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謀反案篇】滴血驚變_巴清傳奇:丹砂與權謀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巴清傳奇:丹砂與權謀 > 第167章 【謀反案篇】滴血驚變

第167章 【謀反案篇】滴血驚變(1 / 2)

鹹陽宮西偏殿的青銅鐘鳴過三響時,簷角的銅鐸還在凝霜中震顫。巴清踏著階前碎玉般的冷光拾級而上,玄色織金袍擺掃過漢白玉欄杆,暗金線繡就的丹砂礦脈紋樣,在晨光裡暈開細碎的光澤。殿門內側懸著的青銅鏡映出她的身影,鏡沿蟠螭紋與腰間墨玉佩相觸,發出一聲輕得幾乎聽不見的脆響。

殿內早已燭火如林,三百六十支鯨油燭芯燃得正旺,將梁柱上的夔龍紋照得纖毫畢現。百官肅立兩側,朝服下擺壓著金磚地麵,竟連呼吸都放得極輕。唯有青銅鼎中升起的檀香,在殿內流轉成有形的霧,卻終究壓不住那彌漫在衣袂間的焦灼與殺機——誰都清楚,今日這場廷議,是李斯與巴清的生死局。

【一:金階血請】

“巴清接旨——”謁者令的尖細嗓音刺破殿內沉寂,他捧著明黃聖旨的雙手指節泛白,顯然也知曉這道旨意的分量。聖旨展開時簌簌作響,墨字如鐵烙般砸在眾人耳中,“廷尉府奏報,蜀郡巴氏疑似殷商餘孽,勾結六國殘黨意圖謀反。著即於殿中滴血驗親,以證血脈真偽,不得有誤!”

巴清垂眸躬身,玄色袍角在金磚上折出鋒利的棱角。指尖攥著袖中那隻薄如蟬翼的汞毒瓷瓶,瓶身溫熱的觸感讓她稍稍定神。她早該料到,李斯蟄伏數月,終究要借“血脈”二字發難。自三卷末九鼎歸秦,她以丹砂秘術助始皇穩固龍脈,便成了這老狐狸眼中最礙眼的釘子——一個手握丹砂壟斷權、私軍合法化,還能自由出入驪山地宮的寡婦,若不扣上“前朝餘孽”的帽子,遲早會動搖他金印紫綬的相權根基。

“臣女遵旨。”她聲線平穩得像蜀地深秋的江水,目光卻越過階下躬身的百官,精準落在李斯身上。老謀深算的相國身著緋色官袍,這是秦相專屬的服色,腰間懸掛的白玉佩刻著“斯”字暗紋,與三年前截殺她丹砂船隊的水匪彎刀上的刻痕,分明出自同一工匠之手。那時她損失了三船水銀,險些誤了驪山陵墓的工期,事後追查卻總被莫名阻撓,如今想來,一切早已埋下伏筆。

始皇高坐龍椅,玄色龍袍上的十二章紋在燭火下流轉不定。他右手食指輕輕敲擊著扶手,那是他心緒不寧時的習慣動作。巴清知道,這位帝王的心思比鹹陽宮的密道還要複雜——他既需要她的水銀澆築地宮江河,又要靠她的丹砂供應長城軍需,可“殷商餘孽”四字,終究戳中了他幼年質子生涯留下的隱痛。當年在趙國為質時,他不止一次聽過趙人罵秦人是“商紂餘黨”,這份屈辱早已刻進骨血。

“陛下,”李斯適時出列,緋色官袍掃過地麵的聲響在寂靜中格外清晰,“巴清丈夫早逝,無子嗣傳承,族中旁支多有異議。今有楚係舊臣羋啟舉證,稱巴清先祖實為殷商王室微子後裔,牧野之戰後避禍蜀地,改姓為巴以掩人耳目。”他頓了頓,目光掃過殿中竊竊私語的楚係官員,這些人雖在華陽太後失勢後收斂鋒芒,卻仍暗中抱團,“若此事屬實,其壟斷丹砂、私養千人衛隊之舉,便是蓄謀複辟殷商,顛覆大秦基業!”

百官嘩然瞬間被他壓下。站在前列的廷尉正下意識挺直了腰杆——廷尉府本就掌管天下刑獄,這場由他們奏請的驗親,若能扳倒巴清,便是潑天的功勞。而角落裡幾位楚係官員則麵露難色,羋啟雖是他們的同族,卻早已投靠李斯,此番舉證不過是借刀殺人。更遠處的太史令抱著竹簡沉默不語,指尖反複摩挲著《世本》的封皮,似在回憶殷商譜係的記載。

巴清抬眸,目光銳利如淬火的匕首:“相國此言,何其荒謬!羋啟流亡楚地五年,去年才歸秦求官,其言豈能作數?且巴氏族譜自春秋傳承至今,郡府存檔可查,何來改姓之說?”

“有無虛妄,一驗便知。”李斯拍了拍手,兩名廷尉府吏卒抬著青銅托盤緩步上前。托盤鋪著暗紋錦緞,上麵並排放著三隻古樸的青銅碗,碗口外翻呈喇叭狀,碗壁密密麻麻刻滿了回旋的雲雷紋——方形盤繞的是雷紋,圓形卷曲的是雲紋,二者交織成層層疊疊的地紋,正是殷商晚期禮器的典型樣式。“此乃臣從驪山北麓殷商貴族墓中尋得的驗親碗,內壁塗有朱砂與硝石混合的秘料,傳言能辨血親、識真脈,非同族血脈相斥時,便會生出異兆。”

始皇終於開口,聲音帶著龍椅轉動的沉響:“準奏。取巴氏族親血樣,即刻驗之。”

吏卒應聲上前,寒光閃過,巴清那名遠房堂弟巴忠的指尖已滲出鮮血。少年不過十五六歲,是族中特意派來鹹陽的質子,此刻臉色慘白如紙,血珠滴入第一隻青銅碗時,竟濺起細小的水花。隨後,吏卒持銀針刺向巴清指尖,她望著那針尖映出的燭火,忽然想起幼時祖母給她講的故事:殷商貴族驗親時,會以玄鳥血混合礦粉塗碗,血脈相合則紋現。那時她隻當是傳說,如今竟要親身體驗這宿命般的審判。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血珠墜入第二隻碗的刹那,殿內突然靜得能聽見燭花爆開的聲響。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盯著那兩隻碗,連站在殿門處的侍衛都屏住了呼吸,唯有殿外的銅鐸,還在風裡不知疲倦地輕鳴。

【二:玄鳥破碗】

血珠落入青銅碗的瞬間,巴清隻覺指尖傳來一陣奇異的灼痛,仿佛有細小的火舌順著血脈往心口鑽。她強壓下心頭的悸動,目光死死釘在碗中——按照常理,即便她與巴忠血緣淡薄,兩滴血液也該在碗底緩緩擴散、漸趨相融。可此刻,那兩顆殷紅的血珠卻像隔著無形的屏障,在刻滿雲雷紋的碗底各自滾動,邊緣凝著細碎的銀芒,始終涇渭分明。

“果然!”李斯一聲斷喝,緋色官袍猛地揚起,“陛下請看!巴清與巴氏族親血脈相斥,足證其並非巴氏族人,而是殷商餘孽冒名頂替!”

廷尉正立刻出列附和,聲音震得殿梁微顫:“《秦律》有雲,偽冒大族者斬,況此等前朝餘孽!請陛下即刻將巴清拿下,徹查其謀反罪狀!”他身後幾名廷尉府官員紛紛跪倒,甲胄相撞的脆響在殿內此起彼伏。

巴清麵色不變,指甲卻已掐進掌心。她自幼在巴家長大,族譜上“巴清”二字的墨跡還帶著祖母的溫度,十歲那年主持族中祭祀時,她親手觸摸過祠堂裡的青銅鼎,鼎耳的紋路與此刻碗壁的雲雷紋截然不同。除非……除非如第一卷中偶然發現的那樣,族譜在三十年前就被人篡改,而她的身世,本就是被精心掩蓋的秘密。

就在此時,異變陡生。

第二隻青銅碗中,那兩顆相斥的血珠忽然劇烈翻滾起來,紅色的血液竟像被抽走了顏色般,漸漸褪去殷紅,化作淡淡的銀白——那是她再熟悉不過的色澤,是丹砂提純時析出的汞液特有的光華!緊接著,銀白血液在碗底飛速彙聚,絲絲縷縷如蛛網般蔓延,竟漸漸凝成了一隻鳥的形狀。

“那是什麼?”有人失聲驚呼,聲音裡滿是驚恐。

巴清定睛望去,隻見銀白血液凝成的鳥兒昂首展翅,羽翼舒展如垂天之雲,頭頂有朱紅色的冠,尾羽分作十二支,每一支末端都綴著星點紅光——正是殷商王室的圖騰玄鳥!玄鳥成形的瞬間,青銅碗突然發出一陣低沉的嗡鳴,碗壁上的雲雷紋驟然亮起紅光,方形雷紋與圓形雲紋交替閃爍,竟像是在模擬雷鳴電閃的天象。銀白的玄鳥在紅光中緩緩轉動,羽翼掃過碗壁時,竟留下細碎的光痕,整個大殿的溫度都仿佛驟降幾分,燭火的光暈都凝上了薄霜。

“殷商玄鳥!是殷商玄鳥顯靈了!”一位白發老臣突然撲通跪倒,官帽滾落塵埃,“老臣曾在曲阜見過殷商青銅器拓片,此玄鳥紋與太廟禮器上的分毫不差!巴清果真是殷商餘孽!”老臣是齊魯舊地的博士,專攻三代禮製,他這番話如驚雷般炸在眾人耳中。

李斯眼中閃過一絲狂喜,隨即又被疑慮取代。他隻知羋啟的舉證能給巴清扣上“六國餘孽”的帽子,卻未料到竟牽扯出殷商王室——這變故雖能置巴清於死地,可殷商餘孽的身份太過敏感,若引得天下舊族響應,反而會動搖大秦根基。他悄悄瞥向始皇,見帝王眉頭緊鎖,指尖敲擊龍椅的頻率越發急促,便知此事已超出掌控。

巴清凝視著碗中栩栩如生的玄鳥,腦海中突然閃過無數破碎的畫麵:十二歲那年在丹砂礦洞深處發現的青銅鼎,鼎身刻著與此刻一模一樣的玄鳥紋;三年前族譜被焚時,灰燼中殘留的《連山易》卦象,那句“玄鳥銜汞,丹砂承天”的讖語;還有懷清台基下的青銅板,上麵模糊的甲骨文似在訴說著血脈的秘密。那些曾讓她困惑的玄幻異象,此刻終於串成了完整的鎖鏈——她的血脈,本就與殷商巫術、丹砂秘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一派胡言!”巴清猛地抬眸,聲音擲地有聲,震得殿內燭火微微搖晃,“不過是碗中礦粉與血液起的化學反應,豈能作為謀反證據?相國未免太過急於定罪!”她指尖暗中發力,袖中汞毒瓷瓶微微傾斜,一絲極淡的汞氣順著袍縫彌漫開來。這汞氣無色無味,卻能讓人頭腦昏沉,她知道此刻越是慌亂,越是落入李斯圈套。玄鳥異象雖詭異,但隻要她咬死不認,始皇顧及驪山水銀與長城軍需,未必會當即下殺手。

【三:鼎紋暗應】

“化學反應?”李斯冷笑一聲,上前一步指著青銅碗,袍袖掃過托盤時,竟帶起細微的風,“陛下請看此碗!這雲雷紋乃是殷商王室專用紋飾,地紋疊三層,主紋凸半寸,非太廟禮器絕無此工藝!”他俯身輕叩碗壁,發出清脆的金石之聲,“且據《逸周書》記載,殷商驗親碗需以玄鳥血祭煉,唯有王室血脈滴入,才會引發紋飾發光、玄鳥成形。此等鐵證,豈容巴清狡辯?”

始皇眉頭緊鎖,目光在巴清與青銅碗之間來回流轉。他盯著那隻銀白玄鳥,眼神複雜難辨——驪山陵墓的水銀江河才剛鋪就三成,墓穴頂部的星象圖還需丹砂混合水銀繪製;長城西端的烽火台,每月都要消耗千斤丹砂煉製防火塗料。巴清若死,巴氏工坊群龍無首,這些關乎大秦基業的工程必然停滯。可殷商餘孽的身份,又像一根毒刺紮在他心頭,幼年在趙國聽過的那些“商紂複起”的詛咒,此刻竟清晰地回響在耳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