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三年4077年)二月初一為壬戌日,皇帝下詔令各郡縣推舉聰明正直、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努力務農、賢良方正飽讀文學經典的人士以及精通術數的人,把他們的名字上報。
任命嘉興知府薛祥為工部尚書。薛祥,是廬州府無為人。乙未年,他跟隨軍隊渡過長江,擔任樞密院知印。洪武元年,朝廷)授予他)京畿都漕運司使的官職),洪武八年,他)被提升為工部尚書。洪武九年,他)升任北平布政使。十二年,因營造擾民獲罪,罰服勞役,不久被寬恕,降職為嘉興府知府。到這時,又任命他為工部尚書。
發放紅色符信,查驗天下錢糧的數量。
丙寅日,皇帝的第八個孫子朱有勳出生,他是周王的第二個兒子。下詔令安陸衛指揮僉事柳依率領士兵守衛漢中。
丁卯日,派遣官員到先師孔子廟舉行釋奠禮。皇帝對天下巡檢官發布訓諭說:‘古代設立官職劃分職責,不分地位高低,隻要做了一件好事,人人都能從中受益。’朕在關津設立巡檢司,占據要道,偵察奸偽,期望百姓安居樂業,商人旅途無憂。然而自從設置了這個官職以來,還沒有聽說過有履行職責的。現在我特地派遣使者分彆視察各個地方,告知他們巡邏防守要有方法,稽查要有策略,有人能夠堅守這個職責,使一個地方安定,任期結束前來朝廷述職,我必定嘉獎他。
修築兗州城。
有大風從西北方向吹來,發出很大的聲響。
戊辰日,祭祀太社、太稷。命令六十歲以上的文武官員,都允許退休,並賜給他們誥敕。
己巳日,改建京城的街道以及軍民的房屋。夜裡,有一顆紅色且發光的流星,從張宿升起,向西南方向運行,到雲中消失。
辛未日。派遣官員祭祀曆代的帝王。皇帝告誡太子、諸王說:“我嚴格要求自己的行為,這是你們親眼看到的。我平日沒有與優伶親近狎玩,沒有徹夜飲酒聽歌的娛樂,正宮皇後沒有放縱自己的權力,妃嬪沒有因得寵而親昵的行為。如果有說話輕佻的婦人,他就會仔細觀察,如果發現她們說話不實,就會加以責備,所以他的妻妾們都能自我修養,沒有嫉妒之心。至於朝廷政事,應當在廣泛征求眾人意見的基礎上,斟酌可否,隻依從正確的建議。有時在安閒的時候,一個人所說的話,他)尤其加以仔細考察,所以他)聽取意見不會偏聽偏信,處理政務不會偏袒徇私。每天清晨星鬥還在天上時就出門,太陽落山後才休息,憂慮禍患、防備危險,就像走在深淵薄冰上一樣,如果不是生病了,不敢有絲毫懈怠。用這些來自我約束,還擔心做不到呢。所以和你們說這些,是為了讓你們知道持守之道。
壬申日,舉行了朝拜太陽的祭祀。任命吏部尚書契斯擔任禮部尚書。
暴風。皇上因為原元國公脫火赤、樞密知院愛足率領一萬多人屯駐在和林,擔心他們成為邊境的禍患,命令西平侯沐英率領陝西軍隊前往討伐他們。
癸酉日,四川都勻定雲當地的少數民族首領夭金總等人前來歸降,呈上他們在元朝時被授予的安撫符印以及山川形勢圖。
乙亥日,暴風從東北方刮來。派遣應天府的官員祭祀曆代忠臣漢代的蔣子文、晉代的卞壼、南唐的劉仁贍、宋代的曹彬、元代的福壽,共五座廟宇。夜裡,有一顆紅色的流星,從東南方的浮遊雲氣中升起,運行到接近地麵的混濁之處消失了。
丙子日,祭祀太歲、風雲、雷雨、嶽鎮指五嶽等大山)、海瀆指四海四瀆等)、山川、月將指日在十二辰的位置)、城隍各位神靈。派遣官員祭祀先農神以及軍旗。
下詔在長沙建造潭王宮殿。
廣西泗城州知州岑善忠的兒子岑振發動叛亂,侵犯利州,廣西都司調兵討伐平定了叛亂。
丁醜日,命令戶部把重新製定的內外文武官員每年領取祿米和俸鈔的製度刻在石碑上。皇帝詔令說:‘考查古代設立官職,一定有等級次第,其餘的官職等級次序,從漢朝以前,沒有聽說有這樣的情況。’所以漢代官職的製度,是按照俸祿來排列等級差彆。這種品的名稱始於魏朝,唐朝沿用它來區分官服的顏色,俸祿的多少,也依照品來賞賜。朕看古代沒有品秩。如果這樣,就把俸祿作為標準,這是崇尚質樸。隻有魏國的評定品級,是崇尚文才的。對於文采和質樸的道理,雖然華麗和樸實有所不同,但也是可以遵循的規範,遵守它就不會混亂,遵循它就不會麻煩。現在任命官員隻看賢能,根據官品給予俸祿,刻在石碑上昭告天下,由戶部掌管,不要混亂輕重的標準,按時給予,這是最公正的製度啊。官員的薪俸以年為單位,正一品官員每年的祿米為一千石,從一品官員為九百石,正二品官員為八百石,從二品官員為七百石,正三品官員為六百石,從三品官員為五百石,正四品官員為四百石,從四品官員為三百石,都發給俸鈔三百貫。正五品官員俸祿為二百二十石,從五品官員俸祿為一百七十石,這兩個品級官員的俸鈔都是一百五十貫;正六品官員俸祿為一百二十石,從六品官員俸祿為一百一十石,這兩個品級官員的俸鈔都是九十貫。正七品官員的俸祿是一百石,從七品官員的俸祿是九十石,俸祿錢鈔都是六十貫。正八品官員的俸祿是七十五石糧食,從八品官員的俸祿是七十石糧食,俸祿錢都是四十五貫。正九品官員的俸祿是六十五石,從九品官員的俸祿是六十石,俸祿錢鈔都是三十貫。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庚辰日,獎賞四川所屬的從征將校二萬五千七百多人,賞賜他們不同數量的綺帛、銀鈔。
辛巳日,太師、韓國公李善長因為年老養病,上奏歸還原來配給的二十戶儀仗戶。皇帝聽從了他的建議。
壬午日,皇帝命令禮部尚書契斯,凡是被推舉到京城的賢良方正、孝悌、力田、文學之士,每個月都要發給糧食,派一名主事掌管此事。
丙戌日,裁撤江陰守禦千戶所。保靖軍民宣慰使彭萬裡派他的弟弟彭萬通來朝貢馬。
丁亥日。戶部奏請確定減少文移繁瑣的格式:凡是天下郡縣,如果年終上報戶口時出現絕戶的,要明確說明原因。如果有析戶、合戶的情況,由官府裁定,不必上報申請,但每五年要將戶口登記造冊,上報戶部。如果是租稅賦稅方麵的事務,就彙總分類申報到部裡。征收賦稅已經充足之後,就另外備辦通關申報的相關事宜)。如果改變科舉考試科目,就要詳細說明原因。各衛所支給軍士糧草,要按照簿籍上記錄的軍士姓名和支取的數量進行。有關部門庫存的財物,每年都要在年終時運送到京城。京城地區的郡縣直接將物資等)送往內庫,數量報給戶部。在外的稅課司局官員任期已滿,就將任職期間所征收的稅課數額申報給郡縣,郡縣查閱簿籍,按次序申報給戶部。記載取代之事。天下有關部門倉庫裡的金銀、糧食、錢物、布帛。陝西、北平、四川、山東、山西五個布政司供給軍需的情況,每兩個月上報一次,其餘布政司和直隸府州半年上報一次。大軍的鹽糧、口糧,學生、樂舞生的食用米,按月足額發放。各衛所的軍人凡是有賞賜的東西,都由都督府記錄名字和數量後送到戶部,戶部再下發到倉庫支取。如果轉運儲存糧食,各布政司統計缺糧的地方,把鄰近有多餘糧食的地方的糧食調運過去,不需要申請,隻把所調運的郡縣的數目詳細上報。於是聽從了他的建議。
戊子日,廢除藍靛所。
己醜日,皇帝召見真人張正常的兒子張宇初到朝中,下旨說:‘你的祖先從漢朝至今,名聲流傳在四海之內,經久不衰,是因為有抵禦災禍的功績,所以國家推崇尊重他,賜予他封號。’現在你的喪服之期已經結束,應當開始主持教導之事了。詔書下達以後,你率領你的部下來,如果能忠心不貳,那麼我將會嘉獎你。張宇初即位後,被皇帝任命為正一嗣教道合無為闡祖光範真人。
辛卯日,皇帝詔令預先刊印明年的《大統曆》,並在十月初一進獻。諸王以及在京城的文武百官,直隸府州,都由欽天監印造頒發。十二個布政司,由欽天監預先將曆本和印鑒交給他們,讓他們刊印後分給郡縣,再頒發給民間,從此以後每年都這樣做。
賞賜山西、陝西的衛所將校一萬零九百多人不等數量的錢鈔。
三月初一,是壬辰日。命令戶部削減蘇州、鬆江、嘉興、湖州四個府沉重的租糧數額。皇帝對他說:“天地創造萬物,是為了養育百姓,君主從百姓那裡獲取利益,不能將利益全部取儘。百姓就像樹木,樹木依靠土地而生長,百姓依靠糧食而生活,供養百姓而竭儘百姓的力量,就像種植樹木而挖掉了它的土壤。近年來蘇州、鬆江各郡的百姓,衣食不足,都被沉重的田租所困擾。百姓被沉重的租稅所困擾,而官員卻不知道撫恤,這是重視賦稅而輕視百姓。這就像虞人反穿皮衣背著柴,隻可惜皮毛,不知道皮沒有了毛也無所依附,這怎麼能是養民的辦法呢?那些賦稅繁重的地方,應該全都減輕賦稅。於是,原來每畝征收稅糧七鬥五升減少到四鬥四升的,減免十分之二;原來征收四鬥三升減少到三鬥六升的,都隻征收三鬥五升;以下的仍舊按照原來的標準征收,從今年開始,全部更改稅則征收標準)施行。
設置德州守禦千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