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五十九_白話明太祖實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白話明太祖實錄 > 第63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五十九

第63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五十九(1 / 2)

洪武三年4067年)十二月初一丙辰)。

戊午日,寬赦鬆江盜匪錢鶴皋的餘黨。當初,錢鶴皋發動叛亂被誅殺,他的黨羽受牽連不斷,到這時又逮捕到一百五十四人,按照法律都應當判處死刑。皇上說:“賊寇的首領既然已經被誅殺,這些被脅迫跟從賊寇的人都饒恕他們的死罪,把他們貶謫發配到蘭州戍邊。”

中書省大臣進言:西北各少數民族中前來歸附的人,不適合安置在邊境地區。大概蠻夷的性情反複無常,當他們勢竭力窮,不得已前來歸附時,等到他們生活安定悠閒時,就會在其中有所觀望有不軌的企圖),恐怕一旦他們反叛,邊境的軍鎮不能控製他們。應該把他們遷徙到內地,這樣才不會留下後患。皇帝說:“凡是治理胡人,應當順從他們的習性。胡人居住的地方,習慣了寒冷,現在把他們遷徙到內地,必然會驅使他們向南遷移,離開寒冷的地方而前往炎熱的地方,失去他們的本性,反而容易引發動亂。不如順應他們的天性安撫他們,讓他們回到邊境,選擇水草茂盛的地方繁衍放牧,他們能夠按照自己的天性生活,自然就會安定了。”

皇帝聽說有指揮使笞打虐待軍士,於是召見羽林衛指揮使葉升等人,對他們說:“你們擔任指揮使一職,是五千人的長官,檢閱士兵時,應當對他們施恩示信,撫慰教導他們,不能仗著威勢,就隨意欺淩虐待他們。況且在京城統領軍隊,與在京城以外行軍作戰的方法不同。如果他們的號令不夠嚴明,就會錯失時機,耽誤大事;在京城隻要勤加操練,好好安撫士兵就可以了。最近聽說指揮常常因為小的事情殘暴地對待軍士,你們難道不想想,你們所得到的名譽和爵位,都是軍士的力量換來的啊。如今天下太平,你們已經各自享受富貴,士兵沒有份兒,你們卻不加以體恤安撫,反而欺侮虐待他們,這會大失人心的。你們一定要引以為戒啊。如果再這樣,就會被治罪,一定不會被寬恕。”

己未日,皇上對各位武臣說:“天下安定,大功告成,朕論功行賞,賜予爵位和俸祿,你們享有富貴,應當與賢人君子講學,以明白事理,以增廣見聞,通曉古今的事務,從而成為有遠大抱負的人,怎麼能夠隻圖眼前,自我滿足,隻做個武夫就罷了呢?地位尊貴卻不學習,隻能助長驕傲之心;生活在現在卻不了解古代,怎麼能知道成功和失敗的事跡呢?古代優秀的將領,都是文才與武略相互輔助的,你們不可以把文和武當作是兩條不同的道路。有見識的人一定會認同我的話,其次是介於認同與反對之間,最次的是反對的人。如果你們沒有聽到我懇切的教誨,一定要努力記住這些話。”

庚申日,元宗王也先帖木等人從大同前來歸降,皇帝下詔書授予他們管軍百戶的官職,並且給予賞賜來慰勞他們。

戶部進言說:‘陝西察罕腦兒這個地方有大小鹽池,請求設置鹽課提舉司,安排撈鹽的民夫一百多人,免除他們的各種雜役,專門從事煎鹽等事務。實行食鹽專賣的地區,東邊到慶陽,南邊到鳳翔、漢中,西邊到平涼,北邊到靈州,招募商人交糧換取鹽引,如果糧食不夠,就用金銀、布帛、馬驢、牛羊之類的東西,按照價值來抵算。這樣一來軍隊的儲備就不會缺乏,百姓也能從中獲利。’皇帝聽從了戶部的建議。

辛酉日,《大明誌書》修成。此前,朝廷命令儒士魏俊民、黃箎、劉儼、丁鳳、鄭思先、鄭權六個人編纂天下州郡的地理形勢、投降歸附的始末等為書。全國共有行省十二個,府一百二十個,州一百零八個,縣八百八十七個,安撫司三個,長官司一個,東邊到達大海,南邊到達瓊崖,西邊到達臨洮,北邊到達北平。到這時書撰寫完成,皇上下令送到秘書監刻板印刷頒布發行。俊民等人都被授予官職。

下令每月月初給軍人發放月糧,並將這條命令寫進法令。

命令中書省追贈鞏昌衛指揮僉事陳德成官職。當時德成在征討西部的戰鬥中犧牲,所以有了這個命令,在他戰死的地方建立廟宇,每年按時祭祀,仍然讓他的兒子繼承職位。

這天夜裡,大河衛、長淮衛兩個衛所的軍營起火。

壬戌日,命令製造騎兵穿的文綺戰衣五萬件,步兵穿的開襠戰衣三十萬件,先製成標準樣式,再頒發給各郡縣統一製作。

癸亥日,原元朝皇帝的兒子失篤兒、國舅阿裡麻思、海牙、駙馬忙哥剌失等人前來投降,皇帝下詔分彆賜予他們宅第。

派遣使者送信給元太子,並招撫告諭和林各個部落。

甲子日,皇帝退朝後,與諸位將領從容地談論起兵以來征伐的事情,對中山侯湯和等人說:‘我依靠諸位將領輔佐,成就了大業,現在天下已經安定,停止了征戰,你們都被封為公侯,享受著榮華富貴,應當保住這份福祿和地位,將它們傳給子孫後代,與國家共存。然而必須安守本分、遵守法紀,心中存著謹慎敬畏的態度,這樣自然就不會有錯誤的行為。朝廷的賞罰,都要秉持最公正的態度,朕不能徇私。過去尉遲敬德看到唐太宗處境危險緊迫,單人匹馬衝入王世充的軍陣當中,和單雄信奮力戰鬥,護衛唐太宗得以突圍,他的功勞很大啊。等到唐太宗宴請群臣時,尉遲敬德和任城王李道宗爭座次,尉遲敬德毆打李道宗,幾乎打瞎了他的眼睛,唐太宗很生氣,想把尉遲敬德交給執法部門處置,如果不是群臣極力勸阻,唐太宗會顧惜他的功勞而寬免他的罪行嗎?又如長孫無忌,是文德皇後的親弟弟,曾經佩帶著刀進入皇宮的門,守門的人沒有發覺,文德皇後請求依法處治守門人,唐太宗特彆下令釋放了守門人。皇帝的親戚,犯了罪都不能被赦免,何況其他人呢?你們如果能謹慎地堅守自己的操守,那麼終身就不會有過失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派遣官員祭祀南海。

中書省的大臣進言說:“有販賣私鹽的百姓,按照法律應當判處死刑,請按照法律規定執行。”皇帝說:“他們都是普通百姓,可能是衣食不足而輕易觸犯法律,暫且杖責他們,發配到蘭州戍守。”不久又有潭州百姓艾立五等人因為私自鑄錢,也被判處死刑,皇上也下令免去他們的死刑,處以杖刑,發配到寶源局充當工匠。

製定武臣世襲的製度:凡是被授予誥敕得以世襲的武官,身死之後,子孫中應該繼承襲任官職的人,主管部門要核實情況,仍然要上報到都督府,測試他們騎馬射箭是否熟練,才允許襲任官職。如果他的年齡還小,就要報告朝廷,記錄他的姓名,發給一半的俸祿。等到長大以後,還要讓他們參加考試,然後才能承襲職位。

任命翰林侍讀學士魏觀擔任國子祭酒,編修宋濂擔任國子司業。

鳳台門軍營發生火災,火勢蔓延,燒毀了民房以及武德衛軍器局的盔甲和兵器。

明太祖下令修建奉先殿。皇帝對禮部尚書陶凱說:“侍奉死者要像侍奉生者一樣,朕的祖父去世很久了,不能對他們表達侍奉他們的誠意,但在追念他們的道路上,朕怎麼敢懈怠疏忽呢?又感歎說:‘贍養親人的快樂,在親人活著的時候沒有享受到,思念親人的痛苦,隻是在親人去世之後才深切地感受到。如今每年按時祭祀進獻祭品,就在太廟進行。至於早晚向父母請安,時節祭奠,古代一定是有固定的禮節的。考察論證後奏報上來。”於是陶凱上奏:‘宋朝太廟每年祭祀五次,宮中自有奉先、天章閣、欽先孝思殿,供奉先帝的畫像,天子每天焚香,每月初一、十五,皇帝、皇後的生辰都遍祭,使用家常的食物,行家人的禮節。古時候宗廟的規製,是前麵有殿堂後麵有寢室。《爾雅》說:‘房屋有東西廂的叫做廟,沒有東西廂但有室的叫做寢。’宗廟是神靈棲息的地方,所以位於前麵;寢廟是收藏先君衣冠的地方,所以位於後麵。自從漢朝以來,太廟在皇宮城牆之外,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所以宋真宗在宮中崇政殿的東邊修建了欽先孝思殿,用來供奉先皇的遺像。如今太廟祭祀,已經有了固定的製度,請在乾清宮左邊另外建造奉先殿,用來供奉先帝遺像,每天焚香,初一、十五進獻時鮮食品,節日和先帝生辰都在這裡祭祀,使用平常的食物,施行家人的禮儀。”皇上聽從了他的建議。

乙醜日,任命吏部尚書商暠為侍禦史,邵武府知府周時中為吏部尚書,磨勘司令郭曾為治書侍禦史,禮部郎中王宗為磨勘司令。征召延平府知府唐鐸入京擔任殿中侍禦史。任命原元朝集賢院學士張脫歡為溫州衛鎮撫。

原元朝的降將左丞哈裡沙等人從大同前來,進獻二十匹馬。

原元朝平章汪祥慶的弟弟左丞汪桑哥、趙敏、安答兒等人前來投降,獻上了馬匹。

廣西陽山縣十萬山寨的群盜發動叛亂,南寧衛派遣軍隊討伐並平定了他們。

雷州衛指揮同知張秉彝進言四件有利且易行之事:其一,預先建造戰船來防禦海路上的賊寇;其二,增加在雷州屯駐的兵力,作為欽州、廉州等州遇到緊急情況時的援助力量。其三,雷州這個地方,處在廣東沿海的關鍵、險要之處,城池與水寨的防禦力量不能不加強,然而現在的軍隊力量單薄,應當增加鎮守的兵力,來加強防禦力量。第四,本州的糧食儲備不足以供給士兵食用,請求用每年辦理鹽務的賦稅收益給予民間來買糧,從而供給軍隊。皇上聽從了他的建議。

丙寅日,皇帝告訴禮官:‘凡是百官奏對以及站班的行列中,有失禮的人,就要彈劾他,希望朝儀整齊嚴肅,有需要變更的禮儀,大家可以商議後上奏。’各部門上奏事情時,官員進出都要按照順序,不得插隊超越。

丁卯日,皇帝賞賜征討廣西的官軍三千六百六十二人不同數量的文綺和鹽。

戊辰日,朝廷重新任命中書省參政李謙為廣東行省參政。

封右丞相薛顯為永城侯,賜給他文綺和六十匹帛,讓他去海南居住。當時薛顯犯了專殺之罪,皇帝召集各位將領和大臣告誡他們說:“自古以來,帝王擁有天下,一定會用爵位和賞賜來酬勞功勞,用刑罰來懲罰罪惡,所以才能使上下相安,從而實現天下大治。朕仿照古代帝王的製度來封爵、封官,你們要聽清楚我的話。從前漢高祖規定沒有功勞的人不能封侯,以此來重視封爵,然而功臣卻免不了被誅殺。侯君集對唐朝有功勞,他犯法後應當被誅殺,唐太宗想寬恕他,但執法的官員不允許,最後侯君集被誅殺。並不是高祖、太宗忘記了功臣的功勞,而是因為他們依仗功勞驕橫放縱,自己觸犯法律罷了。現在右丞相薛顯,當初從盱眙前來歸附,我優厚地安撫他,極其周到地對待他,推心置腹地任用他。等到他跟隨我出征討伐的時候,都建立了非凡的功績。在此之後攻打慶陽,追擊王保保,與賀宗哲作戰,他的勇敢謀略與意氣,遠遠超出眾人之中,可以稱得上是奇男子了。我非常讚賞他。然而他生性剛強殘忍,朕多次告誡約束,他始終不悔改。至於胡亂殺害胥吏、獸醫、夥夫和馬軍,這些罪過難以饒恕。並且又殺害了天長衛千戶吳富,這尤其不能饒恕。吳富自幼就跟隨我,有功勞沒有過錯,薛顯卻因為他征收的牲畜稅太多,就將他殺害,奪走了他的牲畜。軍隊返回的時候,胡富的妻子兒女穿著喪服,在路上等候,拉著他的衣服哭罵,並且向我訴說冤屈。朕想對他處以死刑,又擔心有人說天下剛剛安定,就誅殺將帥;想赦免他,那麼吳富又有什麼罪呢?現在仍然評定功勞,封他為侯爵,貶謫他到海南居住,把他的俸祿分成三份,一份用來贍養吳富的家人,一份用來贍養被他殺死的馬軍的家人,一份用來供養他的老母親、妻子兒女,這樣或許能使功勞和過失不互相掩蓋,而且國家的法律也不被廢棄。像薛顯的所作所為,你們這些人應該引以為戒。”各位將領和大臣都叩頭謝罪。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開始下令祭祀無主的鬼神。在此之前,皇上因為戰爭過後,那些戰死而沒有後代的人,他們的靈魂沒有歸依之處,於是下令商議舉行祭祀的禮儀。到這時,禮官上奏說:“按照祭祀法,天子祭祀泰厲,諸侯祭祀公厲,大夫祭祀族厲。泰厲,是指古代沒有後嗣的帝王;公厲,是指古代沒有後嗣的諸侯;族厲,是指古代沒有後嗣的大夫。另外《士喪禮》中說:‘生病時要向厲鬼祈禱。’鄭氏說漢代民間都在秋天祭祀厲鬼,可見這種祭祀又延伸到了民間。《春秋傳》說:‘鬼魂有所歸屬,就不會變成惡鬼。’既然這樣,那麼鬼魂缺乏祭祀供奉而沒有歸宿,就一定會製造禍害。古代有七種祭祀,對於前代帝王、諸侯、卿大夫中沒有後人祭祀的,都要舉行祭祀,難道是沒有原因就這樣做的嗎?後代的人認為這涉及到過度諂媚,不符合禮儀的正統規範,於是不再采用這種做法。是行得通的,而這些沒有依靠的鬼魂,就有的依附在土木偶像之上,給百姓降禍或賜福,來求取祭祀,這大概是不值得奇怪的。現在要舉行祭祀,應該在京都、王國、各府、州、縣以及裡社都舉行祭祀,而天下的淫祀,都要一律廢除,讓那些沒有歸宿的鬼魂都能得到祭祀,那麼災害就不會發生,這也是為百姓消除災害的一種辦法。”皇帝認為他說得很對,於是命令在京都玄武湖中築壇,天下各府州縣都在城北設壇。各個裡內又設立了祭壇,每年三月清明、七月十五日、十月初一,地方長官率領下屬官吏等到申時進行祭祀。祭祀用的牲畜是羊、豬各三頭,用三石米煮成飯。正壇上設置城隍神位,供奉一頭羊、一頭豬。壇下東西兩邊各自鋪席,焚香、點燭,各設一隻羊和一頭豬,還準備了飯羹來祭祀。在祭壇的南麵立有石刻的祭文,京都稱這些厲鬼為泰厲,各王國稱它們為國厲,府州稱它們為郡厲,縣稱它們為邑厲,民間稱它們為鄉厲,這些稱呼被寫定為固定的製度。

延安衛指揮李恪、綏德衛指揮朱明等人在燕山隻斤追擊並打敗了元朝的殘兵,擒獲五百多人。又攻打阿不剌思寨,繳獲了三百多匹馬。

詔令:軍官若有犯法之事,必須上奏請示,然後才能逮捕審問。

己巳日,大都督府的大臣奏報陣亡士兵家屬的數量,皇上命令優厚地供給他們。如果陣亡士兵的妻子願意守節,朝廷就供給她們柴米,並且比平時加倍。那些願意返回故鄉的人,每人發給二石米,官府提供人力送他們回去。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