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八_白話明太祖實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白話明太祖實錄 > 第10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八

第10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八(2 / 2)

陳友諒看完信,非常高興,問門房:“康公現在在哪裡?”回答說:“奉命守衛江東橋。”又問:“江東橋怎麼樣?”門房說:“是木橋。”陳友諒於是給他酒食,打發他回去,說:“回去告訴康公,我馬上就到,到了就喊‘老康’為暗號。”門房答應了。

門房回來後詳細彙報,皇上說:“敵人落入我的圈套了。”於是命令李善長拆掉江東橋,換成鐵石橋,連夜施工,天亮時就修好了。

恰好有個富戶從陳友諒軍中逃回,說陳友諒詢問新河口的道路,還下令在新河口跨水修築虎口城,派兵駐守。皇上命令馮國勝、常遇春率領帳前五翼軍三萬人埋伏在石灰山旁,徐達率軍駐紮在南門外,楊璟駐軍大勝港,張德勝、朱虎率領水師出龍江關外。皇上在廬龍山集結大軍,命令持旗士兵把黃旗放倒在山左側,紅旗放倒在山右側,告誡說:“敵人來了就舉紅旗;舉黃旗,伏兵就全部出動,各自整軍待命。”

乙醜日,陳友諒果然率領水師東下,到達大勝港,楊璟整兵抵禦。當時水路狹窄,僅能容納三艘船進港。陳友諒因船隻無法並進,急忙領兵後退,駛出大江,徑直衝向江東橋,看到橋都是鐵石築成的,又驚又疑,連聲呼喊“老康”,卻沒人應答。

他這才知道被門房欺騙,就和他號稱“五王”的弟弟,率領一千多艘船前往龍灣。先派一萬人上岸紮營,氣勢十分凶猛。當時天氣酷熱,陳友諒穿著紫茸甲,撐著傘蓋督戰,見士兵流汗,就讓人撤去傘蓋。

眾人想出戰,皇上說:“天要下雨了,各軍先去吃飯,到時乘雨進攻。”當時天空無雲,眾人都不信。忽然東北方烏雲湧起,很快大雨傾盆,紅旗舉起,皇上下令拔除敵營柵欄,各路軍隊爭相上前。

陳友諒指揮軍隊爭奪,雙方剛交戰,雨恰好停了,皇上命擊鼓,鼓聲震天,黃旗舉起,馮國勝、常遇春的伏兵出擊,徐達的軍隊也趕到,張德勝、朱虎的水師一同聚集,內外夾擊,陳友諒的軍隊潰敗難以支撐,大敗而逃。潰兵奔向船隻,正趕上潮水退去,船擱淺動彈不得,被殺死和溺死的不計其數,被俘士兵兩萬多人,將領張誌雄、梁鉉、俞國興、劉世衍等人都投降了。

繳獲一百多艘名為混江龍、塞斷江、撞倒山、江海鼇的大戰艦,以及幾百艘戰船。陳友諒乘彆的船逃脫,在他所乘船的臥席下,發現了康茂才的書信。皇上笑著說:“他愚蠢到這種地步,實在可笑。”

張誌雄原是趙普勝的部將,善於作戰,號稱“長張”,曾怨恨陳友諒殺了趙普勝,所以龍灣之戰毫無鬥誌。投降後,他對皇上說:“陳友諒東下時,調走了安慶的全部兵力,現在投降的士兵都是安慶兵。陳友諒敗逃後,安慶沒有守軍了。”

皇上於是派徐達、馮國勝、張德勝等人率軍追擊陳友諒,又命元帥餘某等人率軍奪取安慶。張德勝在慈湖追上陳友諒,放火燒他的船,到采石時又大戰一場,張德勝戰死。馮國勝率領五翼軍追擊,陳友諒和將領張定邊派出號稱“黑旋風”的皂旗軍迎戰,又被擊敗。陳友諒晝夜不得休息,隻好收攏殘兵放棄太平逃走。徐達率水師追到池州後返回,餘元帥於是攻占安慶並駐守。

張德勝字仁輔,廬州梁縣人。元末聚集一千多人占據巢湖。乙未年,率水師迎接皇上渡江,攻克采石、太平,被任命為太平興國翼管軍總管,攻破陳野先、蠻子海牙等水陸營寨。丙申年,攻克建康、鎮江,升任秦淮翼元帥。丁酉年,攻取常州,任權樞密院判官,攻打宣州,拿下宜興。戊戌年,攻取馬馱沙和石牌,擊敗張士誠的海船,升任僉樞密院事。己亥年,進攻趙普勝的樅陽水寨,打敗敵軍,到這時戰死。

丁卯日,設置儒學提舉司,任命宋濂為提舉,派世子跟隨他學習經學。

庚午日,評定擊敗陳友諒的功勞,按等級賞賜眾將士。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戊寅日,攻克信州。陳友諒侵犯龍江時,皇上命令僉院胡大海出兵進攻廣信來牽製他。胡大海派元帥葛俊率兵前往,路過衢州時,都事王愷留住葛俊,自己乘驛車到金華,對胡大海說:“廣信是陳友諒的門戶,他既然傾國來犯,定會派重兵防守,非大將率全軍前往不可。現在派偏師去,如果失敗,不僅廣信攻不下來,我們衢州也會先亂起來。”

胡大海聽從了建議,親自率軍攻打信州,到靈溪時,城中幾千步兵騎兵出城迎戰,胡大海擊敗他們,督兵攻城,守軍抵擋不住,潰散而逃,於是攻克信州。

甲申日,改信州路為廣信府,任命段伯文為知府,設立龍虎翼元帥府,任命葛俊為元帥、周隆為副元帥鎮守此地。

下令停止各郡縣征收寨糧。當初,招安郡縣的將士都向百姓征糧,名為“寨糧”,百姓深受其苦。到這時,僉院胡大海上報此事,皇上立即下令停止。

六月初一丙戌日,任命安慶總管童敬先為省都鎮撫,兼任安慶翼統兵元帥。

辛亥日,重新修築太平城。當初,太平城西南俯瞰姑溪,所以被陳友諒的水師攻破。到這時陳友諒敗逃,常遇春收複太平,於是下令將城西南角城牆後移,距離姑溪二十多步,增築城樓和城堞,防守從此堅固。

壬子日,樞密院判耿再成在慶元縣擊敗石抹宜孫的軍隊。當初,皇上攻克婺州,抓獲石抹宜孫的弟弟石抹厚孫和他的母親,讓他們寫信招降石抹宜孫,他沒來。等到攻克處州,石抹宜孫逃到建寧,收集士兵想收複處州,歎息說:“處州是我守衛的地方,現在丟了,無處可去了。城能收複就收複,不能收複就戰死,死了也要做處州的鬼。”

於是攻打慶元縣,知縣曾壽不屈而死。不久,耿再成的軍隊趕到,擊敗了他。石抹宜孫逃到竹口,與鄉兵葉德新交戰,軍隊潰散,想返回福建,途經桃花坑時,又被鄉兵葉月岩等人攔截,石抹宜孫奮力作戰而死。他的部將李彥文收殮屍體,葬在龍泉縣。都事孫炎上報此事,皇上稱讚他儘忠殉國,派使者祭祀,還恢複了處州百姓為他立的生祠。

甲寅日,命令總管程輝鎮守銅陵。當時宗起任銅陵知縣,招撫百姓,百姓都回來恢複產業,他禁止官軍侵擾,百姓十分安定。

秋季七月初一乙卯日。

乙醜日,陳友諒駐守浮梁的院判於光、左丞餘椿,與饒州的幸同知有矛盾,出兵攻打他,幸同知逃走,於光等人於是派人獻浮梁投降,皇上命令於光等人仍駐守那裡。不久,陳友諒派參政侯邦佐再次攻陷浮梁,於光等人敗逃,隻有於光獨自騎快馬到龍江拜見皇上,被任命為行樞密院判官,駐守徽州永平翼,皇上賜給他衣冠、金環後派他前往。

九月初一乙卯日,任命親軍左副都指揮朱文忠為同僉樞密院事。

張士誠的軍隊侵犯諸全,元帥袁實戰死。

元朝江浙行省僉事鄭同率領部下前來投降。鄭同是苗軍,楊完者的部將。

張士誠派遣同僉呂珍、元帥徐義率領水師從太湖進入陳瀆港,分兵占據下新橋、五裡牌、蔣婆橋,兵分三路進攻長興。守將耿炳文抵禦,派左副元帥劉成出兵五裡牌,總管湯泉出兵蔣婆橋,張珙出兵下新橋,湯泉、張珙都戰死了。劉成與敵軍對抗一晝夜,勝負未分。耿炳文於是親自率領精兵與劉成會合,大敗敵軍,繳獲大量鎧甲兵器、船艦。

戊寅日,原徐壽輝的將領袁國公、袁州歐普祥及參政劉敬派人前來投降。

冬十月初一甲申日。

甲午日,陳友諒在采石戰敗後,潰散的士兵有偷偷藏在泥汊港的,又聚集船艦在無為州掠奪。皇上聽說後,下令張貼告示赦免他們的罪過,將領恢複原職,賜給田宅糧食,士兵給予贍養,於是這些人都來投降了。

十一月初一甲寅日,江陰守將、樞密院判官吳良被召到建康,進宮拜見,皇上慰勞他說:“吳院判保衛一方,讓我沒有東顧之憂,功勞很大啊。”命令儒臣宋濂等人寫詩讚美他。

十二月初一甲申日,又派博士夏煜、陳顯道曉諭方國珍說:“福運源於真誠,禍患生於反複無常,狡詐的人會滅亡,頑固抵抗的人會覆滅。隗囂、公孫述的事,可以作為借鑒。你起初說儘好話,最終卻反複無常,大軍一旦出動,就不是甜言蜜語能化解的了。你要好好想想。”

方國珍這才惶恐起來,對使者謝罪說:“我無禮,勞煩您教誨。”使者回去後,方國珍就派人來謝罪。

癸巳日,中書省請求征收酒醋稅,皇上同意了。

陳友諒聽說袁州歐普祥投降了我方,派弟弟陳友仁前去攻打,歐普祥與部將劉仁、黃彬迎戰,打敗敵軍,俘獲陳友仁,鞭打後囚禁起來。陳友諒害怕了,就派太師鄒普勝與歐普祥講和,約定各自守衛自己的地盤。歐普祥這才釋放陳友仁回去。

這一年,任命仇成為秦淮翼元帥府副使。

修築龍灣、虎口城。

喜歡白話明太祖實錄請大家收藏:()白話明太祖實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