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十二_白話明太祖實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白話明太祖實錄 > 第14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十二

第14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十二(1 / 1)

癸卯年4060年)春天正月初一,任命樞密院同僉湯和為中書左丞。

任命親軍副都指揮使康茂才為金吾侍衛親軍都護。

任命徐司馬為總製官,駐守金華。

庚戌日,常遇春率軍攻打池州神山寨,擒獲羅友賢並將其斬首,其餘黨羽全部平定。

丙寅日,皇上派遣中書省都事汪河送尹煥章返回汴梁,給擴廓帖木兒送信說:“元朝政治敗壞,中原大亂,朝廷與地方大臣互相猜忌阻撓,戰敗者不受懲罰,得勢者違抗命令,長此以往,最終導致國家土崩瓦解。殿下先父在中原起兵,英勇智謀超過群雄,我久聞其名卻未曾謀麵,所以前些年派人前往大梁,實為一睹風采,並非敢貿然結交。沒想到先父去世,閣下與我意氣相投,派使者渡海而來,表達深厚情誼並贈送厚禮,我深感欣慰!現送上少量文綺,以報答您的美意。從今往後,希望信使不斷、商旅往來,不分彼此,這是我的心願。”

二月初一為壬申日。

朝廷重申將士屯田的命令。起初,皇上命令眾將領分彆率軍在龍江等地屯田,此時康茂才的屯糧充足,其他將領都比不上。於是皇上下令告誡將士:“國家興盛的根本在於強兵足食。過去漢武帝靠屯田平定西戎,魏武帝靠務農充實軍糧,安定國家、建立王業,沒有不依靠這種方式的。自戰亂以來,百姓不得安寧,連年饑荒,田地荒蕪,若軍糧全靠百姓供給,會加重百姓負擔。所以命令你們屯田,且耕且戰。如今各地將帥雖有固定鎮守的城鎮,但土地未能充分開墾,多年來未見成效。隻有康茂才的屯田收獲穀物一萬五千多石,供給軍餉後還餘七千石。同樣的土地,收入卻有多有少,原因在於人力有勤惰。今後眾將應督促士兵及時開墾,以收地利,使軍糧充足,國家有依靠。”

癸酉日,張士誠的將領呂珍在安豐攻打劉福通等人,攻入城中殺死劉福通等。此前,劉福通等兵力日漸窘迫,率安豐歸附,此時被呂珍殺害。

戊寅日,下令將浙江行省治所遷至嚴州。當時張士誠多次侵犯嚴州及諸全,行省調兵支援常因路途遙遠不能及時到達,於是將行省治所遷到嚴州,調金華軍隊戍守,仍留徐司馬守金華。

丁酉日,命令王時帶三千兩白銀,讓方國珍購買馬匹。

當月,都昌盜賊江爵等人攻陷饒州。此前,守將於光與吳宏、吳毅等不和,江爵趁機引誘陳友諒的將領張定邊、蔣必勝入侵,於光等人因倉促無備而逃走。皇上當時派理問穆燮、郎中楊憲管理饒州軍務,穆燮遇難,楊憲逃回幸免。

三月初一為辛醜日。

皇上率領右丞徐達、參政常遇春等攻打安豐。當時呂珍殺劉福通後占據安豐,聽說大軍到來,水陸連營,戰船布滿河邊沙地,樹立木柵欄、圍竹籬、挖多重壕溝全力抵抗。元帥汪某先攻,攻克中營並占據。後因左右軍戰敗,汪元帥的軍隊見狀也逃走,被壕溝阻擋。呂珍猛攻,士兵拚死抵抗。皇上命常遇春率軍從側麵衝擊敵陣,三戰三勝,呂珍大敗,被俘士兵、馬匹無數。當時廬州左君弼出兵援助呂珍,也被常遇春擊敗,呂珍與左君弼都敗逃。皇上返回,命徐達等移師圍攻廬州。元將竹昌、忻都趁機進入安豐。

閏三月初一為辛未日。

丁醜日,處州翼總製胡深進言:“最近設置關市,對鹽貨征收十分之一的稅。經查,溫、台二郡產鹽,供應浙東、江西,台州路途艱險,商販少;溫州吳渡通海潮,處、婺商人到吳渡與海商貿易鹽,行船九十多裡到青田批驗,再行一百五十裡到處州,十分辛苦。舊例二十取一,每月多收一百多引,少則七八十引。如今處州軍餉全靠鹽稅支付,若改稅法,恐商人因稅重停止販賣,導致鹽貨滯銷、軍儲匱乏,還會使江西、浙東百姓食鹽困難。此外,硫磺、白藤等物資也依賴此地,稅額太重會影響流通。請仍按二十取一的舊例,買賣時依例納稅,聽任商人販賣。這樣貿易流通不斷,軍餉就能充足。”皇上聽從了他的建議,人們都覺得便利。

夏季四月初一為庚子日。

壬戌日,陳友諒再次大舉進兵包圍洪都。起初,陳友諒因疆土日漸縮小而惱怒,製造大船進攻。船高幾丈,外飾紅漆,分上中下三層,每層設走馬棚,下設板房遮蔽,內有幾十支槳,上下層說話互不相聞,槳箱包鐵,他自以為必勝,帶著家屬、百官,傾儘全國兵力而來。洪都城原本靠近長江,陳友諒之前趁漲水讓大船靠近城牆攻城而破城。皇上平定洪都後,下令將城移離長江三十步。此時陳友諒的巨艦無法靠近,於是率軍圍城,氣勢很盛。都督朱文正與眾將商議分守各城門:參政鄧愈守撫州門,元帥趙德勝等守宮步、士步、橋步三門,指揮薛顯等守章江、新城二門,元帥牛海龍等守琉璃、澹台二門。朱文正居中指揮各軍,親自率兩千精銳往返支援抵禦敵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乙醜日,諸全守將、樞密院判官謝再興叛變,殺死知州欒鳳,欒鳳的妻子王氏用身體掩護丈夫,也一同被殺。謝再興拘捕參軍李夢庚,元帥陳元剛等逃到紹興投降張士誠。總管胡汝明拋下妻兒,獨自騎馬逃回。左丞朱文忠聞訊,派同僉胡德濟屯兵五指山下防備。皇上得知後,任命胡德濟為浙江行省參知政事。胡德濟派萬戶王克瑀偵察敵境,遭遇張士誠的軍隊被俘而死。起初,謝再興把部將左總管、縻萬戶當作心腹,二人常派人到杭州販賣貨物。皇上得知他們暗中泄露機密,抓獲二人誅殺,召謝再興到建康,讓參軍李夢庚總管諸全的兵馬。皇上把謝再興的長女嫁給兄長的兒子朱文正,小女兒嫁給徐達,恩寵深厚,命他回守諸全。謝再興因李夢庚職位在自己之上而憤憤不平,於是叛變。

丙寅日,陳友諒的軍隊攻打洪都的撫州門,士兵都戴簸箕狀竹盾擋箭石,全力攻城,城牆被毀壞三十多丈。鄧愈用火銃擊退敵軍,隨即豎起木柵欄,敵軍又來爭奪。都督朱文正率領眾將拚死戰鬥,邊戰邊修城牆,通宵修好。總管李繼先、元帥牛海龍、趙國旺、許圭、朱潛、萬戶程國勝等都戰死,後來都配享洪都功臣廟。

五月初一為己巳日。

陳友諒的知院蔣必勝、饒鼎臣等再次攻陷吉安。當時李明道與曾萬中兄弟不和,暗中勾結蔣必勝,約他前來。敵軍到城下,李明道點火內應,打開西門放敵軍入城,城池再次淪陷。陳海、曾萬中都被殺死,參政劉齊、知府朱叔華被俘。隻有曾粹中逃走,經過仇家黃如淵的鄉裡時被抓,黃如淵原本是曾萬中的下屬,因怨恨曾萬中兄弟虐待其家人而叛投饒鼎臣,此時將曾粹中送給饒鼎臣,饒鼎臣殺了他。蔣必勝威脅劉齊等人投降,他們不屈服。蔣必勝又攻破臨江,抓獲同知趙天麟,他也不屈服,蔣必勝把他們都送到陳友諒那裡。陳友諒帶三人到洪都城下示眾,命李明道與饒鼎臣守吉安。

癸酉日,設置禮賢館。此前,皇上召名儒到建康,與他們討論經史、谘詢時事,他們很受尊崇。此時,又命有關官員在居所西邊建禮賢館安置他們。陶安、夏煜、劉基、章溢、宋濂、蘇伯衡等都在館中。當時朱文忠守金華,又舉薦有聲望的儒生,王禕、許元、王天錫到後,皇上都任用了他們。

陳友諒的軍隊攻陷無為州,知州董曾死難。董曾守無為州時,招集流亡百姓,讓他們恢複本業,百姓安居樂業。城陷後,敵寇逼他投降,他堅決不屈,被捆綁沉江。

丙子日,陳友諒又攻打洪都的新城門,指揮薛顯率精銳士兵開門突然出戰,斬殺陳友諒的平章劉進昭,擒獲副樞趙祥,敵軍退去。百戶徐明被俘而死。徐明有膽略,善於修飾,軍中稱他“胎裡謊”。曾出營襲擊陳友諒的營地,繳獲良馬返回,所以敵軍見他就合力攻打,將他抓住殺死。後來徐明被追封為合淝縣男,配享洪都功臣廟,其子被任命為指揮。

徐達、常遇春圍攻廬州,該城三麵環水,未能攻克。不久左君弼在城上裝吊橋,徐達說:“左君弼像老鼠一樣躲在城裡很久不出,現在突然裝吊橋,是要夜襲我們嗎?”下令軍隊嚴密防備。半夜,聽到吊橋有聲響,軍隊察覺時,敵軍已到營下,營中萬箭齊發,左君弼失利退走。徐達出兵追擊,左君弼大敗逃入城中,收兵堅守。徐達圍攻三個月都沒攻下。

六月初一為戊戌日。

丁未日,忠勤樓發生火災,因樓中藏有火藥,遇火後猛烈爆炸,響聲如雷。

辛亥日,陳友諒圍攻洪都久攻不下,增修攻城器具,攻打水關,想破柵欄入城。都督朱文正派壯士用長槊從柵欄內刺敵軍,敵軍奪過長槊繼續前進。朱文正於是命人煆煉鐵戟、鐵鉤,穿透柵欄再刺,敵軍又來搶奪,手被燙傷潰爛,無法前進。陳友諒用儘攻城方法,城中都能應對。陳友諒無計可施,又派兵攻打宮步、士步二門,元帥趙德勝奮力抵禦,傍晚坐在宮步門的城樓上指揮士兵,中箭而死。趙德勝是臨濠人,身材魁偉,力氣過人,擅長用槊,人稱“黑趙”。壬辰年,江淮戰亂,眾人推他為隊長,當時二十八歲。乙未年,他到和州歸附,皇上任命他為帳前先鋒。跟隨渡江,攻克太平、蕪湖、句容。丙申年三月,攻下建康、奪取鎮江,都有戰功。己亥年四月,升懷遠大將軍、中翼左副元帥。辛醜年四月,升後翼統軍元帥。壬寅年,跟隨朱文正守洪都。陳友諒攻城時,趙德勝在眾將中抵禦功勞最大,此時中箭射穿腰部而死,皇上十分惋惜。後來在城中立廟祭祀功臣,趙德勝居首。

壬戌日,方國珍派經曆陳惟敬來進貢馬匹。

洪都被圍已久,內外隔絕,消息不通。朱文正派千戶張子明到建康告急。張子明乘東湖小漁船,夜裡從水關悄悄出城,過石頭口,夜行晝伏,過了半個月才到,見皇上後詳述情況。皇上問:“陳友諒兵力如何?”張子明回答:“陳友諒的軍隊雖強,但戰死的也不少。如今江水日漸乾涸,敵軍巨艦不便行駛,且久戰糧缺,若援兵到,必能破敵。”皇上對張子明說:“你回去告訴朱文正,隻需堅守一個月,我自會出兵,不必擔憂。”張子明返回時在湖口被陳友諒的士兵抓獲。陳友諒說:“你若能誘降城中,不僅免死,還能得富貴。”張子明假意答應,到城下大喊:“大軍將至,隻需堅守等待。”陳友諒大怒,殺了他。後來張子明被特封為忠節侯,配享洪都功臣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甲子日,召徐達、常遇春從廬州回師救援洪都。

秋季七月初一為戊辰日。

癸酉日,皇上親自率軍救洪都。當時徐達、常遇春等也從廬州返回,皇上召集眾將說:“陳友諒不斷挑起戰事,又圍洪都,他屢敗不悟,是上天要他滅亡。我將親征,你們各整備船隻,率兵馬隨行。”當天,軍隊集結,在龍江祭旗,二十萬水軍一同出發。右丞徐達、參知政事常遇春、帳前親軍指揮使馮國勝、同知樞密院事廖永忠、俞通海等都隨行。船過新河口時,有兩條鱗鰭奇特的大魚在波浪中出沒,夾住船逆流經過小孤山,眾人都認為是龍。

壬午日,大風打翻馮國勝的船。皇上因這不吉利,派他回建康。

癸未日,軍隊駐紮湖口,先派指揮戴德率一軍屯涇江口,另一軍屯南湖觜,阻擋陳友諒退路,又調信州兵守武陽渡,防其逃跑。

丙戌日,陳友諒圍洪都八十五天,聞皇上到來,解圍東出鄱陽湖迎戰。皇上率各軍從鬆門進入鄱陽湖,告諭眾將:“兩軍交戰,勇者勝。陳友諒久圍洪都,聞我軍到而退兵迎戰,勢必死戰,你們當儘力,有進無退,消滅敵人就在今日。”眾將領命後都士氣振奮。

丁亥日,朱元璋與陳友諒的軍隊在康郎山遭遇。陳友諒排列巨船抵擋我軍,朱元璋對眾將說:“他們的大船首尾相連,不利於進退,可以攻破。”於是將水軍分為十一隊,按順序排列火器、弓弩,告誡將領靠近敵船時先發火器,再用弓弩,靠近後就用短兵器攻擊。

戊子日,朱元璋命令徐達、常遇春、廖永忠等進兵迎戰。徐達身先士卒,擊敗敵軍前鋒,殺敵一千五百人,繳獲一艘巨船返回,軍威大振。俞通海乘風發射火炮,燒毀二十多艘敵船,敵軍死傷慘重。我方指揮韓成、元帥宋貴、陳兆先等戰死。徐達等持續作戰,火勢蔓延到徐達的船,敵軍趁機進攻。徐達滅火後繼續作戰,朱元璋急派船隻救援,徐達奮力拚殺,敵軍才撤退。陳友諒的猛將張定邊奮力向前,想攻打朱元璋的船,恰逢船擱淺,我軍奮力抵抗,張定邊無法靠近。常遇春從側麵射中張定邊,他的船才後退。俞通海前來救援,船突然駛入深水區,水湧上來,朱元璋的船得以脫困。廖永忠隨即率快船追擊張定邊,張定邊逃走,身中百餘箭,士兵死傷眾多。不久,常遇春的船也擱淺,朱元璋指揮士兵救援,一會兒有敗船順流而下撞上常遇春的船,使其脫困。傍晚,各軍想撤退,朱元璋登上樓船,鳴鉦召集眾將,明確軍紀,曉以生死利害,眾將都舉手加額,發誓以死效命。當天,命令徐達回守建康。

己醜日清晨,朱元璋下令吹號角,水軍全部集結,親自布陣再次與陳友諒交戰。各路軍隊奮力攻擊敵船,敵軍難以抵擋,死傷無數。院判張誌雄的船桅杆折斷,被敵軍發現,敵軍多艘船聚集士兵用鉤戟攻擊,張誌雄窘迫自刎。丁普郎、餘昶、陳弼、徐公輔都戰死。丁普郎身中十餘處傷,頭顱掉落,仍持兵器像作戰一樣直立船中不倒。傍晚東北風起,敵軍船艦相連,朱元璋命令七艘船裝滿荻葦,中間放火藥,束草為人穿上鎧甲、手持兵器,像作戰的士兵,讓敢死士操控,後麵備好快艇。船將靠近敵船時,乘風縱火,風急火烈,很快燒到敵船,敵軍水寨數百艘船全被燒毀,煙焰衝天,湖水染紅,死者過半。陳友諒的弟弟陳友仁、陳友貴及平章陳普略等都被燒死,我軍趁機斬殺兩千餘人。陳友仁即所謂的五王,瞎一隻眼,有智謀、勇猛善戰,他的死讓陳友諒士氣低落。陳普略即新開陳。次日,朱元璋告訴眾將:“陳友諒戰敗後士氣低落,滅亡在即,應合力進逼。”眾將更加奮勇。當時朱元璋所乘船隻的桅杆是白色的,被陳友諒發現,打算集中兵力攻打。朱元璋得知後,夜裡令所有船的桅杆都漆成白色,次日敵軍無法分辨,更加驚恐。

辛卯日,再次聯船大戰。敵軍巨艦難以運轉,我軍船隻環繞攻擊,幾乎殺光船上士兵,而操船者仍不知,繼續搖櫓,不久船被燒毀,這些人都喪命。俞通海、廖永忠、張興祖、趙庸等率六艘船深入敵陣,敵軍聯合巨艦抵抗,我軍一度看不到這六艘船,以為已沉沒。過了一會兒,六艘船繞敵船而出,我軍士氣倍增,奮勇拚殺,呼聲震天,波濤洶湧,天色昏暗。從辰時到午時,敵軍大敗,丟棄的旗鼓器仗漂浮湖麵,陳友諒士氣大挫。張定邊因作戰不利,想挾持陳友諒退守鞋山,被我軍阻擋無法突圍,於是收船自保,不敢再戰。俞通海等人返回後,朱元璋慰勞他們:“今日之捷,是各位的功勞。”當天,我軍船隻停泊在柴棚,距敵船約五裡,多次挑戰,敵軍不敢應戰。眾將提議退兵讓士兵休息,朱元璋說:“兩軍相持,我軍先退,敵軍必認為我軍膽怯而追擊,不是好辦法。必須先把船移到湖外,才能無失。”當時水路狹窄,船不能並進,擔心被敵軍趁機攻擊。夜裡,令每船放一盞燈,跟隨燈光渡淺灘,天亮時全部渡過,停泊在左蠡。陳友諒也移船到渚磯,雙方相持三天,陳友諒的左、右金吾將軍率部投降。此前,陳友諒多次戰敗,與部下商議。右金吾將軍說:“如今作戰不勝,出湖困難,不如焚船登陸,直趨湖南,再謀舉事。”左金吾將軍說:“現在雖不利,但我軍仍多,還能一戰,若齊心協力,勝負難料,怎能自焚船隻示弱?萬一舍船登陸,敵軍以步騎追擊,進退兩難,必敗,無法再舉事。”陳友諒猶豫不決,後因多次戰敗,說:“右金吾說得對。”左金吾將軍聽聞後,擔心遭禍,率部投降,右金吾見狀也率部投降。陳友諒失去這兩員大將,兵力越發衰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朱元璋駐軍左蠡後,寫信給陳友諒:“當今奪取天下,共同討伐外族安定中原是上策;與中原結怨再對付外族是無策。從前你侵犯池州,我未計較,放回俘虜,想與你約定各安一方等待天命,這是我的本心。你錯失此計,先與我結仇,我才攻破江州,占據蘄、黃、漢、沔及龍興十一郡。如今你仍不悔悟,再次開戰,在洪都被困,康山兩敗,損失弟侄、兵將數萬,卻毫無戰功,這是違背天理人心所致。你乘大船,率疲兵與我相持,以你平日的狂暴,應親自決戰,為何像聽從我指揮一樣緩緩跟隨,難道不是大丈夫所為?請早做決斷。”陳友諒得信後大怒,扣留使者,還環繞營地樹立金字旗,巡視營寨時下令殺掉所有俘獲的我方戰士。朱元璋聽說後,下令全部釋放俘獲的陳友諒士兵,對傷者賜藥治療,之後放回,還下令:“隻要抓獲敵軍,都不殺。”又下令祭奠陳友諒戰死的弟侄及將領。

我軍從湖口出兵,命令常遇春、廖永忠等將領率水軍橫截湖麵,截斷敵軍歸路,又令一支軍隊在岸邊立柵,控製湖口十五天。陳友諒不敢出戰,朱元璋又寫信給他:“昨天雙方兵船在瀦磯相對停泊,我派使者送信卻不見返回,你的器量真小!大丈夫謀取天下,哪有深仇大恨?辛卯年以來,天下豪傑紛紛起兵,近來中原英雄興師問罪,挾天子令諸侯,荒淫暴虐之徒被掃除。你去湘陰,劉世讓也會恐懼前往,他是你的心腹,你的部下也會跟著去。江淮英雄隻剩你我,何必自相吞並?如今你戰敗,弟侄和首將喪命,又有什麼可憤怒的?你的土地我已得到,即使你驅殘兵來戰,也無法奪回。若你僥幸逃回,應修養德行,不要再做欺人寇賊,放棄帝號等待真主,否則家族覆滅,後悔晚矣。”陳友諒又氣又恨,無法回應。朱元璋與博士夏煜等每天起草檄文、賦詩,意氣更盛,派副將率兵攻克蘄州、興國,繳獲十餘艘海船。陳友諒在湖中久居,糧食耗儘,派五百艘船去都昌掠糧,都督朱文正派舍人陳方亮悄悄燒掉這些船。陳友諒糧絕,處境更加困窘。

喜歡白話明太祖實錄請大家收藏:()白話明太祖實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