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七年4071年)十一月壬戌日初一,《孝慈錄》編纂完成。在此之前,貴妃孫氏去世,皇帝命令禮官製定喪服的製度。禮部尚書牛諒等人上奏說:‘《周禮》、《儀禮》中記載,父親在世,兒子為母親服喪一年,如果是庶母就不用服喪。’皇上說:“父母的恩情是一樣的,然而服喪的等次差彆卻如此之大,這太不近人情了。”於是命令翰林學士宋濂等人說:‘奉養在世的父母,為死去的父母送葬,是聖王的重要政事;忌諱談論死亡和疾病,是衰敗時代的陋習。’夏、商、周三代的喪禮,禮節的條文尤其詳細,但在衰微的周朝散失了,在殘暴的秦朝受到了壓製,漢朝、唐朝以後,就沒有人能討論這個問題了。人的情感有著無窮無儘的變化,而禮是適應這些變化的適宜方法,隻要得到人心的安定,就是天理所在。你們要考查審定喪禮。於是宋濂等人考查得出古人論述為母親服喪的共有四十二人,願意服喪三年的有二十八人,服喪一年的有十四人。於是他們就把這件事奏報給了皇帝。皇上說:“守孝三年,是天下通行的喪禮。”現在看那些願意服喪三年喪期的人,和服一年喪期的人相比加倍了,那麼三年的喪期,難道不是天理和人情所適宜的嗎?於是確立為固定的製度:兒子為父母服喪,庶子為他的生母服喪,都要穿斬衰服,服喪三年。嫡子、庶子為庶母服喪,都穿齊衰喪服,執喪杖守孝一年。仍然命令把五服喪製編寫成書籍,讓朝廷內外的人都遵守。他們的冠服經杖製度,詳細情況見本書。其中所敘述的喪服有八種情況:兒子為父親母親,庶子為自己的親生母親,兒子為繼母,兒子為慈母,兒子為養母,未出嫁的女子為父親母親,出嫁後又返歸家中未再嫁)的女子為父親母親。嫡孫為祖父母服喪承擔喪祭及宗廟的)重任,與為曾高祖父母服喪承擔喪祭及宗廟的)重任的情況相同。過繼給彆人做後代的人要為過繼後的父母服喪;過繼給彆人做後代的人要為過繼後的祖父母承重服喪。如果做了某人的後嗣,那麼妻子也要跟著為死者服喪。媳婦為公婆、庶子的妻子為丈夫的親生母親,妻子、小妾為丈夫,都要穿最重的喪服斬衰)守孝三年。嫡子、眾子為庶母,嫡子、眾子的妻子為丈夫的庶母,為改嫁的母親、被休棄的母親,父親去世後,繼母改嫁而自己跟著她的,丈夫為妻子,都要服齊衰一年,拄杖。父母為嫡長子和其他兒子服喪,父母為未出嫁的女兒服喪,繼母為嫡長子和其他兒子服喪,慈母為嫡長子和其他兒子服喪。孫子為祖父母,為伯叔父母;妾為丈夫的長子和其他兒子,為自己所生的兒子,為兄弟,為兄弟的兒子和未出嫁的兄弟之女,為未出嫁的姑姑和姐妹;妾為正妻、被父親休棄的生母、改嫁的生母為她們在家未嫁的子女以及雖已嫁人但沒有丈夫與子女的女兒,為自己的兄弟和兄弟的兒子服喪。繼母改嫁,對於跟隨自己繼母)的前夫之子來說,這個男子)是繼父;這種情況是指)繼父與夫家)同居生活),雙方都沒有大功以上親屬關係的情形。婦人是丈夫兄弟之子的喪主,婦人是丈夫兄弟未出嫁的女兒的喪主,女子出嫁後是父母的喪主,妾是自己父母的喪主,過繼給彆人做後嗣的人是自己親生父母的喪主。女子出嫁到兄弟中作為父親繼承人宗子)的家裡。祖父為嫡長孫,父母為嫡長子的妻子,都要服齊衰喪服,服喪期為一年。為曾祖父母服齊衰之喪五個月。為祖父、祖母,為繼父,為曾經同居但現在已經分居的繼父,為即使同居但兩人都有大功以上親屬的繼父,都服齊衰三個月。為同祖父的兄弟和未出嫁的姐妹,為姑姑、姐妹、兄弟已出嫁的女兒,父母為多個兒媳、為已出嫁的女兒服喪。祖父為眾孫的妻子服喪,婦人要為丈夫的祖父母服喪,為丈夫的伯父、叔父、伯母、叔母服喪,為丈夫兄弟的妻子服喪,為丈夫兄弟的女兒服喪,女兒出嫁後要為本宗的伯父、叔父、伯母、叔母服喪,女兒出嫁後要為本宗的兄弟及兄弟的兒子服喪,女兒出嫁後要為本宗的姑姑、姐妹及兄弟的女兒服喪。過繼給他人做後嗣的人,要為他的兄弟以及未出嫁的姑姑、姐妹服齊衰不杖期之喪,這是丈夫應儘的義務)。過繼給他人做後嗣的人,他的妻子要為丈夫的親生父母服大功九個月;為兄弟的兒子做繼承人的人,他的妻子也要為兄弟服大功九個月。為伯叔祖父母服喪,為同堂伯叔父母服喪,為再從兄弟及再從姊妹中沒有出嫁的人服喪,為同堂兄弟的兒子服喪,為從祖祖姑中沒有出嫁的人服喪,為從祖姑中沒有出嫁的人服喪,為同堂兄弟的女兒中沒有出嫁的人服喪。是兄弟的妻子。過繼給彆人做後嗣的,要為自己已經出嫁的姑姑、姐妹服喪,為嫡孫媳婦服喪,為出嫁的同堂姐妹服喪,為已經出嫁的孫女服喪,為兄弟的孫子、孫女尚未出嫁的)服喪,為外祖父母服喪,為母親的兄弟姊妹服喪,為同母異父的兄弟姊妹服喪,為姐妹的兒子服喪,為丈夫的姑姑、姐妹服喪,為丈夫的兄弟、兄弟的妻子服喪,為丈夫兄弟的孫子、孫女尚未出嫁的)服喪,為丈夫同堂兄弟的兒子、女兒尚未出嫁的)服喪。生母去世,為繼母的父母、兄弟姊妹服喪,庶子為嫡母的父母、兄弟姊妹服喪,都服小功,服期五個月。為族曾祖父母服喪,為族伯叔祖父母服喪,為族父母服喪,為族兄弟和未出嫁的族姊妹服喪,為族曾祖姑、未出嫁的族祖姑服喪。室,是指家族中已經出嫁的姑姑。在家中的親屬關係)有兄弟的曾孫,有曾孫、玄孫,有同堂兄弟的孫子,有再從兄弟的兒子,有已出嫁的從祖祖姑、從祖姑以及從祖姐妹,有已出嫁的兄弟的孫女,有已出嫁的同堂兄弟的女兒,有乳母,有舅舅的兒子,有姑姑的兒子,有兩姨兄弟,有外孫、有女婿,有妻子的父母,有兄弟的孫子的媳婦,有同堂兄弟兒子的媳婦,有同堂兄弟的妻子,有外孫媳婦,有外甥媳婦。婦人要為丈夫的曾祖父、高祖父、高祖母,為丈夫的堂伯叔祖父母,為丈夫的堂伯叔父母,為丈夫兄弟的曾孫,為丈夫的堂兄弟,為丈夫堂兄弟的孫子,為丈夫的再從兄弟的兒子,為丈夫兄弟的孫子的妻子,為丈夫堂兄弟兒子的妻子,為丈夫堂兄弟的妻子,為丈夫的堂姐妹,為丈夫的外祖父母,為丈夫的舅舅和姨母,為丈夫的堂祖姑和堂姑服緦麻。女子未出嫁時,以本宗為自己的家族;出嫁後,以夫家為自己的家族。祖父兄弟的妻子出嫁後,就不再屬於本宗。從祖父母的女兒出嫁後仍為本宗之人。同一個祖父的兄弟的子女出嫁到本家族。堂祖父的未出嫁的姐妹、堂祖父的已出嫁的姐妹,女子出嫁後為自家同堂姐妹中已出嫁者,過繼給他人為子者為自己親生的外祖父母,都穿緦麻喪服守喪三個月。到這時書編寫完成,取名叫《孝慈錄》。皇上親自為該書作序,命令刊印成書後頒行天下。納哈出又領兵侵犯遼陽,千戶吳壽等人將其擊退。改廣東的欽、廉、高、化四個府為州,裁撤安遠、合浦、茂明、石龍四個縣。在廣西慶遠府思恩縣設立慶遠裕民司,設大使一人,從八品,副使一人,正九品。凡是八番溪洞有賣馬的人,官府都會買下他們的馬。命令河州衛指揮僉事馬梅代理河陽衛事務,賞賜給他綢緞被子、絲綿和布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甲子日,賜給北平山後七個驛站的驛官和刀虎兒答剌溫人等一百三十二人文綺、細帛七百九十八匹。朝廷檢閱長沙等衛所的官軍。詔令封西竺僧班的達撒哈咱失裡為善世禪師,朵兒隻怯列失思巴藏卜為都綱副禪師,皇帝)親自撰寫誥命賜予他們。
乙醜日,改建奉先殿。烏思藏當地的首領思納兒黨瓦勘卜派遣僧人搠南巴爾加瓦等七人前來朝廷,進獻地方特產,皇帝下詔書賞賜錢幣以及華麗的絲織品、僧衣。
丙寅日,皇帝下詔說:“赦免罪過,寬宥罪行,以前的君主不曾輕易做出決定,而一旦決定,就會仔細審查,怎麼會有罪過而僥幸被赦免,有冤屈而無處申訴的情況呢?所以,因過失而造成災害的可以從寬處理赦免,對怙惡不悛堅持為害的要施以刑罰,這些都記載在《尚書》中,到現在仍然很清楚。漢朝、唐朝一直到元朝,這期間懦弱的君主繼承帝業,權力被奸佞之人掌控,因此有大赦天下的情況,雖然偶爾也赦免君子的過錯,但是奸惡愚頑的人卻能夠成為漏網之魚,使得善良的人內心憂鬱而不能舒展。古人說小人的幸運,就是君子的不幸,難道不是確實如此嗎?朕作為天下百姓的君主,常常擔心違背天理、有違仁愛,讓凶頑之人僥幸逃脫懲罰),因姑息而助長奸佞之人的氣焰),這違背了聖人明察刑罰、謹慎處罰的意旨。中書省應該把那些已經判決的囚犯整理成條陳,倘若確實是犯了罪,隻要是笞刑以上的,全部不能赦免,其餘因失誤而導致犯罪的,全部赦免。
辛未日,冬至,皇帝在圜丘祭祀昊天上帝。
壬申日夜晚,有流星呈現青紅色,拖著尾巴,從紫微垣東邊的星辰出現,向東運行,到天市垣東邊的星辰消失。
癸酉日,任命延安衛指揮使許良為大同衛都指揮使,杭州護衛指揮使趙圭為福州衛都指揮使,福州衛都指揮使曹興為燕山衛都指揮使。將寶鈔提舉司的品級提升為正四品。
甲戌這一天,田州府知府岑伯顏派遣使者進獻馬匹以感謝皇帝的恩德,這是因為之前)得到了皇帝賞賜的華麗的絲織品的緣故。皇帝下詔再次賞賜伯顏絲綢布料各兩匹,賞賜使者一套衣服。
丁醜日,暹羅斛國國王的兒子蘇門邦王昭祿群膺派他的臣子昭悉裡直向皇太子呈上奏表,並進獻了土特產。禮部將這件事上報給皇帝,皇帝下令引領使者到東宮獻上了禮物。皇帝賞賜給昭祿、群膺織金文綺、紗羅、雜彩各四匹,賞賜給招悉裡直綺羅各二匹,以及襲衣、靴襪。隨從的七個人,各自賞賜了一匹帛。
戊寅日,將延安府葭州改為葭縣,連同吳堡縣都隸屬於綏德州,兩縣各自裁減縣丞一員。把山東的東平府改為州。將山西太陽津批驗茶課所遷到豆津。
己卯日,確定群牧監官員,令為正五品,丞為正六品,鎮撫為從六品,群頭十員,吏目一員由中書省選用。皇帝命令禮部向各地有關部門頒發祭祀嶽鎮、海瀆的禮儀製度。祭祀時,各使用一隻羊、一頭豬、一匹帛,帛的顏色要與祭祀的方位相配,籩、豆、簠、簋都用四個,用一個鉶,用三個爵,用三個尊。祭祀的時間是春天的二月,秋天的八月上旬選擇吉日。因此宣寧侯曹泰的三個弟弟都被任命為鎮撫,曹聰為羽林左衛千戶所鎮撫,曹溫為杭州護衛千戶所鎮撫,曹恭為雄武衛千戶所鎮撫。又任命他的表兄姚斌為天策衛千戶所的試鎮撫,隻給一半的俸祿。
辛巳日,杭州衛所的士兵章憲前往朝廷進言鹽法,皇帝下詔任命他為本衛所鎮撫,讓他管理鹽場火丁、鹵丁的事務。
壬午日。重新任用鳳陽屯田的官吏。在此之前,有罪的官吏,都被發配到鳳陽去屯田。到這時,皇上考慮到他們已經經曆了艱苦,必定能夠改正過錯,就下詔給中書省、禦史台,挑選那些年齡達到四十歲以上、才能足以被任用的人重新起用他們,年齡未到的人仍然留在屯田之處)。如果年齡在四十歲以下,原來犯的是公罪,以及已經被寬宥赦免的人,也重新錄用。於是選取到京城的一共有一百四十九人,分彆授予不同的官職。將典禮紀察司改名為紀察司,官員依舊采用原有的製度。罷免四川茶鹽運司。改升永寧等地的軍民安撫司為宣撫使司,品級為正三品。太陰星侵犯軒轅星座的左角星。皇帝詔令中書省大臣說:“月亮侵犯軒轅星,占卜說有大臣被罷黜免職。”你們中書省應該告知各省級和衛所的官員知道這件事。凡是公務中有違背政體的地方,應該迅速改正,以謀求自身安穩。
乙酉日,賜給各部門的曆事監生文綺衣。在此之前,皇帝認為儒生隻專心學習書本知識,不熟悉吏事,一旦任命他們為官,他們大多會被狡猾的官吏欺負,於是命令他們到各部門去學習吏事。到了這時,朝廷下令每年冬夏都要給他們衣服來救濟他們。
丁亥日,設置播州黃平宣撫司。皇帝下詔設置容美洞宣撫司以及家鄉寨五裡,從崖椒山、瑪瑙等地到水儘原通、塔坪、石梁、下洞、五峰、寶寨六個長官司。
辛卯日,泗城州知州岑善忠、利州知州岑誌良、奉議州知州黃誌威,各自進奉表章,進貢馬匹,皇帝下令賞賜給他們文綺、襲衣。這個月,在岢嵐州設置鎮西衛。
大明太祖聖神文武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實錄卷之九十四
喜歡白話明太祖實錄請大家收藏:()白話明太祖實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