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三十七_白話明太祖實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白話明太祖實錄 > 第41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三十七

第41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三十七(1 / 2)

洪武元年4065年)十二月初一,任命汪廣洋、劉惟敬為中書省參政,楊憲為禦史中丞,錢塘為刑部尚書,郭景祥為浙江行省參政,阮崇禮為江西行省參政,安然為山東行省參政。

禮部尚書錢用壬因年老辭官,皇帝賞賜他居住在湖州。

錢用壬,廣德人,原是元朝的進士,擔任過翰林編修官。

張士誠占據吳地,任用他為淮南省參政,後來他歸附,被授予按察司副使,升為中書省參議,改任禦史台經曆,不久後擔任禮部尚書。

到這時他告老還鄉,朝廷仍舊賜給他六千錢,讓他與妻兒一同居住在湖州。

大將軍徐達攻克太原,擴廓帖木兒趁夜逃跑,徐達)收降了他的部眾。

當初,元朝君主向北逃竄,命令擴廓帖木兒收複北平,於是擴廓帖木兒率領軍隊出雁門關,準備從保安州經過居庸關來攻打北平。

徐達聽到這個消息,對眾將領說:‘王保保率領軍隊遠征在外,太原必定空虛,北平的孫都督統領六衛的軍隊,完全能夠鎮守防禦。

我和你們趁他們沒有防備,直接攻打太原,搗毀他們的巢穴,那麼他們前進不能作戰,後退沒有依靠。

這就是兵法中所說的攻擊敵人的要害,直搗敵人的虛弱之處。

如果他們回軍援救太原,就已經被我們牽製住,前進後退都會失利,必定會被擒獲。’

眾將領都說好。

於是率領軍隊徑直前進。

擴廓帖木兒到達保安州後,聽到這個消息,果然回師,他的軍隊來勢非常凶猛。

副將軍常遇春和徐達商議說:“我們的騎兵雖然已經集結,但是步兵還沒有到達,不能和敵軍)交戰。

不如派遣精銳的士兵在夜裡偷襲他們的營地,敵軍的部眾就會混亂,敵軍的主將就會被我們擒獲。”

徐達認為他說得對。

恰逢擴廓帖木兒的部將豁鼻馬暗中派人約定投降,並且請求做內應。

徐達於是派兵在夜間襲擊了敵軍。

擴廓帖木兒正點著蠟燭坐在帳中,讓兩個童子拿著書在一旁侍奉,眾人發覺情況有變,開始混亂騷動起來。

擴廓帖木兒倉促之間不知所措,急忙穿上靴子,還沒穿好,光著一隻腳從營帳後麵逃出,騎上一匹沒備鞍的馬,帶著十八個騎兵逃走了。

到了第二天早上,豁鼻馬派他的兒子前來報告。

徐達等人率領軍隊前進,在太原城西紮營。

豁鼻馬率領他的部將投降,徐達得到了四萬士兵,四萬多匹馬。

擴廓帖木兒逃到大同。

常遇春率兵追擊他,追到忻州,沒有追上就返回了。

擴廓帖木兒於是逃到了甘肅。

己巳日,在午門外設置登聞鼓,每天派一名監察禦史監督,凡是民間的訴訟,都從基層處理。

然而皇上或者府、州、縣等行政機構以及按察司不替他們)伸張正義,以及有重大冤屈之事,自己無法向上申訴的,允許他們)擊打登聞鼓直接向皇帝申訴),監察禦史要隨即引領申訴者)上奏此事),敢阻止申訴者)告發的人處以死刑。

那些有關婚姻、田地等瑣碎事務,都歸相關部門處理,不允許擊鼓鳴冤。

皇上退朝回到宮中,皇太子、各位王爺在旁侍奉。

皇帝指著宮中的空地說:‘這裡不是不可以建造亭台樓閣,作為遊覽觀賞的場所。

現在隻是讓宦官種植蔬菜,實在是不忍心耗費民眾的錢財,勞累民眾的體力罷了。

從前商紂王建造裝飾豪華的宮室,不體恤百姓,天下人都怨恨他,最終身死國亡。

漢文帝想要建造露台,卻因為要花費百金而感到可惜,當時的百姓安居樂業,國家富裕。

奢侈與節儉不一樣,安定與動亂差彆懸殊,你們應當記住我的話,常常保持警戒。’

庚午日,大將軍徐達派右丞薛顯、參政傅友德率領雄武、寧國、橫海衛的步騎兵在石州攔截賀宗哲等人的軍隊,派戴複初暫代管州事務,丁玉明暫代忻州事務,蔣應宗暫代崞州事務,翁子奇鎮守太穀。

辛未日,監察禦史高原侃進言說:“京城的百姓遵循沿襲元朝時的舊習俗,凡是有喪葬之事,就設酒席宴請親友,演奏音樂使死者歡娛,隻是比較酒菜的豐盛或菲薄,沒有哀傷悲戚的感情。

社會風氣的敗壞到了這種地步,這絕不是治理國家的好現象。

況且京城是天下的根本,是萬民效仿的地方。

一件事不符合常理,那麼天下的人就會輾轉相互效仿,弊病多得說不完。

何況送終是禮中的大事,不能不慎重。”

請求禁止這種行為,以敦厚風俗教化。

皇帝認為他的話很對,於是下詔命令中書省,讓禮部官員製定官民的喪服製度。

壬申日。將宣徽院改設為光祿寺,設置光祿卿,為正四品官員;設置少卿,為正五品官員;設置寺丞,為正六品官員;設置主簿,為正八品官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所屬的尚食等局,又將太常司的供需庫劃歸其管理,局庫官員的品秩仍按照舊例。

任命徐興祖為光祿少卿。

任命劉紹先為尚寶司卿,邵禮為尚寶司少卿。

改太史院為司天監,設置監令一人,正三品;少監二人,正四品。

監丞一名,官階為正六品。

主簿一人,官階為正七品。

有主事一人,官職為正八品;五官正五人,官職為正五品;五官副五人,官職為正六品。

靈台郎官職名)設置兩人,品級為正七品。

保章正設二人,官品為從七品。

有三名監候官,為正八品官職。

司辰八人,官階為正九品。

漏刻博士六名,品級為從九品。

又設置回回司天監,設監令一人,正四品;設少監二人,正五品;設丞二人,正六品。

製定三師朝賀東宮的禮儀。

皇上因為太子的師傅都是有功勳的舊臣,應當用特殊的禮節來對待他們,他們)朝賀太子,難以和一般的官員相同,所以命令禮官考察古代的事例來確定相應的)禮儀。

於是禮部以及翰林院的諸位儒臣商議說:‘唐朝的製度,群臣朝賀太子,行四拜禮,太子答謝後二拜。

三公前來朝賀,皇帝在前邊和後邊都要答拜。

近代不再施行答拜群臣的禮儀,而對於太師、太傅、太保的禮儀卻不能不重視。

現在擬定好相關禮儀,凡是遇到大型朝賀,在前期要在大本堂設置皇太子的座位,在堂中設置答拜時用的褥位,在堂前設置三師、賓客、諭德拜謁的位置,兩位讚禮官位於三師的北麵,兩位內讚官位於堂中,全都東西相對。

到了那天,皇太子穿著平日的衣服登上座位,三師、賓客穿著平日的衣服進入,走到自己的位置上,麵向北站立,皇太子站起來,麵向南。

讚禮官高唱行鞠躬四拜之禮,皇太子接受前兩拜,回拜後兩拜。

禮儀結束後,皇太子返回宮中,三師以下的官員按照次序離開。’

大將軍徐達派遣參政陸聚攻打車子等山寨。

癸酉日,皇帝詔令確定皇太子、親王及士庶婚禮。

禮部官員和翰林學士等儒臣商議說:“但凡皇太子舉行婚禮,婚禮之前,禮部要發文給司天監,選擇納采的日期,奏請皇帝任命某位官員作為使者。

某官擔任副使,通告文武百官,準備好朝服排班侍立。”

前一天,內使監在奉天殿正中設置皇帝的座位和香案,和平時一樣。

尚寶卿在皇帝座位的南麵設置放置寶璽的幾案。

禮部官員在丹陛上擺放大雁和其他禮物。

侍儀司設承製官位於殿上禦座之東及丹陛之東南。

設置使者和副使行拜禮的位置在宮殿前紅色台階內道路的西側,在東邊的為上位,麵向北方。

兩名讚禮官站在宮殿台階上麵靠南的地方,一東一西,麵對麵站著。

司讚二人站在使者拜位的北邊,知班二人站在司讚的南邊,都東西相向。

文武百官在文武樓的北麵侍立,東西相向。

安排四名文武班舍人站在文武官員的北邊,稍微靠後一點,東西相對而立。

引領使者兩人站在使者的拜位以北,站在西邊麵朝東。

拱衛司、光祿寺的官員分彆站在奉天殿門的左右兩邊。

兩位將軍站在殿上簾子前麵,六個人站在奉天門的左右兩邊,四個人站在丹陛上的四個角上,又有六個人站在奉天殿的左右兩邊,都東西相對。

四名負責鳴鞭的人站在丹陛上,麵朝北方。

將捧著大雁和禮物的人安排在丹陛下的西邊,麵朝東。

這一天,金吾衛在午門外的東西兩側布置士兵和儀仗。

拱衛司在宮殿前紅色台階和紅色台基的東西兩側陳設儀仗。

和聲郎在丹墀的南邊設置樂隊,做好準備但不演奏。

侍儀司在奉天門外的正中間擺設儀仗和大型樂隊。

天剛亮,初次擊鼓戒嚴,催班舍人催促百官穿好朝服,導駕官、侍從官進宮迎接皇帝車駕。

其次是嚴官,由引班舍人引導文武百官入殿,在侍立位站立。

引禮官引導使者穿戴好朝服,站在丹墀的西邊等候。

各位執事各自到自己的位置上去。

三嚴之時,侍儀官上奏說外麵已準備好。

禦用監跪著上奏說:“請皇帝穿戴袞冕,尚寶卿手捧玉璽在前麵引導,侍儀按照常儀引導皇帝。”

到達奉天殿後,皇帝登上禦座,卷起簾子,揮動響鞭,雞人報時完畢後,引禮官引導正副使者到宮殿前紅色台階下的拜位上。

讚禮官唱讚行鞠躬禮,行四次跪拜禮,起身,身體站直。

秉承皇帝旨意的官員走到皇帝座位前跪下接受皇帝旨意後,從中間的門出來,來到宮殿台階上宣讀皇帝旨意的位置,宣稱有皇帝的旨意。

讚禮官讓使者和副使跪下,宣讀製書說:‘奉命將某氏女子納為皇太子妃,命你們前去行納采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宣讀製書完畢後,承製官從西門進入。

典儀官唱‘使者、副使俯伏,起身。’

讚禮官高唱鞠躬,行四次拜禮,起身,引禮官引導正使和副使退下站在西邊。

執雁的人和拿著禮物的人從西階上去,取了大雁和其他禮物從中間的台階下來,執雁的人在前麵,拿著禮物的人跟在後麵,使者跟在最後,到達奉天門外,由儀仗隊、鼓吹樂隊引導前行。

使者出去後,侍儀官跪著奏報:‘禮儀完畢,皇帝起身,百官依次退出。’

在納采的前一天,有關部門在妃子家的大門外設置使者和副使者的營帳,方向朝南。

假如正使、副使按順序站立在大門外的東邊,麵向西方,以北邊為上位。

設置主婚者,按順序站立在大門內的西邊,麵向東。

在廳中設置香案,安排使者和副使站立的位置在香案的東邊,麵朝西,以北為上位。

設置主婚者在香案的南邊接受製命舉行儀式),麵向北。

在廳下主婚者拜位的北麵設置讚禮的位置,東西相對。

設置儐相二人,讓他們站在讚禮官的南邊,東西兩個方向相對站立。

引導兩位使者站在廳上南邊柱子的左右兩邊,東西相對而立。

那一天,使者奉皇帝的旨意,拿著大雁和禮物來到嬪妃的宅第,儀仗隊和鼓吹樂隊分彆排列在大門外的左右兩側。

使者下了馬,由引禮官引領進入休息的地方,辦事人員在門外陳列禮物。

儐相引領主婚人穿著朝服,依次站立在大門裡麵的西側,麵向東。

引禮官引領使者出來,依次站在大門外的東邊,拿著大雁的人站在使者的南邊,都麵向西。

儐相出來,走到使者麵前說:‘可以開始讓賓客入內)了。’

使者)恭敬地對女方家的)使者說:‘我)奉皇帝的命令,太子納妃,要選擇有美德的女子,國家有典章製度,皇帝)讓我來行采擇之禮。’

儐相進去報告,主婚人說:‘我的兒子不熟悉婚禮禮儀,不足以供您選擇,但是恭敬地接受您的命令,我不敢推辭。’

儐者出來,報告完畢,又進來引領主婚者到大門口南邊,麵朝北站立。

讚禮主婚的人拜了兩拜,使者不回拜。

主婚者向使者作揖,請使者先進門,站在西階下。

引領使者從東邊的台階登上堂,站在香案的東邊,拿著大雁的人站在使者的南邊。

執事人員在庭中陳列禮物。

儐相引導主婚人到行拜禮的位置,行四次拜禮,從西邊的台階登上,走到香案前麵,使者宣稱有皇帝的詔令。

主婚人跪下。

使者宣讀詔書說:“我奉皇帝的命令挑選女子。”

拿著大雁的人捧著大雁走上前,使者把大雁交給主婚的人,主婚者跪著接受大雁後起身,再把大雁交給身邊的人。

儐相引導主婚人從西階下堂,到達規定的位置。

讚禮官唱:“四拜。”

禮儀結束,儐相引領主婚人退到西邊的台階,讓副使從東邊的台階下去然後出去。

主婚人帶領執事們收下禮物,詢問女子的姓名。

副使接受采禮後,出來站在中門外東邊,麵朝西,主婚者站在西階下。

儐者進去接受命令,出來走到使者麵前說:‘請問有什麼事?’

使者說:‘太子妃的人選,已經挑選好了,將要占卜一下,奉皇帝之命詢問女方的姓名。’

儐者進去報告,主婚者說:“詔命認為臣下我的女兒能夠侍奉太子,臣下我不敢推辭。”

儐者出來告訴使者後,又進去引主婚者出來,在中門外的南邊迎接使者和副使,麵向北方拜了兩次,使者不回禮。

儐相引導主婚者先站在西階下。

引導使者和副使進門,從東邊的台階升堂,站在香案左邊,拿著大雁的人站在使者的南邊,都麵向西。

執事官在庭院中陳列禮物。

儐相引導主婚人來到行拜禮的位置,行兩次拜禮,從西邊的台階登上去,走到香案前麵,麵向北站立。

使者聲稱有皇帝的詔令。

讚唱‘跪下’。

使者說:“我奉詔令來詢問名字,將要用占卜來決定這件事。”

主婚人說:‘臣下我的第幾個女兒是某氏所生。’

拿著大雁的人捧著大雁前行,使者把大雁交給主婚的人,主婚的人跪著接受,然後起身,把大雁交給身邊的人,從東邊的台階走下,回到原位行再拜之禮。

禮儀結束後,主婚人後退站在西邊。

使者從東階下堂,站在中門外的東邊。

儐相接受主婚人的命令,走到使者麵前請求說:某公奉皇帝的命令來到某此處指新郎或新娘)的住處,請允許我以禮招待您的隨從人員。

使者說:我既然已經接受任務,怎敢推辭。

儐相進內室稟告,主婚的人說:‘這是先人的禮節,冒昧堅決地請求您遵從)。’

儐者出來告訴使者說:‘某推辭了,但沒有被允許,聽到了命令,怎麼敢不服從。’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引領使者進入,登上台階。

於是馬上開始舉行飲食的禮儀。

主婚人接受了使者的聘禮後,使者返回,主婚人把使者送到門外。

占問得到吉兆。

皇帝駕臨奉天殿,派遣使者行納吉禮,儀式和納采禮一樣。

前一天,有關部門在妃氏宅第設置使者和副使的臨時住處,並在宅第內設立香案、拜立位,與前一天的禮儀相同。

當天,使者奉命拿著大雁和禮物來到妃子的宅第,儀仗隊和鼓吹樂隊分彆排列在大門外麵的左右兩邊。

使者進入,負責相關事務的人陳列禮物。

儐者像之前一樣請示事情。

使者說:‘通過占卜和筮卦來商量,卦象和占卜的結果都顯示順從是吉利的。’

製使我)告知吉祥之事。

儐相進內室稟告,主婚人說:‘臣下某某的兒子愚笨,擔心他不能勝任。’

占卜結果顯示大吉,這是我的幸運。

臣下恭敬地遵奉典章製度。

儐相出來,宣告完畢後,進去引領主婚人出來,在大門外的南邊迎接使者,麵向北方拜了兩次。

儐相引領主婚人向使者作揖後,使者先進去,站在西邊台階的下麵。

引禮官引導使者進入,從東邊的台階登上,站在香案的左邊,拿著大雁的人站在使者的南邊,都麵向西。

辦事的人在庭院裡陳列禮物。

儐相引領主婚人到行拜禮的位置,麵向北拜了兩拜。

從西階登上,走到香案前麵,使者宣稱有皇帝的詔令。

主婚人跪著。

使者宣讀製書說:‘奉命宣告吉事。’

拿著大雁的人拿著大雁走上前,使者接過大雁,把它交給主婚的人,主婚的人跪著接過大雁。

起身,把幣帛交給左右之人,然後從西階走下堂,行再拜之禮。

讚禮完畢,引導主婚者退到西邊站立。

帶領使者出來,站在中門外東邊。

儐者出來,請使者按照問名的禮儀來對待相關事宜)。

納征的前一天,有關部門布置的場麵都與納采的儀式一樣。

這一天,使者捧著黑色和淺紅色的布帛、成束的絲帛、穀紋玉圭,來到妃子家的大門外,儀仗分彆排列在大門外的左右兩邊,在廳堂中設置放置玉帛的幾案。

儐相請求像前麵的儀式一樣進行。

使者說:占卜算卦沒有不吉利的情況,美好的配偶已經確定,皇帝派我來把禮儀方麵的情況通報你們)。

儐相進入屋內)告訴主婚的人說:‘我)奉皇帝的命令賞賜給我重禮,我恭敬地尊奉典章製度。’

儐相出來,報告完畢,再進去引導主婚者出來,在大門外迎接,麵朝北拜了兩拜。

使者不回拜。

儐相引導主婚者向使者行揖禮,然後使者先進入室內,站在西階下。

引禮官引導使者、副使進入,執事者舉著放置玉帛的幾案先行,捧著玉帛的人跟在後麵,各位拿著禮物的人又跟在捧著玉帛的人的後麵。

到達廳堂後,負責相關事務的人把盛放玉帛的幾案放置在香案的北麵,使者站在玉帛案的左邊,捧玉帛的人站在使者的南邊,稍微靠後一點,抬幾案的人退下站在西邊。

各位執事人員各自在庭院裡陳列禮物。

儐相引導主婚人到行拜禮的位置,行兩次拜禮。

引導皇帝從西階登上丹墀,來到玉帛案前,使者宣布皇帝的旨意。

主婚者下跪。

使者宣讀製書說:‘我奉製書宣告祭禮完成。’

捧著玉帛的人走到案幾前拿取玉帛,使者接過玉帛授予主婚者,主婚者跪著接受玉帛,起身,將玉帛交給身邊的人,然後從西階下堂,回到原位,行再拜禮。

讚禮的儀式結束後,引導主婚的人退下站在西邊。

引領正使、副使從東階下堂而出去。

主婚的人率領各位辦事人員各自收取禮物,行禮的正副使者按照前麵的儀式行事)。

請期的禮儀與納吉相同,隻是使者的言辭有所不同,說:‘通過龜甲和蓍草占卜詢問,某月某日是吉日,製使某人前來告知婚期。’

主婚的人說:‘怎敢不接受您的吩咐呢。’

在確定了迎親日期後,要派遣官員用一頭牲畜祭祀太廟,還要派遣使者帶著冊封文書,派遣使者帶著冊封文書的禮儀。

前期,司天監挑選日期,翰林院撰寫冊文,工部製造冊書、寶璽、首飾、車駕儀仗,禮部準備好合用的禮物以及冊書、寶璽的案幾,然後上奏皇帝取得旨意。

任命某官員為授冊、授寶使,某官員為奉冊、奉寶官,某官員為主節官,承製官發布告示,文武百官都穿著上朝的服飾,在朝班侍候。

前一天,內使監令在奉天殿設置皇帝的座位、香案,按照平常的禮儀。

尚寶卿設置放置寶璽的幾案,侍儀司在皇帝放置寶璽幾案的南邊設置放置貴妃寶璽、冊命文書的幾案,冊命文書在東邊,寶璽在西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設置主持禮儀的官員的位置在冊書、寶璽幾案的東邊,拿著符節的人站在他的左邊,稍稍靠後,都麵朝西。

在主節官的南邊、丹陛上的東南方設置承製官的座位。

設置奉冊官、奉寶官的位置在冊寶案的西邊,麵朝東;抬舉冊、寶案的舍人的位置在他們奉冊官、奉寶官)的後麵。

冊寶使位於丹陛內道的西邊,麵朝北,以東邊為上位。

又在使者的拜位以北、丹陛下麵的正中間設置冊寶使接受冊寶的位置,麵朝北方,其餘的陳設都與冊封皇太子的儀式相同。

和聲郎在丹墀的南邊設置樂隊,樂隊隻是擺設並不演奏。

鼓剛剛敲響第一遍,眾官員都穿上朝服,導駕官、侍從官進入朝堂)迎候皇帝。

其次,禮部官員在奉天門外陳設冊封用的冊書、寶璽和彩車,在冊寶彩車的南麵陳設皇太子妃的車輅、儀仗、冠服等物品。

引禮官引導捧冊、寶的使者穿著朝服,進入宮殿,站在丹墀西邊,等待冊封儀式開始,執事們各自就位。

在三嚴這天,皇帝穿戴好袞服和冕旒,尚寶卿、侍儀引導皇帝到奉天殿登上座位,禮部官員把冊書、寶璽分彆放置在案幾上,捧冊寶官以下的官員各自到達自己的位置。

禮儀官引導冊、寶使、副使各自到拜位,讚禮官唱拜,冊、寶使以下的官員都四拜。

承製官走到禦座前跪下承接製書,然後從中門出來,走到丹陛上的宣製位,主節官率領執節者從中門出來,沿著中陛下來,站在使者的東北麵,麵對著西。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