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年4074年)春正月庚辰日初一,皇上親臨奉天殿接受朝拜祝賀,大宴群臣和有封號的婦女,群臣和命婦)在坤寧宮朝拜皇後,皇後)賞賜宴會。任命兵部尚書李允擔任禮部尚書,吏部侍郎陳銘擔任兵部尚書。陳銘,是處州麗水縣人,從都督府掾吏被提拔為照磨,升為吏部侍郎,被授予現在的官職。李允,是真定蠡州人,從元朝舊官被授予兵部郎中,多次升遷,直到現在的官職。陳銘不久被降職為兵部郎中。
壬午日,皇帝命令汝南侯梅思祖前往濟南、青州挑選檢閱兵馬。把福建新入軍籍的三千名軍士分彆隸屬於雷州各衛所。
乙酉日,皇帝在太廟舉行祭祀。派遣官員到雞籠山廟祭祀功臣。賜予翰林學士承旨宋濂退休。宋濂,字景濂,是金華浦江人。宋濂年幼時就聰明機敏、記憶力強,他向同郡的吳萊、黃溍學習,在古文方麵很有名聲。元至正年間,有人推薦宋濂擔任翰林編修官,宋濂因為父母年老而推辭不去,隱居在小龍門山中。
辛醜年,金華已經歸附,皇上派遣使者帶著書信和財物征召宋濂,宋濂)和括蒼的劉基、葉琛、章溢四人一同被召見,皇上對他們非常敬重,提拔宋濂擔任江南等處儒學提舉。不久,皇帝下令讓他給皇太子講授經籍。甲辰年十月,改任起居注一職。乙巳年三月,他因病請求辭官回鄉。皇上賞賜給他金銀布帛,太子也重重地饋贈他。宋濂回來後,上表謝恩,皇上賜書嘉獎慰勞他。大意是:先生您教導我的兒子,要求十分嚴格,這是我不才。按照一定的時間進行講解,闡釋聖賢的意旨,這樣做)是不固執一端)的。用忠貞樹立內心,用節儉約束行為,這就是符合儒家之道的。過去隻聽說過古人的事跡),今天親自見到了這樣的人)。仍然賞賜給他綢緞。洪武二年,朝廷修纂《元史》,下詔征召宋濂和翰林待製王禕擔任總裁官。六月,被授任為翰林學士、亞中大夫、知製誥,兼任國史修撰。三年的時候,因為缺席朝見參拜的活動),被降職為編修。四年,他被調任為國子司業。秋季,因為討論祭祀孔子的禮儀時稽留遲緩,被貶為安遠縣知縣。這一年的十一月,宋濂)被召回,擔任禮部主事。五年冬,我被升任為太子讚善大夫。六年七月,他再次被任命為翰林侍講學士、中順大夫、知製誥、一同編修國史,仍然兼任讚善大夫。八月,皇上命令宋濂與詹同、樂韶鳳等人編纂《大明日曆》一百卷,又與吳伯宗、朱右等人編纂《寶訓》五卷。每天早上侍奉皇上用膳,退朝後晉見皇帝時一定賜茶賜座。宋濂向來不能喝酒。有一天,宋濂侍奉皇帝飲酒,喝醉後走起路來東倒西歪,皇帝看到後十分高興,賜給他一首詩,又讓侍臣們都寫詩賦,並且說:‘要讓後世知道我和君臣是這樣快樂。’九年,宋濂被任命為翰林學士承旨、嘉議大夫、知製誥,兼修國史,仍兼任讚善大夫。提拔宋濂的長孫宋慎擔任殿庭儀禮司序班,又征召宋濂的次子宋璲擔任中書舍人,子孫接連在宮廷為官,讀書人為之感到榮耀。宋濂已經年老,行走困難,皇上命令挑選好馬賞賜給他,又作了一首《良馬歌》,並命令文學侍從之臣都賦詩,來表示優厚的寵幸。到這時,他六十八歲了。皇上憐憫他年老,賜他退休回歸故鄉。等到向皇帝辭行的時候,皇帝把自己撰寫的文集賞賜給他,加賜紙幣、彩色綢緞和三套衣服,命令他的孫子張慎護送他)到家。宋濂上表稱謝,皇帝又親手寫下詔書答複他。從此,他每年來朝見一次,到了之後皇帝會給他非常優厚的待遇。洪武十三年,宋璲因事獲罪,宋濂應當被連坐,有關部門請求治他的罪。皇上因為宋濂是舊臣,特地命令他住在茂州。洪武十四年五月,他)走到夔州時去世了。他所著的作品有《潛溪集》四十卷、《蘿山集》五卷、《龍門子》三卷、《浦陽人物記》二卷、《翰苑集》四十卷、《歸田集》四十卷。長子李瓚,與李璲都因為擅長書法而聞名。
丙戌日。工部奏報差役張致中上書進言三件事:其中第一件事說:監察禦史是寄托著朝廷耳目的職位,是地位顯貴、職司重要的部門。應該精心挑選在朝廷中老練成熟、正直敢言的人,或者是所屬官府中公正廉明的人,使他們擔任這個職位,或許就能知道官府與百姓的利弊得失,斥惡揚善,來輔助治理與教化。其二:京城是天下都會的地方,近來米價飛漲,各種物資價格暴漲,都是因為蘇州、湖州等府發生水災,糧食歉收,平時沒有儲備糧食導致的。從今以後應該讓各府、州、縣設置常平倉,每到秋天糧食豐收的時候,官府拿出錢鈔來收購糧食放入糧倉,如果遇到荒年,平價賣出糧食。米價不上漲,物價自然就平穩了。像這樣的話,官府不會失去利益,百姓就能受到好處了。第三條說,北方的郡縣開墾荒田,每年都有增加擴大,可是土地空曠百姓稀少,開墾拓展有限,各地的太守縣令往往責令裡長甲長增多上報的數額,把這作為自己為官的政績,欺騙君上損害百姓,很是沒有意義啊。應該讓各地的農民自行核實實際開墾的土地畝數,以確定稅糧的多少,這樣才不會有名無實,使百姓不被繁重的賦稅所困,才能增加人口、擴大生產,從而增加賦役。奏疏呈上後,皇帝看過之後,嘉獎了張致中,將他提拔為宛平縣知縣。升兩淮都轉運鹽使司同知潘德為運使。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辛卯日,朝廷增派羽林等衛軍士補充秦、晉、燕三府的護衛兵力。秦王府西安護衛原來的士兵有一千四百五十一人,再加上羽林軍士兵二千二百六十四人。晉王府太原護衛的舊有軍士一千六百三十人,再加上興武等衛所的軍士二千二百五十一人。燕王府的燕山護衛原有一千三百六十四人,又補充了金吾左等衛所的兩千二百六十三人。
癸巳日,任命元朝的諸王伯忽擔任贛州鎮撫,孛羅歹擔任荊州衛鎮撫,讓他們領取俸祿卻不處理事務。西安府發生地震。
甲午日,朝廷任命都督僉事曹震為河南都指揮使。命令浙江等十二個布政使司以及直隸府州,各自根據其山川地勢的險阻或平坦、地理位置的遠近繪製地圖進獻上來。
丙申日。調成都中衛兩千名軍士補充貴州衛,並且征調前、後、左、右四衛的七百軍士防守黃平。
己亥日,撤銷將作司。改貴州金築長官司為安撫司,任命長官笞察為安撫使。
甲辰日,皇上對中書省的大臣說:“在京城等待選拔任用的官員,應該儘早進行選拔考核確定官職),然後讓他們馬上赴任。聽說長期住在客舍的人,每天都要耗費錢財,甚至會耗儘所有的錢財,還要向彆人借債。過去元朝的不良政治,這也是其中一個方麵。那些被選為候補官員而滯留在京城的人,經常是很多年都沒有被任命官職,他們的錢財都用儘了,於是隻能去做醫生或占卜師,使得賢能的人失去了操守,這實際上是朝廷沒有用正確的方式對待他們。從今以後選拔任用官員之後,按照品級的差彆,都給予路途費用,仍然讓有關部門提供車船送他們赴任。於是將這些規定寫成法令。
丁未日,撤銷思文監,任命監丞曾秉正為刑部主事。這個月,皇帝命令都督僉事藍玉在東昌練兵。融州的盜賊潘宥等人發動叛亂,廣西衛的官軍將他們捕獲並斬殺。賞賜京城衛戍部隊的士兵絲帛。琉球國中山王察度派他的弟弟泰期等人入朝上表,祝賀正旦,獻上十六匹馬、一千斤硫黃,皇帝賞賜泰期等人不同數量的鈔幣。安南的陳煓和占城國興兵互相攻打,陳煓)在占城境內大敗,陳煓戰死。高麗派遣使者到京城,為他們的故去國王王顓請求賜予諡號。皇上認為王顓被他的臣子所殺,就命令中書省的宰相說:“朕出身寒微,順應天命,成為了中原的君主。在剛剛即位時,就派人去告訴四夷的酋長,讓他們知道中國有了新的君主。而高麗國王王顓聽到這個命令後,馬上稱臣納貢,這並不是畏懼武力,而是心悅誠服的緣故。他們的國王表達忠心已經好幾年了,卻被臣子殺害,這件事又過去好幾年了。現在才來請求賜予諡號,是想借助我們的命令,安撫他們的百姓,而且是想掩蓋他們弑君叛逆的罪名罷了。他們的請求不真誠,不能答應他們。先前扣留下來的使者,就讓他們回去吧。皇帝下詔賜給蘇州、鬆江、嘉興、湖州等府去年遭受水災的百姓每戶紙鈔一錠,共計四萬五千九百九十七戶。二月己酉日,初一。派遣官員祭祀共十七位曆代帝王,分為五室,在宮殿的東南方一共設置三個酒尊,酒尊向西,在神位的右邊設置一個祝版。初次獻上祭品後,朗讀祝詞,其餘的禮儀和原來一樣。祝文說:皇帝恭謹地派遣官員某向太昊伏羲氏、炎帝、神農氏、黃帝、軒轅氏、帝金天氏、帝高陽氏、帝高辛氏、帝陶唐氏、帝有虞氏、夏禹王、商湯王、周武王、漢高祖皇帝、漢光武皇帝、隋高祖皇帝、唐太宗皇帝、宋太祖皇帝、元世祖皇帝致祭說:從前,你們承受上天的使命,相繼成為君王,代天治理萬物,撫育百姓,倫理綱常秩序井然,流傳至今。百姓多福,思量不忘報答,特地在春秋兩季祭祀,希望您的英靈,能享用祭品,降臨這裡。請享用吧。
庚戌日,祭祀太歲、風雲雷雨、嶽鎮、海瀆、山川、月將、城隍諸神。派遣大都督府的官員祭祀軍旗。
壬子日,皇帝派遣官員祭祀先農神,命令應天府的官員率領年老的農民陪同祭祀。祭祀時正位、配位的陳設各自使用一個登古代盛肉食的器皿)、兩個鉶古代盛羹的小鼎),其餘祭祀用的牲畜、幣帛和器物,都和二年祭祀先農時相同。各種祭祀的禮儀。祭祀那天,樂舞生各自站到自己的位置上,獻官、陪祭官、執事官也各自站到自己的位置上。典儀官唱迎神,協律郎舉起麾指揮奏樂開始的旗幟),演奏《永和》之曲,獻官、陪祭官都行四拜之禮。典儀官唱‘奠帛,行初獻禮’,獻官走到盥洗位,把笏板插在腰帶上,洗手並用布擦拭,抽出笏板,協律郎舉起指揮用的旗幟,演奏《永和》之曲,表演《武功之舞》。獻官來到放酒樽的地方,執事者用爵取酒。獻官到先農神位前跪下,把笏板插在腰間,獻上絲帛、獻酒,拿出笏板,讀祝官拿過祝文,跪下宣讀完畢,獻官俯身伏地,起身,平身,到後稷神位前,像前麵一樣行禮,但沒有祝文,然後回到原位。典儀官高唱進行亞獻之禮,協律郎舉起麾旗,演奏《壽和》之曲,表演《文德》之舞。執事官各自按照爵位接受祭酒,將酒獻給神位前。典儀官高聲唱‘行終獻禮’,協律郎舉起指揮棒,奏壽和之曲,跳起文德之舞。儀同三司進行亞獻。典儀官唱‘飲福受胙’,獻官到飲福位跪下,把笏板插在腰間。負責禮儀事務的人用酒爵送上福酒),獻官飲下福酒,執事官送上祭肉,獻官接受祭肉,拿出笏板,俯身下拜,起身,挺直身子,回到原位,再次下拜。陪祭的官員都拜了兩拜。典儀官高唱撤去食物,協律郎舉起旗幟,演奏《壽和》之曲。執事者各自前往神位前撤去祭品。典儀官高唱送神,協律郎舉起麾旗,演奏《永和》之曲。獻官、陪祭官都行四次跪拜禮。典儀唱道:‘讀祝官捧祝文,掌祭官捧帛、祭品,各去瘞位。’唱望瘞,協律郎舉起指揮用的旗幟,演奏《永和之曲》。獻官前往望瘞位,禮儀結束。皇帝恭敬地派遣擔任某官職的官員到先農神這裡來祭祀:想那先農神當初興起農業之事,於是種植優良的穀物,為百姓確立生機,世世代代永遠依賴先農神的恩澤)。現在即將開始春耕,我要)親自耕種籍田,恭敬地用牲畜甜酒等眾多祭品,舉行常規祭祀,以後稷配享祭祀)。它的樂章和二年二月祭祀先農正位時相同,隻是不演奏進俎曲。又進獻了神曲,原本記載)穿戴冕服的人在隊列之中,此處)改成穿戴冠裳的人在隊列之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癸醜日,舉行了朝日禮。
乙卯日,朝廷再次任命刑部尚書唐俊為福建布政使司右參政,將右參政瞿莊升為左參政。
丙辰日,任命秀才徐尊生為翰林應奉。尊生,字大年,是嚴州淳安縣人。博學多才,擅長寫文章。洪武初年,朝廷征召眾多儒生編撰《元史》,以及商議禮製、編纂日曆,徐尊生都參與其中,朝廷)授予他官職,他)堅決推辭後回歸故鄉。到了這個時候,郡裡又把他作為秀才推薦給朝廷,朝廷授予了他現在的官職。
丁巳日,派遣禦史大夫汪廣洋到先師孔子廟舉行釋奠禮。任命宦官徐正等二十八人擔任尚衣奉禦等職務。任命光祿司大官署令蕭韶為太仆寺丞。當時禮部尚書李允因為犯有失職的過錯,也被降職為寺丞。
戊午日,祭祀太社、太稷。夜晚,太陰星侵犯輿鬼宿。
己未日,撤銷北平府香河縣,把香河縣的地域並入漷州,把漷州改為縣。撤銷平穀縣,把它的轄區劃給三河縣,又將武清、寶坻二縣劃歸通州管轄。
辛酉日。皇上敕令兵部大臣說:“天下衛所的軍士都是來自四方的人,家鄉路途遙遠,貧窮的人很多,每月發給他們的糧食,僅僅能夠自給自足。其中有很多人出不起辦理喪事的費用,致使他們的家人死後不能入土為安,有的甚至拋屍荒野,這實在不是憐憫百姓的辦法。我聽說周文王掩埋朽骨無主的屍骨),天下的人都歸向他的仁德。何況我的壯士,常常儘力效勞,怎麼能讓他們流離失所呢?從今以後,凡是有軍人死亡,如果家中貧困不能辦理喪事的,官府為他們提供棺木來安葬。主管部門將這件事製定成法令。
壬戌日,任命翰林院編修傅藻為應奉。
癸亥日,皇帝的第十五個兒子朱植出生。她的母親是韓氏。
甲子日,賑濟蘇州、鬆江、嘉興、湖州等府去年遭受水災的百姓,每戶發放一石米,共計十三萬一千二百五十五戶。在此之前,因為蘇州、湖州等府遭受水災,朝廷經常用錢鈔來賑濟災民,接著又聽說那裡米價飛漲,百姓生計還沒有恢複,又命令官府)都用米來供給他們。
丁卯日,皇上對中書省的大臣說:“享有俸祿的人家,和普通百姓相比,高貴低賤有差彆。奔走辦事、執行差役來侍奉君主,這是普通百姓的事。如果賢人君子已經使自身尊貴,卻又使自己的家人服役,那麼君子和庶民就沒有區彆了,這不是鼓勵士人、對待賢人的正確方法。從今以後,朝廷各部門現任官員的家中,如果有田產的,除了繳納租稅之外,全部免除他們的徭役。”並著為法令。
己巳日,朝廷派遣監察禦史吉昌等十三人分彆巡視山東、廣西等地。白色的長虹穿日而過。
壬申日,任命北平按察司僉事呂本為禮部尚書。呂本起初擔任太常卿,因事犯罪被罰到功臣廟服勞役,不久被寬恕,外調擔任北平按察司僉事,到這時升任現在的官職。
任命國子監學生範與辰為代理刑部主事,因為他上書言事很符合皇帝的心意。
三月初一己卯),國子助教錢宰因為年老請求辭官歸鄉,皇上答應了他,命令授予他文林郎、國子博士的官職,讓他辭官歸鄉。皇帝敕諭說:“朕過去平定四方,就開辦學校,延請儒師,使功臣賢能的子弟、平民中的優秀人才,沒有一個不入學學習,用經史六藝教育他們,使他們明白事理、適用政務,分布在朝廷內外,共同保持太平盛世,沒有儘頭。國子學的助教錢宰,學問高深,教導有方,在國子學工作了幾年,成績顯著。朕正為諸位讀書人有了學習的榜樣而高興,而你年滿七十,誠懇地請求辭官回鄉,朕特授予你文林郎、國子博士,允許你退休。你還能在一鄉之中為人師表,教導後學晚輩,以此補益治理政事,這樣或許能不愧於古時鄉大夫的教化,那我還是有期望的。”錢宰是會稽人,學識淵博,擅長寫文章,二十年後,在家中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