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五十九_白話明太祖實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白話明太祖實錄 > 第63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五十九

第63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五十九(2 / 2)

推荐阅读:

詔定公侯儀從,禮部尚書陶凱考定,以唐宋之製為準。於是賜功臣魏國公徐達以下儀從各有差。

皇上明太祖朱元璋)經常聽說公侯之中有喜好神仙方術的人,便把他們全都召來,告誡他們說:‘神仙的法術,以長生不老作為說辭,而且還荒謬地製作不死之藥來欺騙世人。所以前朝的帝王和大臣大多喜歡這些東西,但最終沒有靈驗的。況且有因為服藥而喪生的人。大概是因為富貴到了極點,就怕一旦身死,不能長久享受這種快樂,所以一心喜愛它。假如長生不老的方法真的存在,那為什麼從古至今,一千多年間,從來沒有一個人得到這種方法而長生不老呢?如果說神仙與萬物混為一體,不是凡人能夠識彆的,這就是欺騙世人的話,千萬不能相信。人如果能夠克製憤怒、抑製欲望,用中和之道調養自己,自然就可以延年益壽,有善行足以稱道,名聲流傳不朽,即使死去也像活著一樣,又何必枯坐著服藥來求得不死呢?況且這是萬萬沒有道理的,應該徹底杜絕。’

儒士嚴禮等人上書談論治國之道。皇上退朝後,來到西閣,趁著閱覽嚴禮呈上來的奏書,對身邊的侍臣說:你們知曉古今之事,通達世事變化,那就說說元氏得到天下以及失去天下的原因吧。有人說世祖君臣賢明忠誠,所以能得到天下;後世君主昏庸臣子諂媚,所以失去天下;有人說世祖能任用賢臣,所以能得到天下;後世君主不能任用賢臣,所以失去天下;有人說世祖因為喜好節儉而得到天下,後世君主)由於崇尚奢侈而失去天下。皇上說:‘你們所說的,都沒有抓住關鍵。元朝擁有天下,固然是由於世祖的雄武,但它的滅亡,是由於君主委任權臣,上下蒙蔽。現在禮製中所說的,不允許越過中書省奏事,這正是元朝的大弊端。君主不能親自處理各種政務,所以大臣能夠獨攬大權、肆意妄為。現在是創業的初期,正應該使下麵的情況讓上麵知曉,卻還想要效仿上文提到的不好的做法),可以嗎?杭州的白塔,是元朝時奸佞之臣為了諂媚朝廷而建造的,如今禮部打算修繕它。伯顏之所以有祠堂,是因為他當初進入臨安的時候,市場上的店鋪沒有改變,對百姓有恩德,所以為他立廟祭祀,現在按禮儀要毀掉他的祠堂。宋朝定都杭州,偏居一隅,實在是迫不得已。朕定都建康,安撫平定四方,建國的規劃才剛剛開始,如今嚴禮又想讓朕在杭州建都,這失去了君主居於重要都城以駕馭天下的恰當性,都是胡說八道罷了。我訪求人才,想要得到懂得時務的俊傑來任用。現在看禮儀方麵所陳述的內容,確實是沒有通達當代事務的東西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庚午日,派遣使者去祭祀曆代帝王的陵墓。當初,皇上派遣使者尋訪探求古代帝王的陵墓,河南、陝西各行省繪製出所在區域內共計七十九座帝王陵墓的地圖進獻上來。禮官考察他們的功績,將其中特彆顯著的列舉出來,分彆是伏羲、神農、黃帝、少昊、顓頊、唐堯、虞舜、夏禹、商湯、中宗、高宗、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漢高祖、文帝、景帝、武帝、宣帝、光武、明帝、章帝、後魏文帝、隋高祖、唐高祖、太宗、憲宗、宣宗、周世宗、宋太祖、太宗、真宗、仁宗、孝宗、理宗,總共三十六位,為他們各自製作了袞冕服、香、幣,派遣秘書監丞陶誼等人前去辦理祭祀的事情。每次到了陵墓,都會賞賜給他們二十五兩白金,讓他們購買祭祀的物品。帝王陵墓被發掘的就加以掩埋,損壞的就加以修整;宗廟破敗的,依照舊有的規模加以修繕。沒有廟宇的地方)就設置祭壇來祭祀。仍然命令有關部門禁止砍柴割草,每年按時舉行祭祀活動,作為常例。祭祀用牛、羊、豬三牲。皇帝親自寫了三皇陵的祝文:‘我出生在後世,在民間草野之間,當時元朝失去了控製,天下紛紛擾擾。我在群雄大亂的年代,聚集眾人起兵,承蒙上天和大地保佑,終於平定了叛亂,得到了天下,主宰了黎民百姓,到現在已經四年了。您出生於上古時期,承繼天命,樹立準則,成為民眾的君主,神奇的功績和聖明的德行,傳下法則一直到現在。我主管各種神靈的祭祀,考察您的陵墓就在這裡,但是相去年代已經非常久遠。朕觀察經書中所記載的內容,雖然內心很向往,但是朕生性愚笨,時代也不同了,民間風俗也有差異。我想您是神聖的,是後世萬代的楷模,特地派遣官員來祭奠、修繕陵墓。英靈的神靈如果不昏暗,希望他)明察並且接納我的禱告)啊。’堯、舜的陵墓被人們敬重)是因為:堯、舜二位帝王在世的時候,作為眾多百姓的君主,他們有著無儘的大德,他們傳下的準則一直到現在還留存著,後人不會忘記他們,是因為他們的度量如同天地一樣寬廣的緣故。我掌管對眾多神靈的祭祀,考察發現)君主的陵墓在這裡,然而距今)已經過去了三千多年。觀察《尚書·堯典》,堯的聖德是多麼偉大啊,這不是上天的德行又是什麼呢?雖然我心中非常向往,但奈何我生性愚笨,時代有古今之分,民俗也有差異。仰望聖明的謀略,這是萬代都要遵循的法則。這件事情的開始和結束的經過都和三皇時期的情況相同。眾多帝王的陵墓啊,我要說:)從前元朝失去統治權),天下大亂,我因此召集眾人平定叛亂,統一天下,至今已經四年了。考察諸多古代典籍,與堯、舜一起接受天命,繼承帝位,將皇位傳給後代子孫,成為百姓君主的帝王,都有各自的陵墓,雖然距離古代已經有一千多年,後世的君王仍然會按時祭祀。我主管祭祀眾神,所以派遣官員攜帶牲畜和美酒,去奠基修陵。您的靈魂如果還沒有消失,希望還能來享用祭品。’

壬申日,長沙府洞蠻田某聚眾作亂,搶掠附近州縣,江夏侯周德興平定了這場叛亂。

皇帝下詔書賞賜福州抓捕倭寇的軍士華麗的絲織品和金銀布帛。

命令大都督府挑選京城衛戍部隊的士兵,讓老弱的士兵退役,用年輕強壯的士兵來代替他們。

癸酉日。吏部進言說:“郡守、縣令的職責在於治理百姓,應該長期任職,治理效果才能顯著。而知府一職的責任尤其艱巨,不是老成持重、廉潔能乾、沒有過錯的人不能擔任這個職務。請從現在起,同知經過一次考核沒有過錯的升任知府,知縣經過兩次考核沒有過錯的升任知州,縣丞經過一次考核沒有過錯的升任知縣。”皇帝聽從了他的話。

殿中侍禦史唐鐸進言說:“福建百姓的戶口食鹽,每引收銀十兩或者錢一萬二千,百姓很難辦理繳納,請求從今以後用當地特產代替繳納更為方便。”聽從了他的話、建議等)。

甲戌日,原元朝投降的太尉沙不丁和將士的家屬三千多人到達京師,皇帝賜給沙不丁一套衣服。

丙子日,大都督府上奏說:“從吳元年十月到洪武三年十一月末,士兵當中逃亡的總計有四萬七千九百八十六人。”皇帝詔令天下各路衙門追捕他們。

橫海衛千戶張捷說:‘我小時候是孤兒,依靠叔父仲良撫養才長大成人。如今仲良從軍,年紀已老又沒有兒子,我請求讓他們一家團聚,讓我來奉養他,報答私人恩情。’答應了他。

丁醜日。禁止武官縱容軍隊買賣貨物。詔令都督府說:“設立軍隊的目的是抵禦外敵入侵,因此要經常下達號令和約束,就像敵人隨時都會入侵一樣,這樣才能避免在和平時期發生意料之外的變故。如今在外的武將俸祿並不微薄,卻仍然役使自己統領的士兵,離開轄境去做買賣,謀求小利卻忘記了重大的防範之事),如果有乘機暗中作亂的人,拿什麼來抵禦他們呢?你一定要將此法令等)張榜告示朝廷內外的衛所,從今往後有違反此規定)的人,要)治他的罪,絕不赦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皇上對魏國公徐達等人說:‘你們連年征戰,風餐露宿,冒著矢石,在麵臨危險和決定戰機的時刻,不顧生死。如今天下已經平定,你們應該稍微休息一下。從今以後,你們可以每隔三天、五天來朝見一次,有重大事務就召你們商議。’徐達回答說:‘臣等仰仗陛下的威名,遵照陛下既定的謀略,於是消滅了各路英雄豪傑。隻是我們這些人愚昧淺陋,隻是像犬馬那樣有微小的功勞,哪裡值得被記錄呢。承蒙聖上的恩德,對我特彆禮遇,而我反省自己的內心,實在是又慚愧又惶恐,又怎麼敢自我放縱呢?’皇上說:‘朕本來就知道你不會忘記恭敬的態度,隻是考慮到你們長時間在外辛勞,想要有辦法來慰勞你們的辛勞罷了。’徐達等人又堅決推辭,皇帝不答應。

製定親王的鹵簿儀仗。

戊寅日,任命宋國公馮勝為大都督府右都督。

己卯日,設置各王府的儀衛司。司設正、副使各一人,官階和正、副千戶相同;司仗六人,官階和百戶相同。

賞賜魏國公徐達以下的有功之臣數量不等的田地。

放走了原元朝的年老患病的臣子王成等二百零七人,讓他們回到家鄉。

辛巳日,任命右丞王溥為河南行省平章政事,潘原明為浙江行省平章政事,他們的子孫都可以世襲職位。指揮同知李伯升擔任中書平章,左丞李思齊升任中書平章,方國珍擔任廣西行省左丞,江西行省右丞張麟升為江西行省左丞,他們的子孫都世襲指揮僉事。溥等人都是起兵投降歸附的臣子,皇帝想要優待他們,所以都讓他們享受俸祿而不處理政事。

提升鞏昌衛指揮僉事周房擔任指揮使兼都總帥。

吐蕃宣慰使何鎖南普等十三人前來朝見,獻上了馬匹和當地特產。

禮部尚書陶凱請求選派專人擔任東宮的屬官,廢除兼任官職的做法,這樣才能對輔導太子的人有所責成。皇帝說:“古代不設立完備的官職,隻任用賢能的人。我讓有才華聲望、功勳品德的朝廷大臣兼任太子屬官,這不是沒有意義的。曾經擔心朝廷大臣與太子的屬官之間不和,從而產生嫌隙,或者產生奸惡的陰謀,離間親人關係,這種禍患不小。像江充那樣的事,可以作為明顯的鑒戒。朕如今製定法律,讓中書省、禦史台、大都督府的官員兼任東宮的輔佐之職,父子一體,君臣一心,這樣也許就沒有互相算計的禍患了。”

升杭州、江西、燕山、青州四衛為都衛指揮使司,任命徐司馬濮英等人為各衛都指揮使。

壬午日,皇帝因為正月到現在中午經常有黑子出現,詔令朝廷大臣發表對政事得失的看法。起居注萬鎰說:‘太陽是陽氣的精華,在陽氣最盛的地方卻有黑子,這是陰氣在侵害陽氣。這在人世間的事情當中,德行屬陽,刑罰屬陰,君子屬陽,小人屬陰。刑罰的力量超過了道德的力量,小人的勢力超過了君子的勢力。臣請求,凡是臣民犯了罪,按照法律應當判處死刑的,應該反複審查多次上奏三次審查五次上奏),不要輕易對其用刑;讓那些小人卻占據君子職位的人被罷黜,這樣或許天象能夠被感化改變)吧。吏部尚書郎本中說:“太陽,象征著君主,陛下應該修養德行來消除災殃。君主的德行修養好了,那麼上天降下的災異就會自然消除。從前宋景公說了一句好話,火星都為之退避三舍。何況陛下憑借上天賜予的資質,如果真的能夠進一步修身反省,有什麼上天降下的災變不能挽回呢?而且河南、中原地區的百姓還沒有完全安定下來,天下的才俊之士和學問品行完備的人,隱居在山林之中的,應該訪求他們。在朝廷中任職的官員,有能力的就晉升他們的官職,沒有能力的就加以貶謫或處罰。所有的事情都是這樣。上天仁慈地愛護君主,眷顧他,警告他,無處不在,那麼君主體察上天的心意並施政,也應該沒有什麼不用情的地方。《詩經》說:‘文王的神靈在天上光明顯耀,他的功德在人間極其顯著。’。上天與人事之間相互感應的道理就是這樣,希望陛下不要忽視。’皇上都讚許並采納了他的話。

設置河南、西安、太原、武昌四都衛指揮使司。

設置滕縣守禦千戶所。

西域僧班的達及其徒古麻辣室哩等十二人自中印度來朝。

賜土蕃宣慰使何鎖南普及知院汪家奴等襲衣。

甲申日,皇帝在太廟祭祀祖先,按照家禮進行,百官不用陪祭。祭祀結束後,皇帝對禮部尚書陶凱說:‘《尚書》說“鬼神沒有固定的祭祀方式,隻接受誠心的祭祀。’人在內心小心謹慎,而能感動神明,這是因為他們的至誠之心。然而人的內心,持守與舍棄沒有定規,一定要有所警戒,然後才不會放縱。於是命令禮部鑄造一個一尺五寸高的銅人,手裡拿著簡冊,上麵寫著‘齋戒三日’。凡是到了齋戒的日期,就把它放在我的麵前,希望我的內心能有所警醒而不敢放縱。又告訴李善長等人說:“人的心,是極難約束的。我起兵之後,年齡在二十七八歲,那時我)年輕氣盛,軍隊的士兵日益增多,如果不自我反省檢查,放縱情感做事,誰能阻止我呢?於是想到心是身體的主宰,如果一件事不合情理,那麼所有的事都會荒廢。所以常常自我反省,我的身體和心靈就像兩個敵人,時刻相互鬥爭,凡是做事,一定要尋求最恰當的方式,憑借這個來下達命令,成就大業。現在每次遇到祭祀齋戒的時候,我都認為應當整肅心神,敬對神明,而這個心不能不被外物所影響,約束持守非常困難。大概能約束自身使自己不隨便行動,就可以自信了。如果防備此心使其不隨意妄動,還很難做到。’凱叩頭說道:‘陛下這句話,是聖賢修養身心的道理啊。’內心既然已經得到治理,天下就沒有難以治理的了。

這一年,趙王趙杞去世。

戶部上奏說:“今年山東、河南、江西各府州縣開墾的田地有二千一百三十五頃二十畝。”

大明太祖聖神文武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實錄卷之五十九

喜歡白話明太祖實錄請大家收藏:()白話明太祖實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