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三十二_白話明太祖實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白話明太祖實錄 > 第35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三十二

第35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三十二(2 / 2)

在此之前,元朝廉訪使廬山海牙鎮守雷州,征南將軍廖永忠派人把攻克廣州的事告訴海牙,海牙認為是欺詐,殺了使者。

到這時聽說廣州已被攻下,海牙害怕,向南逃到交趾,因此羅福就獻城投降了。

己酉日初十日),指揮曹諒率軍攻打青山寨,與敵軍交戰,取得勝利,敵軍守將參政王興祖率領部眾投降。

壬子日十三日),大將軍徐達派遣指揮任亮駐守嵩州。

己未日二十日),大將軍徐達率軍駐紮在河陰。幾天前,派人督促河南的將領前來會師,這時常遇春到達,就從河陰出發,向汴梁進軍。

這天晚上,大軍駐紮在陳橋。

壬戌日二十三日),平章楊璟、參政朱亮祖等人合兵攻打靖江,將其攻克,擒獲元朝平章也兒吉尼,元朝的都事趙元隆、陳瑜、劉永錫,廉訪司僉事帖木兒不花、元帥元禿蠻、萬戶董醜漢、府判趙世傑都自殺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此之前,左丞周德興分兵占據靖江的險要之地,以切斷他們的後援。

楊璟攻克永州後,就率軍抵達靖江城下,在北關駐紮,參政張彬在南關駐紮,朱亮祖也率領軍隊從廣東前來會合,在東門象鼻山下駐紮。

攻城二十多天沒有攻下。

楊璟對各位將領說:“他們所倚仗的是西城的濠水,應當先奪取閘口關,挖開堤壩,這樣一定能攻破城池。”

各位將領說:“好。”

第二天,派遣指揮使丘廣率領輕裝部隊進攻閘口關,殺死守衛堤壩的士兵,挖開堤壩,濠水乾涸,於是修築五道土堤,與城牆相接,以便士兵通行,接著攻克了北門月城,不久又攻克北門小隘,斬殺俘獲一百多人。

也兒吉尼露出恐懼神色,明軍)又攻打西門,沒有取勝,己方軍隊死了三百多人,雙方相持了兩天。

過了一個月,攻擊更加猛烈,也兒吉尼陷入困境,他的總製張榮和部下裴觀把書信綁在箭上射到楊璟軍營,約定投降,約定在這天夜裡來會合。

到了二更天,裴觀從城上用繩子吊下來拜見楊璟,詳細說明城中儲備空虛,士兵沒有鬥誌,很快就能攻取的情況。

楊璟就給了他們一百多個白皮帽,讓他們回去作為標記,約定四更從寶賢門進城。

到了約定時間,楊璟命令指揮使吳與寧等人率領軍隊登上城牆進入城中。

也兒吉尼聽說變故,倉促出逃,明軍)追到城東伏波門,將他擒獲。

朱亮祖、周德興各自率領部下入城,隻有張彬還駐紮在南關。

張彬當初攻城時,被守城的人辱罵,曾經憤怒地說:“城破的時候,要把城中人全部殺光。”

等到攻克城池,楊璟擔心他放縱殺戮,下令說:“殺人、傷人以及搶劫掠奪的人處死。”

張彬才作罷,眾人的心情於是安定下來。

第二天,把也兒吉尼押送到京城。

晚上,有流星像雞蛋一樣大,青紅色,從紫微星座的西邊升起,向北運行,到雲中消失。

甲子日二十五日),陳友定原來的部將金子隆攻陷將樂。當初,陳友定戰敗後,他的部將金子隆、馮穀保等人,糾集清流、寧化的散兵,侵擾將樂,氣焰很囂張,守禦千戶宋國成據城堅守,到這時賊黨越來越多,攻城更加急切,宋國成因援兵不到,棄城逃跑,金子隆等人於是攻陷將樂,殺死知縣馬源、主簿蘇兼善,乘勝侵擾延平,攻打四鶴門,指揮羅德聚、千戶李申擊退了他們。

乙醜日二十六日),皇上在汴梁,賜給北征的各位將領夏季的衣服。

丙寅日二十七日),命令中書省核查各位將士的戰功。任命都督同知馮宗異為征虜右副將軍。

設置刻期百戶所。

最初挑選士兵中能快速行軍的二百人,稱他們為“刻期”,讓他們傳遞緊急情報。

到這時設立百戶所,任命張德成為百戶,統領這些人。

金子隆等人又侵犯延平,官軍在城南橋列陣抵禦。

指揮蔡玉率領眾人奮勇攻擊,大敗敵軍,追擊到沙縣的青雲寨。

金子隆等人憑借險要地勢防守,建寧衛指揮使沐英派兵夾擊,攻破山寨,擒獲馮穀保。

戊辰日二十九日),征南將軍廖永忠進軍到南寧,元朝上浪屯田千戶宋真抓住他們的守將平章咬住、參政那海,派使者前來投降。

廖永忠全部收繳各部門的印章,命令宋真守衛該城,押送咬住等人前往京城。

命令浙江、江西二行省以及蘇州等九府運送三百萬石糧食到汴梁。

參政傅友德攻克神頂寨。

元朝守將張知院等人率領部下投降。

江西永新州遭遇大風大雨,蛟龍出現,江水突然暴漲,湧入城中,水深八尺,百姓房屋被衝毀,很多男女溺水而死。

事情上報後,皇上派遣使者賑濟災民。

任命邳州知州李相掌管和州事務並兼管防守事宜。

李相到和州後,因南鄉銅城堰閘廢棄已久,堰閘下的田地都是沃土,而百姓無法耕種。

東門石閘坍塌,貫城河淤塞,這些都成為百姓的禍患,於是召集當地父老,召集眾人修繕疏通,估算工程和材料,讓熟悉事務的父老監督工程。

不久,兩座閘口都建成了,按時開啟關閉,以防禦旱澇。

堰堤周長二百多裡,農田得以常年豐收。

貫城河東西共一千多步,行船便利,百姓因此受益。

這個月,皇上因為金子隆等人的賊寇之亂還沒有平息,命令平章李文忠率領軍隊前往討伐他們。

皇上派人祭祀元朝舊將領察罕帖木兒,祭文說:“強勁的草,沒有疾風就無法顯現;忠誠的人,沒有亂世就難以彰顯。你李將軍,在中原動蕩、元朝綱紀混亂之時,權臣在朝內專權,守將在外地擁兵自重,致使戰亂頻發,國勢日益危急,人們都以為元朝已無可用之才。而將軍你卻以忠義之心,展現出智勇雙全。以名爵相勸誘,明確等級名分,舉起義旗興兵,齊魯的強兵尚且隻能固守,你卻能在野外列陣,向朝廷請命,進退有方,聽從君命。當時,你的忠心如同五星般明亮,號令如冰霜般嚴明,因此能感動天地、震懾鬼神,所到之處無往不勝,這都是源於你的忠誠。然而,軍隊取勝後,你卻漸漸驕傲自滿,收納逃犯,釋放罪徒,忠義之心逐漸虧損,被鬼神看在眼裡,於是遭遇不測之禍,死於敵手。但你的忠誠尚未完全泯滅,奸邪也未充分暴露,壽命不長,這究竟是為何?難道是因竭儘忠誠、身先士卒而導致這樣的結果嗎?還是說臣子掌握兵權就會如此?唉!自古以來,英雄立誌卻事與願違,抱恨九泉的太多了。因此我向你列舉這些事跡來祭奠,如同你生前對話一般。神靈安享祭品後離去,我記錄下這些歸來,這誅心之言,你姑且聽著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陳友定的舊部將泉州陳總管又聚集殘餘部眾,攻陷同安縣。泉州衛指揮僉事周淵率軍攻打,周淵騎馬直衝入敵陣,斬殺陳總管,收複同安。

秋季七月初一己巳日,太白星金星)侵犯井宿星官名)。征戍將軍鄧愈的軍隊到達隨州,元朝左丞王誠以及守衛雞籠寨的參政楊仲華等人都投降了。

廣西左江太平府土官黃英衍、右江田州府土官岑伯顏等人派遣使者帶著印章到平章楊璟處投降。

辛未日初三日),命令戶部通知各行省停止鑄造錢幣。不久,因國家用度不足,又下令開爐鑄錢。

壬申日初四日),皇上親自繪製進軍陣圖,派遣使者交給大將軍徐達,同時命令各衛所的運糧船都前往濟寧運送軍糧。

丙子日初八日),皇帝下令給新上任的北方地方長官說:“管理百姓的職責,在於愛護百姓。何況是剛剛歸附的地區,百姓困苦不堪,若不能讓他們安定生活,他們將會再次流離失所,辜負他們的期望。你應當體會我的心意,好好安撫他們,不要加以侵擾傷害。精簡徭役、節省開支,讓他們生活富足;倡導孝道、鼓勵忠誠,讓民風淳厚。若能照我說的做,不僅百姓會受你的恩惠,你也會獲得奉公守法的好名聲。”皇上於是命令中書省給予賞賜,以激勵他們的廉恥之心。

己卯日十一日),皇上在汴梁,又命令大將軍徐達等人說:“將軍駐軍河洛一帶,養精蓄銳,籌劃部署,已見成效。如今軍中士兵都鼓足勇氣想要作戰,況且秋天臨近,糧餉大致充足,趁機進軍,正是時候。應調遣益都、徐州、濟寧的將領,各自率領精銳部隊,全部到東昌會合,等待出征。”

辛巳日十三日),皇上與侍臣談論創業的艱難,皇上說:“我依靠將帥的力量,掃除禍亂,成就大業。如今天下漸趨太平,我難道不想休養生息、自我娛樂嗎?但我敬畏上天,擔憂百姓,若所作所為有不當之處,上違天意,下失民心,發展到極致,就會天怒人怨,沒有不滅亡的。我每當想到這些,內心就惶恐不安。”

將唐、鄧二州的穰、泌陽、內鄉、新野、鎮平等縣劃歸南陽府管轄。

壬午日十四日),新寨的麻張等人叛亂。征戍將軍鄧愈派遣安陸衛指揮同知吳複等人討伐平定了他們。

戊子日二十日),元朝平章阿思蘭獻象州投降。起初,阿思蘭從全州戰敗後,率領殘餘部眾退保象州。等到征南將軍廖永忠的軍隊抵達梧州,派遣指揮耿天璧等人討伐他。軍隊到達賓州境內,阿思蘭又派部將李左丞迎戰,耿天璧擊敗了他。阿思蘭形勢窘迫,於是派兒子僧保前來歸附。到這時,阿思蘭親自率領部眾到廖永忠處投降,獻上三枚銀印、三十七枚銅印、五枚金牌,廣西全境平定。

己醜日二十一日),都督同知康茂才率領軍隊從陝州渡過黃河,進軍攻取安邑等縣。

庚寅日二十二日),皇上對中書省大臣說:“中原地區經曆戰亂後,孤苦貧困的老人和小孩大多流離失所,應當派人賑濟撫恤他們。”中書省大臣以國家用度不足為由回應,皇上說:“得天下者得民心。老年人是民眾的父母,年幼者是民眾的子弟。體恤老人,天下做子女的就會高興;體恤幼童,天下做父母的就會高興,天下的老幼都高興了,不歸附的人就少了。如果聽任他們窮困而不體恤,百姓就會失望地說:‘他憑什麼做我們的君主?’所以救濟窮困的人,不怕沒有餘財,隻怕沒有這份心意。能推己及人,何愁用度不足?如今的要務,以此為最優先,應儘快施行。”

辛卯日二十三日),平章楊璟等人從靖江率領軍隊返回京城。

皇上將要從汴梁出發,大將軍徐達等人從陳橋前來辭行。皇上告誡他們說:“我和你們率軍渡江,發誓鏟除禍亂,安定天下。如今士兵們舍棄父母妻兒,在箭石中作戰,九死一生,很久沒有休息了。我每當想到這些,內心就惶恐不安,實在是迫不得已。中原的百姓,長期受群雄迫害,死亡流離,遍布道路。上天在上,我不敢忘記。所以命令你們率軍北征,肅清中原,拯救百姓於困苦之中。從前元朝興起於沙漠,其祖宗有德行,天命讓他們入主中原,將近百年。如今他們的子孫懈怠荒廢,不體恤百姓艱難,上天厭棄他們,君主有罪,百姓有何罪過?前代改朝換代時,交戰雙方視為仇敵,肆意屠殺,違天虐民,我實在不忍心。你們各位將帥應當以此為戒。攻克城池時,不要擄掠,不要焚燒,不要濫殺,務必讓集市照常營業,百姓安居樂業。凡是元朝的皇族親戚,都要善待他們,或許才能上答天意,下慰民望,實現我討伐有罪、拯救百姓的誌向。有不服從命令的,必定嚴懲不貸。”眾將都很感動,拜彆後退下,相互說道:“主上如此愛民,我們怎敢不恭敬遵從!”

都督同知康茂才率軍抵達河北,安邑、夏縣都投降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丙申日二十八日),皇帝的車駕從汴梁出發,返回京城,命令右副將軍馮宗異留守汴梁。

焦山等寨的賊首劉士原等人聚集殘餘黨羽,侵擾汝州、三屯、尚店等地。左丞何文輝率軍抵達嵩州,派遣指揮任亮等人討伐擊敗了他們,殘餘黨羽潰散,繳獲七十多匹馬騾。

丁酉日二十九日),皇太子代理祭祀太廟,祝辭說:“此時正值孟秋,合祭禮儀莊重。因父皇巡視汴梁,治理中原,來不及親自表達孝誠之心,於是命我恭備祭品,到太廟祭祀,以表追思仰慕之情。”

元朝郴州守將左手楊獻城投降。此前,平章楊璟的軍隊抵達桂陽,左手楊率領部眾逃往郴州,楊璟派遣千戶楊複率軍討伐,左手楊堅守不下。到這時,楊璟攻克靖江返回,左手楊便帶著元朝授予的金銀牌印前來投降。

京城發生火災,蔓延燒毀民房和永濟倉。

揚州府從五月開始不下雨,到這個月,發生旱災,莊稼受損。

大將軍徐達傳令都督同知張興祖、平章韓政、都督副使孫興祖、指揮高顯等人率領益都、徐州、濟寧的軍隊在東昌會合,同時命令右丞薛顯、參政傅友德、左丞趙庸、平章曹良臣、俞通源,都督副使顧時、右臣梅思祖,各自率領軍隊,部署兵馬渡過黃河。

南海盜賊馮簡等人作亂,縣人關敏倡導義兵攻打盜賊,戰死。起初,馮簡等人在龍潭搶劫,關敏召集眾人襲擊抓捕,獻上一百多個盜賊。征南將軍廖永忠於是讓關敏暫代巡檢,盜賊因此懷恨,聚集起來再次圍攻他的家鄉,關敏力不能支,被盜賊殺害。後來盜賊被平定,廖永忠上報此事。皇上因關敏生前未授官職,卻能仗義討賊,為國犧牲,特意追贈他為敦武校尉、兵馬指揮司副指揮,表彰他的家鄉為“忠義鄉”,命令有關部門建立祠堂,每年按時祭祀。

戊戌日三十日),儒士李訥上書,大致內容是:“《詩經》說:‘富人尚可慶幸,可憐孤獨無依之人。’《尚書》說:‘關懷保護百姓,施恩鰥夫寡婦。’這是王道的首要事務。如今天下百姓,有幸擺脫戰亂,沐浴清明教化,就像去掉頭頂的盆子仰望白日,走出陰穀登上春台,無不歡欣鼓舞,獲得新生。但在眾多百姓中,我常見到無父母的孤兒、無子女的老人,孤苦無依,衣食艱難,希望陛下命令有關部門收養,以廣施仁恩。”皇上看後,對李訥說:“你說得很對。我之前已命令中書省賑濟撫恤,正是為此。”

這個月,帶刀舍人周宗上書說:“陛下天生聖明,神武而不嗜殺,數年之間,掃除群雄,平定江南、閩廣,奪取山東、平定河洛,易如反掌,雖因上天授予,實則源於陛下的聖明謀略。如今隻有皇太子,是國家的儲君,為天下人所仰望,應在此時選擇忠良之士,讓他們陪伴皇太子相處遊樂。其侍從仆役,也必須挑選謹慎端正之人,讓皇太子每天接觸正事、聽聞正言,了解前代興衰,辨彆人心邪正,探究事理得失,考察自身是非。這樣,皇太子就能修養德業,日益進步,親近好人,疏遠壞人,福澤億萬百姓,為萬世所依賴。國家根基穩固後,還必須廣求人才並任用。如今所用的人才,其學業才能都是長期積累而成,非一朝一夕可得。若現在不培養未來的人才,我擔心數年之後,壯年人老去,年輕人未學有所成,陛下想求人才,從何而來?如今不如在府州縣開設學校,設置學官,從公卿大夫到平民的子弟,都加以教育培養,或許才不會失去他日之用。”

大明太祖聖神文武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實錄卷之三十二

喜歡白話明太祖實錄請大家收藏:()白話明太祖實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