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年4062年)冬季十月乙酉日初一,皇上聽說明玉珍奪取雲南失敗,眾將領常常殘暴掠奪,明玉珍不能製止,於是送給他書信說:‘自從元朝失去統治能力,天下起兵反抗,冒用竊取名號稱帝稱王的人,到處都是。然而仁人誌士,致力於拯救百姓,所以恩澤覆蓋當時,福澤流傳到後代。隻有愚蠢的人會誅殺投降的人和百姓,自己與上天斷絕關係。到現在已經十四年了,過去那些首先起事的人,十個有八九個都死了,這都是因為他們不考慮保護百姓,肆意施行殘忍的手段,從而導致災禍和失敗的緣故啊。最近聽說您調發軍隊與蠻夷交戰,城郊的百姓,都十分恐懼,而您的戰爭還沒有停止。軍隊所經過的地方,百姓的房舍被劫掠一空,這就如同割大腿上的肉來填飽肚子,肚子填飽時人卻喪命了,到底有什麼好處呢?西蜀有方圓千裡的肥沃土地,過去劉備占據此地,從而與魏、吳三分天下,如果不妥善保護而使彆人得到它,這確實是您的憂患。古人曾經說過,必須先治理好自己,然後才能治理彆人。我想到我和您誌同道合,喜樂和憂愁都相同,所以把這件事告訴您。就像下棋的人,當局者迷而自己察覺不到,旁觀的人卻能明察秋毫。如果您在一旁觀察,對我有什麼好的意見,也能及時告訴我,這難道不是兩全其美嗎?’
戊戌日,皇上因為張士誠多次侵犯疆土,想要起兵征討他,下令說:‘君王征伐,應該順應天命和人心,這樣才能平定禍亂、安定百姓。張士誠假借元朝的名義,反複無常,上天將要借我的手除掉他,因此我出兵,來奉行上天對他的討伐。何況張士誠挑起爭端,襲擊我們的安豐,侵犯我們的諸全,挑起戰爭,製造災禍,他的罪行不可饒恕。現在命令大軍前往討伐,隻追究為首的罪人,對於那裡的軍民,不要害怕不要恐懼,不要胡亂逃竄,不要荒廢農事。已經命令大將軍約束官軍,不得虜掠百姓,違反者按照軍法論處。向朝廷內外發布告示,體會我深切的心意。’
庚子日,皇帝命令中書省寫信招撫虎背寨的劉寶說:“以前發生戰亂,群雄並起,有的占據幾個郡縣,肆意橫行,有的憑借險阻,建立營寨,十餘年之間,民力衰竭,財物耗儘,天下大亂已經達到了極點。上天後悔降下災禍,人心希望安定,於是命令我們的皇上發動奉行仁義的軍隊,來平定統一四海,朝廷的軍隊所指向的地方,沒有不勝利的。歐普祥率先歸附,陳友諒也已經被消滅,湖湘各郡,相繼表示歸附。隻有你們劉寶等人,多次被各路豪強交替侵擾而受苦,又被饒鼎臣劫掠,你們隻能占據營寨自我防守,沒有立即歸降依附我方。你們對國家而言,猶如太空中一粒微塵,怎能產生汙染?隻是擔心百姓被戰爭困擾,承受不了這種侵擾。現在你們如果真的能夠放下武器,投降我軍,不但可以保全性命,還可以永遠享受榮華富貴。如果你們仍然不知悔改,大軍兵臨城下,即使你們有三年的積蓄,我們也會切斷你們的糧道,控製你們砍柴的活動,斷絕你們的外部援助,幾年之後,你們靠什麼維持生計呢?你即使想要苟且偷生,也是不可能的了。不事先教導就直接殺戮,這是古人所引以為戒的。特意傳達皇上的旨意,使你們知道。”
辛醜日,命令中書左相國徐達、平章常遇春、胡廷瑞、同知樞密院馮國勝、左丞華高等人,率領騎兵、步兵、水軍,從水路和陸路同時進軍,圖謀攻取淮東、泰州等地。當時張士誠占據的郡縣,南至紹興,與方國珍的轄境相連接,北有通州、泰州、高郵、淮安、徐州、宿州、濠州、泗州,再往北到濟寧,與山東相鄰。皇上想要先奪取通州、泰州等郡縣,剪除掉張士誠的羽翼,然後再專門攻取浙西,所以命令徐達統領軍隊去奪取這些地方。
徐達的軍隊已經出了江口,皇上派遣使者曉諭徐達說:‘最近聽說王保保的軍隊進入關中,被李思齊、張思道驅逐出潼關,退回到汴梁,又向東攻取樂安,又被俞寶打敗,俞寶追擊王保保過了清河,王保保的士兵溺水而死,死的人很多。現在王保保驅趕著他的百姓,已經向北逃跑了。孔興、脫烈、伯、天保奴的軍隊逃竄到三晉、汴梁、唐、鄧、南陽等地,剩下的士兵據險堅守,還沒有安定下來。河南境內、洛河河水決堤,衝毀淹沒了三千多戶人家。天下混亂動蕩到這種地步,什麼時候才能平定呢?這是北方的消息,你應該知道。軍隊的事情是重大的事情,尤其應該更加謹慎對待。如果抓獲了張士誠派來的將領,我自己會處理這件事。思道就是良弼。’
乙巳日,徐達率軍前往泰州,疏通河道以便水軍通行,遇到了張士誠的軍隊,將他們擊敗,繳獲了三十匹馬,二百艘船,於是在海安壩上駐軍。
丙午日,派遣使者曉諭永新的周安等人說:“你們本來是我的武臣,負責鎮守本地,最近因為大軍征討逆賊饒鼎臣,你們心裡感到疑惑恐懼,所以才會這樣。你們抗拒朝廷軍隊,已經有三個月了,糧食斷絕,力氣耗儘,想要逃跑又無處可去,想要投降又害怕不被接受,隻能這樣苟延殘喘。我聽了這件事,心裡很悲痛。恐怕城被攻下的時候,好壞不分,使我的百姓慘死,罪責要有歸屬。詔書下達之日,如果你們能改過自新,誠心歸服,脫下鎧甲前來歸順,我們將寬恕你們之前的罪過。”安等人仍然猶豫,不能做出決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丁未日,徐達率兵包圍了泰州新城,打敗了張士誠來自湖北的援兵,俘獲了他的元帥王成和四百多名士兵。
己酉日,張士誠淮安的李院判前來支援泰州,常遇春將他打敗,擒獲了萬戶吳聚等一百二十九人,派人去勸降城中的守軍。僉院嚴再興、副使夏思忠、院判張士俊等人堅守不降。
癸醜日。饒鼎臣逃到茶陵以後,又聯合浦陽的一群強盜在南峰山寨,不時出來侵犯搶掠。元帥王國寶等人率領軍隊打敗了他們,殺死打敗了賊寇朱國民等五十多人,饒鼎臣逃走了。
信州盜賊蕭明率領軍隊圍攻饒州府,知府陶安召集父老鄉親,告訴他們說:“國家順應天命,消除禍亂,軍隊實力強大,所向無敵。現在逆賊煽動餘黨,驅趕烏合之眾前來,隻會給百姓留下禍害,你們不值得害怕。我們糧草充足,城池堅固,平常就有所準備,隻要能夠堅守,過不了幾天援兵就會到來,必定能打敗敵軍。”眾人都答應了。陶安與千戶宋炳親自率領官吏百姓分守城池,挑選勇敢健壯的人作為巡邏的士兵,日夜巡邏防衛,並且向江西行省請求救兵。陶安登城向賊人曉諭說:‘你們眾人,都是我的百姓,反而被賊人利用,莫不是失策了嗎?’大家都說:“如果所有的官員都像太守和總製一樣,怎麼會有今天這樣的情況呢?如果城池被攻破,我們一定不會加害你們。”陶安命令人射箭,箭像雨點一樣射下,賊人不敢逼近。過了三天,江西行省派遣千戶陳明前來援助,於是將他們打得大敗。蕭明逃走,將士們生擒了偽招討都海、萬戶袁勝,將他們斬首,饒州於是安定了下來。
閏十月初一,為乙卯日。江陰水寨的守將康茂才稟報:張士誠率領四百艘戰船駛出長江,駐紮在範蔡港,另外用小船在長江中的孤山附近活動,來來往往出沒沒有規律,懷疑有其他的圖謀,請朝廷為此做好防備。皇上當天就派遣使者告訴徐達說:“最近得到康茂才的報告,張士誠率領水軍在江中來來往往。我推測這些賊寇並沒有攻打江陰直接奔赴上遊的計劃,不過是設詐術迷惑我們,讓我們陸寨的士兵回兵防守水寨。我軍既然已經分兵,敵軍將會不理會我軍水軍,迅速奔向我軍的陸上營寨,攻打我軍防守薄弱之處,這是敵軍的一個計謀,你應該對此加以防備。又聽說常遇春出海安七十多裡攻打賊寇,賊寇的兵力不超過一萬人,這不是能與我大軍對抗的勢力,大概是想要引誘常遇春深入敵境,使我軍距離泰州已經很遠,他們必定悄悄派兵奔赴海安,或者奔赴泰州,使我大軍兵力分散,首尾不能相顧,來不及救援,這又是賊寇的一個計謀啊。兵法講究掌握主動權而不被敵人牽製,你應當慎重考慮。使者到達後,就命令常遇春率軍駐紮在海安,謹慎防守新城,嚴陣以待敵軍。他們如果遠道而來奔赴戰場與我方交戰,我們以逸待勞,就可以一戰而勝。泰興以南靠近長江的賊寇船隻,也應該設法防備它們。又占卜說這個月二十九日應當堅守陣地,不要輕易出戰,如果敵人前來進攻,就應當迅速出戰。到了十一月初十、十一日,千萬不要出兵,到了十二、十三日,才可以用兵。”
己未日,皇上又派遣使者曉諭徐達說:‘敵兵剛駐紮在範蔡港的時候,我推測他們有詐,現在他們觀望猶豫,不敢馬上逆江而上,他們有詐就更加明顯了。然而敵人的計謀不過是想要分散我方的兵力,並沒有果斷決策進行攻擊作戰的謀略。應該派遣廖永忠帶著水軍撤回水寨,大軍不要輕易行動。這個敵寇在江上徘徊,消耗自己的軍隊,我們可以趁他們懈怠的時候,這個月必定能夠攻克泰州。泰州已經被攻克,長江北岸的敵軍勢力瓦解,敵寇不用戰鬥就自行潰敗了,隻是應該謹慎地防備他們罷了。’
這一天,皇上親自來到江陰康茂才的水寨,又親手寫書信告誡徐達等人說:‘當初,我聽說你們和敵人相距很近,因此騎馬趕到這裡,擔心有緊急情況,能夠相互照應,等到了這裡,才知道不是這樣。現在派陳經曆前去,你有什麼話,就趕快派人飛速回來報告,我會駐軍等待。’
辛酉日,皇上回到建康。徐達押送所俘獲的張士誠部將萬戶吳聚等一百二十九人到達建康,朱元璋下令讓他們戍守潭州。
戊辰日,平章湯和攻克永新,抓住周安等人押送到建康,將他們斬首。周安,是永新人。當初,紅巾軍興起,周安趁亂聚眾搶掠,與歐普祥一起占據了袁州。不久,他率領自己的部眾返回永新,占據山寨,橫征暴斂,肆意殺人,殘暴蠻橫一天比一天厲害,百姓怨恨他,深受其苦。但投降後不久又反叛了。湯和率軍包圍了這座城池,皇上又派人去勸降周安,周安命令偽張院判出城麵見湯和,說自己已經長時間抵抗明軍,這都是唐院判的罪過,他願意作為內應,抓住唐院判獻給明軍。湯和相信了,就去攻打北門。周安又和唐院判等人率領眾人抵禦作戰,湯和惱怒他的變詐,督促軍隊猛攻,到這時城中被攻破,於是擒獲了周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設置永新守禦千戶所。
辛未日,右相國李善長進言陳述湖廣的邊防事務。皇上下旨說要安定邊境、使百姓休養生息,不要輕易挑起邊境爭端。
甲戌日。指揮副使王漢寶率領軍隊奪取乾州,進駐彭家鋪。賊將雷元帥、劉朝端等人率領部眾抵禦作戰,王漢寶和元帥祝觀打敗了他們,奪取了這個州,任用前鎮撫李旭守衛該州。
庚辰日,徐達、常遇春攻克泰州,俘虜了張士誠的將領嚴再興、夏思忠、張士俊等九十四人,五千名士兵,一百六十多匹馬,四十多艘船。派遣千戶屠壽率領五千名俘虜去建康報捷,並請求指示防守城池的事宜。皇上派遣使者告訴徐達:‘新舊兩座城池,你自己估量能不能攻下,根據實際情況處理,那些還沒有被攻下的各座城池,應該乘勝進軍奪取。’
癸未日,皇帝命令將徐達送來的五千名泰州俘虜安置在潭州、辰州。當時天氣寒冷,皇帝下令賞賜每個人一套衣服,婦女們也都賞賜了衣服、鞋子、針線和布帛。起初,眾人自認為抵抗朝廷軍隊必死無疑,等到得到賞賜,又使妻子兒女團聚,都感激喜悅,叩拜歡呼萬歲後離去。
徐達派遣黃旗千戶劉傑分兵奪取興化。張士誠的守將李清戰敗,關閉城門堅守,劉傑攻打不下。張士誠的將領陳元帥前來援助李清,劉傑又將他擊退,繳獲了十五艘戰船以及大量的盔甲和兵器。
十一月初一,信州強盜蕭明攻打婺源州,知州白謙無力抵抗,懷抱官印走出北門投水而死。白謙執政廉潔恩惠,對自己的要求也很嚴格。曾經遇到過除夕,家裡沒有其他的供奉器具,隻有蔬菜做的食物罷了。家人感歎他生活的貧苦,白謙卻安然處之,人們因此稱讚他。
辛酉日。左相國徐達進軍攻打高郵。皇帝聽說這件事以後,擔心徐達孤軍深入敵境,無法和其他將領策應,就派使者去軍中,命令同知馮國勝率領所屬部隊指揮高郵的軍隊,讓徐達回軍泰州,圍攻淮安、濠州、泗州。曉諭徐達說:‘做將領的原則,貴在謹慎穩重,進軍攻城略地,應該加以仔細考察。近來聽說你率兵遠行出征,深入敵方防守堅固的要地,這是非常不應該的啊。如果常平章獨自率領一支偏師,在長江上防備敵軍,一旦遇到緊急情況,誰來支援他呢?應該率領軍隊返回泰州,合並管理馮國勝率領的一萬五千名留守士兵,去攻取還沒有占領的州郡。你在軍中指揮調度,見機行事,與各位將領協調合作,齊心協力,成就大業,不要輕易行動,以免錯失良機。’
甲午日,饒鼎臣又和原來陳友諒的部將劉平章肆意搶劫掠奪。元帥王國寶聽說了這件事,出兵半路阻擊,殺死賊寇二百多人,饒鼎臣被弩箭射中而死,從此剩餘的賊寇黨羽都潰散了。
乙未日,皇上因為李濟占據濠州,名義上是為張士誠守衛,但持觀望態度,猶豫不決,就命令右相國李善長寫信招降他說:“近來聽說您從泰州撤軍,回守濠梁。我和您本是同鄉,又有幸為同宗之人,深切思考您用來成就失敗、招來禍福的謀劃,不能不告知,因此向皇上啟奏這件事,奉皇上的命令送信給您。皇上的意思好像是說:‘以前因為元朝混亂,我起兵起義,我和李濟都投身到了軍隊之中,彼此之間沒有聯係。後來因為揚州事變,李濟就來歸附我,為我攻打常州。沒想到盤踞揚州的張明鑒、張士誠勢力捏造流言,擾亂人心,使你我之間產生了猜疑,以致鄭同僉拋棄妻子兒女,率領部隊逃到常州。大概反間計產生變故,事情的關鍵在於謀劃,和李濟有什麼相乾呢?’這是皇上的意思。我曾經聽說,順應或違逆,是成功或失敗的趨勢;離去或靠近,是災禍或福運的關鍵。考察成功和失敗的趨勢,觀察災禍和幸福的先兆,隻有英雄豪傑才能做到。豪傑之士,在亂世中起兵,互相爭雄,當他們遇到真正的君主時,就會委身歸附,像竇融歸附漢朝,李??歸附唐朝一樣。閣下如果真能認清成功與失敗的形勢,洞察安全與危險的事理,明察禍患與福運的根源,把失敗轉化為成功,將凶險轉變為吉祥,那麼就會自身在當世榮耀,恩澤流傳給子孫,名字被記載在史冊上。何況濠梁是我主上祖宗生長的地方,陵墓和親戚都在那裡,主上謁陵的心思,沒有一刻忘記。如今左相國率領大軍,向東攻克泰州,攻打高郵,奪取淮安,攻占還沒有攻克的地方。隻是那是自己的祖國,不忍心用武力去攻打它。所以我派遣使者杜三前來向您獻計,希望您能精心深入地思考謀劃,觀察天時,考察人事,趁著有利時機建立功勳,獻出濠城,使我的主上能夠對上供奉祖宗的陵墓,對下寬慰家鄉父老的期望,那麼您的功勞就不在那兩個人之下了。何況我們的主上寬厚仁愛、神明英武,能記取人的功勞,忘掉人的過錯,一點點小的嫌隙,不值得被您掛懷。如果一定要拒絕正義而頑固堅守,將來在淮河兩岸交戰,一決勝負,或許自身成為俘虜,或許血肉塗抹在荒野,妻子兒女被擄掠,給天下人留下笑柄,難道不是非常可惜嗎!我又私下為閣下考慮了一番。閣下身之所為,不知道究竟是為了元朝呢?是為了張士誠嗎?如果是為了元朝考慮的話),那麼元朝的君主昏庸無能,奸佞之臣擅權亂政,強悍的將領飛揚跋扈,百姓深受其害,上天早就應該斷絕它的命數了。如果是為了張這個人或勢力),那麼他驕橫荒淫違背正道,滅亡就在眼前。閣下在這個時候,以區區彈丸之地,歸附元朝不足以倚仗,歸附張士誠不足以成事,我非常為閣下擔憂。如果不權衡事情形勢的適宜與否,對成功失敗災禍幸福的細微跡象不明白,這不是智慧;讓百姓被戰爭所苦,這不是仁愛。不仁不智,這也是你所不願意聽到的。隻是希望您效仿古人的明智聰慧,去除眾人的昏庸愚昧,舍棄叛逆而歸順朝廷,帶著全城前來歸附,難道不是偉大的大丈夫嗎?如果有人拖延時間、猶豫不決,我)大軍已經攻下淮安,到那時)即使想要求降,也已經落在彆人後麵了,要是有謀求富貴的人,謀劃著把您綁了來獻給我),您又將用什麼來應對這種情況呢?同鄉之間的情誼,對你不薄,所以才反複說這些,希望你好好考慮一下。”李濟收到信後,沒有回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己酉日,皇帝命令中書省的官員劉大昕前往湖廣、荊州分省參與商議機要事務。召回行省都事陳顯達回朝,並且賜給劉大昕衣服、被褥、靴子,每月供給四石祿米。
任命張昶、傅??為中書省參政。
這個月,張士誠的軍隊侵犯宜興。皇上派遣使者傳敕令給徐達,命令馮國勝圍攻高郵,常遇春守衛海安,派遣其他將領守衛泰州,而自己率領精兵去援救宜興。徐達於是率領軍隊渡過長江攻打張士誠,就在宜興城下打敗了他的軍隊,俘獲了三千多人。
十二月初一,為甲寅日。設置安陸衛,調飛熊衛親軍指揮王誌擔任指揮使。
乙卯日,命令興安衛指揮王克恭帶兵駐守在杭州的於潛,作為桐廬、昌化各路軍隊的聲援力量。
張士誠的軍隊侵犯安吉,駐守的將領費子賢擊退了他們。在此之前,戊戌年,皇上任命費子賢為元帥,張德為總管,守衛安吉,費子賢因此修築城牆來守衛安吉。張士誠連年出兵前來攻打,都被費子賢打敗。到這時,張士誠又派他的將領張左丞率領八萬士兵前來進攻,費子賢的部隊僅有三千人,他堅守城池抵禦敵軍,在城牆上設置劃車、弓弩來抵禦敵軍,趁機射死了敵軍的兩名猛將,敵軍驚慌潰散逃走。
癸亥日。任命起居注滕毅為湖廣提刑按察使。
徐達從宜興撤回軍隊攻打高郵,高郵的守將俞同僉頑強堅守,未能被攻下。當時張士誠派遣他的左丞徐義從海道進入淮河援救高郵,徐義怨恨張士誠,認為他把自己逼入絕境,於是屯駐在昆山的太倉,三個月不進軍。
這個月,秦從龍去世了。秦從龍,字元之,他的祖先是洛陽人。起初因為才能被推薦,在元朝擔任校官,多次升官至和林行省左丞,後來改任江南行台侍禦史。後來遇到兵亂,秦從龍因年老而避居鎮江。丙申年,王師攻下了金陵,派遣徐達、湯和攻取鎮江。軍隊出征時,皇帝對徐達說:“你去鎮江,那裡有個叫秦元之的人,他才學老成,進城後你應當替我尋訪這個人,傳達我想見他的意思。”徐達等人到了鎮江,果然找到了秦從龍。秦從龍有個堂侄叫秦禮,當時在徐達的軍中,徐達就派他回去報告,皇帝非常高興,馬上命令他的侄子朱文正和外甥朱文忠帶著白銀和彩綢去聘請秦從龍。秦從龍於是和他的妻子陳氏一起前來。皇上親自到龍灣,迎接他並把他迎入城中。當時皇上住在富民王彩帛家中,於是邀請從龍和自己住在一起,朝夕拿當時的國事詢問他,從龍都知無不言,沒有隱瞞。不久之後,皇上就在元代舊的禦史台設立府邸,讓從龍居住在西華門外,事情無論大小,都與他商議。每次都是用毛筆在漆板上書寫,問答的內容非常機密,身邊的人都不知道。曾經稱他為先生而不直呼他的名字。每年從龍生日,皇上和世子都會贈送禮物,有時還會親自到他家,與他一起宴飲,對他禮遇有加。這一年冬天,秦從龍的兒子秦澤去世了,他請求休假回鎮江,皇帝到郊外握手送彆他。到這時,秦從龍也因病去世,享年七十多歲。皇上聽說後非常震驚悲痛,當時正在率軍到達鎮江,親自到他家吊唁哭泣,命令有關部門操辦喪事,重重地贈送財物周濟他的家人。
設立襄陽衛。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十八
喜歡白話明太祖實錄請大家收藏:()白話明太祖實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