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年4066年)六月初一。
甲子這一天,賞賜國子監學生夏天的衣服。設置天平千戶所。
當時隘丁寨的土酋覃順歸降,於是設置了千戶所,任命覃順為千戶。
設置平陽衛。
寧州的父老到大將軍徐達的軍中投降,徐達派指揮吳宏前去安撫曉諭,並招撫邠州等地。
乙醜日,任命元分省參政崔文耀署理平灤府事務。文耀先前守衛平灤,率領所屬州縣前來投降,所以才有這個任命。
丙寅日,功臣廟建成,皇帝下令評定各位功臣的功績,以徐達排在首位,其次是常遇春,再其次是李文忠,再其次是鄧愈,再其次是湯和,再其次是沐英,再其次是胡大海,再其次是馮國用,再其次是趙德勝,再其次是耿再成,再其次是華高,再其次是丁德興,再其次是俞通海,再其次是張德勝,再其次是吳良,再其次是吳禎,再其次是曹良臣,再其次是康茂才,再其次是吳複,再其次是茅成,再其次是孫興祖,總共二十一人。
於是命令工匠塑造死者的塑像在廟中祭祀,並為活著的人留下空位。
當初,參政胡大海等人去世,皇上顧念他們的功績,已經下令在卞壼、蔣子文的廟裡塑造他們的雕像來祭祀。
到這時,又在新廟裡為他塑了像。
丁卯日。皇帝對國子學的官員說:“治理天下以人才為本,人才要以教導為先。
如今太學的教育,以道德品行為根本,用六藝來豐富文采,這是遵循古代的製度。
人才的興起,將會有其效果。
山上的樹木由土地生長出來,河中的流水由源頭聚集起來,太學中的人才由培養產生出來,要想樹木長得茂盛,一定要培固它的根,要想水流得長遠,一定要疏通它的源頭;要想人才培養有成效,一定要培養他的道德品性。
如果沒有培養造就的功夫,卻想要使他們成為人才,就好像堵塞了眾多河流卻想要讓水流暢通,砍伐剛生長的樹木卻想要得到大樹,這怎麼可能做到呢?
思州的土官田弘正派遣萬戶張思溫進獻馬匹和地方特產。
田弘正是田仁厚的兒子。
這時田仁厚去世,田弘正來報告喪事,並且請求繼承父職。
皇帝下詔書命令等到他服喪期滿,然後再授予他官職。
賞賜給思溫綢緞、銀鈔和銀錠。
戊辰日,大將軍徐達調派鳳翔守禦指揮餘思明守衛平涼。
庚午日,派遣使者去蘭山祭祀被壓死的將士。之前,大軍西征,路過蘭山下,剛好山崩塌了,許多士兵被壓死了。
皇帝聽說後非常哀痛,所以派使者前往吊唁,並命令撫恤他的家人。
皇上召見國子監的學生並問道:你們這些人在讀書的空閒時間,練習騎馬射箭了沒有?
他)回答說:‘都學習過。’
皇帝說:‘熟悉了嗎?’
回答說:‘沒有。’
於是便告誡他們)。
他們)說:古代的學者,文才足以治理國家,武略足以平定叛亂,所以能夠出則為將,入則為相,安定國家。
如今天下太平,你們雖然一心致力於文學之事,但又怎麼能夠忘記軍事方麵的事情呢?
《詩經》中說:‘有文有武的尹吉甫,萬國都以他為榜樣。’
正因為他有文才和武略,所以各個邦國才會以他為榜樣。
你們應該努力。
皇上讀《叔孫通傳》,讀到魯地兩個儒生不肯同行的事,就對侍臣說:‘叔孫通雖然被人說成是偷取了禮儀的糟粕,但他在秦朝焚燒典籍的廢墟上創立了禮儀製度,成就了漢朝的一代製度,也可以說是很難得了。’
像兩位儒生所說的話,不也是太迂腐了嗎?
如果一定要等百年以後才可以興複禮樂,那麼當時朝廷的禮儀就已經荒廢了。
朕聽說先王的禮製,是根據當時的情況製定適宜的措施,孔子也說:‘一年、三年就能有所成就),積累)三十年就能實現大治)。’
這大概就是根據當時的情況製定適宜的政策的意思。
如果說一定要等待一百年,那確實是迂腐不切實際)了。
甲戌日,大將軍徐達派遣指揮陳壽率兵駐守原州,黃旺駐守涇州。
涇州巡邏的士兵抓獲了慶陽小元帥的間諜張五十九,將他斬首。
徐達於是從涇州率領各路軍隊奔赴慶陽。
己卯日,徐達率軍駐紮在東原,命令右副將軍馮宗異、禦史大夫湯和、都督副使顧時、參政戴德率領軍隊從四麵圍攻慶陽城,張良臣打開西城門外出打水,任由人馬在城下馳騁。
徐達很生氣,督促張宗異進軍紮營,逼近西門,派遣寧國衛的將士守衛小東門。
第二天,張良臣率兵在東門出戰,都督副使顧時打敗了他,俘獲了他的九個副將,將他們斬首。
己卯日,常遇春等人攻克了開平。當初,皇上命令常遇春從鳳翔趕赴北平,征討北方偏遠地區的殘餘賊寇,讓平章李文忠輔佐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常遇春、李文忠率領八萬步兵,一萬騎兵,從北平出發前往攻取開平,途經三河,經過鹿兒嶺,越過惠州,在錦川打敗了原元朝將領江文清的軍隊,繳獲的士兵和馬匹數以千計。
軍隊到達全寧,原來的元朝丞相也速又率領軍隊前來迎戰,再次被打敗,也速逃走了。
進攻大興州時,李文忠對常遇春說:‘元軍一定會逃走。’
於是分出一千多士兵組成八個營屯,埋伏在敵軍的歸路上。
敵軍果然在夜裡逃跑,我方)遇到敵軍)埋伏的地方就大敗敵軍,擒獲了他們的丞相脫火赤。
於是率領軍隊取道新開嶺,進攻開平,元主已經向北逃跑,常遇春追擊了數百裡,俘虜了宗王慶生和平章鼎住等人,將他們斬首。
總計得到一萬名將士,一萬輛戰車,三千匹戰馬,五萬頭牛,薊北一帶全部平定。
辛巳日,大將軍徐達率領軍隊攻打慶陽四門,城上的箭矢像雨一樣射下來,徐達的軍隊沒有為之動搖。
不久之後,彆將李德明巡邏環州,抓到了張良臣的間諜,將他斬首示眾。
城笴,是張思道治理審問的地方)。
王保保從寧夏派遣他來到慶陽窺探偵察明軍。
慶陽被圍困以後,張良臣又派使者回到寧夏求援,因此被捕獲並斬首。
又讓參將王敬祖帶兵守衛彭原。
十一日壬午日)。安南國王陳日煃派他的少中大夫同時敏、正大夫叚悌、黎安世等人來朝見,進獻了當地特產,趁機請求冊封爵位。
皇帝下詔派遣翰林侍讀學士張以寧、典簿牛諒前往安南這個國家出使,封陳日煃為安南國王,賜給他駝紐塗金銀印。
詔書說:告知你安南國王陳日煃,你的祖父過去在南部邊疆守衛國土,傳位給子孫,常常向中國稱臣,能夠恭敬地履行臣子的職責,因此得以世世代代受封。
我承受天地的神靈護佑,肅清華夏,不久前寫信給你,希望全國都能因此而安寧。
你能進獻表章,向我稱臣,專門派使者前來朝賀,遵循前人的教導,安定遠方的百姓。
顧念這一番殷勤之意,很值得嘉獎推崇。
因此派使者帶著印信,仍然封你為安南王。
唉!
陛下聖明廣施仁政,思考效仿古代聖王的盛典;給他們賜予超越五等的爵位,讓他們能夠繼承先輩的功業。
使你的謀略更加完善,永遠作為國家的屏藩輔弼之臣。
賜給陳日煃一本《大統曆》,四十匹織金文綺、紗羅,賜給同時敏、叚悌、黎安世、阮法四人每人一匹文綺、一匹線羅、兩匹紗,賜給副使阮勳以及隨從二十三人不同的賞賜。
以寧等人在十月到達安南邊界,而陳日煃在夏季五月就已經去世了,他的侄子陳日熞繼位,派遣他的臣子阮汝亮前來迎接,請求得到詔書和印璽。
張以寧等人沒有聽從。
日熞於是又派遣杜舜欽等人到朝廷請求指示,讓張以寧留在安南等待命令。
張良臣從西門出兵挑戰,寧國的衛兵和他交戰,稍稍後退。
良臣又率兵逼近興武衛營,指揮張四堅守營壘而不迎戰,右副將軍馮宗異率兵攻打他良臣),良臣敗逃而回。
徐達又派都督僉事陳德守衛西門。
癸未日,革除中書省照磨、檢校所斷事官。
乙酉日,參政傅友德調兵到慶陽城下會師。
丙戌日。右副將軍馮宗異軍營的士兵在夜裡抓獲了王保保的四名間諜,將他們斬首。
丁亥日,製造太廟的金器完成。每座廟宇都配置有酒壺一個、缽盂一個、台盞兩個、酒爵兩個、碗四個、盛肉碟十個、盛菜碟十個、勺子四個、匙子兩隻、茶壺兩個、茶盅兩個、香爐一個、香盒一個、花瓶兩個、燭台兩個,總計黃金八千八百八十多兩。
在此之前,皇上想要製造宗廟祭祀所用的金器,於是告知禮官說:禮儀是根據人情事理製定)的,要順應時代的需求,不必拘泥於古代的做法)。
近代的祭祀,都使用古代的籩豆之類的禮器。
宋太祖說:‘我的先輩也不認識這個。’
孔子說:‘侍奉死者要像侍奉生者一樣,侍奉亡故的人要像侍奉健在的人一樣。’
孔子的話值得效仿。
如今製造宗廟祭祀用的器具,隻依照平常時候所使用的器具的樣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