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一百三十七_白話明太祖實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白話明太祖實錄 > 第141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一百三十七

第141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一百三十七(1 / 2)

洪武十四年4078年)夏四月初一丙辰日,皇帝下詔在雞鳴山下改建國子學,命令國子生兼讀劉向的《說苑》和法律條令。

皇帝下詔書給國子監祭酒李敬說:“讀書人做學問,貴在知曉古今之事,探究事物的道理,聖人的經典和賢人的傳記,是學者必須學習的。像《說苑》這本書,是劉向編訂的,大多記載前人的事跡,褒善貶惡,在典籍之中非常明顯。我曾經在閒暇的時候看過這本書,深感它具有勸誡的作用。至於律令,記載了國家的法律製度,綜合考慮了古今的情況,觀看的人也可以遠離刑罰。你按照我的命令,在引導各位學生閱讀經史的空閒時間,兼講《說苑》、講解律令,一定會有所收益。”

命令都督府挑選騎兵前往北平,跟隨大將軍徐達出征。得到了一萬六千一百三十五名精壯的士兵,皇帝給每人賜下錦綺戰衣,然後讓他們出發。

思南宣慰使田大雅率領他的下屬前來朝見,進獻馬匹和地方特產,皇帝下詔賞賜他們文綺和鈔錠。

皇帝派使者攜帶詔令告訴宋國公馮勝說:“現在天象有警示,占卜結果顯示在大梁,那是你所受封的地方。你現在正在那裡,應當日夜小心謹慎。大王的宮殿已經建成,王城的內外,守衛防護得很嚴密,騎兵和步兵都在加緊訓練。那些在你身邊擔任圍子手的人,王府裡有馬,不要讓他們到遠處放牧,要經常安排兩軍看守一匹馬,這些軍隊士兵都必須是精銳的,隻要有異常的消息,就騎馬來報告。你去告訴都指揮馬兒,也要謹慎防備,觀察人的動靜。馬兒,就是徐司馬。”

己未日。國子司業、前任禮部侍郎劉崧去世了。劉崧,字子高,是吉安泰和人。元朝末年他曾經參加鄉試獲得推薦,但因戰亂沒有來得及參加會試,就在鄉裡教書。國朝洪武三年,劉崧因有才學而被舉薦到京城,被授予兵部職方郎中的官職,晉升為北平按察司副使。為官時以清正貧苦來自我約束,因事犯罪被罰到京城服勞役,不久被釋放回歸故鄉。洪武十三年春,丞相胡惟庸等人被誅殺,皇帝特地賜下親筆詔書,起用他擔任禮部侍郎。不久,朝廷任命他代理吏部尚書的事務。因為疾病請求退休,朝廷同意了。不久後,皇上思念他是老成博學的舊臣,派使者以國子司業的官職起用他,皇上一見到他非常高興,賜給他鞍馬。任職還不到十天,就突然生病了,但他仍然強忍著病痛,坐在座位上教導學生。病重時,祭酒李敬問他有什麼遺言,劉崧說:‘天子派我來教導國子監學生,我還沒有取得成功,就要突然死去嗎?’沒有一句話提到家事。去世,享年六十一歲。皇上非常痛惜他,親自寫文章來祭奠他說:‘你有學問和品行,在儒林之中享有聲譽,我讚許你的才能,多次提拔任用你。最近我派遣使者征召你擔任國子監司業,你的才能我一直記在心裡,希望你能做出成績。為什麼沒過幾天,就突然去世了,朕感到非常悲痛。我已經命令有關部門準備喪禮和棺材,靈車將遺體運回家鄉埋葬,還要特彆準備祭品來祭祀他。’劉崧學識淵博,有誌向,家裡向來貧困,等他顯貴了以後,也不曾增添家產。當官十年,不讓妻子和兒女跟隨,像當百姓時一樣清苦。他擔任北平按察副使時,帶了一個書童前往,到了那裡就打發書童回去了。每晚他都獨自在一盞油燈下讀書,直到深夜也不停歇,到了五更,就穿戴整齊坐著等待天亮。正值北平經曆戰亂之後,他招撫流亡之人,安撫心懷不滿之人,隻致力於施行寬厚的政策以顧全大局,尤其慎用刑罰。遇到陰險狡詐的小人,他總是事先進行防範,用溫和的態度和委婉的言辭應對,讓見到他的人都感到敬畏。等到他辭官回家以後,更加謙虛恭謹。他研究學問的功夫,越老越深厚,與彆人交談從不提及官場政事。年成不好時,他的姻親族人中生活無法自給的,他就周濟他們。李崧在朝廷內外曆任官職,尤其因為擅長文學而受到皇帝的賞識。他的文章典雅精粹,所寫的詩有唐朝詩人的韻味。他的著作有《北平八府誌》《東遊錄》《嶺南錄》以及詩文十八卷,都收藏在家裡。又有《職方集》在世上流傳。

庚申日,皇帝祭祀太廟。

壬戌日。重新鑄造了朝鐘,用少牢之禮祭祀了司鐘之神。夜裡,歲星侵犯壘壁陣。

癸亥日,賜給國子生夏天的衣服。當初昏之時,月亮周圍的光暈籠罩著五帝座星官名)。

甲子日,皇帝對刑部大臣說:“好名聲,是人們所向往的;壞名聲,是人們所羞恥的。凡是當官的人,誰不想保住自己的官爵俸祿,彰顯善行,獲得讚譽,流傳美名呢?然而有時會因為一時的差錯,或者被人連累而犯錯誤,隻要是觸犯了刑律,即使後悔也來不及了。朕知道最近所犯的罪,很多都出自於此。從今往後,凡是官吏犯了罪,寬恕其罪行恢複其官職,記錄下他的過錯,在他的家門張榜公示,讓他自我反省。如果確實能夠反省自身、改正過錯,就可以將惡名消除。如果有人不改正,就按照律法論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丁卯日,下詔應天府養濟院,孤苦老人當中有想要返回故鄉的,聽任他們返回)。

戊辰日,任命儒士伍朝賓為諫院左正言。伍朝賓是江西吉安人,博學多才,擅長寫詩,元朝末年多次參加科舉考試都沒有考中,後來就回到家裡,閉門不出。到這時,伍朝賓以儒士的身份被征召授予現在的官職。

庚午日,大將軍徐達率領各位將領出塞,右副將軍傅友德到達北黃河,敵軍騎兵驚恐地逃走。傅友德挑選輕裝的騎兵在夜間偷襲灰山,攻克了灰山,俘獲了很多元軍的部落百姓和牲畜。西平侯沐英等人攻掠公主山長寨,殲滅了那裡的守兵,俘獲全寧四部後返回。

夜裡,有一顆青白色的大星,從北鬥七星的鬥魁中間向西北方向運行,到遊動的雲氣中消失了。

癸酉日,征召前武昌知府傅藻擔任河南按察使。傅藻,是金華義烏人。學識淵博,精通經史,擅長寫詩詞文章。國朝初期,傅藻擔任縣學的訓導。九年,因為有人推薦,被授予翰林應奉的官職,後改任監察禦史。十一年,傅藻被提拔為東宮文學,又改任監察禦史。十二年,他出任武昌知府,因為一些事情被免官還鄉,到這時又被召回任用。

乙亥日,設置定海守禦千戶所。重新設置磨勘司,審核考查在京各官署的公文。設置司令一人,左右司丞各一人,左右司副各一人。

戊寅日,給北平、陝西、山西等地的士卒發放布絹、棉花。

己卯日。北平布政使司上奏說:“民間過去繳納焰硝,近年來停止征收了,請像以前一樣每年繳納。”皇上說:“這隻是在進攻作戰的時候使用它罷了。如今天下安寧,沒有戰事,應該停止繳納賦稅或物資等,根據上下文確定“輸”的具體所指)。況且身為鎮守一方的大臣,凡是涉及國家大事,有益於國家和百姓的事情,就應當上奏,這種事情何必上奏。”於是命令該部門發文告諭他們,從今以後如果有這類情況,都不要再征收賦稅。

庚辰日,任命退休的鎮撫張真擔任兩淮都轉運鹽使司鹽運使。

辛巳日,定遼衛指揮僉事張德去世,朝廷派官員去祭奠,賞賜五十石米、七匹布給他的家人。

重新設置三十個巡檢司。直隸太平府繁昌縣,又叫三山。廬州府無為州有一個地方叫奧龍河鎮。常州府無錫縣有一個地方叫高橋。嘉興府嘉興縣有個叫杉青閘的地方。安慶府有四個地方,分彆是桐城縣、源子港。宿鬆縣、涇江口、望江縣、楊灣口,懷寧縣、長風夾。這些都是地名,本身無需翻譯,若按照現代習慣,“夾”可理解為“峽”之類的地形,可直譯為:宿鬆縣、涇江口岸、望江縣、楊灣口岸、懷寧縣、長風峽。)。湖州府有三個鎮,分彆是烏程縣的後潘,德清縣的下塘、新市。應天府江浦縣有兩個巡檢司,分彆叫浦子口、西江口。蘇州府有五個,吳江縣的分彆叫爛溪、簡村、因瀆、長橋。昆山縣有個叫石浦的地方。和州一稱牛屯河。桂林府有三個巡檢司,分彆是臨桂縣的湘山渡,陽朔縣的伏荔市,靈川縣的白石潭。柳州府有兩個巡檢司,分彆是來賓縣的白牛鎮,融縣的長安鎮。平樂府平樂縣的榕津寨。梧州府有兩個,分彆是藤縣的赤水鎮,蒼梧縣的安平鄉。潯州府有兩個地方,分彆是桂平縣、常林鄉,貴縣、新安寨,南寧府橫州的南鄉。

壬午日,原來元朝的將領劉敬祖等三百三十二人從遼東前來投降,朝廷賜給他們數量不等的布帛和鈔幣。

癸未日,革除廣東海北鹽課司。

甲申日,皇帝的第十一個孫子孟熜出生,他是楚王的庶長子。

任命範祖為通政使司試右通政。

改陽山縣為連州,不久又重新設置陽山縣,隸屬於連州。

賜予監察禦史、承敕郎、給事中夏季的衣物。

五月初一乙酉日,哈梅裡的回回人阿老丁前來朝貢馬匹,皇帝下令賜給他文綺,派他前往畏吾兒地區,招安番地的酋長。

丁亥日,又將廣東廉州改為廉州府,化縣、欽縣改為州。化州隸屬於高州府,欽州隸屬於廉州府,把吳川縣、石城縣隸屬於化州,靈山縣隸屬於欽州,又設置茂名縣隸屬於高州府,合浦縣隸屬於廉州府。

賜給思南宣慰使田大雅衣帽、靴襪以及華麗的絲織品二十匹、錢鈔二百五十錠,然後讓他回去。

己醜日,朝廷任命試左通政張??為試通政使,左參議餘??為左通政,右參議韓鑰為左參議。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