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四年4068年)閏三月初一甲寅日,皇帝詔令各郡縣軍戶以三頃田地為標準,除了稅糧外,全部免除雜役。如果有多餘的田地,要計算多餘的田地應當承擔的徭役,並與百姓一樣分擔。
設置延平衛指揮使司。
乙卯日,廣東南海縣西林寨巡檢蹇思明等人押送官牛到京城,很多牛在路上死了。工部上奏請求將這些牛轉送到臨濠,如果有牛死亡,就責令押送者賠償。皇上說:“他從嶺南海邊來到此地,也很不容易了,現在又要轉送到臨濠,難道符合人情嗎?”皇帝下令不要將牛轉送臨濠,已經死去的牛全部免除賠償。
在答答失裡的營地設置郡牧監,根據水草便利的情況設立官署,專門負責畜牧養殖。
戊午日,任命蘇州府知府陳寧為浙江行省參政。此前,陳寧因為以中書參政的身份犯事而被外調出任蘇州知府,到這時又被提拔任用。
己未日,皇上告訴中書省、禦史台大臣說:‘朕的幾個兒子每天都致力於學業,一定要選擇端正謹慎、有文學才能的大臣,兼任宮廷官屬的職務,每天和他們在一起,講解經史,涵養德行,博通古今,這樣才可以承擔天下國家的重任。但是人與人交往,氣質習性容易改變,與正直的人相處,就會每天在正道上得到學習,如同行走在大道上,自然不會走上偏斜的小路。被迷惑的東西。如果和邪惡的人相處,就會每天習慣於邪惡,就好像沿著彎曲的小路前行),一直往前走而不回頭,不知不覺就進入荊棘叢中了。’中書省大臣回答說:‘了解一個人是最難的,他是奸邪還是正直也不容易分辨。’皇上說:尊崇道德、喜愛仁義,這就是正;逢迎諂媚、輕慢無禮,這就是邪。所以驕傲、奢侈、荒淫、放縱,很少不是因為輕慢而引起的;而莊重、端正、中和、公正,必然都是源於崇尚美德。
任命戶部尚書宋冕為河南行省參政。
賜予功臣守墳的民戶:韓國公李善長、魏國公徐達、鄭國公常茂、宋國公馮勝,每人各一百五十戶;衛國公鄧愈、延安侯唐勝宗、吉安侯陸仲亨、淮安侯華雲龍、濟寧侯顧時、臨江侯陳德、長興侯耿炳文、靖海侯吳禎、都督孫恪、郭子興,每人各一百戶。
庚申日,設置法酒庫,設立內酒坊,法酒庫大使為從八品官職,副使為從九品官職。
命令侍禦史商暠前往山東、北平收繳從前元朝五省八翼的漢軍。商暠到達後,查驗戶籍,一共有十四萬零一百一十五戶,每三戶命令出一個士兵,分彆隸屬於北平各衛所。
夜裡,有顆星從壁宿升起,向東北方向彎曲運行,到浮遊的雲氣中消失了。
辛酉日,皇帝下令授予太原衛的士兵林旺、韓伍兒等人百戶的官職,賞賜他們揭發劉原利謀反的功勞。仍然賞賜他們白金各三斤,文綺帛各八匹。
皇帝)派遣使者賞賜韓國公李善長米糧等物品。當時李善長在監督建造臨濠宮殿,皇上念他在外麵服勞役時間久了,所以派遣使者帶著米酒、牲畜和茶葉去慰勞他。
設置太原左右二衛指揮使司。
設置仁和衛指揮使司。
任命葉大旺為青州衛都指揮使,任命鄧鼾為指揮同知。
甲子日。將刑部尚書班用吉降職為江西按察司副使,任命磨勘司令王琮為刑部侍郎,任命磨勘司丞端以善為磨勘司令。
乙醜日,確定欽天監官員的散官:監令為正儀大夫,少監為分朔大夫,五官正為司玄大夫,監丞為靈台郎,五官保章正為平秩郎,五官靈台郎為司正郎,五官挈壺正為挈壺郎。
命令吏部確定內監等官員的品級:內使監的監令為正五品,授予中衛大夫之銜;監丞為從五品,授予侍直大夫之銜。皇門的門正為正六品,授予內侍郎之職;門副和尚寶奉禦都是從六品,授予內直郎之職;尚冠等奉禦、內府庫大使、內倉監令都是正七品,授予正奉郎之職;庫副使、倉丞都是從七品,授予正衛郎之職;局正、司正都是正六品,授予內侍郎之職;局副、司副都是從六品,授予內直郎之職。東宮門正、局正都是正六品,授予內侍郎的官職;門副、局丞都是從六品,授予內直郎的官職。王府的承奉門正、所正都以從六品的官階授予內直郎這一官職;承奉副、門副、所副都以正七品的官階授予正奉郎這一官職。
皇上因此對身邊的大臣說:“古代的宦官在宮廷裡,不過是早晚侍奉君主,供君主驅使罷了。自從漢朝鄧太後以女主的身份臨朝稱製,不與公卿大臣接觸,於是讓宦官擔任常侍、小黃門傳達命令,從此以後,宦官的權力就超過了皇帝,而當他們成為禍患的時候,就像城牆中的狐狸和社廟中的老鼠一樣,難以去除。我認為這些人隻應當在宮廷中侍奉,怎麼可以給他們權勢,放縱他們張狂作亂呢?我之所以對他們防備得極為嚴格,隻要是犯了法的人就必定會被斥退趕走,不讓他們留在身邊,這是警戒事物發展總有開端要防微杜漸)的意思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原元朝宣慰司僉事範自野從察罕腦兒之地前來歸降。
庚午日,應天府上奏說:“核實關廂軍民、官吏人戶,一共二萬七千一百五十九戶,其中民戶二萬一千五百六十七戶,軍戶一千八百九十六戶,公侯族屬一千一百九十七戶,官吏二千四百九十九戶。”
丙子日,任命刑部侍郎李友諒為刑部尚書,調任湖州府知府劉文為杭州府知府。
戊寅日,命令原元朝降臣脫列伯帶著詔書前往甘肅塔灘等地,曉諭元朝大臣寶咱王。
庚辰日,任命兵部尚書劉貞為治書侍禦史。皇帝曉諭他說:‘禦史台和監察機構的官員,不專事檢舉監察之事,朝廷的政務,如有缺失遺漏之處,都可以進言。君主每天要處理紛繁的政務,在聽取情況作出決斷的時候,怎麼能每一件事都做得完美呢?如果臣下迎合旨意,不肯糾正君主的錯誤),就會留下無窮的禍患。現在提拔你擔任侍禦史,身處朝廷之中,應當懷有忠誠正直的品格,來作為眾多官員的榜樣。至於抨擊邪惡,褒揚清廉,使奸邪之人無處藏身,使賢人善人彙聚而來,那禦史的職責就全都儘到了。’
荊州府長陽縣眾多盜賊發動叛亂,抓住縣丞曹原善,鄉裡百姓黃再文聚集眾人打敗盜賊,奪回曹原善並送回縣裡。這件事被朝廷知道後,皇帝嘉獎了他,賞賜給他一百五十兩白金。
辛巳日,任命陳寧擔任禦史中丞,宋冕擔任中書省參政。當時陳寧任蘇州知府,升任浙江行省參政,宋冕以戶部侍郎的身份升任河南行省參政,還沒有出發赴任,因為左丞胡惟庸的舉薦,於是被授予現在的官職。
壬午日。任命陳修為吏部尚書,蔣毅、趙嗣堅為刑部侍郎,朱從善為戶部侍郎。
皇上經常到東閣,剛剛脫掉帽子梳理頭發。禦史中丞陳寧、侍禦史商暠前來奏事,皇帝看到他們,就移步到便殿,派人阻止陳寧等人,不讓他們進來。他整理好衣冠從內閣出來,才命令陳寧等人入內拜見。
皇上閱讀翰林院撰寫的武臣誥文,其中有‘輔佐朕的武功,使天下安寧’這樣的語句,皇上)就親自修改為:‘輔助朕的軍隊,能夠奮勇儘忠。’於是下詔給文學侍從之臣,告知說:‘你這番話把朕)說得遠超堯舜,堯舜還擔憂不能廣泛地施惠於百姓,大禹還不驕傲自滿,朕怎麼敢自己說出誇大的話呢?’從今以後措詞一定要平實,不要追求誇張。
設置泰州守禦千戶所。
這個月,平章楊璟率領軍隊進駐到夔州大溪口。在此之前,蜀人自認為瞿塘峽是天然的險要之地,便派遣他們的平章莫仁壽去守衛那裡,用鐵索橫向截斷關口。又聽說明軍兵臨城下,又派遣左丞相戴壽、平章鄒興、副樞飛天張增兵,做好固守的準備。戴壽等在鐵索外麵,北邊靠著羊角山,南邊靠著南城寨,在兩邊的崖壁上鑿孔,牽拉纜繩建成三座飛橋,用木板鋪平,在橋上放置炮石、木竿、鐵銃,在橋兩岸旁邊又設置火炮來抵禦明軍。於是楊璟派遣指揮韋權率兵從赤甲山出發,進逼夔州,指揮李某從白鹽山出發,向下進逼夔府南岸,來攻打南城寨。楊璟與都督僉事王簡從大溪口出發,進攻瞿塘、扼守長江的敵軍,楊璟作戰失利,於是從赤甲、白鹽出發的軍隊也撤退到歸州。
刑部搜查監獄中的囚犯,得到他們的私信並上奏,皇上看了這些信,其中一封信是吳興人王升寫給他兒子的。他說:‘凡是當官的人,都應該廉潔自律,貧窮是士人的常態。古人說,因為貧困而無法生存下去,這是好消息。對待百姓要用仁慈的心,報效國家要以忠誠勤勉為本,對待自己要以謙虛恭敬為先,進修學業要以學習為要務。有空閒的時候,應該研讀經典史籍,至於先代儒者闡述性理的書籍,也應當專心探究其中的學問。在這裡理解透徹了,就自然不會有邪念了。又要熟讀律令,這樣遵守法度就不會迷惑。做官與求學大概是不可偏廢的。他如果方便,就會買兩三枚附子,一二斤川椒,這是經過交稅之後才帶來的,其他東西是不能指望的。’當時王升的兒子王瑱擔任平涼知縣,王升寫信托付禦史台幕官宇文桂轉交給王瑱。皇帝看了信,讚歎了很久,親自下詔書說:“過去元初年間擁有天下的時候,人們專心致力於實在的學問,所以賢能的人才重視進取功名。後來他失去了天下,是因為當時的社會崇尚虛名,他又去攀附權貴,希望被任用。朕飽嘗艱難,清楚地看到世情習俗還沒有改變,貪婪的人就像螻蟻蠅蚋一樣,不知道悔改。像這樣的人,難道是慈父缺乏教導嗎?還是他的兒子不聽從他的教導呢?現在我因為閱讀你的私人書信,知道你善於教導,能夠用忠直之言叮囑你的兒子。你的才能和品德還不清楚,但在如今的社會風氣中能看到這樣的家訓,還有誰能比你更優秀呢?勸勉為善,懲罰為惡,改變風氣,轉換習俗,這實在是治理國家的事務。現在命令中書省派遣使者帶著詔書前去告知,賞賜白銀一百兩、絹帛十匹、附子五枚、川椒五斤,用來表彰你的賢能,並且下令免除他家的賦稅徭役。”
大明太祖聖神文武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實錄卷之六十三
喜歡白話明太祖實錄請大家收藏:()白話明太祖實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