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健身房的護膝與存折裡的灰_人間煙火故事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人間煙火故事集 > 第84章 健身房的護膝與存折裡的灰

第84章 健身房的護膝與存折裡的灰(1 / 1)

第一節:動感單車上的幻覺

新北市體育館的動感單車房像個沸騰的鐵桶,重低音炮震得地板都在顫,李國慶的護膝早磨出了毛邊,卻仍跟著私教林曉雨的口令蹬得飛快——六十歲的啤酒肚在緊身運動衣裡顫成波浪,活像個裝了水的氣球,手腕上的金表晃得人眼暈,表盤反射的光時不時刺到隔壁小哥的臉。

“李哥,核心收緊!這組再加五分鐘阻力!”林曉雨穿著蜜桃粉瑜伽褲,俯身調單車時,香水味順著風灌進李國慶的鼻子——這是他上周在免稅店咬牙買的“邂逅”,花了半個月退休金,現在聞著卻比家裡的醬油瓶還熟悉。他偷偷瞥了眼鏡子,滿頭大汗把發膠固定的發型衝得一綹一綹,鬢角的白發像不服輸的野草,從黑發裡鑽出來,像在揭穿他“裝年輕”的小把戲。

更衣室的長椅上,老李的手機震得像個馬達。趙桂芬的微信堆了99+:“降壓藥放你西裝左兜了,記得吃”“晚上燉了排骨湯,放了枸杞和山藥”“兒子說周末帶孫子回家吃飯,你早點回來”。他掃了眼就往儲物櫃裡塞,手指在屏幕上飛快操作,給林曉雨轉了筆錢,備注“私教課續費”——這是半年來第八筆,加起來正好八萬,夠給孫子買輛二手代步車,也夠趙桂芬買十年的降壓藥。

深夜的膝蓋像被撒了把碎玻璃。李國慶趴在床上哼哼,趙桂芬戴著老花鏡給他貼膏藥,粗糙的手指在青紫的瘀傷上輕輕按:“醫生說你這是滑膜炎,再這麼折騰就得開刀。”她指甲縫裡還沾著麵粉,下午剛蒸了他愛吃的糖包,現在正涼在廚房篦子上,散著甜絲絲的熱氣。

“你懂什麼!”李國慶猛地把膏藥扯下來,金表在床頭櫃上磕出個小坑,“人家曉雨是專業的,說這是鍛煉的正常反應!”他沒說的是,林曉雨昨天發朋友圈吐槽“電動車續航不夠用”,他已經悄悄去4s店看了輛新的,首付正好是趙桂芬藏在樟木箱裡的養老錢。

爭吵聲把隔壁的孫子驚醒了。小家夥揉著眼睛站在門口,手裡攥著張皺巴巴的獎狀:“爺爺,奶奶說你要是去參加我的家長會,就給你做紅燒肉,放冰糖的那種。”李國慶的喉嚨突然發緊——那獎狀的邊角、紅底金字的樣式,和他年輕時給兒子得的那張一模一樣,連孩子眼裡的期待都分毫不差。

第二節:存折裡的十年

王秀蘭的存折在樟木箱底壓得發皺,封麵的“中國農業銀行”字樣都快磨掉了,最新一筆存款的日期停在昨天,數字後麵跟著六個零——十年省吃儉用,從牙縫裡摳出的六十萬,是給孫子婚房的首付。此刻她蹲在菜市場最角落,正撿彆人扔掉的白菜幫,塑料袋勒得手指發紅,像要嵌進骨頭縫裡,寒風把她的藍布衫吹得貼在背上,露出佝僂的脊背。

“王阿姨,又撿菜啊?”賣菜的小張遞過來兩根胡蘿卜,“這是剛削下來的,還新鮮著呢,您拿回去熬粥。”他看著老人腳上開膠的布鞋,想起十年前她還在小學門口賣烤紅薯,鐵皮桶裡的紅薯冒著熱氣,她總說“孫子要上重點校,得多攢點學費”。現在烤紅薯桶早鏽成了廢鐵,她的背也駝得像塊蝦米,隻有說起孫子時,眼睛還會亮得像星星。

社區醫院的ct片在燈箱上泛著冷光,醫生的鋼筆在診斷書上敲得噠噠響:“腰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必須手術,再拖下去可能要癱瘓。”王秀蘭的手指在“手術費五萬”那行字上掐出紅痕,突然想起壓在存折底下的旅遊清單——十年前寫的,第一行就是“去三亞看海”,現在紙頁脆得一碰就碎,墨跡都發灰了。

“奶奶,我這周加班,回不去看您了。”孫子的電話在病房裡響起,背景音裡混著遊戲的廝殺聲,“您自己叫個護工吧,錢我轉給您。”王秀蘭看著床頭櫃上的輪椅——社區免費送的,扶手上還貼著她用馬克筆寫的“公園”“菜市場”“孫子學校”,卻一次都沒去過。她想說“奶奶想你了”,話到嘴邊卻變成了“你好好工作,彆累著”。

同病房的張阿姨在收拾行李,行李箱上貼滿了世界各地的郵票,女兒正給她試穿新買的花裙子:“媽,下周咱去桂林,您不是一直想看漓江山水嗎?”張阿姨笑著轉了個圈,裙擺飄起來:“年輕時總說‘等攢夠錢再說’,結果錢沒攢夠,腰先壞了。現在才明白,錢買不來爬黃山的力氣,也買不來看海的心情。”

王秀蘭的手在枕頭下摸出那張旅遊清單,“三亞”兩個字被淚水泡得發漲。她想起十年前老伴臨終前拉著她的手說“攢錢沒錯,可彆虧了自己”,當時她還嫌老頭子“沒遠見”,現在才懂——那些省掉的紅燒肉、沒買的保暖褲、錯過的廣場舞,還有沒去成的三亞,都成了壓垮腰椎的稻草,一根接一根,直到把人壓得站不起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第三節:醫院走廊的相遇

李國慶在骨科病房的走廊遇見王秀蘭時,她正扶著牆慢慢挪,輪椅被扔在角落,像隻被遺棄的甲殼蟲。他的膝蓋纏著厚厚的繃帶,剛抽完積液,走路一瘸一拐,手裡攥著繳費單,“800元”的數字刺得眼睛疼——這夠買十節私教課,卻不夠支付趙桂芬上周體檢的費用。

“老李?”王秀蘭的拐杖在瓷磚上敲出篤篤聲,像在打節拍,“聽說你在健身房花了八萬?”她的目光落在他沒扣好的襯衫領口,露出裡麵趙桂芬縫的補丁,針腳歪歪扭扭,卻是純棉的好布料,“桂芬姐昨天還來給我送餃子,說你‘最近忙著健身,沒空回家吃飯’。”

李國慶的臉瞬間漲成豬肝色,比他健身時的臉還紅。他想起昨晚回家,趙桂芬坐在燈下給他縫護膝,手裡拿著他磨破的舊護膝,嘴裡念叨“加點厚棉布,這樣膝蓋能暖和點”,縫紉機的嗒嗒聲和他手機裡林曉雨的語音消息撞在一起,顯得格外諷刺。床頭櫃上還放著張他年輕時的照片,穿著軍裝,摟著紮羊角辮的趙桂芬,背後的紅牆上寫著“為人民服務”,那時他的腰杆挺得筆直,膝蓋也沒現在這麼多毛病。

“王阿姨,您這腿……”李國慶想轉移話題,卻被王秀蘭打斷。

“攢錢攢的。”王秀蘭笑了,眼角的皺紋堆成溝壑,“想給孫子買房,結果把自己攢進了輪椅。”她從布包裡掏出個鐵皮盒,裡麵是張全家福,孫子站在c位,她和老伴縮在角落,像兩個多餘的影子,“現在他住大房子,我連公園的長椅都坐不到了。”

護士推著治療車經過,喊著李國慶的名字。注射玻璃酸鈉時,膝蓋的刺痛讓他直咧嘴,卻沒哼一聲——比這更疼的是,剛才在走廊拐角,他聽見林曉雨打電話:“那個老李啊,就是個提款機,等他把電動車買了,我就換個健身房,省得他纏人。”他攥著手機的手青筋暴起,屏幕上還停留在和4s店銷售的聊天界麵,“明天交首付”的消息還沒發出去。

王秀蘭的手機突然響了,是社區老年大學的老師:“王阿姨,您報的書法班明天開課,您還來嗎?”她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像突然被點燃的燭火:“來!我這就出院,拄拐也來!”她把輪椅推到牆邊,試著拄著拐杖走了兩步,雖然慢,卻每一步都透著股不服輸的勁。

李國慶看著她的背影,突然想起趙桂芬昨天說的:“社區廣場舞隊缺個領舞,我年輕時可是文藝骨乾,就是沒人陪我練。”當時他嗤之以鼻,現在才明白,那些被他忽略的嘮叨、被他嫌棄的家常菜、被他拋在腦後的家庭聚會,藏著最實在的幸福,就像趙桂芬縫的補丁,不顯眼,卻暖和。

第四節:護膝裡的暖與旅途中的風

李國慶把那張電動車首付的銀行卡退了,用剩下的兩萬塊給趙桂芬報了廣場舞比賽,自己則乖乖在社區醫院做康複。新護膝裡墊著趙桂芬縫的棉布,走路時不再咯吱響,像踩著團棉花,軟乎乎的。每天傍晚,他都會去廣場舞排練場,給隊友們拎熱水、搬椅子,看著趙桂芬穿著紅綢舞衣轉圈,紅綢帕在夕陽裡劃出弧線,比健身房的動感單車好看百倍。

“老李,你這動作不對!膝蓋要微屈,彆繃那麼直!”趙桂芬用扇子敲了敲他的膝蓋,眼裡的笑像年輕時一樣亮,“你這滑膜炎剛好,彆逞強,跟著節拍慢慢晃就行。”她轉身時,偷偷把降壓藥塞進他口袋,“記得飯後吃,剛才看你又忘了。”

王秀蘭的手術很成功,出院那天,她沒讓孫子來接,自己拄著拐杖去了旅行社。旅遊清單上的“三亞”被紅筆圈了個大圈,旁邊添了行小字:“和張阿姨一起,住海景房”。她給孫子轉了四十萬,備注“剩下的奶奶要去看海”,然後把存折換成了個小巧的雙肩包,裝著防曬霜、太陽帽,還有件新買的花裙子,粉粉嫩嫩的,像年輕時不敢穿的樣子。

社區公告欄前,老李的廣場舞隊和王阿姨的書法班成了新晉“網紅”。李國慶的膝蓋還沒完全好,卻堅持每天提前半小時到場地,把音響調試好,把熱水燒好;趙桂芬的領舞得了獎,獎杯擺在客廳最顯眼的地方,比他的金表還亮,來客都要誇一句“桂芬姐真厲害”。

王秀蘭從三亞寄來明信片,碧海藍天下,她笑得露出假牙,旁邊的張阿姨舉著椰子汁,背景裡的沙灘上用樹枝寫著“活在當下”。孫子在朋友圈點讚,配文“奶奶真棒”,雖然還是沒回家,卻每天晚上都會打個電話,聽她講海浪的聲音、沙灘的溫度,還有新認識的驢友趣事。

健身房的林曉雨來過一次社區,想找李國慶續課,卻看見他在教大爺大媽們做康複操,護膝上的棉布補丁在陽光下閃著暖光。“李哥,你不練了?”她的電動車停在旁邊,嶄新的車筐裡放著本《老年人健身指南》,是趙桂芬托人買的,扉頁上寫著“科學健身,量力而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李國慶的拐杖在地上敲出節奏:“我這把老骨頭,經不起折騰了。”他指了指正在跳舞的趙桂芬,紅綢帕在風裡飄,“現在我練這個,既能陪老伴,又能鍛煉身體,比什麼都強。”風卷起紅綢帕的一角,落在林曉雨的電動車上,像片不願停留的雲,很快就被風吹走了。

第五節:存折與風景的和解

深秋的公園,銀杏葉黃得像撒了滿地碎金。李國慶推著趙桂芬的輪椅散步,護膝掛在車把上,棉布被風吹得鼓起來,像個小小的風帆。趙桂芬趴在輪椅扶手上看廣場舞比賽的視頻,突然笑出聲:“你看王阿姨,在三亞跳廣場舞呢,動作比你標準多了!”手機屏幕裡,王秀蘭拄著拐杖轉圈,花裙子在海風裡像朵盛開的扶桑花,旁邊的張阿姨舉著手機錄像,笑得前仰後合。

王秀蘭的書法作品掛在了社區活動室最顯眼的位置,“福壽康寧”四個字寫得遒勁有力,墨色飽滿,旁邊貼著她在三亞拍的新全家福——這次她坐在正中間,張阿姨和幾個新認識的驢友圍著她,每個人臉上都帶著笑,陽光灑在她們身上,暖融融的。孫子放假來看她,手裡拎著束康乃馨,還笨拙地幫她按摩膝蓋:“奶奶,下次我陪你去桂林,我查了,那邊的米粉特彆好吃。”

李國慶的金表被收進了樟木箱,換成了塊輕便的電子表,上麵的步數顯示每天八千,剛好是從家到菜市場、再到公園的距離。他給趙桂芬買了台新的電動縫紉機,她踩著踏板縫護膝,針腳細密得像年輕時寫的情書,一邊縫一邊說:“給廣場舞隊的老姐妹們都做一個,冬天膝蓋能暖和點。”縫紉機的嗒嗒聲,和窗外的鳥鳴、遠處的廣場舞音樂混在一起,像首溫柔的協奏曲。

社區的年終晚會上,老李和老伴的廣場舞得了一等獎,王秀蘭的書法作品被拍賣,所得的錢全捐給了老年活動中心。李國慶站在台上,手裡拿著獎杯,突然有點不好意思:“以前總覺得外麵的風景好,健身房的器材高級,私教的課專業,其實最好的風景,就在身邊——是老伴的糖包,是孫子的獎狀,是老姐妹們一起跳舞的笑聲。”台下的趙桂芬抹著眼淚,手裡攥著他剛塞給她的糖包,還是熱乎的,甜絲絲的糖汁浸到了指尖。

王秀蘭在晚會上朗誦了自己寫的詩:“存折裡的數字會生鏽,疊在箱底無人問;看過的海不會褪色,浪花永遠拍著心;攢下的錢會貶值,買不來清晨的粥;笑過的皺紋不會老,刻著歲月的溫柔。”她的拐杖在地上敲出節拍,像在為自己的後半生命令,每一個字都透著通透。

晚會散場時,月光灑在公園的小路上,銀晃晃的。李國慶推著趙桂芬,王秀蘭拄著拐杖跟在旁邊,三人的影子被拉得很長,像串緊緊相連的省略號。李國慶的護膝裡還墊著棉布,王秀蘭的雙肩包上沾著三亞的細沙,趙桂芬的口袋裡裝著沒吃完的糖包,甜得恰到好處。

晚風裡飄著廣場舞的音樂,混著遠處烤紅薯的香氣,把“幸福”兩個字調得又暖又亮。他們終於明白:後半生最高級的活法,不是拚命追逐虛幻的“年輕”,也不是把自己困在數字的牢籠裡,而是懂得按下“暫停鍵”——讓欲望慢下來,讓陪伴趕上來,在護膝的暖意裡接住平凡的感動,在海風的吹拂中擁抱久違的夢想,把日子過成自己喜歡的樣子,比什麼都重要。

喜歡人間煙火故事集請大家收藏:()人間煙火故事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血色的春天 民間冤洗錄之天選打工人 特工穿成小農女:戰神王爺追妻忙 隔壁童養媳上岸日常 大明:我能複製戰略物資! 特種兵穿越劉備再造大漢 不當官了,逃荒保命要緊! 長生不老印象日記 八零惡婆婆:我靠發瘋治全家 紐約1981:內外八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