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生死決戰篇】懷清遺策_巴清傳奇:丹砂與權謀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巴清傳奇:丹砂與權謀 > 第160章 【生死決戰篇】懷清遺策

第160章 【生死決戰篇】懷清遺策(1 / 2)

【一:墨城夜鑄汞書——地脈鳴警】

芝罘島的海霧還纏著靴底的鹹霜,巴清已踩著晨露鑽進了巫峽深處的密道。道口隱在一株千年黃葛樹的根係下,樹根纏繞著青銅鑄件,鑄件上刻的殷商玄鳥紋遇人氣息,竟緩緩展開翅膀,露出僅容一人通過的暗門——這是墨家機關城的“迎客紋”,唯有持鼎器殘片者方能開啟。

穿過暗門,是盤旋而下的“懸魂梯”。梯身由青銅板拚接,每塊板的邊緣都嵌著細如發絲的汞銀,梯壁上嵌著夜光石,將二十八宿的星圖映在梯麵上。巴清每踏一步,梯板便發出“哢嗒”輕響,星圖的光點隨之移動,像在指引地脈方向。她扶著梯壁上行時,指尖觸到一處凹陷——那是三個月前赤霄軍工匠檢修時留下的印記,此刻竟泛著淡紅,與她左臂的轉世印隱隱呼應。

“君上,地脈異動已連震三次了。”守在丹房外的墨家钜子迎了上來,他的青銅麵具鑄著饕餮紋,紋路縫隙裡填著丹砂,說話時麵具的下頜處會隨氣流開合,聲音透過青銅管壁,帶著金屬的冷澀。丹房的穹頂是鏤空的青銅網,網眼按二十八宿排列,殘月的光透過網眼,在地麵投下細碎的光斑,恰好落在中央那尊三足青銅鼎上。

鼎身的玄鳥紋正微微震顫,鼎耳的縫隙裡滲出銀白汞珠,落地時不濺不散,反而凝成細小的卦象——坎卦在上,離卦在下,正是《歸藏易》中“水火相戰”的凶兆。巴清俯身撫過鼎紋,指尖傳來灼熱的痛感,像有細小的火針往骨縫裡鑽:“芝罘島的鼎炸雖除了李斯,卻讓九座分鼎的地脈斷了牽連。”她從袖中取出個錦盒,打開時泛著青銅寒氣——裡麵是半塊鼎耳殘片,殘片邊緣還沾著嬴政的血痂,噬龍巫咒的紋路在月光下泛著暗紫,像纏在青銅上的毒藤。

“需用‘活汞血砂’鑄書,方能記下破陣之法。”巴清轉身走向案台,案上攤著兩卷縑帛,是墨家特製的“火浣布”,浸過巴蜀丹砂礦的泉水後,質地比尋常麻布堅韌三倍,且能吸附汞氣。她摘下腰間的青銅筆,筆管是中空的,裡麵盛著剛從巫峽礦脈深處取出的“活汞”——銀亮的液體在管中不住翻滾,偶爾濺出一滴,落在青磚上便蝕出淺坑,坑底竟浮現出微型玄鳥紋。

钜子遞來一個獸皮袋,袋口纏著麻繩,打開時飄出淡淡的血腥氣:“這是二十名赤霄軍百夫長的血,昨日從漕幫遞來的,混了齊國王陵挖的殷商祭壇丹砂。”他倒出些暗紅色的血砂在陶碗裡,血砂遇空氣便微微發燙,碗壁凝著一層白霧。巴清將青銅筆伸進筆管,倒出活汞注入碗中——兩種液體剛一碰觸,便“滋滋”沸騰起來,白霧中竟浮起半透明的甲骨文字符,“鼎”“陣”“破”三字尤為清晰。

“君上三思。”钜子上前一步,麵具的饕餮紋對著案台,“活汞需以心頭血引,每寫一字便折半旬陽壽。您若出事,赤霄軍……”

“沒有時間了。”巴清已執筆蘸了血砂汞液,筆尖剛觸到縑帛,便留下一道淺痕——尋常墨汁會暈開,可這汞液竟像被織物吸了進去,隻餘下若有若無的印記。她凝神運力,筆尖在帛書上移動,“驪”“山”二字剛成,心口突然一緊,喉間湧上腥甜。她猛地偏頭,一口鮮血噴在帛書上,血珠落在“山”字的豎畫上,瞬間被織物吸收,淺痕處竟泛出極淡的銀光,像星星落在布上。

窗外突然傳來機關轉動的脆響,緊接著是急促的腳步聲。一個穿著墨家短打的斥候撞開丹房門,他的左臂纏著染血的麻布,腰間的青銅令牌墨家“傳訊令”)已被砍去一角:“君上!李斯餘黨……裹挾三名墨家工匠,往驪山鼎陣去了!”他跪在地上,從懷中掏出塊染血的木簡,“工匠留的暗號——他們要在初七子時,用工匠的血祭鼎眼!”

巴清筆鋒一頓,在帛書末尾補了四句讖語:“水克離火,土鎮庚金,血引汞脈,鼎散秦傾。”她卷起縑帛,塞進一個青銅匣中。匣蓋鑄著繁複的太陽輪紋,輪心嵌著一小塊鼎耳殘片,能壓製汞毒的氣息,匣鎖是墨家“連環扣”,唯有轉世印的紋路能觸發機關。

“此匣交予阿石。”巴清將銅匣遞給钜子,目光掃過案上的《歸藏易》殘卷,殘卷的“坤卦”頁上,她早已用指甲刻了個“清”字,“三月後的滿月夜,讓他帶匣去懷清台密道,需以鼎氣、月光、轉世印血三物同引,帛書才會顯全策。”

話音未落,丹房的青銅鼎突然發出“嗡”的巨響,鼎中汞液猛地湧起三尺高,在空中凝成“亡秦者楚”四個大字,字的筆畫由無數小玄鳥組成。可轉瞬之間,銀字便碎裂成無數汞珠,落在地上,竟順著青磚的縫隙,往巫峽方向流去——那是楚地的方位。

【二:血調歸藏卦象——墨守玄機】

巴清沒有停筆,反而取過第二卷縑帛,這次她直接蘸了純活汞。筆尖落下時,帛書表麵泛起一層細密的銀霜,卻依舊不見字跡,像在布上撒了把碎銀。她走到青銅鼎旁,掀開鼎蓋——鼎中汞液裡,沉浮著九枚龜甲,每枚龜甲的邊緣都有磨損,是從齊國王陵的祭祀坑中挖出的殷商遺物,甲麵刻著不同的卦象,分彆對應關中九座分鼎的地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坎卦對應驪山鼎,離卦對應阿房鼎。”巴清拿起一枚刻著坎卦的龜甲,龜甲的背麵有個細小的“驪”字,是她上次去驪山時親手刻的。她將龜甲按在帛書的銀霜上,龜甲剛觸到織物,便發出刺耳的嘶鳴,甲麵的卦紋竟順著銀霜蔓延,像活過來的藤蔓。銀霜漸漸凝聚,顯露出清晰的篆字:“驪山鼎眼,藏於華清池下,以水克火——需取巫峽寒泉,注於鼎眼三寸處。”

钜子在旁捧著竹簡記錄,突然“咦”了一聲:“君上,這字在月光下會動。”他指著“寒泉”二字,月光透過穹頂的星網落在字上,筆畫竟微微流動,像泉水在紙上淌。

巴清搖頭,將龜甲浸入鼎中汞液:“尋常月光不夠。”她取出龜甲時,甲麵的卦象已淡去大半,轉而印在帛書背麵,形成一幅微型鼎陣圖——圖上用紅點標注著九座分鼎的位置,驪山鼎的紅點旁還畫著個小太陽,“需得青銅鼎反射的月華,再加上轉世印的血引,才能讓字不動,顯全破陣之法。”

丹房外傳來腳步聲,這次是沉穩的重踏,伴著腰間銅鈴的輕響——是漕幫首領周仲。他穿著漕幫的深藍短打,褲腳還滴著水,頭發濕漉漉地貼在額前,懷中抱著個青銅盒,盒上的鎖已被撬開過:“君上,從李斯屍體上搜出的密信。”他打開盒子,裡麵是卷染血的竹簡,“李斯早就在六國餘孽裡安了‘鼎奴’,共三十六人,每人佩半月紋令牌,負責奪取九座分鼎的‘鼎心’。”

巴清展開竹簡,朱砂寫的字跡已有些模糊,但“血祭鼎心,引地脈反噬秦室”幾字仍清晰。她冷笑一聲,指尖蘸了點鼎中汞液,在帛書邊緣補刻太陽輪紋——輪紋剛成,便與竹簡上的半月紋產生共鳴,竹簡竟微微發燙,“這太陽輪是殷商‘鎮奴紋’,鼎奴見了會失控,正好引他們自投羅網。”

話音剛落,青銅鼎再次震顫,鼎中汞液泛出漣漪,漸漸浮現出懷清台的輪廓——台基處滲出黑色霧氣,像墨汁滴在水中,緩緩擴散。巴清的眉頭皺起:“懷清台的密道通著楚地地脈,黑霧是汞毒與陰氣交融的‘噬人霧’,若不封死,會順著密道蔓延到漕幫碼頭。”

她將兩卷帛書放進青銅匣,又從袖中取出塊巴掌大的青銅片——上麵刻著“聚鼎符”,是用完整的鼎耳殘片打造的,能暫時穩住鼎氣。“你帶赤霄舊部往巫峽礦洞待命。”巴清將銅匣和青銅片一起交給周仲,眼中閃過決絕,“我親往驪山,引開鼎奴的注意力——他們要的是鼎器,見我帶鼎耳殘片,定會追來。”

周仲接過銅匣時,指尖觸到匣底的凸起——是個微型機關。他按動凸起,匣底彈出個小暗格,裡麵藏著三枚青銅令牌,刻著“清”字暗紋:“這是……”

“調動漕幫‘水鬼隊’和墨家‘機關營’的令牌。”巴清打斷他,“若我十日未歸,你便持令牌傳令,按帛書計劃行事。”她轉身看向丹房的暗門,暗門後是通往驪山的密道,“記住,滿月夜之前,務必讓阿石拿到銅匣——那是破鼎陣的唯一希望。”

周仲單膝跪地,將令牌攥在手中,指節因用力而發白:“君上保重!赤霄軍上下,必護帛書周全!”他抬頭時,巴清已走進暗門,暗門閉合的瞬間,青銅鼎發出一聲輕鳴,像是在為她送行。

【三:密道青銅鎖鑰——赤霄尋蹤】

三個月後的滿月夜,巫峽的月光格外亮,像撒了層銀粉。懷清台被秦兵圍得水泄不通,黑色的秦旗插在台基四周,旗麵上的“秦”字在月光下泛著冷光。台閣的門窗都被封死,趙高的親信李肆正站在台階上,手裡拿著青銅令旗:“仔細搜!凡是刻著玄鳥紋的物件,都給我帶回來!”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