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三年4077年)春正月癸巳日初一,皇帝駕臨奉天殿接受朝賀,大規模宴請群臣及其有封號的女眷,在坤寧宮朝拜皇後,皇後賜宴。
高麗朝貢不如約定,因此下詔詢問他們說:‘過去元朝統治天下,國運沒有超過百年,上天就改變了心意。’朕代替元朝成為君主,已經統治了十三年,四方夷族都來朝貢,隻有這三個地方還像以前一樣。唯獨你們東夷國原本依仗著大海,在國內殺害自己的國王,對外給百姓製造災禍,進貢不像約定的那樣,必定是三韓的地方有變故才這樣的吧?命令使者前去詢問,你們)反叛與歸服變化無常,想要做什麼呢?
甲午日,禦史中丞塗節告發左丞相胡惟庸和禦史大夫陳寧等人謀反,以及以前毒殺誠意伯劉基的事情,皇帝)命令朝廷大臣審訊記錄,皇上時常親自前往查問這件事。起初,自從楊憲被誅殺之後,胡惟庸總理中書省的政務,因為皇上對他非常信任,他便獨斷專行,作威作福,官員的任免升降,甚至有不向皇上奏請就擅自執行的情況。朝廷內外各部門的奏章送到朝廷,胡惟庸總是先取來看。有揭發自己的人,就隱瞞起來不讓上級)知道,私自提拔奏差胡懋擔任巡檢,料理他的家事。因此四方爭名逐利、奔走鑽營的人都投奔到他的門下,那些武臣中阿諛奉承的人大多依附於他,給他贈送財物。金銀布帛、名貴的馬匹、供玩賞的奇珍異寶,數也數不清。魏國公徐達非常痛恨他的奸詐邪惡,曾經私下裡對皇上說起這些情況),胡惟庸因此忌恨徐達。徐達有個看門的人名叫福壽,胡惟庸暗中引誘他為自己所用,希望得到他的幫助,來對付徐達,後來福壽告發了他。誠意伯劉基也曾經對皇上說胡惟庸奸詐放肆,不可任用,胡惟庸知道後,因此怨恨劉基。等到劉基生病時,皇帝詔令胡惟庸去探視他,胡惟庸帶著醫生前往,用毒藥毒害劉基,劉基最終死去。當時是八年正月。皇帝認為劉基病了很久,沒有懷疑。劉基死後,胡惟庸更加沒有什麼顧忌害怕的了。與李善長等人相互勾結,把哥哥的女兒嫁給李善長的兒子李佑,貪婪受賄,玩弄權術,無所畏懼。一天,他在定遠的舊宅的井裡忽然長出石筍冒出水來,有幾尺高,阿諛奉承的人爭相說這是丞相吉祥的征兆。又說他祖父三代人的墳墓上夜裡都有火光照亮天空。於是胡惟庸更加自負,有了謀反的陰謀。當時,吉安侯陸仲亨從陝西回來,擅自乘坐驛站的車馬,皇上憤怒地斥責他說:“中原地區經曆了戰亂之後,百姓才開始恢複生產,登記戶籍、購買馬匹,非常艱苦。假使大家)都效仿你做的事,百姓即使把子女都賣了,買來馬匹,用來趕路傳遞文書),也)不能供給需求)啊。他被派到代縣抓捕盜賊。平涼侯費聚曾經奉命前往蘇州安撫軍民,他卻不能勝任。費聚做事隻喜好酒色,召回京城後,太祖責令他去西北招降彭達,彭達沒有投降,太祖也責備他。兩人害怕了,胡惟庸暗中用權勢利益威脅利誘他們。這兩個人向來憨厚而勇猛,又看到胡惟庸在當朝掌權勢力強盛,於是就跟他來往,時間長了關係更加密切。陸仲亨曾經去胡惟庸家喝酒,酒喝到興頭上,胡惟庸讓左右的人退下,趁機說:‘我們做了很多不合法的事情,一旦事情敗露,該怎麼辦呢?’兩人惶恐不安,想不出什麼辦法。胡惟庸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他,並且讓他在外麵收集兵馬等待時機。兩個人聽從了他的意見。又和陳寧坐在中書省中,查看天下兵馬的簿籍,命令都督毛驤選取衛士劉遇寶和逃亡在外的魏文進等人作為心腹,說:‘我有用得到你們的地方。’太仆寺丞李存義,是李善長的弟弟,胡惟庸的嶽父,因為親戚的緣故經常去胡惟庸家。胡惟庸讓李存義私下勸說李善長一同起事,李善長驚恐地說:‘你說的這是什麼話?’如果這樣的話,你的九族都會被誅滅。李存義害怕地離開了,去告訴了胡惟庸。胡惟庸知道李善長一向貪婪,可以用利益來打動他。過了十幾天,胡惟庸又讓李存義把這件事告訴李善長,並且說:‘事情如果成功,應當把淮西地區封給您,封您為王。’李善長雖然有才能,但他是一個文官,心思深沉而工巧,雖然假裝吃驚不答應,但心裡非常讚同。又聽說將淮西之地封給自己就會結束這場戰鬥。這樣不但可以保持自己的富貴,而且可以觀察局勢,為子孫後代做打算。於是歎息著起身說:‘我老了,任由你們去做吧。’李存義回來報告,胡惟庸很高興,於是拜訪李善長,李善長把他請進府中,胡惟庸麵朝西而坐,李善長麵朝東而坐,屏退左右,密談了很久,沒有人知道他們說了什麼,隻遠遠地看見他們點頭。胡惟庸欣然接受了這個任務,派指揮使林賢到海上招募倭軍,約定日期來會合。又派元臣封績給元朝寫信,自稱臣子,請求出兵作為外應。事情都還沒有發生。恰逢胡惟庸的兒子騎馬在集市上奔馳,馬衝到挽車的行列裡被撞死了。胡惟庸立即殺了這個挽住車駕的人,皇帝很生氣,命令胡惟庸抵命。胡惟庸請求用金帛來賞賜他家,皇上不同意。胡惟庸很害怕,於是與李善長以及塗節、陳寧等人謀劃起兵造反,還派人暗中通知四方以及自己的部下。皇帝上朝時,覺得胡惟庸等人的行為舉止有些奇怪。塗節擔心事情敗露,就上書告發了這件事。當時商暠被貶為中書省的小吏,也來告發胡惟庸的秘密之事。皇上說:朕沒有對不起胡惟庸這些人,他們怎麼能做出這樣的事。朱元璋)命令群臣再次審訊,胡惟庸理屈詞窮無法隱瞞,於是吐露了實情。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戊戌日,群臣上奏胡惟庸等人的罪狀,請求誅殺他們。於是賜死胡惟庸、陳寧。又說:塗節本來是胡惟庸的主謀,看到事情不能成功,才開始向皇上告發謀反之事,他)告發說胡惟庸)如果不誅殺就沒有辦法懲戒大臣中的奸惡之人,於是皇上)就連塗節一起誅殺了,胡惟庸的)其餘黨羽都被牽連治罪。胡惟庸,定遠人。乙未年侍奉皇上,擔任元帥府奏差,後轉任宣使。丁酉年,他被授予寧國縣主簿的官職,後來升為知縣。甲辰年,他被調任為吉安府通判。丙午日,他被提拔為湖廣按察僉事。吳元年,他)入朝擔任太常少卿,不久升任太常卿。洪武三年,他)被授予中書省參政的官職。四年,胡惟庸升任中書省右丞相。六年,被任命為右丞相。陳寧,是茶陵人,最初名叫亮,他精通經學,有治理的才能。元末,他是鎮江的小吏,後來從軍到了金陵,住在軍帥家。皇帝進入金陵,命令各位將領陳述政事,軍帥都是武人,不會表達,就讓陳寧代替他們寫了奏書。皇帝看了以後非常高興,召見了他,提拔他為江南行省的掾史。己亥年,他)升任廣德知府。辛醜日,他)被任命為樞密院都事。癸卯年,他)改任提刑按察司僉事之職。甲辰年,他升任浙東按察使。己巳日,被提拔為中書參議。丙午日,因為這件事被降職為太倉市舶令。洪武元年,他)入朝擔任司農卿,不久升任兵部尚書。二年,他出任鬆江知府,不久後升為中書參政。三年,賜名為寧。因事獲罪而被任命為蘇州知府。他曾經監督運糧,想讓事情迅速完成,就命令左右的人用燒紅的鐵塊燙人。他用烙鐵燙人的)肌膚,人們深受其苦,稱他為陳烙鐵。他被調任為浙江參政,還沒出發,胡惟庸推薦他擔任禦史大夫,他更加崇尚嚴刑酷法。皇上曾經嚴厲地責備他,他)卻不改正。他的兒子孟麟也多次勸諫他,陳寧發怒,用棍棒打了他數百下,直到他死去。皇帝對他的不通人情十分厭惡,曾經說:‘他對自己的兒子都這樣,對君主和父親又能怎樣呢?’陳寧聽說這件事很害怕,於是就和胡惟庸一同謀劃。群臣又請求誅殺李善長、陸仲亨等人。皇帝說:“我當初起兵的時候,李善長前來軍營拜謁,說:‘您起兵就像)有了天有了日一樣正義)啊。’”。當時朕二十七歲,李善長四十一歲,他說的話大多符合朕的心意,於是朕任命他掌管文書,協助朕謀劃大事。他功成名就,被封為上公,皇帝把女兒嫁給了他的兒子陸仲亨。陸仲亨十七歲的時候,父母兄弟都已經死了,他擔心被亂兵擄掠,就拿著一升麥子藏在草叢裡。我看到了他,招呼他說:‘過來!’於是就跟著我長大,建功立業,因為功勞被封為侯。這些人都是我當初起兵時的心腹和得力助手,我不忍心懲罰他們,這件事不要再問了。”封績是河南人,原本是元朝的大臣,前來歸附明朝),朝廷)授予他官職,他不接受,朝廷)打發他回故鄉,他又不離開,於是朝廷)將他貶謫到邊疆戍守。所以胡惟庸等人寫信給他並派人送過去。
己亥日,胡惟庸等人已經被誅殺之後,皇上曉諭文武百官說:‘朕自從登基執政以來,已經十三年了,這期間謀求任用大臣,期望他們輔助朕。’來達到天下大治的局麵)。所以設立中書省來總管天下的文治,設立都督府來統領天下的兵政,設立禦史台來整肅朝廷的綱紀。沒想到奸臣竊取國家權柄,貪贓枉法,誣陷賢良,懷著不軌之心,肆意施展奸詐欺瞞的手段,用甜言蜜語迷惑眾人,結黨營私,敗壞朝政,圖謀危害國家。就像堤壩即將決堤,烈火即將燃燒,有滔天燎原的勢頭。幸虧神明發覺了他們的陰謀,把他們都消滅了。朕想廢除中書省,提升六部,仿照古代六卿的製度,讓他們各司其職,再設置五軍都督府,用來分彆統領軍隊和衛所。像這樣,權力就不會集中在一個部門,事情也不會被積壓、蒙蔽。你們認為怎麼樣呢?監察禦史許士廉等人回答說:‘每個朝代的製度,都是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製定的。’何況創立製度、建立法律,這是天子的事務,既然出自聖上的裁決,實際上就是法典和綱要。隻是擔心陛下每天要處理繁多的政務,過度耗費精神。臣認為應當設立三公府,任命有功勞的舊臣擔任太師、太傅、太保,統領百官的事務。像封建諸侯、調兵遣將、選拔官吏、製定禮儀、創作音樂等重大的政事,就上奏請求裁決,其餘的日常事務,依照製度執行。或許臣下能杜絕奸佞弄權的憂患,君主也不會有繁重的勞累。皇上認為他說得對。
庚子日,征召山西布政使司左參政契斯為吏部尚書,河南按察使鄭九成為禮部尚書,前北平按察副使劉崧為禮部侍郎,任命應天府尹徐鐸為戶部尚書,都賜予誥命。契斯誥說:‘我認為國家用人,任免的權力雖然掌握在皇帝的手中,但是官員的考核、選拔和任用必須要通過吏部來完成。’得到賢良的人,就可以選拔提拔才德優良的人,甄彆流品,分清清濁善惡,不至於混淆,這樣各級官員就能治理好了。你侍奉朕多年,一直恭謹儘職,考察你的舉措,確實很恰當,朕任命你為吏部尚書,你要努力啊!九成的誥令說:‘禮的作用是很大的,把它施行於郊祭、宗廟祭祀以及朝廷之中,是用來處理神與人之間的關係,協調上下尊卑的。’然而從夏、商、周三代、漢代、唐代一直到現在,那些禮儀、器物、製度等,也夠繁多的了。朕擁有天下之後,命令商議禮製的大臣們仔細考慮進行增減改動的內容),已經有了既定的製度,隻在於得到合適的人才,遵守製度)並且施行它。隻有你鄭九成熟悉典章製度典故),舉止行為審慎周密,現在任命你擔任禮部尚書,你要恭敬謹慎啊。徐鐸的誥文說:“國家將戶口、土田、賦役稅糧等事務,以及倉廩、府庫、會計收支等方麵,統一歸到戶部管理,這是古代的製度。如果不是才識周遍、練達時務的人,又怎麼能勝任這個職位呢?你在職時公正勤勉,處理事務通達敏捷,現在任命你為戶部尚書。你還應明白生財的方法,務必培育國家的根基,使物資錢財充足而國家費用充裕,以符合我節約用度、愛護百姓的心意。崧的誥令說:國家用禮義引導民眾,要讓天下的人都遵循它,那等級的區分,製度的詳細內容,也已經考察確定並且頒布施行,如果不是明了通達朝廷典章的人主管並且遵守它,難道足以成為中外朝廷內外)的表率嗎?爾崧學問貫通古今,行為舉止安詳文雅,所以任命你為禮部侍郎。你要恭敬地修養自身,恭謹地處理政事,使朝廷的禮儀分明而有條理,那麼天下就會聞風仰慕,從而有教化百姓形成良好風俗的成效了。前往就職,你要努力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撤銷山西大同府的兵馬指揮司。
命令工部派遣官員監督太倉、鎮海、蘇州三個衛所的官軍建造一百六十六艘海船,用來準備從海上運輸物資等)。
癸卯日,在南郊舉行大型的祭祀天地的活動。廢除中書省,提升六部的地位,將大都督府改為五軍都督府,並昭告天下。
皇帝詔令說:“我順應天命,統治中原和邊疆,剛即位的時候,召集群臣,討論官製,借鑒漢唐,加以增減,也參考了宋朝的典製。朝廷內部設置中書省、都督府、禦史台。朝廷六部之外設置都指揮使司、承宣布政使司、都轉運鹽使司、提刑按察司以及府、州、縣等機構,管理各種事務,來安定百姓。朕曾經發號施令,把責任交給中書省,讓他們)量刑與獎賞務必恰當,沒料到任用的不是合適的人。丞相汪廣洋、禦史大夫陳寧,日夜荒淫昏亂,儘情唱歌,肆意享樂,各自都不儘職儘責,坐視國家興衰不管)。以至於胡惟庸私自勾結一群小人,攀附權貴結黨營私,有的歪曲法律來赦免罪犯,有的擾亂朝政來誣陷賢臣,因此被揭露,這些人都被誅殺。於是皇帝特地向天下頒布詔令,撤銷中書省和廣都府,提升六部,使官員知道更替官職的製度,工作和調任都有各自的歸屬,希望這樣不會出現混亂和繁雜的情況。唉!周朝設置六卿,使百姓在天下安居樂業;漢朝任命蕭何、曹參,開創了四百年的偉大基業。現在命令五府、六部,詳細審查這件事,務必做到儘職儘責。所以特此下詔書告知天下。左軍都督府統領在京城的驍騎左衛、水軍左衛、留守左衛、龍虎衛、英武衛這五個衛所,在外地的山東、遼東、浙江、廣東四個都指揮使司以及它們所管轄的衛所;右軍都督府統領在京城的虎賁右衛、水軍右衛、留守右衛、武德衛、廣武衛這五個衛所,在外地的陝西、四川、江西三個都指揮使司以及它們所管轄的衛所。中軍都督府統管在京城的神策軍、廣洋衛的留守事務。中軍都督府統屬在京的神策、廣洋、留守中、應天、和陽這五個衛,在外的蘇州、太倉、鎮海、揚州、高郵、大河、淮安、沂州、鳳陽左、鳳陽右、鳳陽中、皇陵、長淮、懷遠留守中、留守左、徐州這十七個衛,還有滁州、徽州、六安、廬州、鎮江、安豐、信陽、宿州、洪塘這九個千戶所,以及河南都司所管轄的衛所。前軍都督府統轄在京城的天策衛、豹韜衛、龍驤衛、飛雄衛、龍江衛這五個衛所,在京城之外統轄湖廣、福建、廣西三個都指揮使司以及福建行都指揮使司和它們所管轄的衛所。後軍都督府統領在京城的鷹揚衛、江陰衛、興武衛、橫海衛、蒙古左衛、蒙古右衛這六個衛所,在京城之外統領北平、山西兩個都指揮使司以及山西行都指揮使司和它們所管轄的衛所。
甲辰日,確定六部和禦史台等官員的品級與俸祿。六部的尚書為正二品官職,侍郎為正三品官職;郎中為正五品官職,員外郎為從五品官職。禦史台的左右中丞,官階為正二品;左右侍禦史的官階為正四品。在外則設承宣布政使,正三品,左右參政,從三品。提刑按察使,為正四品官職;提刑按察副使,為從四品官職。僉事為正五品官職。都轉運鹽使,官階為正四品;副使,官階為從四品。確定五軍都督府為正二品,在京城的親軍指揮司,在外地的各衛指揮司以及護衛指揮司,都為從三品。都指揮使司,為正三品官職。讓金吾、羽林、虎賁、府軍等十個衛所負責守衛皇宮禁地,凡是有支取錢財物資)、領取物資等)的情況,直接到六部辦理,這些衛所)不隸屬於五軍都督府。
朝廷任命武官子弟常安等一百三十人擔任參侍舍人。常安,是振武衛指揮同知常榮的兒子。常榮,是開平忠武王常遇春的再從弟。
乙巳日,皇帝駕臨奉天門選拔官員,命令吏部讓北平、山西、陝西、河南、四川籍的人到浙江、江西、湖廣、直隸的官府任職;浙江、江西、湖廣、直隸籍的人,到北平、山東、山西、陝西、河南、四川、廣東、廣西、福建的官府任職;廣西、廣東、福建籍的人,也到山東、山西、陝西、河南、四川的官府任職。考核不稱職以及因事被解除官職降職的官員,不分南方北方,全都遷到廣東、廣西、福建、汀漳、江西、龍南、安遠、湖廣、郴州等地任用,以此來表示勸勉和懲處。皇上對身邊的大臣說:“人們說天子處在最尊貴的地位,掌握著可以招致天下太平或禍亂)的權力,獎賞、懲罰、給予、剝奪等權力),能夠自行專斷。”我卻不這樣,凡是說出一句話,做出一件事,都小心謹慎,隻怕對上違背上天的旨意,對下違背人心。何況獎賞、懲罰、給予、剝奪,是國家的重大權柄,一旦在其中摻雜喜愛、憎惡、憤怒、暴戾的情緒,那就不是非常公正的做法,因此片刻也不敢疏忽這種心思。侍臣回答說:‘陛下懷著這樣的心思,這是國家太平長治久安的方法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設置邳州衛指揮使司。
丙午日,重新設立五軍都督府,官秩為正一品。革除湖州守禦千戶所。
丁未日,朝廷廢除了鐵甲、弓箭、毛皮、織染、神帛等局。撤銷軍需庫,設置軍器局,專門掌管應當使用的軍器。凡是軍隊一百戶,要配備十支鳥銃,二十副刀牌,三十副弓箭,四十副槍。撤銷龍江分司,設置龍江提舉司。
戊申日,將雞籠山改名為雞鳴山。
己酉日,派遣使者給河南、征西將士一萬九千六百多人賞賜絲綢、棉帛和鈔幣,賞賜各有不同。
庚戌日,將王府左右相的官職定為從二品,左右傅的官職定為正三品。派使者核查天下倉庫糧食儲備數量的多少。
辛亥日,朝廷任命府軍前衛指揮僉事馬龍為廣武衛指揮僉事,虎賁左衛指揮使王虎為留守右衛指揮使。
壬子日,皇帝到太廟祭祀。皇帝派遣官員在雞鳴山廟祭祀功臣,讓濟寧侯顧時等二百八十人配享。
癸醜日,裁撤禮部備用庫、書畫庫、鳳陽行工部營造提舉分司儲用庫、鹽運司綱官押運。
丁巳日,改任禦史大夫安然為左禦史中丞。
戊午日,原元朝平章薛帖木兒前來投降,向朝廷進獻馬匹,朝廷賜予他綢緞、寶鈔,數量各不相同。
己未日,裁撤山西、河南、北平、鳳陽等城的兵馬司。
庚申日,湖廣布政使司進言說:商人向靖州、崇山兩座衛所繳納糧食來換取鹽引的,每二石米給一張淮鹽鹽引,米價貴而鹽引價值低,並且商人很少,應該降低價格來方便商人換取鹽引)。於是下令削減舊例的四分之一。
辛酉日,吏部說:‘天下稅課司局每年征收的稅糧不足五百石的有三百六十四個,應該廢除,由府州縣征收稅糧比較方便。’聽從了他她、它)。任命大都督府掌判官洪彝為吏部尚書。
這個月,賞賜興武衛征討歸來的衛所將校十三人絲綢七十八匹。賞賜河南等衛所參加征討後返回衛所的將校士卒二萬九千二百多人,鈔二萬八千九百多錠。賞賜儒生、監生、孝廉、剛入朝為官的人才每人三襲衣服,賞賜的鈔各有不同。廣東右衛百戶翁顯討伐山寇房文廣,在矮嶺交戰,翁顯戰死。翁顯,是建昌府新城縣人。從小就有膽量和謀略,喜歡讀兵書。徐壽輝僭越稱帝,攻陷江右,歐陽貞告訴父親吉甫說:‘賊寇的勢力日漸強大,郡縣將要遭受災禍。’如果能夠預先集結義兵,保衛家鄉,就可以保全整個宗族。吉甫認為他說得對。翁顯於是招募鄉兵,多次與賊人交戰,將他們打敗趕走。等到陳友諒在太平殺死徐壽輝自立為王,任命王溥為宣慰元帥,進攻建昌,翁顯於是歸附了陳友諒。王溥任命翁顯為萬戶。朝廷的軍隊攻取江西,翁顯跟從王溥一同前來投降,被授予百戶之職,鎮守漳州。洪武二年,翁顯被調往廣東右衛任職。到這時,房文廣作亂,翁顯作為前鋒奮力作戰而死。皇帝下詔書追贈翁顯為昭勇將軍都指揮僉事,讓他的兒子翁儀承襲職位擔任湖廣都指揮僉事。
《大明太祖聖神文武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實錄》第一百二十九卷。
喜歡白話明太祖實錄請大家收藏:()白話明太祖實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