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年4062年)五月初一為戊午日。
庚申日五月初三),廣信衛指揮王文英率軍奔赴鉛山,駐紮在佛母嶺,與陳友定的軍隊遭遇,將其擊敗並趕走。
辛酉日五月初四),參軍胡深進言說:“近來攻克鬆溪,抓獲了張子玉,其餘的敵軍戰敗逃到了崇安。”請求調發廣信、撫州、建昌三路的軍隊一同攻打敵軍,進而謀劃奪取福建。皇帝朱元璋)說:“張子玉是陳友定的驍將,如今被我軍擒獲,敵軍必定嚇破了膽,乘勢攻打,必定無往不勝。”於是按照胡深的建議,命令廣信衛指揮朱亮祖從鉛山出發,建昌的王左丞王溥)從杉關出發,會同胡深進軍攻打敵軍。
乙亥日五月十八日),平章常遇春攻克安陸。在此之前,皇上命令常遇春前去攻取安陸和襄陽,告諭他說:‘安陸、襄陽,橫亙雄踞於長江上流,地域跨越連接巴蜀之地,控製扼守著南北的交通,是自古以來兵家必爭之地。現在如果不占領,以後會留下禍患,你去把它奪過來。在堅固的城池下,很難倉促發動攻擊;攻城太慢會使全軍的士氣低落,攻城太急又恐怕會驅使士兵去冒箭石之險。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招撫策略,來安定那裡的百姓。’又調江西行省右丞鄧愈擔任湖廣行省平章政事,率領軍隊隨後跟進。後來派人對鄧愈說:‘現在派遣常遇春攻取安陸、襄陽,你應當率兵跟在後麵。凡是攻下了州郡,你應當駐軍來安撫投降歸附的人。最近聽說王保保在汝寧集結兵力,他的做法,就像修築堤壩來阻擋洪水,就怕堤壩漏水。你去那裡以後,能愛護軍隊,體恤百姓,那麼仁義的名聲,就會遠近皆知。人心的歸附,就像水往低處流一樣,正像在堤壩上挖開洞穴,使聚集的水泄漏,用力少而成功多。如果襄陽還沒有被攻下,就命令常遇春把軍隊一半集結在沔陽,一半集結在景陵。你駐守在湖廣,使各方聲援相互呼應,來阻遏敵人逃竄。’鄧愈接受命令,便出發了。到這時,常遇春攻打安陸,安陸的守將僉院任亮出城迎戰,常遇春擊敗並擒獲了任亮,於是攻克安陸城,任命沔陽衛指揮吳複守衛這座城。
己卯日五月二十二日),常遇春到達襄陽,守城的將領棄城逃跑,常遇春追擊他們,俘虜敵軍五千人,繳獲一千八百多匹馬,八百石糧食。元朝僉院張德山、羅明獻出穀城投降,常遇春派人將張德山等人送到建康。
癸未日五月二十六日),浙東元帥何世明在新溪擊敗張士誠的軍隊,又在柴溪擊敗他們,俘獲一百二十七名士兵。
甲申日五月二十七日),任命神武衛指揮使康茂才為大都督府副使。
六月初一為戊子日。
己醜日六月初二),設置思南宣慰使司。當時思南宣慰使田仁智派遣他的都事楊琛前來歸附,並呈交了元朝授予的宣慰使委任狀。皇上說:‘田仁智僻居在偏遠的地方,世世代代統治溪洞,竟然能夠認清天命,率先前來歸附,值得嘉獎。’讓田仁智仍然擔任思南道宣慰使,任命楊琛為思州等處軍民宣撫使,兼任新軍萬戶,授予他三品銀印。
丁酉日六月初十),攻克安福州。在此之前,饒鼎臣父子逃到安福後,和他的黨羽劉顛等人仍然肆意搶劫掠奪。鄧愈從江西返回,派軍隊討伐,很久都沒有攻克。皇上又命令元帥王國寶會同參政何文輝、黃彬一起討伐他,饒鼎臣又棄城逃向茶陵。
壬子日六月二十五日),參軍胡海攻克溫州的樂清,擒獲方國珍的部將鎮撫周清、萬戶張漢臣、總管張善等人,將他們戴上刑具押送到建康,太祖)下令釋放他們,將他們發配到常州戍守。
指揮朱亮祖等人攻克崇安,於是進軍攻打建寧。當時陳友定的部將阮德柔據城固守,我軍抵達城下,朱亮祖就想攻城。參軍胡深觀察到雲氣顯示不利,對朱亮祖說:‘天時不利,貿然進攻恐有災禍,不可交戰。’朱亮祖說:‘參軍怎麼能拿災禍作為托辭呢?軍隊已到此地,怎能拖延!況且天道玄遠,山川之氣變幻無常,哪裡值得驗證呢!’朱亮祖逼迫胡深進兵,胡深仍然不同意。恰逢阮德柔的軍隊駐紮在錦江,逼近胡深軍陣的後方,朱亮祖更加責怪胡深,督戰更加急迫。胡深不得已,於是率兵擊鼓呐喊著進攻敵軍,攻破了敵軍的兩個營寨。阮德柔率領全部精銳部隊阻擊胡深軍,將其重重包圍。當時天色已晚,胡深知營壘尚未穩固,敵軍圍困不解,難以持久,便率軍突圍。阮德柔的伏兵突然殺出,胡深的戰馬跌倒,於是被俘,押送到陳友定那裡。陳友定起初非常禮遇他,胡深趁機大力稱讚皇上神聖威武,群雄傾心歸附,以此勸喻陳友定。陳友定本無殺胡深之意,恰逢元朝使者到來,督促逼迫,胡深於是遇害。胡深,字仲淵,是處州龍泉人。他是元朝征東行中書省左右司員外郎胡鉦的兒子,為人灑脫豪爽,有才能和謀略。至正壬辰年4049年)戰亂爆發,州郡動蕩不安,胡深歎息道:‘浙東地氣儘呈白色,禍亂將要降臨了。’不久處州盜賊起事,元將石抹宜孫以萬戶身份鎮守處州,征召胡深為參謀軍事,胡深於是招降了各山寨的盜賊。胡深的老師王毅,也在鄉裡組織義兵抗擊賊寇,立下功勞。鄉裡惡少嫉妒他,便殺害了王毅。胡深當時正隨軍出征鄱陽,聞訊立即趕回,抓住殺害王毅的人處死。石抹宜孫又讓胡深代理分樞密院行軍都事,命令他率兵討平麗水、縉雲、鬆陽、青田、遂昌等縣的賊寇,胡深都立下戰功,於是統領這些軍隊保衛處州。石抹宜孫當時已升任行省參政,秉承朝廷旨意任命胡深為元帥。己亥年4056年),皇上朱元璋)派胡大海率軍從小路直取處州,胡深當日便迎接歸順,並說:‘我之所以這麼做,是為了安定四縣百姓。’胡大海將此上報,皇上素知胡深名聲,通過驛站召見他,交談後非常高興,提拔他為中書省左司員外郎。壬寅年4059年),升任浙東行中書省左右司郎中,總管處州軍政民事。甲辰年4061年),領兵攻破方明善,收複平陽、瑞安二縣。皇上召他回京,授予王府參軍之職,至此時遇害,享年五十二歲。皇上聞訊悲痛哀悼,派使者到他家中祭奠。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何文輝等人平定山尖寨,擒獲盜賊首領萬興宗,將其處斬。
乙卯日六月二十八日),朝廷下令:‘凡是擁有五畝至十畝田地的農民,必須栽種桑樹、麻、木棉各半畝;擁有十畝以上田地者,栽種數量加倍。田地更多者,均按此比例栽種。有關官員須親自監督勸導,如有怠惰不遵法令者,將受處罰:不種桑樹的,罰繳絹一匹;不種麻和木棉的,罰繳麻布、棉布各一匹。’
任命儒士滕毅、楊訓文為起居注。皇上告訴滕毅說:‘我見元末大臣門下的士人,大多不以正道自處,隻知諂媚阿諛以求苟合,見其主上有過失,也不匡正補救,等到其主敗亡,終受牽連獲罪。你在徐相國徐達)幕下任職,久無過失,故授此職。應儘心履職,不要苟且迎合。若行事有差池,終將害己。譬如美玉,稍有瑕疵,即成棄物,不能成器了。’曉諭楊訓文說:‘起居注的職責,非止於記錄事務,關鍵在於儘忠進言,引導君主遠離過失,才算儘到職責。我平時對百官所言,一兩日後仍反複思量。如今你在我身邊,豈能不直言無諱?況且你素以謹慎忠厚著稱,當始終如一,若喪失操守,禍患必生。譬如駕馭馬匹,在險阻處警惕則不致墜落,在平曠處肆意則必然傾覆。我常以此自警,故以此勉勵你們。’後來,又命楊訓文、滕毅搜集古代無道之君如夏桀、商紂、秦始皇、隋煬帝的所作所為呈進,說:‘往昔君主所為善惡,皆可引為借鑒。我所以看這些,正是要了解其喪亂之由,引以為戒。’
秋季,丁巳日七月初一)。太祖命令降將、元朝僉院張德山返回襄陽,招撫尚未歸附的山寨,諭示他說:“自古豪傑,能在事態未明時洞察先機。所以夏朝將亡時,終古率先投奔商朝;殷商將亡時,向摯向藝)率先歸附周朝。他們不等事態明朗才來歸附。等到事態明朗才來歸附的,這是常人,不是豪傑。你能審察存亡的關鍵,真心歸附我,確實值得嘉獎。你的才能如同鋒利的箭鏃,必須找到善射之人使用,才不枉其才。若交給不善射的人,豈非太可惜了?今命你回襄陽招撫未歸附者,應當曉以大義,告知成敗緣由。若他們不識時務,隻憑險固守,終究不是自全之計。你去曉諭他們,使其知道如何圖存。若能率眾全數來降,功勞也不小。”於是厚賞張德山並派遣他回去。
太祖又寫信給鄧愈說:“我命你戍守襄陽,法度既定,務必謹守。已派張德山招撫山寨,其部眾中曾是兵士的,仍令當兵;原為民的,應交給地方官府,使其安心務農。軍中下級軍官也令其屯田,且耕且戰,古有成規,可以效法。況且你所守之地鄰近王保保,若你能施惠愛於民,行法度於軍,則其部眾脅從者必望風歸附,如脫虎口投奔慈母。我倚賴你如同長城,你亦當自重。稍有差池不如敵人,不僅邊境不寧,我也將勞心。我與你的情義,名雖君臣,恩同骨肉。之所以諄諄告誡,是因成事艱難而敗事容易。故望你謹守法度,施惠愛民,勿妄殺無罪。若有罪者,也應詳審。古之良將,以仁義為先,勇略次之。你能自勉,則邊境可寧,我也就無外顧之憂了。”
平章湯和率軍進攻盤踞永新的周安。當初,陳友諒敗亡後,周安曾來歸降,太祖命其仍守永新。等到明軍進入安福討伐饒鼎臣時,周安因疑懼再次反叛,仍與各山寨勾結抗拒命令。湯和到達永新,周安出城迎戰,湯和將其擊敗,攻克其十七座營寨,擒獲其偽官胡院判等五十餘人,隨後包圍了永新城。
戊午日七月初二),太祖下令說:“君王對待士卒,既用其力,當恤其年老。其寡妻弱子,尤應憂恤。我自起兵,已十餘年。所率從渡江之兵,皆是濠州、泗州、安豐、汴梁、兩淮之人,用以攻取四方,極其辛勞。因他們是親兵,故派往外地駐守以使其休養。其中有老弱及曾受傷者,令其在營中休養。戰死或病故者,其妻兒皆按月供給衣糧賑濟贍養。若年老而思念鄉土,允許在應天府附近居住,以便往來。所供給衣糧,一切照舊。”
庚申日七月初四),原陳友諒左丞、辰州周文貴逃至湖南後,其黨羽欲奪回辰州,率眾侵犯辰溪,殺死縣丞高文貴,奪取縣印,劫掠居民。總製辰、沅等州事務參軍詹允亨派兵討伐。
辛酉日七月初五),任命王天錫為湖廣行省都事,諭示他說:“你去襄陽協助鄧平章鄧愈)處理政務。當斟酌事宜,修築城池,訓練士兵,節省財用,安撫人民。處事貴果斷,統眾須鎮靜,嚴密防奸,謹慎待敵。敵至則堅壁清野,待其疲敝,切勿輕易迎其鋒芒。鎮守一方之責固在將帥,而謀劃之助實賴幕僚。望你儘心竭力,莫負我委任之意。”
甲子日七月初八),太祖遣使致信擴廓帖木兒王保保)說:“當初本無戰端。尹煥章來,得你書信後,我即派汪河同往,為生者賀,為死者吊。但使者一去不返,再派人去,皆被拘留。況且閣下昔日與孛羅交兵,勝負未分之際,尚派知院郭雲、同僉任亮攻我景陵,掠我沔陽。我思此二城雖為元朝故地,然久在他人之手,我從他人手中取得,非取自元朝。閣下外假元朝之名,內懷自立之誌,一旦輕我,便扣留前使。我雖不計較,但閣下內患未除,仍出兵犯我,若待你勢專力全,又將如何?閣下若真欲挾天子令諸侯,在中原創業,則當開誠布公,與我江淮和睦相處。現聞閣下遣竹昌、忻都率兵深入淮地殺掠百姓,實非所宜。況有自中原來者,備言張思道、李思齊等聯合結盟,專意對付閣下,此正危急之時,豈可安坐?若西北群雄連結關中,閣下舍近敵不圖,卻欲謀遠利,獨力支撐,並非良策。我曾多方探聽,聞中軍將領欲叛變,恐對閣下不利,故再派人重申我意,告知所聞,望閣下深思。若能將前後所扣使者遣回,或可不失舊好,望明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乙醜日七月初九),元朝思州宣撫使兼湖廣行省左丞田仁厚遣其都事林憲、萬戶張思溫來獻其所守之地:鎮遠、古州二軍民府,婺川婺州)、功水水特薑司)、常寧等十縣,龍泉坪龍泉)、瑞溪、沿河等三十四州。於是太祖下令改宣撫司為思南、鎮西等處宣慰使司,任命田仁厚為宣慰使。
丁卯日七月十一),設置尚食、尚醴二局,各設大使、副使一人。
癸酉日七月十七),辰州沅陵縣向珍八作亂,總製辰、沅等州參軍詹允亨遣千戶何德討伐。兵至官廳岩,向珍八率眾迎戰,何德將其擊敗,進而攻拔其山寨,斬殺向珍八,餘黨悉平。
庚辰日七月廿四),設置靖州軍民安撫司,任命初來歸附的唐光綺、張漢傑為安撫使司),同知梁都武為副使,何澄為知事,唐光裕為鎮撫,皆隸屬於湖廣行省。
壬午日七月廿六),設置太史監,設太史令、通判太史監事、僉判太史監事、校事郎等官,下屬有五官正、靈台郎、保章正、副挈壺正、掌曆管勾等。不久任命劉基為太史令。
丁亥日八月初一)。
辛卯日八月初五),下令在霍丘、安豐等地招募自願從軍者。太祖在左閣讀《宋史》,至趙普勸說宋太祖收諸將兵權處,對起居注詹同說:“趙普誠為賢相。若不早解諸將兵權,則宋朝天下未必不會重蹈五代覆轍。史稱趙普多忌刻,僅此一事,功施社稷,澤被生民,豈可因其忌刻而輕視他?”
壬辰日八月初六),命江淮行省平章俞通海及參議鄒天庭核實廬州軍民糧粟數目。
周文貴率戰船三百餘艘再攻辰州。千戶何德派副將與其戰於西門,自率輕騎直搗其營寨,攻破之,俘獲其張千戶等百餘人。周文貴退保麻陽。何德追擊,又俘其萬戶等二十四人,周文貴逃走。
辛亥日八月廿五),羅田縣盜賊藍醜兒詐稱是彭瑩玉彭營玉),造妖言惑眾,鑄印章,設官吏,剽劫附近居民。麻城裡長袁寶率鄉人襲擊擒獲藍醜兒獻上。太祖說:“百姓能仗義殺賊,宜加表彰賞賜。”即賜其綢緞。又命中書省懸賞:地方官擒殺賊寇,一次賞綢緞三匹,二次加倍,三次再翻倍。縣官可升州官,州官可升府官,府官另行議賞。百姓擒殺賊寇者,亦按功行賞。
本月,平章鄧愈遣指揮李琛率兵攻取襄陽竹山縣,元平章餘思誌率眾投降。
丙辰日九月初一),設立國子學,以原集慶路學改建。設博士、助教、學正、學錄、典樂、典書、典膳等官,任命許存仁為博士。
夏國主明玉珍遣其參政江儼來通好。太祖遣都事孫養浩回訪,並致信說:“昔日元政敗壞,天下擁兵者蜂起,多殘害生靈,未有能奉天命拯民於水火者。當此之時,徐壽輝徐氏)因昏懦被殺,陳友諒竊據荊襄,肆行強暴,犯我疆土,終致敗亡,不足多言。昔日曹操虎踞中原,假漢室之名號令諸侯;孫權據江東,劉備據巴蜀,三國鼎立。曹操一心兼並,今日伐蜀,明日攻吳。然吳、蜀不能合縱抗曹,反屢啟釁端,自相吞噬,遂使曹操乘隙於中原,吳、蜀遂有唇亡齒寒之患。思其所為,豈非大失策?今之英雄據吳、蜀之地者,若真想抗衡中原,延國祚保社稷,唯有合縱方為上策。足下處西蜀,我居江東江左),情形頗類昔日吳、蜀。當今天下之變,中原精兵強盛、民戶繁衍之地,如汴梁、洛陽、齊魯、三晉,今皆在豪傑之手。自彭城以南,嵩山、汝水以東,兩淮之間,三分人口我已得其二。足下之兵雖源出潁州東南及漢、沔、湖廣廣、湘)之地,然陳友諒當時掌握權柄,足下因有所見,率偏師入蜀,我料其兵力僅占友諒三分之一。今既全有西蜀,此古今人物強盛之地,豈不壯哉!然西有李喜喜等兵侵擾殺掠,為害甚烈,其地生民存者幾何?近者王保保以鐵騎勁兵據齊魯,根基在洛陽,招賢納士,練將養兵,實據中原腹心,其誌非小。設其奸雄如曹操,謀臣如荀彧,戰將如張遼,足下與我豈能高枕無憂?當今天下,我與足下實為唇齒相依。欲求國祚安定,防備中原之患,豈可不以昔日吳、蜀為鑒?使者至,承厚意,故以書作答,望足下深思。”
太祖諭示諸將校說:“近日平章常遇春克襄陽歸來,極力稱讚先鋒張煥勇智超群,小心畏法。我聞之甚喜。若其能始終如一,堅守操守,他日任用為將,未嘗不可。大抵有才能之人,不失於粗鄙,便失於驕橫。像張煥既有如此才能,又能小心畏法,此其可貴之處。你們正當壯年,正當發奮以取功名,豈可碌碌隨眾進退?我用人,一善皆錄,不掩其能。莫謂雜處眾人之中我便不知。譬如良金在沙,淘金者能識;美玉在璞,琢玉者能取。若真能建立奇功,必有超常封賞。若畏法無能而希冀賞功,如同不耕種卻望有收成,豈可得乎?”
喜歡白話明太祖實錄請大家收藏:()白話明太祖實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