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一百三十三_白話明太祖實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白話明太祖實錄 > 第137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一百三十三

第137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一百三十三(1 / 2)

洪武十三年4077年)八月初一己未日。

庚申日,皇第二十一子朱模出生。任命廣西都指揮同知耿良為都指揮使。

辛酉日,朝廷派遣使者下敕令告知廣東都指揮使司以及南海衛指揮使司的官員說:“戍守邊疆抵禦外敵,不使百姓生活艱難,這是將領的善行啊。如果擔任這個職務的人,對國家不能儘忠效力,對百姓不能抵禦災禍、扞衛安全,這是荒廢他的職責,罪責將歸咎於誰呢?以前海盜出沒,造成的禍患很多,東莞尤其嚴重。你們坐視百姓處於極端困苦的境地,朕本應給你們治罪卻又容忍你們,是在等待你們將俘虜囚犯獻來,用這個功勞來抵償罪過。如今很久沒有捷報傳來,事情到底怎麼樣了呢?所以告誡你們,一定要將敵人擊敗,把他們擒獲綁回來。如果你們還是像之前一樣懈怠辦事,就連同東莞的罪行一並追究。作為將領的人不能勝任職責,律法中有斬首示眾的條文,你可要聽好了。”

設置壽州、泗州、廬州、儀真四衛指揮使司。

丙寅日,朝廷將天下的巡檢定為雜職。

丁卯日,皇帝派遣官員到孔廟祭祀孔子。

戊辰日,祭祀太社、太稷。

己巳日,派遣官員祭祀曆代帝王。

辛未日晚上,祭祀月亮。更改國子學的典膳為掌饌。派遣應天府尹曾朝佐祭祀曆代忠臣廟。

壬申日,祭祀太歲、風雲、雷、雨、嶽鎮、海瀆、山川、月將、城隍等各位神隻。派遣官員祭祀軍旗。

癸酉日,皇帝征召賢良方正的楊遇春等人到京城。楊遇春上書請求歸鄉,皇帝答應了他。

乙亥日,將軍中的六百六十一名韃靼、色目將士任命為先鋒。

丙子日。監察禦史連楹等人上奏彈劾應天府尹曾朝佐祭祀曆代忠臣時,沒有穿祭服,違背了禮法製度。皇帝詢問朝中大臣,吏部尚書阮畯說:“祭祀前代的臣子,不準備祭服,這種做法已經相傳很久了。”皇帝命令翰林院考證後上報。第二天,翰林院上奏說:“祭祀前代的忠臣,以穿著便服行禮比較合適。”於是朝廷下詔要求應天府將此作為常規。

太原府陽曲縣發生地震。

設置市買、食醬、恫馬三個局,每個局設正職一人,副職二人。

戊寅日,皇帝下令撤銷鬆州衛指揮使司。當時皇上認為鬆州衛遠在山穀,軍士屯田耕種不足以自給,又要勞煩百姓運送糧餉,所以下令廢除它。不久,指揮耿忠巡視這裡,上奏說:“鬆州是番地與蜀地的要害之處,軍衛不能撤銷。”皇帝下令仍然重新設置衛所。

己卯日,設置翰林院檢閱官,官秩為從九品。

丙戌日,金星侵犯心宿。設置應天府的儒學,設立教授一名,訓導四名,生員六十名。當時江寧知縣張允昭上書說:“江寧、上元兩縣在天子腳下,應該修建學校,來教導京城子弟。”於是下令設置應天府學,用來教育江寧縣、上元縣的子弟。

倭夷侵犯廣東海豐縣,殺害、擄掠官吏、百姓,皇帝詔令廣東都指揮使司率領軍隊前去討伐、逮捕他們。

丁亥日。福建布政使司上奏說:“泉州府的惠安、德化這兩個縣,在剛剛歸降朝廷的時候,因為歸降的臣子主簿張子安對過去征收的秋糧數額,胡亂地增加田畝數量。凡是民戶有一石糧食的,就虛報田地四十畝;凡是驛站服役的人家有一石糧食的,就虛報八十四畝田地。這中間虛報的田畝數有五百零三頃三十畝,折合糧食三千多石,長期成為百姓的禍患。希望核實實際情況,去除其中虛報的數目。”皇帝下詔聽從了他的建議。

任命府軍衛指揮同知李原為廣東都指揮使。

這個月,朝廷規定天下學校的師生每人每天的廩膳米為一升,魚、肉、鹽、醋之類的食物,都由官府供給。

九月戊子日為初一。

庚寅日,永嘉侯朱亮祖去世。亮祖是廬州六安人。元朝末年,他聚集鄉兵,保衛家鄉州郡。元朝授予他義兵元帥的職位。後來他率領軍隊越過濡須,經過梁山,渡過蕪湖,在江東大肆掠奪。江東的軍隊聯合起來攻打他,朱亮祖感到害怕,皇上渡過采石磯,攻克太平,攻下寧國,朱亮祖被擒獲。皇上喜歡他的勇猛強悍,賜給他金幣,讓他依舊擔任原來的官職。過了幾個月,他又反叛歸附元朝,多次和我軍作戰,我軍被他俘獲的共有六千多人,各位將領都不能抵擋他。當時皇上想要奪取建康,沒有空閒顧及此處之事,於是放棄此處之事離開了。丙申日,攻下建康。第二年,攻克毗陵,於是派遣徐達等人率領前鋒部隊討伐他,進軍到寧國並將朱亮祖圍困起來。常遇春受傷回來,皇上親自前往督戰,徐達奮勇率兵進攻,朱亮祖兵敗,在城下被擒獲,被綁著去見皇上,皇上對他說:“你打算怎麼辦?”他回答說:“做這些事是迫不得已的,我活著就會竭儘全力做事,死就死了吧。”皇帝認為他的勇氣值得讚賞,於是釋放了他,並將他留在自己的軍隊裡。後來跟隨軍隊四處征討,所到之處都取得了勝利。等到天下完全平定,朱亮祖憑借功勞被封為永嘉侯,受命鎮守廣東,他的所作所為大多不遵守法令。番禺知縣道同上奏,說朱亮祖的幾十件事都是事實。皇上因為朱亮祖是功臣而不讓他受司法官吏審訊,隻是罷免了他的官職,命令他居住在江寧縣的安德鄉。不久,他因病去世,皇帝親自撰寫了墓誌銘,仍然按照侯爵的禮儀把他埋葬在他的家鄉。朱亮祖生性剛強勇猛,善於騎馬射箭,無論到哪裡都奮不顧身,所以能夠成就輔佐帝王的功業。然而他缺少學識,做事大多不合禮法。皇上念及他的功勞,所以寬恕了他,保全了他善始善終的名聲。他的兒子朱暹,也以智勇雙全著稱,多次跟隨朝廷軍隊出征,因戰功被任命為府軍衛指揮使。他比朱亮祖先去世。道同是河間人,他的祖先是韃靼族。洪武三年,因為有才乾被推舉為太常讚禮郎,後來出京擔任番禺縣知縣。番禺一向被稱為政務繁重的地方,而軍衛尤其強橫,各種需求層出不窮,屬吏動不動就遭受鞭打侮辱,前任縣令不能忍受。道同到任以後,堅決地執行公正的法律,凡是違背法理的事情,一律不依從,因此百姓依靠他得以安居樂業。權貴顯要之人厭惡他。沒多久,朱亮祖來到番禺,多次用權勢威脅恐嚇道同,道同沒有被他嚇住。當時有幾十名土豪,遇到百姓的珍貴貨物,就壓低價格購買,如果稍有不如意,就誣陷百姓違反鈔法,沒有人敢管他們。道同查明事實後,將他的黨羽全部逮捕,戴上刑具拘禁在鬨市上示眾。當地的豪強們都來向朱亮祖求情。朱亮祖召見道同,用酒食犒勞他,慢慢為他說情。道同臉色嚴厲地說:“您身為大臣,不應當被小人驅使。”朱亮祖無法使他屈服。第二天,朱亮祖來到四通八達的大道上,那些戴著刑具的人哀號呼喊著請求赦免,朱亮祖竟然釋放了他們,又以彆的事情鞭笞道同。又有一個姓羅的富民把女兒獻給了朱亮祖,他的兄弟因此仗勢欺人,道同按照律法懲治了他們,朱亮祖又把他們搶奪了回去。道同於是逐一列舉朱亮祖的這些事上奏朝廷。道同性情剛正耿直,氣宇軒昂,侍奉母親竭儘奉養的美味,和妻子兒女一同吃粗劣的飯食。布政使徐本向來敬重道同。道同曾經審查一個醫士,醫士所犯的罪行應當處以笞刑。徐本著急想要醫官,就派士兵傳話讓道同放了他。道同說:“徐公也要效仿永嘉侯嗎?”用竹板打了他一頓才肯罷休。後來道同在任上去世,縣吏有人把他的神主供奉在家裡,出入時就向他稟告,有事占卜也非常靈驗。有人把他當作神仙。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辛卯日,詔令景川侯曹震、營陽侯楊燝、永城侯薛顯前往北平監督軍隊屯田。

甲午日,日本國派僧人明悟、法助等人前來朝貢,沒有國書,隻有征夷將軍源義滿給丞相的書信,言辭傲慢無禮。皇帝下令拒絕他們的進貢。

乙未日,夜裡,有一顆青白色的流星,尾部有光,從壁宿向西北方向運行,後麵有三顆小星跟隨,最後在離宮消失。

命令天下各部門的正職官員、首領官在明年正月初一前來朝見。

丙申日,山東都指揮使司請求修築德州城,預計需要服役的民夫二萬六千六百人。皇上不答應。

戊戌日,將殿廷儀禮司使改稱為司正,行人司行人、判祿司判祿也稱為司正,左右行人、判祿、副都稱為左右司副。

兵部上奏:河州茶馬司購買馬匹,用了五萬八千八百九十二斤茶葉,九十八頭牛,買到了二千零五十匹馬。

己亥日。征召儒士王本等人來到京城,皇帝下令對他們說:“朕觀察上古的君臣,必定正直無私,心同氣合,這樣才能讓上天喜悅,讓大地歡悅,使山嶽湖海獻出靈異,於是治理國家、議論治國之道,使國家永遠安寧,使百姓得到利益,臣子也昌盛了。朕本是一介平民,遭遇上天變更元朝的氣數命運,偶然與群雄並駕齊驅,遭遇很多災難,麵臨重重艱難,率領英才俊傑從中原渡過長江向東進軍,在這裡建立了根基,君臨天下,撫育百姓,已經有十三年了。朕一直在考慮如何使國家安定,認為關鍵在於得到人才,於是向親近的大臣詢問,得到你們這些儒士來朝,朕很想和賢能的人一起治理天下,以安定國家。然而了解人的方法,即使是堯舜也覺得很難,如果表麵順從內心卻有不同想法,沒有利民濟世的誠意,那麼不但蒼天能明察,實在是辜負了我的心意。所以告誡你們這些儒生,如果誌向秉持忠誠,就可以與神明相交,和我一起治理天下,來使天下安定,難道不偉大嗎!”

辛醜日,皇帝派使者召見太原府學訓導王觀、陽曲縣學訓導李德彰,這是因為給事中劉緯的推薦。

壬寅日,祭祀天上的星辰。任命河州衛軍民指揮僉事徐景權為指揮使。

癸卯日夜晚,發生了月食。

乙巳日。天壽聖節這一天,皇上親臨奉天殿接受朝賀,在謹身殿宴請群臣,從此把這當作常例。

占城國王阿答阿者派遣他的大臣大並侖等人向朝廷上表,進貢大象和侍童一百二十五人。

丙午日。開始設置四輔官,祭告太廟,任命王本、杜佑、龔敩擔任春官,杜敩、趙民望、吳源擔任夏官。皇帝的詔令說:“過去在莘地耕種的人執政,國家就永遠安定;在傅岩築牆的人在朝廷,君主就仁愛,人民就安康。這兩位臣子在殷、商相繼出現,為君王開創了六百年的大業。這些賢能的人雖然所處的時代相同,但所處的環境不同,他們忠君愛民的道理卻是一樣的。我的政事還有不完善的地方,教化也還有不到位的地方,我訪問近臣並尋求賢士,所以把你們召來,任命你們為四輔官,兼任太子賓客,職位在公侯、都督之後。一定要使德行符合天意人心,協調好四時,來達到太平盛世,那就一定要謹慎啊。”當初,皇帝召來王本等三人,向他們宣讀了詔書。不久後皇帝坐在武英殿西廡,召見各位儒士,讓他們各自談談自己的誌向。王本等人回答說:“做士人的,以幼時求學、壯年踐行所學為貴。然而回顧過去,有些人胸懷使君主聖明、使百姓受惠的誌向,卻沒有遇到英明的君主,使他們的主張不能施行,功業不能建立,白白埋沒在世上,像這樣的人,難道不讓人惋惜嗎?現在我們這些人出身草野,愚昧淺陋,學問不足以闡明道理,才能不足以治理世事,錯誤地承蒙聖上以儒臣的身份召見,參與謀劃治國之道。臣等得到陛下的賞識和重用,這實在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又怎能不感到慶幸呢?如果不考慮報答君主,就是在聖明的時代自暴自棄,怎麼能被稱為士呢?”皇帝很高興,所以授予了他這個官職,並在太廟中宣告。

丁未日,皇上下詔告誡守令說:“我承蒙天地的庇佑,祖宗的德行,做了華夏與夷狄的君主,已經十三年了,我確立綱領,陳述法度,就是為了使百姓安定。從前因為奸臣專擅權柄,肆意做不法之事,朝廷內外的官員,都不能儘忠職守,隻知貪汙受賄、損害國政,來觸犯國家的法紀。現在你們都出身平民,深知農耕艱難,百姓疾苦,所以才授予你們官職,讓我們一起治理天下。你應當竭儘忠誠來報效朝廷,不要重蹈之前的覆轍。如果有原來任職而新官尚未替代舊官的人,如果仍然重蹈以前的錯誤,輕慢神靈虐待百姓,肆意胡作非為,那麼國家有既定的法律來懲處他們。哎呀!為政的關鍵在於養育百姓,這確實是古代聖王的重要原則;竭儘忠心地做事,這是臣子應當做的,怎麼能不謹慎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戊申日,皇帝下令對四輔官王本等人說:“朕曾思考過,君主以一人統治天下,不能沒有輔佐的臣子,而輔佐的臣子必須要選擇正直的人。如果堯、舜不向四方諸侯之長谘詢,政事就不免會被蒙蔽;商紂王如果能任用三位仁人,他的覺悟怎麼會沒有幫助呢?所以堯、舜因為得到賢才而昌盛,商紂因為拋棄賢才而滅亡,這是古往今來可資借鑒的事。我考慮到這些情況,於是隻訪求賢才。你們這些人接受這樣重大的任務,應該體會我的心意,內心常常敬畏神靈,行為常常踐行正道,輔佐治理、輔助教化,從而使百姓安居樂業。況且你們昨天還是普通百姓,現在輔佐我來掌管民眾的命運,你們才德超出常人,使祖先得以顯耀,上天和百姓都為之歡慶。哎呀,真是盛大啊!所以再次下此諭旨,希望你能明白我的苦心。”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