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二十八下_白話明太祖實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白話明太祖實錄 > 第31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二十八下

第31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二十八下(1 / 2)

吳元年4064年)十二月甲子日,皇帝駕臨新宮,按照群臣推舉擁戴的意思,向上帝昊天上帝)和皇地隻後土皇地隻)祭告。

祭告的大致內容是:‘我們中國百姓的君主,自從宋朝國運終結,天帝命令真命天子從北方入主中原,成為天下的君主,他們君臣、父子及子孫相傳,統治了一百多年。如今元朝的氣數也已終結,天下的土地和人民,被各方豪傑分割爭奪。隻有我,承蒙天帝恩賜,得到賢能英才作為輔佐,於是得以平定各方豪雄,讓百姓能在田野間休養生息。現今國土廣達二萬裡,各位大臣都說百姓沒有君主,一定要推舉尊奉我為皇帝。我不敢推辭,但也不敢不告知天帝和皇地隻。因此定於明年正月四日,在鐘山的南麵,設立祭壇,備好儀仗,明明白白地稟告天帝和皇地隻。隻希望天帝明察,如果我可以做天下百姓的君主,在祭告那天,請神明降臨,屆時天朗氣清;如果我不可以即位,那天就請刮起大風,出現異常的景象,讓我知道。’

大將軍徐達派遣參議政事參政)傅友德攻取萊陽。

次日乙醜),禮部尚書崔亮等人將所擬定的冊立皇後、皇太子的禮儀呈上。

冊立皇後的禮儀:

在冊封前一天,內使監在奉天殿按照儀製設置皇帝的座位。尚寶卿在皇帝座位前設置放置禦寶的桌案。侍儀司在寶案的南邊設置放置冊書和寶璽的桌案,冊書案在東,寶璽案在西。設置奉節官的位置在冊案東邊。設置掌節者的位置在捧節官左邊,稍靠後,都麵向西。設置承製官的位置在奉節官南邊,麵向西。設置捧冊官、捧寶官的位置在冊案和寶案的西邊和東邊。又在橫街南麵設置正使、副使接受製命的位置,麵向北,以東邊為上位。設置承製官宣讀製書的位置在正使、副使接受製書位置的北麵,麵向西。設置奉節官、捧冊官、捧寶官的位置在正使、副使的東北方,麵向西。又在接受製命位置的北麵設置正使、副使接受冊書、寶璽的跪拜墊褥,麵向北。兩位典儀官站在宮殿台階上麵靠南的地方,東西相對。兩位讚禮官站在正使、副使接受製命位置的北麵,東西相對。兩名知班站在讚禮官的南邊,東西相對。設置文武百官的站立位置在文武樓的北邊,麵向東西方向即文官在東側麵朝西,武官在西側麵朝東)。文官和武官的侍從班分彆侍立在殿上的左右兩側。引領四名文武班舍人,讓他們站在文武官員的北麵,稍靠後,東西相對。引導禮儀的官員兩人,站在正使和副使的北邊,東西相對。拱衛司和宣徽院的官員麵對麵站在奉天殿門的左右兩邊,東西相對。

兩名將軍站在殿內帷簾前,東西相對。六名將軍站在奉天門的左右兩邊,東西相對;四名將軍站在宮殿台階的四個角上,東西相對;六名將軍站在奉天殿門的左右兩邊,東西相對。四名鳴鞭者站在宮殿台階上,麵向北。

這一天,金吾衛在午門外東西兩邊布置武士和儀仗。拱衛司在宮殿台階和庭院的東西兩側陳設儀仗。和聲郎在宮殿庭院南麵設置樂隊位置。禮部在奉天門外的正中設置龍亭、儀仗、大型樂隊,準備迎送冊寶。

冊書和寶璽送到皇後所在的中宮。

冊封當天,天剛亮,第一次擊鼓,催促各班的舍人催促百官穿好朝服,導駕官、侍從官進宮迎接皇帝車駕。第二次擊鼓,引領各班的舍人引領文武百官進入站立位置。引導禮儀的官員引導正使、副使穿著朝服進入,到宮殿庭院接受製命的位置站好,各位執事官員各自就位。第三次擊鼓,侍儀官奏報外麵已準備就緒。禦用監官員奏請皇帝穿戴袞服和冕旒,乘坐禦輿出宮,尚寶司卿在前麵引導,侍從警戒清道如同常規禮儀。皇帝將要出宮時,儀仗啟動,大型樂隊鼓樂齊鳴。皇帝到達奉天殿,登上禦座,音樂停止。尚寶卿將禦寶放在禦座前的桌案上,卷起帷簾,鳴鞭報時。報時完畢,禮部官員將冊書和寶璽分彆放在指定的桌案上。奉節官、承製官、捧冊官、捧寶官以及掌管符節的人各自進入殿內上位,麵向西站定。抬著冊書案和寶璽案的四個人進入,站立在捧冊官、捧寶官後麵。

典儀官高唱“鞠躬”,奏樂,眾人行四拜禮,起身,音樂停止。承製官走到皇帝禦座前,跪下奏道:“請陛下頒發皇後的冊書和寶璽。”承製完畢,承製官由殿中門走出中間的台階,下到宣布製書的位置,宣稱“有製書”。典儀官高唱“跪下”,正使、副使跪下。承製官宣讀製書說:“冊立妃子某氏為皇後,命令你們持節主持典禮。”宣讀完畢,承製官由殿西門進入,回到原位。讚禮官高唱“俯伏,興起身)”,捧冊官、捧寶官率領執事人員舉著冊書案、寶璽案由中門走出中間的台階下來。奉節官率領掌節者在前麵引導,來到正使、副使接受冊書、寶璽的跪拜墊褥位置,將案桌放在墊褥位置的北邊,冊書案在東,寶璽案在西。掌管符節的人解開符節衣,將符節交給奉節官。奉節官將笏板插在腰帶上,接過符節,再交給冊封正使。冊封正使將笏板插在腰帶上,跪下接過符節,再交給掌節者。掌節者跪下接過符節,起身,站在冊封正使的左邊。奉節官取出笏板,退下。引導禮儀的官員引導冊封正使走到接受冊書的跪拜墊褥位置站定。捧冊官將笏板插在腰帶上,走到桌案前取冊書交給冊封正使。冊封正使將笏板插在腰帶上,跪下接過冊書,然後將冊書重新放回桌案上象征性接受)。捧冊官和冊封正使都取出笏板,退下,回到原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引導禮儀的官員引導副使走到接受寶璽的跪拜墊褥位置。捧寶官將笏板插在腰帶上,走到桌案前取寶璽交給副使。副使將笏板插在腰帶上,跪下接過寶璽,起身,然後將寶璽重新放回桌案上象征性接受)。副使和捧寶官都取出笏板,退下,回到原位。

典儀官高唱“鞠躬”,奏樂,正使、副使及隨員行四拜禮,起身,音樂停止。引導禮儀的官員引導冊封正使押送冊書,副使押送寶璽,掌節者在前引導,抬著幾案的人跟在後麵。隊伍剛出發時奏樂,出奉天門後音樂停止。掌節者給符節套上符節衣。捧冊官、捧寶官都將笏板插在腰帶上,走到桌案前取冊書和寶璽,安放到龍亭中。捧冊官、捧寶官退下,執事人員將空案桌抬走。儀仗隊、大型樂隊迎接龍亭前行。掌節者走在龍亭前麵,正使、副使走在龍亭後麵,一同迎送到中宮門外。

當初,冊書、寶璽剛被抬出奉天殿門時,侍儀官跪下奏道:“禮儀完畢。”皇帝起身,奏樂,返回宮中,音樂停止。引領各班的官員引領文武百官依次退出。

皇後接受冊寶的禮儀:

冊封前一天,內使監官員在中宮殿上按照常規禮儀設置皇後的禦座。在宮殿庭院正中設置香案。在香案前麵設置臨時放置冊書、寶璽的桌案,冊書案在東,寶璽案在西。在冊書、寶璽案前設置皇後接受冊書、寶璽的位置,麵向北。在皇後座位的北邊設置司言、司寶兩人的位置,東西相對。在冊書、寶璽案的南邊設置捧著冊書、寶璽的內官位置,東西相對。在捧冊官、捧寶官南邊設置宣讀冊書、寶璽的內官位置,東西相對。在庭院左右兩邊設置內外有封號的婦女命婦)的位置,東西相對內命婦在東側麵朝西,外命婦在西側麵朝東)。又在殿中設置內外命婦的拜賀位置,麵向北。兩名尚儀站在皇後拜位的北邊,東西相對。兩名司讚內官站在內外命婦站立位置的北麵,東西相對。又在中宮門外設置臨時放置冊書、寶璽的桌案。設置內使監令的位置在桌案的東麵,麵向西。設置捧冊內官、捧寶內官的位置在內使監令的左右兩側,稍靠後,都麵向西。正使、副使站在桌案南邊,麵向北。引導禮儀的兩人站在正使、副使的前麵,東西相對。掌節者站在冊封正使身後。

冊封當天,有關部門在宮殿庭院的東西兩側設置儀仗,在宮殿之上的左右兩邊安排人員舉著儀仗器物。樂工在宮殿庭院南邊陳列樂器。

冊書和寶璽快要到達中宮門時,尚儀奏請皇後佩戴首飾、穿著褘衣出閣,音樂響起。皇後到達殿上,麵向南站立,音樂停止。司言、司寶站在皇後身後。

等到冊書和寶璽到達宮門時,正使和副使從龍亭中取出冊書和寶璽,暫且放置在宮門外所設的桌案上。引導禮儀的官員引導正使、副使以及內使監令各自就位站定。接著引導冊封正使走到內使監令麵前宣告:“冊禮使臣某,副使臣某,奉皇帝製命授予皇後冊書寶璽。”宣告完畢,退回原位。內使監令進入皇後殿內向皇後躬身稟報完畢,出來回到原位。引導禮儀的官員引導內外命婦都進入各自的站位。宣讀冊書、寶璽的內官以及司讚內官都就位。

引導禮儀的官員引導冊封正使取冊書交給內使監令。內使監令跪下接過冊書,轉交給捧冊內官。冊封正使退回原位。引導禮儀的官員又引導副使取寶璽交給內使監令。內使監令跪下接過寶璽,轉交給捧寶內官。副使退回原位,等待宮中舉行儀式。

內使監令率領捧冊內官、捧寶內官各自捧著冊書、寶璽依次進入,來到皇後接受冊封的位置前,將冊書、寶璽分彆放在桌案上,冊書在東,寶璽在西。尚儀引導皇後走下台階到庭院中接受冊封的位置站定,侍從人員按照常規禮儀跟隨。司言、司寶各自就位。內使監令率領捧冊內官、捧寶內官取冊書、寶璽,依次站在皇後的東邊,麵向西。內使監令宣稱:“有皇帝製命。”尚儀唱讚禮拜,皇後起身,奏樂。皇後行四拜禮,起身,音樂停止。內使監令宣讀製書完畢。捧冊內官走到桌案前取冊書交給宣讀冊書的內官。宣讀冊書完畢,宣讀官跪下將冊書交給內使監令。內使監令跪下將冊書交給皇後。皇後跪下接過冊書,然後交給司言。捧寶內官走到桌案前取寶璽,交給宣讀寶璽的內官。宣讀寶璽完畢,宣讀官將寶璽交給內使監令。內使監令跪下將寶璽交給皇後。皇後跪下接過寶璽,然後交給司寶。尚儀唱讚禮拜,皇後起身,奏樂,行四拜禮,起身,音樂停止。

內使監令出去,到正使、副使麵前宣告:“皇後接受冊封的禮儀完畢。”正使、副使退下,到奉天殿橫街南麵,麵向北,以西為上站立。給事中站在冊封正使的東北麵,麵向西。正使、副使行再拜禮,回複使命說:“臣等奉皇帝製命冊封皇後,禮畢。”回複完畢,又行再拜禮,起身站直。給事中將回複)上奏皇帝知曉後,正使、副使才退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當初,皇後接受冊書、寶璽完畢後,尚儀引導皇後升座。引導禮儀的官員引導內命婦的班首一人走到殿中的拜賀位置。剛開始行走時奏樂,到達位置後音樂停止。司讚官高唱“拜”,眾人起身,奏樂,班首行再拜禮,起身,音樂停止。班首跪下致賀詞說:“恭逢皇後殿下榮受冊寶,正位中宮,臣妾等不勝歡喜慶賀,謹此恭賀。”司讚官高唱“拜”,眾人起身,奏樂,班首行再拜禮,起身,音樂停止。引導禮儀的官員引導班首退回原位。引導禮儀的官員又引導外命婦的班首一人進入,走到殿上的拜賀位置。她們行禮的儀式完全和內命婦的儀式一樣。

司讚官高唱“禮畢”,引導禮儀的官員引導內外命婦退出。剛開始行走時奏樂,出門後音樂停止。尚儀奏報禮儀完畢,引導皇後走下座位,奏樂,皇後返回內室,音樂停止。

百官稱賀上表箋的禮儀:

皇後接受冊封禮結束後,到晚上,內使監在奉天殿陳設禦座、香案。尚寶司在香案的北邊設置放置禦寶的桌案。侍儀司在香案的南邊設置放置賀表的桌案。又在宮殿庭院正中的北邊設置放置表箋的桌案。在宮殿庭院的東南麵設置文官的起居請安)位置,麵向西;在宮殿庭院的西南麵設置武官的起居位置,麵向東。文官在宮殿庭院中靠東北的位置行拜禮,每級官員位置不同,雙行排列,麵向北,以西邊為上位靠西尊貴)。武官在宮殿庭院中靠西北的位置行拜禮,每級官員位置不同,雙行排列,麵向北,以東邊為上位靠東尊貴)。殿前班各位執事官員的起居位置在武官起居位置的北麵,麵向東。侍從班各位執事官員的起居位置在文官起居位置的北麵,麵向西。殿前班指揮司三名官員侍立的位置在宮殿台階上的西邊,麵向東。宣徽院三名官員侍立的位置在宮殿台階上的東邊,麵向西。侍從班的文官侍立在殿上的東邊,侍從班的武官侍立在殿上的西邊。拱衛司兩名官員侍立在殿中門的左右兩邊。兩名典牧官侍立在儀仗馬的前麵,東西相對。一名接受表箋的內使監官員位於庭院表箋案的東邊,麵向西。一名宣讀表章的官員、兩名展開表章的官員,位置在庭院表箋案的西邊,麵向東。兩名糾儀禦史站在展開表章官員的南邊,東西相對。兩名典儀官站在宮殿台階上的南邊,東西相對。兩名知班站在文武官員拜位的北麵,東西相對。通讚、讚禮兩人站在知班的北麵,東西相對通讚在西,讚禮在東)。引領四名文武班舍人站在文武官員拜位的北麵,稍靠後,東西相對。引領兩名殿前班舍人站在引領武班舍人的南邊,麵向東。兩名表案舍人站在引領文班舍人的南邊,麵向西。兩名宿衛鎮撫站在宮殿台階東西兩側的階下,東西相對。二十四名護衛百戶站在宿衛鎮撫的南邊,稍靠後,東西相對。八名護衛千戶站在殿內東西門的左右兩邊。

兩名將軍站在殿內帷簾前,東西相對;六名將軍站在殿門前,東西相對;四名將軍站在宮殿台階的四個角上,東西相對;六名將軍站在奉天門,東西相對。四名鳴鞭者站在宮殿台階上的南邊,麵向北。

當天,金吾衛在午門外東西兩邊陳列軍隊儀仗,在奉天門外的東西兩邊陳列旗幟儀仗。拱衛司在宮殿台階和庭院的東西兩側陳設儀仗,在庭院南邊陳列皇帝的車輅。典牧官在文武樓南邊的東西兩側陳列儀仗馬,在奉天門的東西兩側陳列象征性的)虎豹。和聲郎在庭院文武官員拜位南邊陳列樂隊。內使監官員捧著器物侍立在禦座的左右兩邊。侍儀司舍人舉著放置賀表的桌案進入,放在殿上的桌案位置。兩名舍人捧著表案在午門外等候。

文武官員都穿著朝服迎接賀表。到達雲集橋,舍人引領殿前班、司讚、讚禮,內讚宿衛、鎮撫、護衛鳴鞭,各自進入自己的位置。侍儀官和侍從官進去迎接皇帝車駕。

皇帝駕臨謹身殿。侍儀官持笏板啟奏“中嚴”宮廷戒備)。禦用監官員奏請皇帝穿戴袞冕。文武官員迎接賀表到達午門前,將龍亭放置在道路中間。禮部官員取出表函放在桌案上。舍人舉著桌案,禮部宣表官、展表官押著表案,引導丞相前行。文武官員按班次都由西門進入,到達宮殿庭院。禮部官員押送表案放在庭院正中央,各自就位。文武官員各自進入自己的起居請安)位置。

侍儀官上奏皇帝準備出宮,引導皇帝乘坐輿車出宮。

儀仗隊開始行進,鼓吹樂隊擊鼓奏樂,尚寶卿捧著玉璽在前麵引路,侍衛們按照平常的禮儀履行職責。

皇帝登上禦座,音樂停止。

尚寶卿捧著玉璽放置在禦案上。

將軍卷起簾子,甩響靜鞭報時。

公雞打鳴結束後,各位侍從官在殿前排列班次,拱衛司的官員從西階走下,引班官引領著宣表官、受表官、受箋內官一同進入起居的位置,東西相對站定。

通讚官高聲宣唱:“某衛指揮使臣某某以下官員向皇帝問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引班官高唱:“鞠躬!”眾人行禮),“平身!”眾人起身)。

引班官分彆引導群臣來到丹墀中央的朝拜位置,麵向北站立。

讚禮官高唱:“鞠躬!”音樂響起,指揮使以下的官員都行再拜之禮叩拜兩次)。

拜畢)起身,音樂停止。

讚禮官高唱:“指揮使稍前!”指揮使向前站定。

讚禮官高唱:“鞠躬!”指揮使及以下官員都行鞠躬禮。

讚禮官高唱:“聖躬萬福!”表達對皇帝的祝福)。

隨後)高唱:“平身!”指揮使及以下官員都恢複站姿。

高唱:“複位!”指揮使退回原位。

讚禮官高唱:“鞠躬!”音樂響起,指揮使及以下官員都再拜,音樂停止。

通讚官高唱:“各司其職!”

引班官引導指揮使及以下官員各自就位。

通讚官高聲宣唱:“具丞相銜臣某某以下官員向皇帝問安!”

引班官高唱:“鞠躬!”眾官行禮),“平身!”眾官起身)。文武官員相互行鞠躬禮,然後平身。

引班官分彆引導文武官員進入丹墀中央的朝拜位置。

丞相開始行動時,音樂奏起;到達位置時,音樂停止。

知班官高唱:“班次已齊!”

讚禮官高唱:“鞠躬!”音樂響起,文武官員都行四拜之禮,音樂停止。

讚禮官高唱:“進呈表文和箋文!”

引班官引領丞相及平章官來到表章和箋文案前。

丞相手捧表章,起身;平章官跪下,將箋文進獻給受箋官;受箋官接受後,內使監官接過箋文送入中宮稟報皇後。

平章官起身,引班官引領其回到原位。

丞相捧著表章與宣表官、展表官從丹墀西邊的台階登上,進入西門,到達殿中。

丞相跪下,將表章進獻到禦案上,然後退下站立在殿內南側正中位置。

內讚官高唱:“跪下!”

讚禮官高唱:“跪下!”丹墀下的百官都跪下。

內讚官高唱:“宣讀表文!”

宣表官走到禦案前取表,跪在殿西宣讀;展表官一同跪下展開表文。宣表官宣讀完畢,俯身伏地行禮,然後起身;展表官將表文放回禦案完畢。內讚官與讚禮官一同高唱:“俯伏!”眾人俯伏行禮),“興!”起身),“平身!”恢複站姿)。

丞相與丹墀下的百官都俯身伏地行禮,然後起身,平身;丞相與宣表官、展表官從殿西門出去,沿西階而下,回到原位。

讚禮官高唱:“鞠躬!”音樂響起,百官都行四拜之禮,拜畢)起身,平身,音樂停止。

讚禮官高唱:“插笏板!”百官插笏),隨後)“三舞蹈!”行三次舞蹈禮),“跪!”百官跪下),“山呼萬歲者三!”高呼萬歲三次),“出笏!”拿出笏板),“俯伏!”俯身伏地行禮),“興!”起身)。音樂奏響,百官)行四拜之禮,平身,音樂停止。

讚禮官高唱:“禮畢!”

侍儀官上奏:“禮儀完畢!”

鳴響靜鞭,皇帝起身,音樂奏響,導引皇帝返回謹身殿,音樂停止。

舍人舉起放置表章的幾案退出,引班官引導文武官員依次退出。

皇後拜謁太廟儀:

皇後準備拜謁太廟,皇帝先派遣官員用犧牲祭祀太廟,向祖先稟告皇後將行拜謁之禮,表達恭敬拜見的心意。其儀式規格與四季祭祀相同。祝文內容臨時擬定。

派遣官員祭祀那天,皇帝焚香祭告,告祭官奉香到太廟。告祭儀式結束後,皇後親自進行拜謁。

儀式前,皇後齋戒三日,內外命婦及執事內官各齋戒一日。

前一日,執事官灑掃廟庭內外,在廟門外設置皇後的拜位,又在廟內香案前設置拜位,都麵向北方。在廟庭南麵設置內命婦陪祀的拜位,麵向北。在外命婦南麵設置外命婦陪祀的拜位。司讚官的位置在皇後拜位的東、西兩側;司賓官的位置在內命婦的北麵,東西相對。司香官的位置在香案右側。在庭階東麵設置盥洗位,司盥洗官位於其位。各廟都按此儀式準備。

儀式當天清晨,宿衛布置兵衛,樂工準備樂器,尚儀準備儀仗服飾和重翟車停在中宮外門之外,陪祀的外命婦各自穿著翟衣,聚集在中宮內門之外。內使監官奏報“中嚴”警戒),皇後佩戴首飾九龍四鳳冠、身穿禕衣。尚儀奏報“外辦”準備就緒),導引皇後出內宮門。司讚奏請“升輿”,皇後登上輿車,行至外門之外,司讚奏請“降輿”,皇後下輿。司讚奏請“升車”,皇後登上重翟車。宿衛兵仗在前引導,鼓吹樂隊設而不奏樂。接著尚儀陳列儀仗衛隊,其次是外命婦,再次是內命婦,都乘車在前引導。然後是皇後的重翟車,內使監人員扈從宿衛,後麵再陳列兵仗。車隊到達廟門,司賓引導內外命婦先進入廟內,在殿庭東西兩側侍立。司讚奏請皇後“降車”,皇後下車,司讚引導皇後從左門進入,到拜位麵向北站立。司賓引導內外命婦各就拜位麵向北站立。司讚、司賓各自讚唱禮拜,皇後及內外命婦都行再拜禮,然後起身。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司讚奏請“開始行禮”。奏請皇後“到盥洗位”,引導皇後至盥洗位,奏請“盥洗”。司盥洗官倒水,皇後洗手完畢,奏請“帨手”擦手)。司巾官呈上巾帕,皇後擦手完畢。司讚奏請皇後“到神位前”,引導皇後從東階登上,至神位前麵向北站立。司讚奏請“上香”三次,司香官捧香立於皇後右側,皇後三次上香完畢。司讚引導皇後回到原位。司讚、司賓各自讚唱禮拜、起身,皇後及內外命婦都再拜,然後起身。

司讚奏唱“禮畢”,引導皇後從廟的左門出來。司賓引導內外命婦退出。司讚奏請皇後“升車”,皇後登車。宿衛陳列儀仗,樂工準備樂器,尚儀陳列儀仗,內外命婦在前引導侍從,一切按來時儀式進行。經過太廟時,鼓吹樂隊開始奏樂。回到宮城外門外,司讚奏請“降車”,皇後下車。司讚奏請“升輿”,皇後登上輿車,行至宮內門外,司讚奏請“降輿”,皇後下輿入宮。

皇後接受冊封禮畢,在謹身殿會見群臣,在中宮會見內外命婦,其儀式規格都如同元旦宴會的儀式。

冊立皇太子儀:

皇太子接受冊封時,穿戴九章冕服,乘坐金輅車。冊書、寶璽的規格都與皇後冊封相同。寶璽上刻“皇太子之寶”。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