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下詔同意了。
己巳日,因為孝慈皇後的梓宮即將出殯,準備了醴饌向太廟告祭,派遣官員向金水橋、午門等神靈舉行祭禮,又派遣官員向鐘山的神靈祭祀說:“在本月庚午日,將孝慈皇後安葬在鐘山的南麵,讓成穆貴妃、永貴妃、汪貴妃祔葬。
還祈求神靈保佑,永遠安定太平。
夜裡,有一顆紅色且帶有光亮的大星,從井宿天樽星的位置出現,向東運行一丈多後消失。
庚午日。孝慈皇後的靈柩出發時,皇帝親自到靈柩前祭奠說:“現在是良辰吉日,要將皇後安葬在鐘山之南,命令妃嬪、皇子以下的人護送。
現在要將你的靈柩送去安葬了,我特地用牲畜和甜酒來祭奠你。
祭祀結束後出殯。
文武百官都穿著喪服,到朝陽門外去送彆遺體)。
這一天,將棺槨安葬在墓穴中,皇太子獻上黑色和淺紅色的布帛、玉璧,舉行完奉辭的禮節之後,先帝的)神主牌位返回宮中,文武百官穿著白色的喪服在朝陽門外迎接,然後神主牌位)回到宮中。
百官行奉慰禮完畢,皇帝又在幾筵殿用醴酒和飯食祭祀,從再虞到九虞都這樣。
這天晚上,朱元璋)仍然派遣使者用甜酒美食向鐘山的神靈祭告致謝,是因為朱元璋)要在這裡覆土埋葬馬皇後)的緣故,朱元璋)將馬皇後)所葬的山陵命名為孝陵。
占城國王阿答阿者派遣他的大臣楊麻加益等人帶著金表和地方特產前來朝貢,朝廷賞賜使者不同數量的文綺、襲衣、鈔幣。
壬申日。儒士沈士榮上奏說:‘臣恭敬地奉皇帝的詔令,接受國家的重任,前往京師,與天下數千名儒士,親自接受皇帝的聖諭,共同討論治國之道,以使百姓安定,陛下懇切的言辭,反複再三。’
隻是我愚昧,不足以回答陛下的旨意。
然而假如我的不當之言得以施行,那麼比我賢能的人就必定都會進獻言論了。
我敬畏地認為皇上恭敬勤奮地尋求治國之道,到現在已經有成效了。
朝廷中的賢哲之士難道都沒有進言嗎?
所任用的臣子,難道都不賢能嗎?
擔心所說的話不能拔除根源問題,任用的人不能完全施展他的才能,所以才要煩勞陛下操心憂慮。
何況現在明智的人隻為自己考慮,甘心沉溺於自暴自棄;愚蠢的人不考慮堅守自身操守),多次觸犯法令製度。
這都是因為進言的人沒有追本溯源的言論,選拔官員的人沒有根據實際才能選拔。
從前魏征侍奉唐太宗,不過是隨著事情的發生而進諫,不能糾正君主內心的錯誤,這是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言論。
漢文帝把賈誼貶謫到長沙,這是不重視人才的表現。
古人稱賢才難得,周朝也不過僅有九人罷了。
何況賢能的人是很難遇到的,千萬人中也很難有一兩個,就像從沙子中淘出金子一樣,如果厭惡沙子太多而不淘,那麼金子就得不到了。
任用人才要經過多次考驗,就如同礦石的冶煉一樣。
銀如果不經過熔煉就使用,那麼礦石再多也不能製成器物。
希望陛下仔細地加以選擇,不要認為儒者都是賢人就全部任用,或許有一個儒者不稱職,就把其餘的儒者都拋棄,那麼賢人就在其中,也不能分辨出來,這就像沒有經過淘洗的金子一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選拔任用官員之初,也許他們不適合擔任這一職位,但這些人雖然有才能,卻先於彆人敗壞了政事,這就像是沒有除去礦石中的雜質一樣。
這裡暫且談論用人這一件事,然而所說的根本,即使堯、舜是聖人,也不斷尋求彆人的勸諫,何況還沒有達到堯、舜的境界呢?
皇上平定了天下各路群雄,依靠武力奪取了天下,將百姓從水火之中拯救出來,讓天下安定,將夷狄驅趕出去,恢複了中原,成為像漢、唐、宋一樣的君王,洗刷了向夷狄稱臣的恥辱。
我私下為千古豪傑感到慶幸,又怎會不想瞻仰陛下,來儘我的愚忠,為陛下進一言呢?
現在聽到陛下的教誨,言辭懇切到了極點,呂懷深受感動,於是冒昧陳述狂妄的言論,冒犯了陛下的威嚴,沒有地方可以逃避罪責。
如果特彆承蒙恩賜寬容,賜予紙筆,讓我把要說的事列成條文,或者讓我侍奉在聖上左右,深入討論各種政事,這是我的願望。
皇上讚許並采納了他的建議,親自寫詔書表揚他說:“以前周舍想要拿著筆和簡牘,跟在君主身後,每天都記錄,每月都仿效,每年都有收獲,他的君主非常高興。
你是福建的有誌之士,長期恪守儒家之道,一旦應詔前來,就能超越眾人,竭誠納忠,想要傾儘心中的想法,不僅是朕喜歡你,聽說過你的人,都知道喜歡你了。
如果能一直堅守這種操守,就能和古人一樣,美名流傳後世,希望你能勉勵自己。
士榮,福建人,以儒士身份被舉薦到京城,他博學多才,善於辯論,不久後被擢升為翰林待詔。
甲戌日。詔令天下的府、州、縣,凡是官府衙門房屋毀壞破舊的就修繕它,狹窄簡陋不能居住的就翻新它。
如果城池規模達不到但可以居住的,都保留原樣,不要再重新建造來勞煩百姓。
那些桌子、床榻和器具用品,凡是官府所購置的,在離職的時候,不要就擅自拿走,違反的人以貪汙罪論處。
皇帝下詔給吏部:“近來所征召的天下秀才中,有年老生病不願做官以及考試下等已經被授予官職而沒有上任的人,每人賜鈔四錠,讓他們還鄉。”
乙亥日,賞賜駙馬都尉李祺、梅殷每人宅地一處,江西田租每年兩千石。
這個月,修築黔江守禦千戶所的城牆。
雲南各個少數民族又發動叛亂,右副將軍、西平侯沐英等人討伐並平定了他們。
在此之前,征南將軍、潁川侯傅友德等人平定雲南以後,就分兵四路出擊,攻打那些沒有歸降的蠻寨。
雲南城裡的守軍很少,各個少數民族趁機相互煽動,準備叛亂。
有個土官楊苴特彆凶暴狡猾,欺騙他的部下說:‘總兵官已經率領大軍全部回去了,雲南城可以奪取了。’
糾集蠻人部眾二十多萬人前來攻打。
當時城中糧食短缺,士兵大多生病,忽然聽說敵寇到來,大家都很憂慮。
都督謝熊、馮誠等人環繞城池牢固防守,不久架起望樓等防禦設施準備戰鬥,並且在城牆上放置很多強勁的弓弩,敵軍一到就射擊他們,敵軍往往隨著弓弦的響聲而倒地斃命。
等到敵軍稍微懈怠的時候,就派出精銳部隊去攻打他們,敵軍無法進攻,就接連紮營圍困城池。
當時沐英等人在烏撒駐軍,聽說這件事,馬上挑選一萬名驍勇的騎兵回去救援,到達曲靖後,派遣士卒潛入城中報信,被賊人抓住,賊人審問他說:‘總兵官率領三十萬大軍來了。’
叛賊眾人十分驚愕,於是拔營在夜裡逃跑,逃向安寧、羅次、邵甸、富民、晉寧、大祺、江川等地方,又占據險要之處建立柵欄,想要謀劃再次入侵。
沐英分派調遣將士,把他們叛亂者)全部剿滅,活捉四千多人,各個部落全都平定,雲南又恢複太平。
遷移廣東番禺、東莞、增城歸降的民眾二萬四千四百多人到泗州屯田。
《大明太祖聖神文武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實錄》第一百四十八卷
喜歡白話明太祖實錄請大家收藏:()白話明太祖實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