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年4057年)春季正月初一為己醜日。
己亥日,夏煜從慶元返回,報告了方國珍奸詐的情況,認為不用軍隊的威懾就無法製服他。
皇帝說:“我正致力於攻打姑蘇,沒有空跟他計較。”
於是派都事楊憲、傅仲彰去曉諭方國珍說:“我起初把你當作豪傑,認為你識時務,不等我征討就歸順,欣賞你的心意,任命你擔任高官,讓你的兄弟顯耀榮耀,讓你獨當一麵,你難道要效仿其他人表麵上歸順、背地裡卻做準備反叛的事,隻做一個暫時受到約束的勢力嗎?我真心想讓你成為我的心腹,為我效力,共同建立大功,流傳後世,這也是方氏子孫的福氣。沒想到你自己迷惑不清,沒有長遠打算,反而做自取滅亡的打算,表麵上雖然投降,內心卻反複無常,想窺探我的虛實,就派遣人質;想推辭我的官爵,就聲稱年老多病,這是做什麼呢?憑著這麼狹小的地盤,卻忽視侍奉大國的禮節,放棄即將成就的功業,反而去製造無儘的災禍,這難道是你的好計策嗎?我難道不能派遣一員偏將,率領十萬大軍,直接進軍海島去捉拿你嗎?隻是因為你率先來歸降,我暫且忍耐,等待你自己改正罷了。你如果現在能洗心革麵、改正過錯,不辜負最初的心意,那麼三個郡的土地或許可以保全,福祿或許可以保住。如果不這樣,我恐怕你們兄弟敗亡,妻子兒女成為俘虜,白白被人指責嘲笑。聰明的人能轉敗為功、因禍得福,你好好考慮吧。”
方國珍沒有醒悟。
乙卯日,又將寧越府改為金華府。
二月初一為戊午日。
庚申日,元朝鎮守福寧州的福建行省參政袁天祿,派遣古田縣尹林文廣帶著書信來表示歸順。
當初,己亥年,福建義兵萬戶賽甫丁、阿裡迷丁占據泉州,陳友諒的軍隊攻入杉關,攻陷邵武、汀州、延平各郡縣,群盜趁機作亂,福建地區動蕩不安。袁天祿等人知道元朝國勢已經衰敗,所以派遣林文廣前來歸順。林文廣在這一年的六月從海道出發前往溫州,被方國瑉阻攔挽留,到這時才得以脫身到達。當時福清州同知張希伯也派他的屬官張景仁、李世忠前來請求投降,皇上都給了他們豐厚的賞賜,讓他們回去招降其他人。
三月初一為戊子日。將淮海翼元帥府改稱為江南等處分樞密院,任命繆大亨擔任同僉樞密院事,總管軍民事務。繆大亨有治理才能,為人寬厚而不屈從權勢,常常對人施加恩惠,至於禁止和管束凶暴強橫之徒、分析判斷案件訴訟,都能合情合理,民眾非常喜愛他。
征召青田的劉基、龍泉的章溢、麗水的葉琛、金華的宋濂到建康。
當初,皇上在婺州時,召見了宋濂,到攻克處州後,又有人推薦劉基、章溢、葉琛,皇上向來聽說他們的名聲,就派遣使者帶著書信和財物去征召他們。當時總製孫炎先奉皇上之命邀請劉基,這時四人一同趕赴建康,入宮麵見皇上,皇上非常高興,賜給他們座位,和緩地問道:“天下紛爭,什麼時候才能平定?”章溢起身回答說:“天道變化無常,隻輔佐有德行的人,隻有不喜好殺人的人才能統一天下。”皇上認為他的話很好,對他非常禮待。
在杭州召見常遇春。
當初,常遇春出征時,皇上告誡他說:“戰勝敵人靠勇氣,取得全勝靠謀略。從前關羽號稱萬人敵,卻被呂蒙打敗,就是因為沒有謀略,你應該深切引以為戒。”等到攻打杭州時,多次交戰都不順利,元帥劉忙古歹和掾史商尚質又都戰死,城池攻不下來,所以派使者召常遇春返回。
乙卯日,元朝遂安縣的達魯花赤馬某發動叛亂,率領一群盜賊進入龍遊、開化,殺死縣官,占據縣城。縣吏楊文祥招募民眾打敗了他們,斬下馬某的首級獻給官府。皇上命令都事王愷安撫慰問那裡的百姓,按等級賞賜楊文祥等人。
夏季四月初一為丁巳日。
癸酉日,皇帝的第四個兒子出生,也就是後來的永樂皇帝,是孝慈皇後所生。
五月初一為丁亥日。這個月,陳友諒的軍隊侵犯池州,徐達等人打敗了他們。
在此之前,陳友諒殺了趙普勝後,就有了攻打池州的想法。皇上察覺到這種情況,就派遣僉院常遇春前往池州,和徐達一起抵禦敵軍,還派人對徐達、常遇春說:“陳友諒的軍隊早晚就要到了,你們應當用五千人守衛城池,派遣一萬人埋伏在九華山下,等他們的軍隊到了城下,就在城上揮舞旗幟、敲響戰鼓,出動埋伏的軍隊去截斷他們的後路,一定能打敗他們。”到這時,陳友諒的軍隊果然來了,他們來勢凶猛,直接到了城下,城上揮舞旗幟、敲響戰鼓,伏兵全部出動,沿著山路衝出,順著長江而下,截斷了他們的退路。城中出兵兩麵夾擊,大敗敵軍,斬殺一萬多人,生擒三千多人。常遇春想把他們全部殺掉,對徐達說:“這些都是強勁的敵人,不殺,將會成為後患。如果把這件事報告給皇上,皇上一定不會殺他們。”徐達沒有聽從,於是把這件事上報給朝廷。皇上告訴使者說:“趕快回去告訴各位將領,如今戰爭剛剛開始,不可肆意殺戮而斷絕民眾的期望。三千名精銳士兵,應該釋放他們,讓他們為日後所用。”等使者返回時,常遇春已經把他們殺了,隻剩下三百人。皇上聽說後很不高興,下令將剩下的人全部放回。陳友諒派使者來說:“這場戰爭不是我的本意,隻是巡邏的士兵偶然發生的戰鬥罷了。”他的虛偽狡詐就像這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閏五月初一為丙辰日,陳友諒率領水軍攻打太平,守將樞密院判花雲與朱文遜等人率領三千士兵抵禦作戰,朱文遜戰死。陳友諒攻城三天,沒能攻進城內,就把大船停靠在城西南,士兵沿著船尾攀上城垛登上城頭,於是城池被攻陷。花雲被抓住,綁得很緊,他憤怒地罵道:“賊奴才,你綁住我,我的主公一定會消滅你,把你砍成碎肉!”於是奮力躍起、大聲呼喊著站起來,身上的繩子都被掙斷了,奪過看守的刀,連續砍殺了五六個人。賊寇大怒,把花雲綁在船的桅杆上,眾人用箭密集地射他。花雲到死都不停地罵賊寇。院判王鼎、知府許瑗都被陳友諒擒獲,他們也高聲痛罵,毫不屈服,最終都被殺死。
花雲,是懷遠人。年少時父親去世,跟隨母親嫁到張家。身材高大,麵色黝黑如鐵,勇猛過人。癸巳年,在臨濠拜見皇上,皇上認為他很不一般,讓他率領軍隊攻占土地,所到之處都能攻克。攻破懷遠城,俘虜那裡的守將後返回。進軍攻取全椒,夜裡襲擊繆家寨,群寇逃散。皇上攻取滁州時,單人匹馬前行,中途突然遇到幾千名賊人,回頭看後麵的騎兵還沒趕到,想退回去又不行,花雲獨自提劍護衛皇上,橫衝賊人的軍陣突圍而出,賊人潰敗不敢逼近。不久攻克滁州,立下功勞。甲午年,跟隨皇上奪取和州,得到三百名士兵,因功被授予管勾一職。第二年乙未年,皇上渡過長江,花雲率領軍隊率先渡江,攻克太平。皇上認為花雲有才能、勇猛且持重,可以托付大事,於是讓他擔任宿衛,常常在自己身邊。丙申年,跟隨軍隊攻克集慶,花雲得到一千名士兵,升任總管,率領軍隊攻打鎮江、丹陽、丹徒、金壇各縣,都攻了下來。經過馬馱沙時,幾百名強悍的盜賊攔路挑戰,花雲邊走邊戰,擒殺了很多敵人。被授予前部先鋒一職。跟隨攻打常州,攻克城池後,駐軍守衛牛唐營。夏季六月,在太平設立行樞密院,任命花雲為院判,官階為安遠大將軍。丁酉年春天,攻克常熟州,得到一萬多名士兵。秋七月,命令花雲率領三千人奔赴寧國。當時群盜盤踞在山林水澤中,營壘相望,道路漸漸被阻塞。花雲持戈前行,遇到敵人就戰鬥,有時經過敵軍營壘,就發起攻擊,斬殺幾百人,而自己從未中過一箭、受過一次傷,穿過荊棘叢生、泥濘不堪的地方,八天後才到達寧國。不久,奉命返回守衛太平,到這時死於戰亂,享年三十九歲。
他的妻子郜氏,有一個兒子叫花煒,剛三歲。戰鬥正激烈時,郜氏召集家人,抱著兒子拜祭家廟,哭著對家人說:“城池將要被攻破,我的丈夫必定會為抗敵而死,丈夫死了,我怎能獨自活下去!但花家隻有這一個兒子,你們要替我好好保護他。”被抓住後,郜氏投水而死,享年三十五歲。侍婢孫氏收殮她的屍體埋葬了,抱著孩子想逃到彆的地方,被陳友諒的軍隊俘虜,押到九江。陳友諒軍中的人厭惡小孩啼哭,孫氏擔心孩子被害,把首飾交給漁家老婦人,讓她撫養孩子。等到陳友諒戰敗,孫氏脫身跑到漁家,見到孩子,就偷偷把他背走。夜裡逃出,住在陶窯中。第二天,來到江邊,租船渡江。恰逢陳友諒潰敗的士兵返回,爭搶船隻,揪住孫氏和孩子把他們扔到江裡。正掙紮在波浪中時,有根斷木從上遊漂來,孫氏抱著孩子抓住斷木,漂到蘆葦洲中。洲上有蓮子,孫氏采來喂給孩子吃,過了七天,才得以活命。忽然在半夜,有人呼喚她,是一位老人,讓她跟自己走,最終到達皇上的住所。皇上聽說這是花雲的兒子,立即叫進來見麵。孫氏抱著孩子拜見,一邊哭一邊訴說經過,皇上也哭了,把孩子放在膝上說:“這是花雲的兒子,是將門之後啊。”下令賞賜老人衣服,老人卻已經不見了,派人尋找也沒找到,眾人都認為這件事很神奇。花煒長大後,皇上任命他擔任水軍衛指揮僉事。皇上把花雲平日所穿的衣冠交給花煒,將花雲葬在上元縣南五十裡的地方。
朱文遜,是皇上的養子。
許瑗字栗夫,是饒州樂平縣人。讀書聰明機敏,記憶力強。元朝至正年間,兩次參加鄉試考《易經》,都考了第一名。等到參加會試卻沒考中,就在吳越一帶漫遊,每次喝醉就口出狂言、自視甚高,沒有人了解他。皇上攻取婺州時,許瑗前來拜見,於是對皇上說:“如今元朝國運將要終結,天下大亂,英雄豪傑、有才能勇氣的人,勢必不能獨自安身。有雄才大略的人才能駕馭有才能的人;有卓越見識的人,才能識彆出有奇才的人。閣下想要掃除僭越叛亂之人,平定天下,不招攬英雄豪傑,就難以成功。”皇上說:“如今各地紛擾不安,百姓困苦不堪,我思念英雄賢才,就像饑渴一樣急切,正應當廣泛采納眾人的意見,多多收集各種策略,共同成就安民濟世的功業。”許瑗說:“像這樣,才是帝王之道,天下不難平定。”皇上很高興,於是把他留在軍中,參與謀劃商議軍政大事。因為太平是建康的重要屬郡,於是任命許瑗為太平知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王鼎起初是趙忠的養子,趙忠是儀真人,跟隨皇上起兵,擔任總管,跟隨渡江,攻克太平,擔任行樞密院判,調去鎮守池州。趙普勝侵犯池州,趙忠出兵迎戰被擒獲,皇上於是命令王鼎接替趙忠的職務守衛太平,不久恢複王姓。到這時,和許瑗一起被擒獲處死。後來皇上追念花雲等人殉難的事跡,追封花雲為東丘郡侯,許瑗為高陽郡侯,王鼎為太原郡侯。在太平建立忠臣祠,命令有關部門每年按時祭祀。
戊午日,陳友諒在采石殺害了他的君主徐壽輝。
當初,陳友諒進犯太平時,挾持徐壽輝同行。攻陷太平後,他野心膨脹,急切地謀劃僭越稱帝,於是在采石的船中,先派人到徐壽輝麵前,假裝報告事情,命令壯士拿著鐵撾,從後麵擊碎徐壽輝的腦袋,把他殺了。徐壽輝死後,陳友諒就把采石的五通廟作為臨時宮殿,把廟中的神像抬出來,顛倒著放在門外,在廟裡僭越稱帝,國號為漢,改年號為大義。仍然任命鄒普勝為太師,張必先為丞相,張定邊為太尉。他的部下在江岸倉促行禮,又遇上大雨,衣帽都被淋濕了,毫無禮儀可言,有見識的人知道他們必定不能成功。
徐壽輝,是蘄州羅田縣人,又名真一,身材魁梧,性格質樸倔強,沒有其他才能,靠燒香聚眾起兵。當初,袁州慈化寺僧人彭瑩玉用妖術迷惑眾人,他的徒弟周子旺趁機聚眾想要作亂,事情敗露後,元朝江西行省出兵捕殺了周子旺等人,彭瑩玉逃走。到了淮西,躲藏在百姓家中,官府沒能抓到他。不久,麻城人鄒普勝又用這種妖術散布謠言,說彌勒佛降生,將要成為天下之主,於是起兵作亂。因為徐壽輝相貌與眾不同,就推舉他為主帥,舉紅巾為旗號,攻破蘄水縣,進而攻陷黃州。徐壽輝僭稱皇帝,國號天完,改年號為治平,以蘄水為都城,任命鄒普勝為太師。當時是辛卯年八月。
壬辰年正月,派遣他的部將丁普郎、徐明達攻陷漢陽、興國,鄒普勝攻陷武昌,曾法興攻陷安陸,又攻陷沔陽及中興路。二月,攻陷江州、南康路,分兵攻陷嶽州、房州、歸州。三月,派遣歐普祥攻陷袁州,陶九攻陷瑞州,項普瑞攻陷饒州、徽州、信州。閏三月,派遣陳普文攻陷吉安,鄉民羅明遠率領義兵擊退了他們。不久陳普文反叛,軍隊又攻陷了吉安城。癸巳年,元軍收複了被他們攻陷的各州路。十月,進兵到蘄水討伐徐壽輝,大敗敵軍,俘獲四百多名偽官,收複武昌、漢陽各路,徐壽輝逃走。乙未年五月,徐壽輝的部將倪文俊再次攻陷沔陽、中興路。七月,又攻陷武昌、漢陽,於是包圍嶽州。丙申年正月,倪文俊在漢陽建立偽都城,迎接徐壽輝居住。五月,倪文俊攻陷澧州。八月,攻陷衡州。丁酉年二月,倪文俊攻陷峽州,攻破鹿盧關。明玉珍又進兵攻陷四川各郡,於是據守在那裡。八月,倪文俊謀劃在漢陽殺害徐壽輝,沒有成功,逃到黃州。陳友諒趁機襲擊殺死倪文俊,兼並了他的部眾,自稱平章。戊戌年正月,陳友諒率領軍隊攻陷安慶。四月,攻陷龍興,又攻陷瑞州,派遣康泰、趙宗、鄧克明等人侵犯邵武,派其他將領攻陷吉安,而自己率領軍隊攻陷撫州。八月,攻陷建昌。九月,攻陷贛州。十一月,攻陷汀州。己亥年正月,攻陷信州。三月,派遣軍隊攻陷襄陽,又派兵攻打衢州,攻破杉關,而自己率領軍隊到江州迎接徐壽輝。當初,徐壽輝聽說陳友諒攻破龍興,想要遷到那裡去,陳友諒擔心他來對自己不利,不同意,徐壽輝不得已隻好作罷。到這時,徐壽輝又想去,陳友諒派人阻止他,徐壽輝不聽,率軍從漢陽出發。十二月,到達江州,陳友諒假裝出城迎接,卻在城西門外埋下伏兵。徐壽輝進城後,城門關閉,伏兵出動,把他的部屬全部殺掉,隻留下徐壽輝。於是以江州為都城,奉徐壽輝居住在那裡。陳友諒於是自稱漢王,在城西門外建立王府,設置屬官。從此大權全歸陳友諒,徐壽輝隻空有君主之名。到這時,陳友諒挾持徐壽輝率軍侵犯太平,於是把他殺了。
庚申日。陳友諒僭越稱帝後,就暗中派人邀約張士誠來侵犯建康,眾人商議都想先收複太平來牽製他們。
皇帝說:“不可以。”
太平是我新近修築的營壘,壕溝又深又堅固,假使他們從陸地來進攻,一定不能攻破,但他們卻用大戰艦架到城牆上,於是才被攻陷。如今他們已經占據上遊,順流而下前來侵犯,水師力量是我們的十倍,倉促之間難以對抗。
有人勸皇上親自率軍迎擊,皇上說:“這也不行。敵軍知道我出兵,會用偏師牽製我軍,我軍想交戰,他們卻避而不戰,反而用水師順流直撲建康,半天就能到達。我們的步兵騎兵火速回援,一天也到不了,即便能趕到,也是百裡奔襲作戰,這是兵法所忌諱的,都不是好計策。我有一個計策,足以打敗他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於是召見指揮使康茂才,對他說:“有件事交給你,能辦好嗎?”康茂才說:“聽從您的吩咐。”皇上說:“陳友諒想來侵犯,我想讓他快點來,非你不可。你和陳友諒是舊識,可假裝背叛我,派人給他送信,就說願做內應約他前來,他一定會來。”康茂才說:“好。”
“我家有個老門房,曾侍奉過陳友諒,他很可靠,而且忠誠謹慎不會泄密,讓他帶著信去,一定能送到,不會出問題。”
將要出發時,康茂才就此事詢問李善長。李善長說:“正擔心賊寇來犯,為什麼還要引誘他們來呢?”皇上說:“這個計策不能錯失,現在不做,時間久了禍患會更深。如果讓這兩個敵人聯合起來,我怎麼抵擋?先打敗陳友諒,東邊的張士誠就會膽寒了。”
於是派門房帶著書信,乘小船直達陳友諒軍中。陳友諒見到門房,就大聲問:“你為什麼來?”門房說:“康相公讓我來的。”陳友諒說:“康公有什麼話?”門房拿出書信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