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謀反案篇】汞鏡溯祖_巴清傳奇:丹砂與權謀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巴清傳奇:丹砂與權謀 > 第172章 【謀反案篇】汞鏡溯祖

第172章 【謀反案篇】汞鏡溯祖(2 / 2)

百官嚇得連連後退,幾名膽小的官員直接癱倒在地,楚係官員更是麵色慘白,口中喃喃念著“妖異”。始皇霍然起身,龍袍下擺掃過案幾,青銅酒樽“哐當”一聲掉落在地,酒液灑了一地。他死死盯著鏡前的巴清,眼中閃過一絲恐懼與貪婪交織的光芒——他清晰地看到,巴清的麵容正在發生變化,眉骨漸漸隆起,眼神變得銳利威嚴,漸漸與鏡中的紂王重疊,赤紅巫紋在她臉上蔓延,形成與紂王一模一樣的紋路!

“妖異!這是妖異之兆!”李斯尖叫著後退,手中的朝笏“啪”地掉在地上,聲音因恐懼而變調,“陛下,巴清是紂王轉世,意圖顛覆大秦江山!快下令誅殺她,熔毀這妖鏡!”

楚係官員紛紛跪倒附和,額頭重重磕在玄鐵地麵上:“請陛下誅殺妖女,以絕後患!殷商餘孽不可留啊!”他們此起彼伏的呼聲在密室中回蕩,帶著濃濃的恐慌。

巴清卻渾然不覺外界的喧囂,她沉浸在血脈共振的力量中,腦海中湧入無數破碎的記憶片段——紂王在太廟主持祭祀,青銅鼎中燃燒著鬆脂,香煙繚繞;工匠們在礦山中開采銅礦,日夜趕鑄九鼎,鼎身上刻滿山川萬物;牧野之戰的火光衝天,士兵的慘叫與戰馬的悲鳴交織;微子帶著族人避禍蜀地,將《鼎嗣錄》藏入懷清台地宮……這些記憶與她自身的經曆交織在一起,讓她徹底明白自己的使命:集齊散落天下的九鼎殘件,終結殷商與大秦的千年恩怨,守護天下安寧。

鏡中的紂王突然開口,聲音清晰地回蕩在密室中,帶著帝王的威嚴與滄桑:“後裔清,九鼎乃夏禹所鑄,集九州之銅,刻山川萬物,是天下之基。秦雖滅商,卻未能掌控九鼎真義。你身負紂嗣血脈,乃唯一能激活九鼎之力者,需集齊九鼎,化解千年詛咒,否則天下將陷入戰火,永無寧日!”

話音剛落,鏡麵紅光暴漲到極致,巴清與紂王的麵容完全重疊,分不清誰是巴清,誰是紂王。密室角落的九鼎殘件突然發出劇烈的嗡鳴,鼎耳裂紋中的汞液滲出,順著地麵流向汞鏡,與鏡中的汞河融為一體。空氣中彌漫著古老的青銅氣息,仿佛有無數先祖的靈魂在低語。

始皇的呼吸變得急促,胸膛劇烈起伏,他眼中的恐懼漸漸被貪婪取代。他快步走到巴清身邊,伸出手想要抓住她的手臂,卻被紅光彈開,手背傳來灼燒般的疼痛。“巴清!告訴朕,紂王說了什麼?九鼎的真義是什麼?長生的秘密在哪裡?”他嘶吼著,聲音帶著偏執的渴望——他畢生追求長生,此刻終於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巴清緩緩睜開眼睛,眼中的赤紅光芒漸漸褪去,麵容恢複原狀,唯有臂上的巫紋變得更加清晰,泛著銀白與赤紅交織的光澤,如同流動的星河。她轉身看向始皇,聲音帶著千年傳承的威嚴,平靜卻極具穿透力:“陛下,九鼎的真義並非長生,而是守護。夏禹鑄鼎,是為了定九州、安民心;紂王因暴虐失德,才失去九鼎庇佑,身死國滅。大秦若重蹈覆轍,即便掌控九鼎,也終將覆滅。”

“一派胡言!”始皇怒喝一聲,抬手就要下令侍衛拿下巴清,卻被鏡中突然浮現的影像阻止——鏡中顯現出阿房宮崩塌的場景,梁柱斷裂,瓦礫紛飛;驪山陵墓塌陷,無數兵馬俑碎裂,陪葬的工匠與宮女死於非命;函穀關被攻破,六國聯軍湧入鹹陽,火光染紅了天空……正是大秦覆滅的預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這是什麼?”始皇臉色慘白,身體劇烈顫抖,手指著鏡麵,聲音帶著難以置信的恐慌,“你竟敢用妖術詛咒大秦!侍衛,拿下她!”

“這不是詛咒,是警示。”巴清平靜地說道,目光掃過殿中百官,“九鼎能照見過去,亦能預示未來。若陛下執意追求長生,大興土木,忽視百姓疾苦,鏡中的預兆終將成真。當年周文王築靈台祭天,正是因商紂失德,才得天意眷顧,陛下若不醒悟,大秦危矣。”

李斯趁機上前,撲到始皇腳下:“陛下,巴清分明是用妖術蠱惑您!她想借九鼎之力掌控朝政,複辟殷商!請陛下即刻下令,將她拿下,熔毀汞鏡與九鼎殘件,以絕後患!”

巴清轉頭看向李斯,眼中閃過一絲厲色,聲音陡然轉冷:“相國若想熔毀九鼎,怕是在害怕什麼吧?您勾結匈奴,收受狼頭符,與匈奴使者密謀在長城腳下發動叛亂,還將墨家弟子關押在礦洞,逼迫他們鑄造淬毒箭矢——這些陰謀,九鼎早已照見!”

鏡中的影像突然變化,清晰地顯現出李斯與匈奴使者密謀的場景:昏暗的客棧房間裡,李斯接過匈奴使者遞來的狼頭符,指尖摩挲著符上的紋路;礦洞深處,墨家弟子被鐵鏈鎖住,被迫鍛造箭矢,箭頭淬著黑色的毒液;李斯的親信與匈奴人交接糧草,車轍印延伸向遠方……所有陰謀都清晰地展現在眾人麵前,連李斯與匈奴使者的對話都隱約可聞。

李斯臉色徹底絕望,如被抽去骨頭般癱倒在地,再也無法辯駁,口中喃喃念著“不可能……不可能……”。幾名秦係官員立刻上前,將李斯按住,等候始皇發落。

【四:權謀暗湧,宿命難違】

鏡麵的紅光漸漸褪去,如同潮水般隱入鏡中,影像隨之消失,密室中的燭火重新燃起,跳動的火焰照亮了眾人各異的神色。巴清臂上的巫紋恢複平靜,卻比之前更加凝練,紋路間的銀白光澤如細流般流轉,與角落的九鼎殘件產生著強烈的共鳴。她能清晰地感覺到,散落在燕趙之地、巴蜀深山、匈奴草原的九鼎殘件正在向她發出強烈的召喚,仿佛跨越千山萬水的呼喚,而那纏繞殷商與大秦千年的詛咒,也即將迎來終結。

始皇盯著鏡中最後殘留的大秦覆滅影像,久久無法言語,龍袍下的雙手緊握成拳,指節泛白。他心中充滿了矛盾——既渴望九鼎中可能蘊含的長生之力,又恐懼鏡中那觸目驚心的預兆;既忌憚巴清的紂嗣身份,擔心她複辟殷商,又需要她集齊九鼎,化解可能到來的危機。這種偏執的矛盾如毒蛇般啃噬著他的心,讓他遲遲無法下令。

“陛下,李斯勾結匈奴,意圖謀反,罪證確鑿,人證物證俱在,請陛下依法處置!”巴清躬身行禮,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墨家弟子仍被關押在鹹陽城外的礦洞,需即刻救援,遲則恐有性命之憂;匈奴使者已潛入鹹陽,藏匿於城東客棧,需派人抓捕,防止他們傳遞消息,破壞長城龍脈。”

始皇深吸一口氣,胸腔劇烈起伏,終於做出決斷,聲音帶著壓抑的怒火與不甘:“傳朕旨意——李斯勾結匈奴,謀反罪證確鑿,打入廷尉詔獄,擇日處斬;其親信全部捉拿歸案,徹查匈奴與六國殘黨關聯;即刻派禁軍救援墨家弟子,由巴清全權負責;九鼎殘件的尋找與研究,仍交由巴清負責,任何人不得乾預!若有違抗者,以謀逆論處!”

禁軍立刻上前,將癱軟的李斯架了出去。李斯被拖出密室時,突然掙紮著回頭看向巴清,眼中充滿了怨毒與不甘,聲音嘶啞地嘶吼:“巴清!你彆得意!六國殘黨與匈奴不會放過你!你身負紂嗣血脈,終將被天下人唾棄!我在九泉之下等著你!”

巴清沒有理會李斯的叫囂,她知道,這隻是權謀博弈的又一場勝利,真正的危機還在後麵。六國殘黨的蟄伏、匈奴的虎視眈眈、墨家內部可能存在的眼線、還有始皇對長生的執念,都將成為她集齊九鼎、化解詛咒的阻礙。這場圍繞血脈與權力的鬥爭,才剛剛拉開序幕。

離開密室時,暮色已濃,鹹陽宮的宮牆在夕陽下投射出長長的影子,如同蟄伏的巨獸。巴清抬頭望向天空,星辰已悄然浮現,閃爍著微弱的光芒,仿佛在預示著未來的命運。她攥緊袖中的《鼎嗣錄》,指尖觸到青銅書頁上的紂王影像,心中暗暗立誓:無論前路多麼艱難,她都要集齊九鼎,終結千年恩怨,守護天下安寧,絕不重蹈紂王的覆轍。

走到宮門外,墨玄戴著青銅麵具,從陰影中走出,玄色衣袍與夜色融為一體。他躬身行禮,聲音低沉而恭敬:“巴主,李斯的親信已全部控製,墨家弟子也已獲救,正在城外休整。匈奴使者在城東客棧落腳,我們已派人監視,隻待您下令抓捕。”

“辛苦你了。”巴清點頭,聲音帶著一絲疲憊,卻依舊堅定,“鏡中影像顯示,匈奴與六國殘黨勾結,想要在秋分時於長城腳下發動叛亂,破壞龍脈。我們需儘快集齊九鼎殘件,才能化解這場危機。《鼎嗣錄》中記載,九鼎合一才能激活守護之力,缺一不可。”

墨玄遞過一枚青銅符,符上刻著細密的甲骨文,邊緣嵌著汞線:“這是天工堂弟子破解的九鼎殘件地圖,根據符上顯示,已有三座鼎的位置明確——一座在燕趙邊境的巨鹿台,一座在巴蜀的巫山深處,還有一座在匈奴境內的龍城,被匈奴單於視為聖物,供奉在祭壇之上。想要取回,怕是不易。”

巴清接過青銅符,指尖撫過上麵的甲骨文,與《鼎嗣錄》中的記載一一對照,果然完全吻合。她知道,前往匈奴取回九鼎殘件,將是一場生死考驗,匈奴單於必然不會輕易交出聖物,而李斯的餘黨、六國殘黨的追殺,也將如影隨形。

夜色漸深,鹹陽宮的燈火漸漸熄滅,唯有密室中的青銅汞鏡與九鼎殘件仍泛著微弱的光澤,仿佛在訴說著千年的秘密。巴清撫摸著臂上的巫紋,腦海中回蕩著紂王的話語與鏡中的預兆。她知道,自己的宿命早已與九鼎、與大秦、與天下緊密相連,而這場圍繞血脈、權力與守護的博弈,才剛剛進入最關鍵的階段。前路漫漫,殺機四伏,但她已無所畏懼。

喜歡巴清傳奇:丹砂與權謀請大家收藏:()巴清傳奇:丹砂與權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