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台基下的密道裡,阿石正舉著一盞青銅燈,燈芯是用丹砂混蠟做的,燃燒時能發出淡紅的光,可驅散汞毒霧氣。他的左臂纏著墨家特製的鹿皮手套——手套用黑鹿皮製成,浸過巫峽寒泉,能防三成汞毒,此刻手套下的轉世印燙得驚人,像揣了塊燒紅的青銅片。
“前麵就是機關門了。”周仲跟在後麵,他的腰間彆著兩把青銅劍,劍鞘上刻著漕幫的水波紋。密道的牆壁是青灰色的磚,磚縫裡填著丹砂,在青銅燈的光下泛著淡紅。阿石停在一塊刻著玄鳥紋的磚前,這磚比其他磚略凸,玄鳥的眼睛是用青銅片嵌的——正是巴清說的“機關眼”。
他按動玄鳥眼,牆壁“轟隆”一聲裂開,露出僅容一人通過的石室。石室不大,中央擺著個青銅祭台,台麵上鋪著丹砂織的絨布,布上放著個青銅匣——正是巴清留下的,匣蓋的太陽輪紋在青銅燈的光下泛著冷光,輪心的鼎耳殘片像顆小星星。
“小心汞針。”周仲提醒,他曾在墨家典籍裡見過這種匣子,匣身的縫隙裡藏著細如牛毛的汞針,一旦觸碰到,汞毒會順著毛孔鑽進體內。阿石點點頭,摘下左手的鹿皮手套,露出左臂的轉世印——淡紅色的印記在燈光下,已隱隱顯露出玄鳥輪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將左臂按在太陽輪紋上,轉世印的紋路與輪紋瞬間重合。“哢嗒”一聲輕響,匣鎖彈開。阿石打開銅匣,裡麵鋪著丹砂絨布,兩卷縑帛靜靜躺在中央,旁邊放著半塊鼎耳殘片——正是嬴政臨終前攥著的那塊,殘片上的噬龍巫咒已淡了不少。
周仲拿起一卷帛書,對著青銅燈翻看,可帛書上隻有淡淡的劃痕,像用指甲劃的,什麼字都沒有:“君上留的是空帛?”
“不對。”阿石突然想起巴清的話,“需青銅鼎的月華。”他抱著銅匣往密道深處走,那裡藏著一座墨家仿製的殷商小鼎——鼎高約一尺,鼎身刻著簡化的玄鳥紋,是三個月前周仲偷偷運進來的。阿石將帛書鋪在鼎身,又把鼎耳殘片放在帛書旁,月光透過密道頂部的石縫是周仲白天用機關鑿開的),落在鼎耳上,透過鼎耳的孔洞,在帛書上投下細碎的光斑,像撒了把銀粒。
就在這時,阿石的轉世印突然一陣劇痛,竟滲出細小的血珠——是密道裡的地脈異動,引動了印記中的鼎氣。血珠滴落在帛書的“鼎”字劃痕上,瞬間被織物吸收。
銀白的汞紋突然蘇醒!像冬眠的蛇被喚醒,從血珠滴落的地方開始蔓延,順著劃痕爬滿帛書。原本空白的織物上,漸漸顯露出清晰的篆字與圖譜:“驪山鼎眼,華清池下三尺;阿房鼎足,阿房宮西偏殿地磚下;鹹陽鼎心,章台殿銅柱內……”圖譜旁還標注著《歸藏易》的卦辭,“離卦鼎前,燃丹砂三斤以驅陰;艮卦鼎側,埋龜甲一枚以鎮煞;坎卦鼎下,注寒泉一桶以克火。”
“這是九座分鼎的全圖!”周仲湊近細看,倒吸一口涼氣,“還有破解血祭的方法——鼎奴血祭時,需在鼎眼旁埋‘聚汞符’,能讓汞毒反噬鼎奴!”
突然,帛書邊緣的太陽輪紋亮起紅光,映出幾行小字:“李斯餘黨藏於楚國王陵,鼎奴佩半月紋令牌,初七子時祭驪山鼎。”阿石想起三日前截獲的六國餘孽信件,信裡確實提到“楚地集結,初七行事”,他忍不住驚歎:“君上早就算到了!”
他剛想收起帛書,卻發現第二卷帛書的背麵竟還有玄機——月光隨著時間移動,光斑在帛書上的位置變了,汞紋又開始流動,漸漸組成一幅地圖,地圖上用紅點標注著“墨家機關城秘道入口”,旁邊還有行小字:“秘道藏於黃葛樹根下,玄鳥紋為記。”
【四:月光破陣玄機——讖語終章】
“殺!都給我搜!”密道外突然傳來李肆的怒吼,緊接著是兵器碰撞的脆響——秦兵發現了密道入口。周仲立刻抽出腰間的青銅劍,劍刃淬過汞毒,在青銅燈的光下泛著幽藍:“阿石,你帶帛書從秘道走,我來斷後!”
阿石抱著銅匣,往石室深處的暗門跑。身後傳來秦兵的慘叫——周仲的劍剛劃破一個秦兵的手臂,那秦兵便捂著傷口倒地,皮膚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成青銅色,七竅裡滲出銀白汞液,轉瞬便沒了氣息。
阿石跑到小鼎旁時,突然發現帛書上的汞紋開始變化——原本的鼎陣圖漸漸隱去,浮現出另一行讖語:“鼎合則秦亡,鼎散則楚興。”他愣了愣,剛想琢磨這話的意思,青銅鼎突然劇烈震顫,鼎耳殘片從帛書上飛起,“啪”地貼在石室的牆壁上。
石塊紛紛落下,露出後麵的暗格——暗格裡整齊地疊著十幾封帛書,都是巴清寫給各地赤霄舊部的密令。阿石拿起最上麵的一封,上麵寫著:“驪山鼎陣:墨家弟子帶寒泉,於初六夜潛入華清池,候子時血祭時注鼎眼;楚地鼎奴:漕幫水鬼隊守王陵入口,見半月紋令牌者,格殺勿論……”
他翻到最後一封密令,指尖突然頓住。這封密令的字跡比其他的更潦草,像是倉促寫就,末尾畫著個小小的蓮花紋——那是巴清的“黑蓮花”暗記,隻有赤霄軍核心成員才認得。密令上寫著:“朕以汞造陵,我以鼎破秦——嬴政所求長生,實為殷商血祭騙局:九鼎聚則引地脈反噬,秦室必亡;鼎散則地脈歸楚,天下易主。我帶最後鼎耳殘片往楚國王陵,若能毀鼎心,秦亡可速。”
“君上竟去了楚國王陵!”阿石攥緊密令,心口一陣發燙。
“阿石!快走!”周仲殺了進來,他的肩上插著一支秦箭,箭杆上還纏著麻布,“趙高帶大軍來了,秘道再不走就封死了!”
阿石將密令和帛書塞進懷中,跟著周仲往秘道出口跑。路過懷清台基時,他回頭望了一眼——月光下的懷清台像一尊巨大的青銅鼎,台頂的瓦片泛著銀白,與帛書上的汞紋如出一轍,台基下的黑色霧氣已淡了不少,想必是周仲之前封了密道入口。
跑出秘道時,阿石才發現懷中的帛書竟在發燙。他掏出來一看,那些銀白的汞紋正漸漸滲入織物,像被布吸了進去,最終隻留下淡淡的丹砂印記,再也看不出任何字跡。他突然想起巴清的話,恍然大悟:“這帛書隻顯一次,唯有轉世印持有者能記其內容——君上是怕秦兵搜走帛書,泄露計劃!”
遠處的驪山方向傳來“轟隆”巨響,紅光映紅了半邊天——想必是墨家弟子按帛書計策,將寒泉注入了鼎眼,引發了鼎陣異動。阿石握緊手中的鼎耳殘片,殘片的溫度與左臂的轉世印漸漸融合,像有股暖流順著血脈蔓延全身。他仿佛看到巴清的身影:穿著黑衣,握著青銅劍,站在楚國王陵的鼎心旁,月光落在她的轉世印上,銀黑紋路泛著光。
懷清台下的密道中,那隻空銅匣依舊靜靜躺在祭台上。匣蓋的太陽輪紋在月光下流轉,像是在訴說一個秘密:史書記載巴清死於鹹陽,可無人知曉,她正帶著最後一塊鼎耳殘片,在楚國王陵的黑暗中,等待著毀鼎亡秦的那一刻。
而阿石和周仲,已踏上前往巫峽礦洞的路。他們懷中的密令、腦中的帛書圖譜,還有左臂的轉世印,將成為壓垮大秦帝國的最後一根稻草——一場由汞毒、青銅鼎與赤霄魂點燃的亂世之火,即將燎原。
喜歡巴清傳奇:丹砂與權謀請大家收藏:()巴清傳奇:丹砂與權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