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未日,命令長春樞密分院判官趙繼祖、元帥郭天祿鎮守安撫吳良,奪取江陰。
張士誠的軍隊占據秦望山來抵抗我軍,趙繼祖率領軍隊攻打他們,恰逢大風雨,敵軍潰敗逃跑,我軍占據了秦望山。
第二天,進攻州城的西門,攻克城池,命令吳良守城。
在此之前,張士誠的勢力北至淮海,南到浙西,長興、江陰兩縣都是他的戰略要地。
長興占據太湖口,從陸路可通往廣德等郡;江陰緊靠長江,扼守著姑蘇、通州的渡江之處。
拿下長興,張士誠的步騎兵就不敢從廣德出兵,覬覦宣州、歙州;拿下江陰,張士誠的水師就不敢從長江逆流而上,進犯金山、焦山。
到這時,兩地都被我軍占領,張士誠的入侵之路被斷絕。
秋季七月初一,甲戌日。
丁醜日,徐達率兵攻打宜興,攻取常熟,進擊張士誠的軍隊,打敗了他們,繳獲五十匹馬、三十艘船,使很多敵軍投降。
戊寅日,元帥鄧愈、胡大海等人攻取績溪。
庚辰日,元帥胡大海等人進軍徽州,守將元帥八思爾不花和建德路萬戶吳訥等人抵禦迎戰,胡大海打敗了他們,於是攻克徽州城。
吳訥和守臣阿魯灰、李克膺等人退守遂安縣。
胡大海率兵追擊,在白際嶺追上他們,又打敗了他們,吳訥自殺。
壬午日,任命元帥鄧愈擔任行樞密院判官,管軍總管郭子興擔任統軍元帥,都先鋒陳德擔任帳前大元帥,萬戶吳複擔任統軍元帥,康茂才擔任秦淮翼水軍元帥。
乙酉日,改徽州路為興安府,設立雄峰翼元帥府,命令鄧愈守衛此地。
丙戌日,命令元帥葉公權、汪君信等人攻取黟縣。
丙申日,元帥胡大海攻克休寧,接著進攻婺源。
元朝將領楊完者率領十萬大軍準備收複徽州,胡大海回師與他在城下交戰,大敗楊完者,殺死他的鎮撫李才,楊完者逃走。
九月初一,癸酉日,元朝婺源州元帥汪同和守將鐵木兒不花不和,汪同帶著總管王起宗、黟縣尹葉茂、祁門元帥馬國寶到雄峰翼投降。
皇上命令他們都保留原來的官職。
甲戌日,元朝江浙行省平章夏章等人前來投降。
丙戌日,廣興翼元帥費子賢率領軍隊攻取武康,到達三裡橋時,與敵軍將領潘萬戶交戰,斬首一百多人,隨後攻克武康。
冬季十月初一,辛未日。
壬申日,中翼大元帥常遇春率領廖永安等人從銅陵出發攻打池州。
廖永安在距離城池十裡的地方駐軍,常遇春和吳國寶率領水軍抵達城下,合力攻打,從辰時到巳時,攻破北門,於是進入城中,捉住元帥洪某並將其斬殺,擒獲副將魏壽、徐天麟等人。
敵軍大敗而逃,明軍繳獲糧食九千多石。
傍晚,敵軍又派一百多艘戰船前來迎戰,明軍再次大敗敵軍,於是攻克池州。
甲申日,皇上在大通江檢閱軍隊,於是命令元帥繆大亨率領軍隊攻取揚州,將其攻克。
青軍元帥張明鑒率領他的部眾投降。
起初,乙未年,張明鑒在淮西聚眾,以青布為標誌,名為“青軍”,人們稱他們為“一片瓦”。
他的同黨張監,勇猛矯健,擅長用槍,又被稱為“長槍軍”。
這夥人凶暴強悍,專門搶劫掠奪,從含山、全椒輾轉劫掠到六合、天長,直至揚州,人們都深受其害。
當時元朝鎮南王孛羅普化鎮守揚州,招降了張明鑒等人,任命他們為濠州、泗州的義兵元帥,讓他們駐紮在揚州,分彆駐守防禦。
丙申年三月,張明鑒等人因為糧食耗儘,又謀劃叛亂,對鎮南王說:“朝廷相距遙遠,局勢如何還不知道。現在城中糧食匱乏,眾人沒有依靠,殿下是世祖的孫子,應當正式即位稱帝,做我們的君主,出兵向南進攻,打通運糧通道,解救饑餓困窘的百姓。否則,人心必定變化,災禍將難以預料。”
鎮南王仰天長哭說:“你們怎麼不懂大義呢?如果按你們說的做,我有什麼臉麵在宗廟拜見世祖啊!”
揮手讓他們退下。
張明鑒等人不聽從,呼喊著起事,於是驅逐鎮南王並占據了揚州城。
鎮南王出逃,到淮安時,被趙均用殺害。
張明鑒等人占據城池後,更加凶暴,每天屠殺城中居民作為食物。
到這時,繆大亨進攻揚州,張明鑒等人難以抵擋,於是出城投降,繆大亨獲得數萬人馬、兩千多匹戰馬。
奏報傳到後,皇上命令將他們的將校的妻子兒女全部送到建康,賑濟他們。
設置淮海翼元帥府,任命元帥張德林、耿再成等人鎮守。
將揚州路改為淮海府,任命李德成擔任知府。
按戶籍統計,城中居民僅剩十八家。
張德林因舊城空曠難以防守,於是截取城西南角修築城池駐守。
十二月初一,庚午日。
丙戌日,徐壽輝的部將明玉珍占據重慶路。
己醜日,下令釋放罪行輕重不同的囚犯,命令說:“戰爭尚未平息,人心剛剛歸附,百姓有冒犯禁令的,被官府關押,我很同情他們。從今年十二月二十日黎明以前,官吏、軍人、百姓中有犯法的,不論罪行輕重,都予以釋放。有敢再議論這件事的,治罪。”
喜歡白話明太祖實錄請大家收藏:()白話明太祖實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