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起冊書案桌,中書舍人抬起冊書案桌,捧冊官跟在他的後麵;抬起寶璽案桌,中書舍人抬起寶璽案桌,捧寶官跟在他的後麵,這些人)都從中間的門出去。
校尉們各自舉著紅羅傘蓋遮擋護衛冊書和寶璽,從中間的台階走下,把放置冊書和寶璽的幾案放在宮殿前紅色台階下的正中央。
捧冊、寶案的舍人退到西邊站立,捧冊、寶的官員站在冊、寶案的東邊。
引禮官引導冊使、寶使稍微向前,到達接受冊寶的位置,麵向北站立。
秉承皇帝旨意的官員宣稱‘有皇帝的詔令’。
使者、副使都跪下,宣讀詔書說:‘冊封某氏為皇太子妃。’
皇帝下旨,命令你們某等人)拿著符節捧著冊書和寶璽舉行冊立的禮儀。
宣讀詔書結束,執節者脫下節衣交給主節官,主節官接過節交給授冊使,授冊使把笏板插在腰間,跪著接過節交給執節者,執節者又接過節,站起,站在授冊使的右邊。
奉冊官到放置冊書的案子前拿取冊書,麵向西把冊書交給授冊使,授冊使跪下接受冊書,起身,再把冊書放置在案上,拿出笏板,退下,回到自己的位置。
捧著冊書的官員也退下,回到原位。
奉寶官走到寶案旁,取來玉璽,麵朝西站著將玉璽交給授寶使,授寶使跪著接過玉璽,站起來,又將玉璽放在案上,拿出笏板,後退,回到原位。
捧著寶物的官員也回到原位。
引導禮儀的官員引導授冊、授寶的使者退下,使者)就到拜位麵向北站立。
秉承皇帝旨意的官員從西門進入,回奏完畢後,行讚拜之禮。
授予冊書和寶璽時,使者行四次拜禮,禮儀完畢後,抬起放置冊書、寶璽的幾案,中書舍人各自抬起幾案走出奉天門,仍舊用蓋覆蓋)加以遮擋保護。
拿著符節的人在前麵引導,到達奉天門外,授予冊書和寶印。
派人取來冊書和寶璽放在彩轎當中,按照順序出發前進,從午門的中門出去。
皇太子妃的儀仗走在前麵,其次是車駕,其次是冠服,其次是禮物,其次是冊寶輿,使者跟在後麵。
到皇太子妃的府第舉行冊立的禮儀。
前一天,有關部門在妃氏大門外為正使、副使設置臨時居處,又在中門外為內使監官以下設置臨時居處。
設置女官的座位在太子妃的合外道路西邊,麵向東。
設使者按順序站在大門外的東邊,副使和內使監官站在使者的南邊,執節者站在使者的北邊,稍微退後一些,都麵向西方。
設置主婚者依次站立在大門內的西邊,又設置使者、副使站立在中門外的東邊,麵向西,拿著符節的人站在使者、副使的北邊。
設置授予冊書、寶璽的內使監官員的座位在正副使節的北麵,麵向西方。
在中門外的西邊設置捧著冊寶的內使監官員的座位,在捧著冊寶的內使監官員的南邊設置主婚人的座位,都麵朝東。
兩名讚禮官站在中門的左右兩邊,兩名引導使者站在讚禮官的南邊,都是東西相對。
又在閣的正中間設置皇太子妃的座位,在妃座的南邊設置寶、冊案,在合門外的庭院中設置香案,香案隨著宮闕的方向擺放。
設置放著冊書、寶璽的幾案在香案的前麵,冊書在東邊,寶璽在西邊。
設置皇太子妃接受冊書、寶璽的座位在案幾前,麵向北方。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設置兩位捧著冊書和寶璽的宮人,位於妃子拜位的西邊,麵向東方。
設置授予冊寶的內使、監官的位置在冊寶案的東邊,麵朝西。
安排保姆兩人站在王妃的左右兩邊。
在傅母身後設置宮女的站立位置,東西相向。
設置宮人的拜位在庭院中,分兩行麵向北方。
典內二人站在妃拜位的北邊,司讚二人站在宮人的拜位北邊,都麵朝東西方向。這一天清晨,冊寶使捧著迎接皇太子妃的冊寶、車駕、儀仗、冠服、禮物,來到妃子的住所,儀仗和鼓吹排列在大門外的左右兩邊,準備齊全但不演奏。
在大門外的正中央陳列冊書、寶璽和彩色的車輿,使鹵簿駕、儀仗以及鳳轎等依次排列在大門外。
捧著冊書、寶璽的使者進入臨時休息的地方,宮中的使者邀請宮中使者、監官進入臨時休息的地方。
宮女先捧著太子妃的首飾和褕翟衣進入側室。
儐相引導主婚人穿著朝服站在大門內西邊,內侍引導內使、監官按順序站好。
站在中門外。
引禮官引導冊使、副使走出宮門,來到彩輿前,取出冊書、寶璽放置在案上,站在大門外東邊,執節官站在他們北邊。
儐相詢問來意,使者說:‘我奉皇帝的旨意授予太子妃冊書、寶印和禮物。’
儐者入內稟報,主婚者說:‘我恭敬地遵奉製命。’
儐相出來,稟報完畢後,進去引導主婚人到大門之外迎接,麵向北。
主婚者再拜,使者的副手不回拜。
儐者引導主婚者揖請使者先進門,持節者在前麵引導,舉案者跟隨其後,使者、副使跟隨其後,到達中門外,各自就位站立。
手持符節的人解開節衣,使者到桌案前取冊書,把冊書交給授冊的內使監官,內使監官接受冊書後交給內侍,內侍接受冊書,站在授冊內使監官的右邊。
副使前往案幾上拿寶璽,交給授寶內使監官,授寶內使監官接過寶璽,交給內侍,內侍接過寶璽,站在授寶內使監官的右邊。
負責抬案的人將案桌放下後退下,使者、副使也退下,回到原位。
宦官捧著冊書、寶璽從中間的門進入,將冊書和寶璽交給相關人員),宦官、監官跟在後麵,來到合門外麵,將冊書和寶璽暫且放置在幾案上。
宮女捧著皇太子妃的禮服進入內殿,請太子妃穿戴好,保姆、宮女、內侍等人在旁邊引導、隨從。
皇妃走出內室,保姆在前麵引導,接著宮女拿著扇子圍護著,再後麵宮女和太監各自拿著東西跟隨在後麵。
到合門外麵,傅姆引領妃子從東邊的台階走下,來到香案前麵,朝著宮闕站立。
保姆分立在左右兩邊,宮女、太監分立在他們身後。
內使監的官員宣稱有皇帝的詔令。
典內稟報說:‘妃行再拜之禮。’
典內啟奏接受冊書,授冊內使監官前往案前取冊書進獻給貴妃,貴妃接過冊封文書,交給接受冊封文書的宮女,宮女接過冊封文書,站在貴妃的左邊。
掌管禮儀的官員啟奏接受寶璽,儀式和接受冊書的儀式相同。
宮女接受了寶璽,站在接受冊命的宮女下方。
典內啟奏說:‘妃行再拜之禮,請求升座。’
保姆引導王妃從東邊的台階登上座位,就座之後,宮女捧著冊書、印璽各自放置在桌案上,退下站在左右兩邊。
保姆和宮女、太監各自升階站在侍立的位置上。
內侍引領宮官以下的人各自走到庭院中的位置,排成兩行向北站立,以西為上。
司讚官主持拜禮,宮官以下的人都要行四拜禮。
禮儀結束後,王妃走下座位,保姆引導她回到堂屋內。
主婚者和禮儀使者、副使者像行告期禮時那樣行禮。
副使乘坐驛車返回。
醮戒儀前期,內使監官在奉天殿設置皇帝的座位,與平常的禮儀相同。
侍儀司在奉天殿東耳房內設置皇太子的座位,皇太子的席位在奉天殿的西邊,麵朝東。
席的底層是用桃枝竹編織成的筦席,鋪上一層邊緣繪有彩色雲氣圖案的五彩蒲席。
在席位的左右兩邊設置兩名司爵內使,在司爵內使的東邊設置兩名司饌內使,這些人)都麵對麵站著)。
設置皇太子接受醮戒的位置在禦座的南邊,麵朝北方,在丹陛上設立皇太子的拜位,麵朝北方。
設置太子屬官的拜位在丹墀的兩邊,兩行朝北。
兩名讚禮官站在皇太子丹陛上拜位的北麵,兩名知班官站在讚禮官的南麵。
文武百官站立在文武樓的北麵,都麵向東西方向站立)。
其餘的陳設與頒發冊封詔書時相同。
這一天,天還沒亮,太子侍從官引導太子到次所,各執事官也各自就位。
皇太子穿戴好袞冕服飾,文武官員在兩旁侍立。
皇帝戴著通天冠,穿著縫紗袍,來到宮殿升上寶座,引進使引領皇太子從東邊的台階登上,到達丹陛宮殿前的紅色台階)處的位置,讚禮官讚唱行四拜之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引領皇太子從奉天殿東門進入,到達席位,麵向東站立。
司爵內使斟酒,將爵遞給皇太子,皇太子跪著,將圭插在腰帶中,接過爵,用酒祭奠少許,將爵遞給內使,內使跪著接過。
掌管膳食的內使將膳食交給皇太子,皇太子接過膳食,又將膳食交給內使,內使跪著接過膳食,放在席上,起身站在皇太子的左邊。
皇太子起身入席就坐,飲食結束後,將他領到皇帝座位前。
跪下。
皇帝命令他說:“去迎接你的相國,繼續我的宗廟祭祀之事,努力啊,要恭敬。”
皇太子說:‘臣恭敬地遵奉皇帝的旨意。’
俯伏,起身,從東門出去,來到丹陛上,行四拜禮,讚禮官完成讚禮的工作後,皇帝回宮。
尹進引領皇太子從東邊的台階走下來,文武百官依照次序走出。
親迎儀式的前一天,有關部門在太子妃家大門的外麵設置太子的臨時住所,朝向南方,東宮官員的臨時住所設在太子臨時住所的南邊,東西相對。
設置皇太子站立的位置在大門外的東邊,麵朝西方。
皇太子在合門外設置獻雁的位置,麵向北。
設置主婚者站立的位置在合門宮殿側門等)外麵的西邊,麵向東。
由妃氏主婚的人在天剛亮時備好酒肉到家廟祭告。
迎親前三刻鐘,東宮的官員們身著朝服,在東宮門外陳列儀仗、鼓吹樂隊。
引進使啟奏內嚴,東宮官員捧著玉璽到閣中恭迎。
儀鸞司將金輅車送到東宮門內。
引進奏報朝廷,做好對外防備。
皇太子穿著冕服,乘坐車駕出行,侍衛舉著旗幟儀仗等在前麵引導、跟從,依照常規儀節進行。
到達宮門,下車換乘輅車。
輅車啟動,東宮的官員以下人員)都跟從,拿著大雁的人捧著大雁跟在他們後麵。
皇太子到達太子妃家大門外,掉轉車頭向南,儀仗隊和鼓吹樂隊分彆排列在左右兩邊。
皇太子從車上下來,登上轎子,侍從在前麵引導,來到帷帳,皇太子從肩輿上下來進入帷帳。
然後,東宮的屬官各自在事先安排好的位置上就座。
皇太子快要到達的時候,主婚的人要設宴款待女方。
皇太子進入帷帳後,宮女和保姆引導太子妃穿上褕翟禮服,插上花釵,前前後後簇擁著,走出帷帳,站在殿內席位前,麵向南方站立。
傅姆站在太子妃的左右兩邊,宮女、內侍分彆站在她們的後麵。
主婚者身穿朝服,站在西階之下。
引進官引導皇太子走出帷帳,站在大門東邊,麵向西,左右侍從護衛的人如同平常的儀製。
儐相穿著朝服進去接受命令,出來後,站在門的東邊,臉朝西說:‘冒昧地請問您有什麼事?’
引進跪著啟奏完畢,皇太子說:‘我奉製命親自來迎接你。’
引進官領受命令後,起身,將皇太子的話傳達給讚禮的儐相。
儐者進入稟告,引導主婚者出來,在大門外西邊迎接皇太子,主婚者)麵向東方,行兩次拜禮,皇太子回拜。
引進官引導皇太子進入大門向左走,拿著大雁的侍從跟隨在後麵。
儐相引領主婚人從門的右邊進入,引領皇太子登上東邊的台階,進來站在房門之前,麵朝北站立。
主婚者從西階登上堂屋,站在合門外的西邊,麵向東。
引進官啟奏說:“跪下,啟奏,獻上大雁。”拿著大雁的人麵向西跪著進獻大雁,皇太子把圭插入腰帶,接過大雁,然後把大雁交給主婚的人。
主婚的人插好笏板,跪著接受大雁作為聘禮),起身,把大雁交給身邊的人,退下站在西邊。
皇太子拿出圭,俯伏於地),起身,拜了兩拜,從東邊走下台階)。
皇太子出門,到門外次舍中等待,主婚者不下堂相送。
當初,皇太子進入大門,太子妃的母親出來,站在合門外麵,皇太子站在放置大雁作為見麵禮)的位置的西邊,麵向南方。
皇太子行完拜禮之後,宮女和保姆引導妃子出來,站在保姆的左邊。
主婚人上前,告誡說:“要警戒啊,要警戒啊!要早晚謹慎勤勉,不要違背我的命令。不要對他說:‘努力啊,努力啊!’你的父親有訓示,你去接受時要恭敬。庶母勸告她說:‘恭敬地聽從父母的話。’”
宮女、保姆恭敬地引領、指導、跟從著她。
太子妃出門,司閨啟奏,太子妃乘坐輿車從中門出來,司閨啟奏,太子妃下輿,乘坐鳳轎。
皇太子揭開車簾,有關部門按規定排列儀仗隊。
太子妃走出內宮門,來到大車的後麵。
皇太子走出大門登上馬車。
太子車駕開動,東宮的侍從官員都騎上馬,按照來的時候的禮儀跟從出行。
到了東宮門外,侍從官員都要下馬進入。
皇太子的車駕到門內後,下車,換乘輿車進入,侍從官員跟隨,到達宮殿旁門時,皇太子下轎進入,在宮殿內殿門外的東邊等候,麵朝西。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合巹儀式前一天,內使監將太子妃休息的地方設置在東宮內殿的西邊,朝向南方。
司閨在內殿的正中間設置帷帳,在帷帳的東邊設置皇太子的座位,麵朝西方,在帷帳的西邊設置太子妃的座位,麵朝東方,與皇太子的座位相對。
在東房的殿中放置一個洗。向東南方向。
有一名掌管巾帕的宮女位於洗具的南邊,有一名掌管盥洗之事的宮女位於洗具的北邊,她們)都是麵向西。
在殿北設置太子妃的盥洗器具,司巾宮一人站在盥洗器具南邊,司盥宮一人站在盥洗器具北邊,都麵向東。
在帷幄正南方的中間設置酒案,把酒樽擺放在酒案上,在酒樽的北麵放置四個酒杯、兩個巹,這些酒杯都用現在的酒器來代替。
在酒樽的北邊設置兩個食案。
這一天下午三至五時,太子妃的鳳轎將要到來,內使監在東宮內殿專供休息的大帳篷前設置步障、地毯,一直延伸到帳幕內,等待太子妃的車駕進入東宮門,儀仗隊分彆排列在宮門兩側,宮內外的人各自舉著儀仗擁護,進入到宮殿前,司閨引導太子妃下轎登上肩輿,宮女侍從依照前麵的禮儀侍奉。
到達幄帳前麵時,司閨啟奏請求太子妃下轎前行,這時有人)拿著傘扇、燈籠,宮女們排列在太子妃的)前後。
保姆引導著太子妃進入臨時休息之處整理妝容服飾。
司閨引領太子妃來到內殿門的西邊,麵朝東站立。
內侍引導皇太子向太子妃行禮後進入。
皇太子先上台階,司閨引導太子妃隨後上台階,進入內殿,內侍引導皇太子到洗手的位置。
內侍上前開啟太子)洗手的用具,宮女往盆中倒入水,皇太子洗手。
內侍展開擦手巾,宮女拿毛巾進獻,皇太子擦手。
內侍上前啟奏請求皇太子到座位前,麵朝西站著,皇太子洗了手。
這時,司閨稟報請求太子妃前往盥洗的地方,司閨稟報開始洗手,宮女倒水,太子妃洗手;司閨稟報擦手,宮女遞上毛巾,太子妃擦手。
司閨啟奏請求太子妃到座位前麵,麵向東方站立。
內侍、司閨各自啟奏、請求皇太子和太子妃都入席就座。
皇太子的侍從站在帷幄的東邊,太子妃的侍從站在帷幄的西邊。
掌管膳食的宮女各自舉起食案進送到皇太子和太子妃麵前,掌管膳食的人進上食物,皇太子和太子妃都吃完後,掌管膳食的人各自撤下食物。
司醞宮女將酒爵取來獻給皇太子和太子妃,兩人都飲完後,司醞各自撤去空酒爵。
掌管膳食的人各自將食物進獻給皇太子和太子妃,進食完畢,撤下食物如同前麵禮儀所規定)的那樣。
司醞官再次取爵酒進獻,皇太子和太子妃飲完酒,像之前一樣撤去爵酒。
皇太子和太子妃吃完三道膳食之後,司醞官取來瓢盛酒進獻,皇太子和太子妃各自接過瓢,飲完酒之後,司醞官撤下空瓢。
禮儀完畢,皇太子和太子妃都起身。
內侍、內使、監官以及宮女等人引導護送皇太子進入宮中,司閨以及傅姆、宮女等人引導護送太子妃進入宮中。
內侍奏請皇太子更換禮服,司閨奏請太子妃穿上平日所穿的衣服。
皇太子的侍從吃太子妃的飯食,太子妃的侍從吃皇太子的飯食。
太子妃朝見的禮儀。
當天,太子妃早上起床沐浴。洗浴後要穿浴衣,戴翟鳥圖案的首飾。
司閨請示太子妃離開內室,宮女、內侍等引導隨從。
太子妃離開,到了內宮門,啟奏請求升上安車出宮。
到達內東門時,司閨啟奏請太子妃下轎,內使和傅姆引導太子妃入宮,障扇侍從按照常規禮儀進行。
到了內殿台階下麵,內使監的官員進去啟奏:皇帝戴著通天冠,穿著絳紗袍,就登上了禦座麵向南方而坐),左右的侍從按照平常的禮儀站列兩旁)。
司閨引導太子妃進入庭院,來到庭院前,麵朝北站立。
內讚唱“行再拜禮”,太子妃行再拜禮。
司閨引領太子妃從西階登上朝堂之類的地方),宮女捧著盛有棗和栗的笲一同登上去,到了皇帝的禦座前,宮女把盛有棗和栗的笲遞交給妃子,太子妃接過盛有棗和栗的笲走上前,把它放置在禦座前進行祭祀之類的儀式),尚食上前撤下棗栗笲)拿到東邊去。
司閨引導太子妃從東邊的台階走下來,回到原位,麵朝北站立。
內讚唱禮,太子妃行再拜之禮。
禮儀結束後,司閨啟奏請求太子妃前往皇後的宮殿,由傅姆、宮女等人引導隨從,來到皇後宮殿後,站在門外。
尚官進宮啟奏:‘皇後已經穿上禕衣、佩戴好首飾,就麵向南而坐,左右侍奉之人依照平常的禮儀在旁伺候)。’
司閨引導太子妃進入,來到宮殿庭院中的位置,麵朝北站立。
內讚唱禮“太子妃再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司閨引導太子妃從西階登上,宮女捧著盛有豬腿的笲跟在後麵,太子妃來到皇後禦座前,麵朝北站立。
宮女捧著肉脯和榛子進前交給太子妃,太子妃接過肉脯和榛子,進獻到皇後的禦座前,掌管膳食的官員上前撤下這些東西)拿到東邊去,司閨引領太子妃從東邊的台階走下,回到原位,拜了兩拜。
禮儀完畢後,傅姆引導太子妃退下。
皇帝、皇後與醴妃的禮儀和在宮中的禮儀相同。
第二天,新娘要舉行拜見公婆、侍奉公婆吃飯的禮儀。
那一天,太子妃妃早起沐浴,穿上翟衣,佩戴首飾。
司閨女官啟奏請求出行時的)前導和扈從依照先前的禮儀安排)。
到皇帝的宮殿外麵,等候皇帝進餐的時候,司閨引領太子妃進入,站在庭院中麵朝北的位置。
內讚官唱讚禮拜,太子妃行再拜禮。
司閨引領太子妃來到禦座之前,尚食局的宮女把食物進獻並交與太子妃,太子妃接過食物,進獻到皇帝麵前。
司閨引導太子妃從西階走下,回到原位,行再拜之禮。
禮儀結束後,司閨啟奏請求前往皇後的宮殿。
保姆、宮女、內侍等人引領太子妃來到皇後宮殿,站在殿門外麵,等候皇後進膳,司閨引領太子妃進入,站在庭院的北麵。
內讚唱禮,太子妃行再拜禮。
司閨引導太子妃從西階登上殿堂,來到皇後麵前,尚食宮的宮女把食物進獻給太子妃,太子妃接過食物,進獻給皇後。
司閨引導太子妃從西階下來,回到原來的位置,行再拜之禮。
禮儀結束後,司閨引領著太子妃走出房間。
皇帝、皇後宴請太子妃,禮儀和朝見的禮儀相同。
已經完成這些事之後,選擇日期拜謁宗廟。
親王的婚禮都與皇太子的婚禮相同。
隻有納采、發冊等禮,宣讀的製詞說:“冊封某氏為某王妃,命令你們舉行納采禮。”頒發冊書就說舉行頒發冊書的典禮。
他們的使者與主婚者所說的話也稍有不同。
如果是納采,使者就要致辭:某王的配偶,是個非常賢良美好的女子,派我來行選擇禮儀。
問名的時候,使者傳達言辭說:我已經接受命令,準備進行占卜,尊奉製度來問名。主婚的人說:按照製度,安排)臣下某某的子女可以侍奉某某親王,臣下)不敢推辭。
納吉的時候,使者致辭說:‘占卜和筮卦都和諧順遂,派我來告知吉祥。’主婚者說:‘我的兒子愚昧無能,占卜的結果是吉利的,我感到非常榮幸。’恭敬地奉行法典製度。
納征,使者致辭說:‘某王的配偶,占卜結果已經吉利了,製使某人帶著禮物來報告完成占卜之事)。’男家派人到女家請求商定結婚日期。使者致辭說:‘某月某日是良辰吉日,製使某來通知婚期。’主婚的人說:‘恭敬地接受您的吩咐。’
其餘的如頒發冊書、行醮戒禮、新郎親自迎娶、新人喝交杯酒、新婦朝見公婆、新婦侍奉公婆進食等禮儀,都和皇太子納娶妃子的禮儀相同。
皇上說:“古代的禮儀有新郎親自迎接新娘,拉著登車時用的繩索,親自駕車車輪前行一段路,現在既然用轎子迎親,那麼新郎為新娘掀起轎簾就相當於古代的親迎禮儀了。他們的合巹之禮依照古代的製度,用瓢飲交杯酒,用玉製作大雁。皇妃朝見皇帝,進入宮中時,乘坐小車,用帷幔遮蔽起來。拜謁宗廟時皇太子一同前往。婚禮完成後的第三天,皇帝設宴款待群臣和命婦,其餘的都按照原來的禮儀。
品官的婚禮,凡是品官結婚,都要派媒人送書信給女方,女方同意。
選擇納采禮的日期的前一天,主婚的人要在大門外設置賓客的臨時住所,在廳堂設置賓客的坐席。
到了納采那天,要在廳堂和庭院裡擺設大雁以及禮物。
媒人巡視檢查禮物,執事的人拿著禮物上前,新郎和媒人跟在後麵。
天亮以後,主婚人備好祝版,向宗廟祭祀,然後出發。
賓客來到女方的宅第,媒人進去通報,讚禮的人邀請賓客進入休息的地方,辦事的人各自在大門內陳列禮物。
女方家、主持婚禮的人穿著官服到大門外迎接。
讚禮的人引領賓客走出帷帳。
主婚人向賓客拱手作揖,請賓客進入婚禮場地)。
賓客和媒婆從東邊的台階走上去,主婚人從西邊的台階走上去,來到廳堂,賓客站在左邊,主婚人站在右邊,媒婆站在賓客的南邊。
辦事的人各自在廳堂和庭院裡陳列那些物品。
賓客和主婚人都拜了兩拜。
使者到主人家說:某官因為婚姻之事十分重大,將婚事)施加於某某女方),遵循禮儀製度,恭敬地派我來行納采之禮。
主婚的人說:我的女兒不熟悉女師的教導,既然承蒙您家選擇為兒媳),怎敢不拜謝您的美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