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五年4079年)四月初一庚辰日,在太廟祭祀。
辛巳日,廉州府巡檢王德亨進言:‘我家本來在階州,階州與西戎交界,那裡有產水銀的礦場以及青綠色、紫泥,希望得到兵力來奪取那個地方,使之歸屬朝廷。’
皇帝對戶部大臣說:“竭儘全力地追求利益,這是商人的做法;開拓邊境挑起事端,這是帝王應該深深警惕的。現在那些珍奇的物產,中國難道沒有嗎?朕全都停止與外國的交易),斷絕往來。恐怕這種做法一旦開始,小人就會圖謀剝削百姓,勞民傷財,造成的危害極大。何況控製邊境地區,最重要的是安寧平靜,如果用兵來爭奪利益,戰亂不止,以後即使後悔,也無法挽回了。這個人隻知道追逐利益,不知道還有害處,怎麼能聽從他呢?”
禮部上奏確定封贈官員的製度:凡是封侯或者贈予諡號,不增加散官的職事。江陰侯吳良,原本被追贈為特進榮祿大夫、上柱國、中軍都督府右都督,現在被追封為江國公,諡號為襄烈。現在追封他為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柱國,追封江國公,諡號襄烈。中軍都督府都督僉事孫世原被追贈為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光祿大夫、柱國、中軍都督府都督同知,追封為富春侯。諡號為忠勇,現在確定追贈他為)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追封他為)富春侯,諡號為忠勇。廣西都指揮使王真,原先被贈予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柱國、前軍都督府都督同知的稱號,被追封為臨沂侯,諡號為桓義。現在決定追贈他為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追封他為臨沂侯,諡號為桓義。其餘的都加以改正。皇帝下詔書聽從了他的建議。
設置僧道二司,在京城的叫僧錄司、道錄司,掌管天下僧人和道士事務);在外地的府、州、縣,設立僧綱司、道紀司等部門,分彆掌管當地僧道事務,都挑選精通經典、持戒修行端正高潔的人擔任這些職務)。僧錄司設置左右善世兩個職位,為正六品官階;左右闡教兩個職位,為從六品官階。左右講經二人,官階為正八品;左右覺義二人,官階為從八品。道錄司設左右正一兩名,為正六品官職;左右演法兩名,為從六品官職。左右至靈二人,官階為正八品;左右玄義二人,官階為從八品。官府稱為僧綱司,掌管本府的佛教事務,有都綱一人,為從九品官員;副綱一人,未入流九品以下)。道紀司,負責管理本府的道教事務,設有都紀一人,為從九品官員;副紀一人,為未入流低於九品的官員級彆)官員。州裡設置僧正司,有僧正一人;設置道正司,有道正一人。縣裡設有僧會司,有僧會一人;道會司,有道會一人,都不屬於官階中的九品之內。凡是天下府、州、縣、寺、觀中的僧道人數,都要由僧錄司、道錄司核實後記錄在簿冊上。他們的官職一律依照宋朝的製度來設置),不發放俸祿。官府的文書由僧人和道士來抄寫,仍然用佃戶充當隨從。凡是各個寺院道觀住持有空缺,由僧道官推舉有戒行、精通經典的人,送到僧錄、道錄司考試,考試合格後,詳細上報禮部奏聞皇帝,才可以允許。各州縣還沒有取得度牒官方頒發的出家資格證明)的僧人、道士,也由本部門的官員申報呈送,按照前麵所說的那樣進行考試,禮部彙總情況上奏後頒發度牒。凡是朝廷內外的僧道二司,專門負責約束全國的僧人、道士,讓他們嚴格遵守戒律和清規,違反的人由僧道二司處理,其他相關部門不得乾預。如果犯的事與軍民有關,才允許有關部門懲治。
甲申日,將故元梁王把匝剌瓦爾密及威順王子伯伯等的家屬全部遷徙到耽羅,賜給伯伯一套衣服,十匹馬。
二十三乙酉日。派使者前往雲南,賜給當地的士兵每人五錠鈔,一共賜鈔三十萬錠。
丙戌日,朝廷)詔令天下普遍祭祀孔子,賜予辦學的糧食,增加師生的官府膳食津貼。皇帝對禮部尚書劉仲質說:‘孔子闡明帝王之道,用來教導後世,使君主像君主,臣子像臣子,父親像父親,兒子像兒子,三綱五常得到匡正,人倫得以有序,他的功勞可以與天地相比。’現在天下郡縣中,宗廟和學校都有建立,可是報答祭祀先聖先師的禮儀隻在京城舉行,這難道不是禮儀的缺失嗎?你和儒臣一起製定祭祀孔子的禮儀,頒布給天下的學校,命令他們每年在春秋兩季的第二個月普遍祭祀孔子。又下令凡是府、州、縣學田的租稅被官府收走的,都要還給學校,用來供應祭祀以及師生的俸祿。仲質回答說:‘前代學田數量多少不一樣,應該統一其製度。’於是朝廷下詔將儒學教師的祿米定為三等:府學教師一千石,州學教師八百石,縣學教師六百石,應天府學教師一千六百石,各設官吏一人,以掌管財務出納。師生每月供給廩膳米一石,教官的俸祿照舊。
龍虎衛千戶俞賢征討雲南,戰死,靈柩運到龍江,皇帝派官員前去祭奠,還賜給他的家人二十石米,二十匹布。俞賢,是和州人,朝廷命令工部在和州埋葬他,並為他修築墳塋。不久又賜給他家三十二匹綺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府軍前衛指揮郝尚、神策衛指揮茅鼎都出征雲南,受傷回來,各自被賞賜綺帛和錢鈔。
泗州衛指揮僉事錢聚、儀真衛指揮僉事淩實平定處州山寇後回來,皇帝)每人賞賜七十六錠鈔幣。
任命襄陽衛知事賈勵為兵部右侍郎進行試用。
丁亥日,太白星在白天出現。任命刑部總部郎中閻育代理右侍郎職務。剛到黃昏時分,辰星乾犯井宿。
己醜日,朝廷命令羽林等衛建造兩千間軍士的廬舍,每十間作為一個連間,寬一丈二尺,長一丈五尺。
壬辰日,皇帝下令免除浙江、江西、河南、山東、直隸府州的稅糧。詔書說:‘偉大的天帝眷顧我們百姓,自從國家)統一以來,雖然偶爾有晴雨氣候)失調的過失,但還沒有到災荒的地步)。’然而我常常想起江南的百姓,他們省吃儉用,幫助我成就帝王大業,提供的人力、物力、財力不計其數,非常勤勞。那江西、浙江先後歸降依附,等到平定中原,渡過長江,到達淮河,運輸河南的糧食來運抵北平,也很辛勞了。近年來,兩布政司以及直隸府州縣的官吏和糧長都不體恤百姓,都被逮捕審問。今年夏、秋兩季的稅糧全部免除,官田的稅糧)減半征收。河南、山東的百姓,質樸敦厚忠誠老實,都在田地裡儘力勞作,沒有以奸詐手段謀取利益、強者欺淩弱者的憂患。然而山東的糧食向東運給遼陽,向北運給北平,河南河北的糧食供應山西,向西運到關中,耗費的人力物力也都差不多。今年的夏秋稅糧,一概免除。
癸巳日,工部尚書趙俊上奏請求修飾東宮的殿宇和公主府,所需的青綠顏料,請下令讓百姓采辦。皇帝說:“姑且根據現有的材料使用,不要讓百姓太勞累。”趙俊說:“倉庫裡所貯存的物資,恐怕不夠使用,暫且讓他們采辦,按照價值給錢,這樣也不會傷害百姓。”皇上說:“青綠顏料產於深山幽穀之中,百姓難道能自己采集得到嗎?必定要等到買賣流通之後才能得到。你們隻知道付給百姓報酬,卻不知道有關部門急於完成任務,難免會過度監督責令百姓,而且小吏差役會趁機肆意貪汙,百姓所得到的報酬,不能抵償所花費的成本。何況那些商人,趁著時機謀求利益,用高價出售貨物,百姓受到驅使逼迫,急於應對辦理購買之事,轉而借貸錢財,其中的弊病多種多樣,造成的危害更加嚴重,怎麼能因為粉飾的緣故而再次嚴重地擾民呢?”
羽林等十八衛的士兵一萬四千一百人平定了處州等地的山寇,回來後,皇帝下令賜給他們七萬零五百零五錠鈔。
禮部尚書劉仲質進言說:“通政司的職責專門是收發政令等,皇帝的詔令與朝廷內外各部門之間都沒有公文往來,有直接送交通政司辦理相關事務的,以違反製度論處。”皇帝說:“現在在外地的諸司還不知道這件事,如果突然治他們的罪,恐怕會有很多人受到牽連。應該發布公文讓他們知道這件事。”
命令禮部,凡是國子監生病去世的學生,由有關部門提供棺材,將他的遺體送回他的家中。
夜裡,火星出現在太微垣的端門。
乙未日,把儀鸞司改稱為錦衣衛,品級為從三品。它的下屬有禦椅司、扇手司、擎蓋司、幡幢司、斧鉞司、鸞輿司、馴馬司七個機構,秩級都是正六品。
丙申日,將春坊改設為左春坊和右春坊。設置左春坊左庶子一名,為正五品官職;左諭德一名,為從五品官職。左中允有兩人,官階為正六品。左讚善有兩人,左司直郎有兩人,都是從六品官職。右春坊的官製與左春坊相同。
任命正字魏德壽擔任司直郎。
龍江衛指揮僉事趙鑒、副千戶張興征討雲南時,受傷而死。賞賜趙鑒的兒子趙宗綺帛四十二匹,鈔二百錠;賞賜張興的家屬綺帛三十六匹,鈔一百六十錠。
戊戌日,設置雲南大理府以及蒙化等州的儒學。
上海縣知縣王瑛因為挑選力士不符合皇帝的旨意,刑部官員將他以欺誑不敬的罪名論處。給事中劉逵反駁,認為選拔舉薦的力士不合適,按照律法有明確的規定,卻將其定罪為大不敬,罪名太重,不符合律法的意圖。皇帝認為他的話是對的,命令司法部門從今以後斷案,一定要做到公平寬仁,不要羅織罪名。於是王瑛得以從輕論處。
己亥日,皇第十四孫孟烷出生,是楚王的世子。
吉安侯陸仲亨派遣使者騎馬前來奏報,烏撒各蠻族又叛亂了。皇帝下敕諭征南將軍、潁川侯傅友德,左副將軍、永昌侯藍玉,右副將軍、西平侯沐英說:“烏撒各蠻族窺伺官軍分散駐紮,主力沒有會合,所以才有這次事變。我看雲南這片地方,像曲靖、普安、烏撒、建昌,現在這種形勢下一定得防守;而東川、芒部、烏蒙,不能倉促防守。況且留下大軍聚集屯紮,掃蕩清除烏撒、芒部等地的蠻族,殺掉他們的首領,讓他們畏懼朝廷的威嚴,才能夠分兵防守抵禦。那些負隅頑抗的蠻夷還很多,你要謹慎行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辛醜日,遼東東寧草河千戶所招降了原元合羅城萬戶府的校尉士卒以及鴨綠江東岸的遺民,共計兩千六百八十六人,將他們送到了遼陽。朝廷下詔賜給他們衣服和糧食。
浙江都指揮使司說:“杭州、紹興等衛所,每年春天就會派出水軍出海,分彆前往嘉興、澉浦、鬆江、金山等地,防禦倭寇,到了秋天再回來。後來因為浙江的船隻難以通過水閘,於是都聚集停泊在紹興、錢清的港灣裡。然而從錢清到澉浦、金山,一定要經過三江海門,等待漲潮才能啟航,一共要經過三次漲潮才能到達。有時遇到風浪,動不動就超過十天,一旦突然發生緊急情況,怎麼能應對救援呢?不如仍然在澉浦、金山防禦更方便。那台州、寧波兩個衛所的水軍,就應該在海門、寶陀巡邏防禦,或者停留在本衛所江邊駐地防禦,有緊急情況就容易追捕敵人。如果溫州衛的舟船,不能立即出海,應該在蒲洲、楚門海口防備他們。”皇帝下令聽從他的建議。
癸卯日,任命儒士吳顒擔任國子監祭酒。皇上告訴他說:“國學,是天下賢才聚集的地方,是四方效仿的標準,一定要師道嚴明而後才能為天下做表率。不確立師道,就不能推行教化,天下四方用什麼作為準則呢?你應該推崇重視道義,端正自身為下屬做表率,使眾儒生有學習的榜樣。如果隻是把致力於文辭的修飾,把記誦的功夫當作能力,那就不是用來施行教育的方法了。鐘鼓敲得響亮,聲音就能傳得很遠;道德道義顯著,人們就會樂意追隨。你一定要謹慎對待這件事,努力符合我的心意。”
乙巳日,將岷州衛改設為軍民指揮使司,把西固城千戶所改設為軍民千戶所。
丙午日,戶部上奏說:“天下郡縣所進獻的賦役黃冊、丁糧的數量,大多有錯誤,請皇帝下令追查此事。”皇上說:“裡胥或許不熟悉書寫計算,以致有錯誤罷了。如果要懲罰他們,那應該逮捕的人就會有很多。況且郡縣地域如此廣闊,民眾賦稅種類繁多,這中間難道沒有失誤的地方嗎?讓官員給他們錢鈔,讓他們購買紙張筆墨,重新製作後呈遞上來,如果還有錯誤,這之後再懲處他們。”
下令表彰遼東高希鳳、裴皮鐵家。當時元朝舊臣名祖從定遼前來歸附,皇上詢問遼東的情況。風俗名祖說:“遼東地區遙遠偏僻,百姓把打獵作為職業,農耕排在其次。他們向來不通曉詩書,但他們的風俗崇尚禮教,凡是兒子死了父親,妻子死了丈夫,都要每天到墓地去拜哭,灑酒祭奠,滿一百天才停止。守孝三年,不飲酒吃肉,不理發,不遊獵,不與人說笑玩耍。偶爾有在荒年吃肉的人,同鄉的人都會詆毀他。又說:‘往年石城有個叫高希鳳的人,本是光州固始縣人,戊戌年秋天,在遼東老鴉寨,為亂兵所擄掠,極力抵抗而不屈服,亂兵砍斷他的右手腕而死。他的妻子劉氏被俘虜,走了十多裡路,罵聲不斷,也被敵人殺害了。希鳳的二弟藥師奴也死於戰亂,他的妻子李氏帶著自己的兒子文殊、侄子僧保前往高麗避難,走到中途,認為不能同時保全兩個孩子,因為兒子的年齡大一點,就把他拋棄了,隻帶著侄子前行。等到聖朝統一了天下,百姓恢複本業,李氏訪得她的兒子,一同回來守丈夫的墳墓。希鳳的弟弟伯顏不花被納哈出殺害,他的妻子郭氏是高麗人,居住在渾灘,在馬槽上自縊而死。希鳳的侄子高塔失丁也被父親的仇人誣陷而死,他的妻子金氏和婆婆邢氏在魚塢居住的房間裡上吊而死,一家五個婦人,都保全了節操和義行。又說:定遠縣南河寨斡羅村有個叫裴皮鐵的士兵,因為疫病而死。他的妻子李氏,是女真人,年僅二十二歲,停放靈柩兩年,日夜悲痛哭悼。到下葬那天,她宣讀祭辭,棺木入土之後,她在屋子西邊的桑樹上吊死了,同鄉的人認為她很有義節,於是把她與丈夫合葬在一起。這是臣親耳所聞、親眼所見的事實。”皇上為此而神情有所觸動,連連稱讚感歎,當天就下詔令有關部門表彰希鳳家為“五節婦之門”,裴皮鐵家為“貞節之門”。
丁未日,賞賜給寧國衛指揮僉事陸達上元縣新亭鄉的田地、山地、水塘共三頃四十三畝。
戊申日。任命陸賢為駙馬都尉,迎娶第五皇女汝寧公主。陸賢,是吉安侯陸仲亨的兒子。
這個月,貴州宣慰使宋誠的母親劉氏來朝廷進獻馬匹,皇帝賜給她紗羅襲衣、三十石米、三百錠鈔。不久又賜給她三套衣服,打發她回去。
馬湖府知府安仁進獻馬匹,皇帝賞賜給他有花紋的絲織品、銀錠和紙幣。
西堡的蠻賊侵犯普定,貴州衛指揮同知顧成出兵打敗了他們。當時征南將軍潁川侯傅友德派遣顧成駐守普定,恰逢一萬五千多蠻賊前來猛烈攻城,顧成堅守營壘不動,慢慢等待敵人懈怠,率領士兵從北門出擊,賊寇於是戰敗逃走。
《大明太祖聖神文武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實錄》第一百四十四卷。
喜歡白話明太祖實錄請大家收藏:()白話明太祖實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