裡麵的朽木:“反了!反了!給我把她捆起來!家法伺候!”

幾個年輕力壯的族人圍了上來,詹國梁突然衝過來,張開雙臂擋在女兒身前,他的舊布衫被扯破,露出後背猙獰的傷疤——那是年輕時為了保護妻子,被族裡人打的。“誰敢動我女兒,先從我身上踏過去!”他的聲音嘶啞,卻帶著一股豁出去的狠勁,唾沫星子濺在祠堂的青磚上。

就在這時,祠堂的大門被推開,縣教育局的王乾事帶著兩個警察走進來,皮鞋踩在青石板上的聲音格外刺耳。“詹族長,打擾了。”王乾事手裡拿著一份文件,“我們接到舉報,說你們祠堂克扣貧困生補助,還違規收取高額利息,今天特來調查。”

詹老爺子的臉瞬間變得慘白,手裡的拐杖“哐當”掉在地上,核桃滾到舒雯腳邊。詹明輝想躲,卻被警察攔住,他新做的綢衫被扯出個大洞,露出裡麵的補丁——那是用祠堂的公款做的。

舒雯看著眼前的混亂,突然從袖口裡掏出一個小布包,裡麵是母親縫在夾層裡的銀元。她把銀元放在香案上,對著祖宗牌位深深鞠了一躬:“奶奶,您看,字真的沒被燒掉,它在我心裡發芽了。”陽光透過窗欞照進來,落在她帶血的手背上,像撒了層金粉。

第五節:燭火不滅

王乾事和警察帶走詹老爺子和詹明輝的時候,太陽已經升到了頭頂,祠堂的陰影縮成一團,像塊濕透的抹布。祠堂裡的人漸漸散去,隻剩下詹舒雯一家,香案上的燭火還在跳動,映著那枚銀元泛出溫潤的光。

詹國梁撿起地上的拐杖,遞給女兒:“這拐杖,是你太爺爺的,當年他就是用這根拐杖,打破了不讓女孩上學的規矩,送你奶奶去了學堂。”杖頭上刻著的“勸學”二字,被歲月磨得發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舒雯撫摸著拐杖上的刻痕,那是太爺爺用指甲一點點摳出來的。她突然明白,真正的光宗耀祖,不是靠祖宗的蔭庇,而是靠自己的努力,打破那些不合理的規矩,讓後來的人能走得更順暢。就像這祠堂的燭火,燒儘了燈芯,總會有人添上新的。

周慧蘭從懷裡掏出一個布包,裡麵是幾本泛黃的書,紙頁脆得像餅乾:“這是你奶奶當年沒被燒掉的書,我一直藏在床底下的瓦罐裡,上麵還沾著柴房的灰燼呢。”

舒雯翻開其中一本,是《女誡》,但裡麵的字被奶奶用毛筆塗掉了,改寫成新的句子:“女子讀書,不為耀祖,隻為明誌。”墨跡在歲月裡暈開,像朵綻放的花。

陽光透過祠堂的窗欞,照在書頁上,字裡行間仿佛有燭火在跳動。舒雯知道,這燭火,會一直燃燒下去,照亮她前行的路,也照亮那些和她一樣,渴望知識、渴望平等的女孩的路。就像詹家塢的青石板路,被無數雙腳磨得發亮,總會有人繼續走下去。

離開祠堂的時候,詹舒雯回頭望了一眼。那扇曾象征著束縛的大門,此刻在她眼裡,隻是一道普通的木門。她知道,真正的祠堂,不在這青磚黛瓦之間,而在每個人的心裡。隻要心裡的燭火不滅,就沒有什麼能阻擋前行的腳步。

她攥緊了手裡的通知書,大步走出了詹家塢。青石板路上的陽光,溫暖而明亮,像她未來的人生,每一步都踩在光裡。

喜歡人間煙火故事集請大家收藏:()人間煙火故事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血色的春天 民間冤洗錄之天選打工人 特工穿成小農女:戰神王爺追妻忙 隔壁童養媳上岸日常 大明:我能複製戰略物資! 特種兵穿越劉備再造大漢 不當官了,逃荒保命要緊! 長生不老印象日記 八零惡婆婆:我靠發瘋治全家 紐約1981:內外八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