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常遇春攻克保定。
十月,攻下了真定。
十一月,徐達從北平進軍山西,與常遇春在真定會師。
當時元朝將領擴廓帖木兒率領軍隊從太原出發,經過雁門關,準備侵犯北平。
徐達偵察到了王保保的動向,派遣薛顯、傅友德率領六千騎兵先行前往平定州,留下指揮韋正守衛真定營,自己則率領大軍出發。
奔向太原。
擴廓帖木兒到達保安州後,聽說了這件事,就立即返回迎敵。
十二月初一,部隊抵達太原。
常遇春和徐達商議說:“我們的騎兵雖然集結了,但是步兵還沒有到,敵我雙方兵力相差懸殊,很難與敵人正麵交鋒。”
不如派精銳騎兵趁夜襲擊他們的軍營,敵軍可以被打亂,敵軍的主將也可以被活捉。
徐達認為他的計策很好。
正好擴廓帖木兒的部將豁鼻馬暗中派人來約定投降,並且請求做內應。
徐達於是派兵在夜間偷襲敵軍,敵軍果然騷動起來。
擴廓帖木兒發覺情況有變,倉促間光著腳從營帳後麵出來,騎上馬逃走了,跟從他的隻有十八個騎兵。
於是攻克太原,俘獲敵軍四萬人,繳獲的戰馬數量也與之相當。
擴廓帖木兒逃到了大同,明軍繼續追擊,擴廓帖木兒又逃到了甘肅。
洪武二年二月,徐達率軍抵達平陽,駐紮在河中府。
三月,大軍渡過黃河,元朝的鄜城守將、樞密副使施成到軍門前投降。
大軍抵達鹿台,張良弼等人逃走,於是大軍渡過涇河、渭河,到達陝西,一千多位年老的百姓從三陵坡出來投降。
徐達命令左丞周凱進入城中安撫曉諭百姓,嚴禁士兵侵擾百姓,沒有犯下任何罪行。
秦地百姓非常高興,於是分兵攻取鳳翔。
常遇春的軍隊到達鳳翔,李思齊逃到臨洮。
四月,徐達率領軍隊渡過隴州,元將白同僉歸降,攻克秦州,擒獲元朝將領呂德、張義等人。
逃走了。
大軍到達鞏昌後,元朝的總帥汪靈真保、平章梁子中、摘暠、左丞周添祥等人都率領眾人投降歸附,徐達派都督郭子興駐守鞏昌。
於是分彆派遣右副將軍馮宗異去征討臨洮,都督副使顧時、參政戴德去征討蘭州。
於是李思齊從臨洮前來投降,趙琦等人也歸附了,於是軍隊攻克了安定州、會州、靖寧等地。
五月,徐達攻下平涼,派兵巡邏慶陽,張良臣獻出城池投降。
六月,張良臣再次叛亂,徐達率領軍隊前去討伐,將他擊敗,張良臣投井自儘,官軍將他從井中拉出來,並斬殺了他的父親。
九月壬寅日,太祖召回徐達返回京城,詔令都督馮宗異代替徐達率領他的軍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三年正月,皇帝又下詔任命徐達擔任征虜大將軍,率領軍隊討伐擴廓帖木兒。
三月,徐達追擊到定西,敵軍撤退,屯駐在車道峴。
不久,徐達率領軍隊進駐沈兒峪口,與敵軍隔著深溝築壘,每天交戰數次,擴廓帖木兒派一千多名士兵,從小道從東山下來,偷偷地襲擊徐達的營壘,徐達大怒,斬殺了幾名將校示眾。
第二天,各位將領都奮力作戰,在溝北擊敗了敵軍。
俘虜了元郯王、文、齊王以及國公閆思孝、平章韓紮兒、虎林赤等官員共一千八百六十五人,將校士卒八萬人。
俘虜了四千五百多人,繳獲戰馬一萬二千二百八十多匹,還有不計其數的駱駝、騾子、驢子等牲畜。
擴廓帖木兒與他的妻子等幾個人從古城向北逃到了和林。
徐達派遣都督郭英追擊到寧夏,沒有追上而返回。
五月,徐達率領軍隊從徽州南麵的一百八渡到了略陽,擒獲了平章蔡琳,於是進入了沔州。
又派遣副將金興旺、張龍從鳳翔進入連雲棧,與大軍會合準備攻打興元,元將劉思中、知院金慶祥迎接投降。
十月份,皇帝下詔令徐達等人返回京城。
達留下興祖等人率領軍隊鎮守此地),於是就)撤回軍隊。
十一月,軍隊抵達龍江,皇上親自出城到江邊慰勞他們。
第二天,徐達率領各位將領上奏表章,宣告戰事勝利。
皇上駕臨奉天殿,評定功勞進行賞賜,封各位功臣為公侯,對諸位將臣說:‘徐達跟隨朕起兵,征討四方,擊敗強敵,平定叛亂,功勞最大。’
於是進封徐達為魏國公,賜給他鐵券。
朱元璋的詔書說:“朕聽說自古以來帝王創立帝業傳承皇統,都依賴英雄豪傑之臣,削平各路英雄,平定暴亂,然而如果不是主將智勇雙全,怎麼能夠統率軍隊)而成就大功呢?
就像漢朝、唐朝剛剛興起時的各位著名大將那樣。
當時雖然占領了中原地區,但四方少數民族還沒有全部歸順,把他們的將領與我朝相比,難道有超過我朝的嗎?
這是大將軍的功勞嗎?
自從你起兵以來,一直是我的首將,至今已有十六年了,你平定江漢,肅清淮、楚,像閃電一樣掃平西浙,像卷席子一樣席卷中原,你的威名遠揚,一直傳到了塞外。
這期間投降的國君、被俘的將領,數都數不過來。
不久前,陛下下詔命令班師,臣馬上星夜兼程趕赴京城。
我考慮到你辛勤勞苦已經很久了,立下的功勞也是最多的。
現在天下已經平定,應該評定功勞給予獎賞,增加爵位和俸祿。
因此,授予你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傅、中書右丞相、魏國公、參軍國事,食祿五千石,讓你的子孫世世代代承襲。
朕本來粗疏愚笨,都是遵循前代聖明君主的禮儀法典,現在和你立誓,除了謀反叛逆的罪行不寬恕之外,其餘的罪行如果犯了死罪,你可以免去三次死罪,你的兒子可以免去兩次死罪。
哎呀!
地位高卻沒有危險,所以能長久地保持尊貴;財富充裕卻不奢靡揮霍,所以能長久地保有財富。
你應當謹慎遵守這些話,告訴子孫,讓他們世世代代都成為國家的賢臣,這難道不是偉大的嗎!
賞賜有花紋的精美絲織品和絲帛一百匹。
洪武四年正月,朝廷命徐達前往北平訓練軍馬,修繕城池,並詔令賜給他公田。
五年正月,賜給交趾五十把弓,一百把紅漆弓。
向北征伐沙漠地區,軍隊從雁門出發,到達嶺北,和敵軍交戰,作戰失敗後返回,於是收攏軍隊守衛邊塞。
洪武六年三月,皇帝命令徐達與曹國公李文忠等人率領軍隊前往北平、山西防備邊境。
十一月,徐達等人從朔州返回,到達代縣時,聽說擴廓帖木兒的軍隊到達大同北麵,就和李文忠等人前去攻打他們。
當時下著大雪,明軍在鴈踏堡紮營,抓獲了原來元朝的平章鄧孛羅帖木兒。
又派遣副將到三角村,抓獲了原元朝的武平章康同僉,繳獲了八十多匹馬,然後返回。
洪武十六年,朝廷)又下令徐達)出京鎮守北平。
十七年,任命徐達的長子徐允恭代理左軍都督府事。
允恭後來改名為輝祖。
這一年,月亮多次侵犯上將星,皇帝對此感到憂慮,下詔令徐達返回朝廷。
十二月,徐達生病了,皇帝派使者多次召集名醫來為他診治。
等到我)向山川城隍之神禱告說:“過去天下大亂,我命令將軍出兵平息戰亂,安定百姓,大將軍徐達的功勞最大。”
現在病情沒有痊愈,朕特地向神靈禱告,希望能多活幾年,安定天下百姓。
我以後和徐達一同前往,隻希望神靈明察此事。
到這時去世,享年五十四歲。
皇上極為悲痛,停止上朝,增加了撫恤金和喪葬補助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死後追封為中山王,諡號武寧,皇帝賜他葬在鐘山的北麵。
仍然命令諸王派遣官員前去祭祀。
又將他的塑像安置在功臣廟裡,每年按時祭祀。
追封他的詔書中說:‘朕以為帝王擁有天下,一定會有聞名於世的臣子,秉持忠貞,奮勇威武,來輔佐帝王成就大業。’
一個朝代的帝王大業,是由於在世時擁有顯赫的名號,死後有朝廷賜予的典冊,子孫世代享有爵位和俸祿,與國家一起共享無窮無儘的福祿。
如今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傅、魏國公、參軍國事徐達,憑借著智勇雙全的資質,擔負著國家的重任。
從前因為元末的戰亂,你挺身而出歸附於我,我實在是借助你的智謀才略,把你當作心腹之人來依靠,讓你統領百萬大軍,所攻之處無不取勝,所戰之地無不攻克,你不顧風雨奔波勞碌,親身經受那些艱難辛苦。
等到朕登上皇位,論功行賞,因此封你為上公,賜給你豐厚的俸祿,仍讓你在北方統兵。
絲毫不受驚擾,邊境安寧平靜,確實是我朝的大功臣啊。
我本期望上天賜給你長壽,讓你享受非同一般的福祿,誰知道將星隕落,你卻去世了。
感懷追念過去和現在,朕怎麼能夠忘記。
雖然如此,死亡是人生的常事。
如今你的功績在宗廟社稷,名垂青史,光照前人,賞賜惠及子孫後代,可以沒有遺憾了。
追封的典禮,難道可以不舉行嗎?
特地追封他為中山王,諡號武寧。
他的上三代祖先都被封為王爵,妻子都被封為王夫人。
他下葬的時候,皇帝親自書寫了‘偃兵息民,混一區夏,奠安神人之功’的碑文,立在他的墓道上。
他有四個兒子,名字都是皇上賜予的。
長子徐輝祖繼承了爵位。
魏國公。
其次是添福,被授予勳尉,很早就去世了。
其次是增壽,被提拔為右軍都督府左都督。
次膺緒,是中軍都督府都督僉事。
有四個女兒,長女是當今皇帝的皇後,就是仁孝皇後。
第二個是代王妃,第三個是安王妃。
孫子九人,長孫茂先,現在是周府儀賓。
景昌被封為定國公。
徐輝祖去世後,他的兒子徐欽繼承了魏國公的爵位。
徐達為人言語簡明、考慮周到,政令一經下達就不會更改,將領們都對他敬若神明,而他在皇帝麵前總是小心謹慎,謙遜有禮,好像不會說話一樣。
等到接受命令出征討伐,他總是奉行已經製定好的計劃,擔心來不及完成。
所到之處,攻占城池、掠奪土地,不忘殺人。
軍隊紀律嚴明,從不騷擾百姓,抓到壯士,常常釋放不殺。
徐達率領軍隊出征,與士兵們同甘共苦。
士兵還沒有吃飽,將軍就不吃;士兵還沒有喝好,將軍就不喝;士兵還沒有安定下來,將軍就不進入營帳休息。
對於傷殘和患病的人,他會親自慰問,提供藥品。
甚至有違反命令騷擾百姓的,一定會殺了他來示眾。
不貪戀女色,不貪圖財物利益。
大功告成後回來,交上印信,在家等候命令,絲毫沒有驕傲自滿、自我誇耀的神色。
當初,徐達居住的地方非常低窪狹小,皇上多次命令他換住所,徐達總是推辭說:“天下還沒有平定,皇上正天不亮就穿衣起身,天黑了才吃飯,我怎敢為自家考慮。”
等到天下平定,皇帝命令有關官員在舊皇宮的南邊建造宅邸,規製宏大壯觀,還將他所住的裡巷命名為大功。
裡坊是用來表彰元勳的。
皇上曾經稱讚他說:‘女人沒有喜歡的,財寶沒有想要的,忠心沒有瑕疵,光明磊落,隻有大將軍一個人而已。’
等到當今皇上在北平開創帝業,命令徐達訓練軍隊並鎮守北平。
後來他的女兒成為了當今皇上的皇後,他得到的恩寵待遇更加豐厚,每次朝見,他都更加恭謹謙卑,言行舉止不敢有絲毫失禮之處。
當今皇上每次告誡將士時,必定用徐達作為榜樣來教導。
他在軍中時,每天邀請儒士,談論古代兵法,以及將帥的行事,親自判斷是非成敗,沒有不心悅誠服的。
至於預料敵人的行動)並戰勝他們,他和漢唐的名將相比也不遜色,而且他的忠義仁厚還超過了他們,所以能夠輔佐皇帝成就帝業,成為開國功臣中的第一名。
庚申日,皇上因為太傅魏國公徐達去世,停止上朝,悲傷而不快樂,對群臣說:‘我從平民起家,大將軍是我的得力助手、親信,儘力於行伍征戰之事,向東征伐向西征討,削平眾多敵人,能夠成就偉大功勳。’
如今邊境的胡人還沒有被消滅,朕正依靠他,把萬裡長城般的重任寄托於他,可是月亮多次侵犯象征上將的星宿,朕沒想到他突然喪失了性命,一下子就到了這樣大的變故,上天為什麼這麼快就奪走我的良將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朕昨天夜裡整夜未眠,悲傷流涕,一心想著國家,為社稷擔憂,怎麼能再找到這樣的人呢?”
現在我想要報答他,卻不知道從哪裡報答了。
隻要彰顯他的功勳業績,銘刻在鐘鼎碑石上,永遠流傳下去,讓後代知道這個人是開國的首要功臣。
行人許穆說:‘鬆州土地貧瘠,不適合屯墾,戍守的士兵有三千人,糧食和軍餉供應不上。’
雖然曾經用鹽糧來補充軍隊,但棧道險阻遙遠,運送給養十分艱難。
請把軍隊轉移到茂州戍守,使他們)在附近的地方屯田,這樣就不必勞煩運送軍糧,從而自然可以控製羌人。
皇上看過奏疏後說:“鬆州衛我曾經想廢除它,但是因為它是控製西番的要地,不能廢除。”
士兵們的糧食軍餉,命令附近的州縣運送供給他們。
辛酉日。賞賜征討雲南的指揮柳楫以及在戰爭中死去的指揮倪春等人不同數量的鈔幣。
這個月,鬆州的羌族人反叛,成都衛指揮僉事成信等人率領軍隊攻打他們的牟力等寨子,攻破了這些寨子。
軍隊返回時,又在路上遇到三千多賊寇,又將他們擊敗,斬首十五級,生擒二人,追到乞剌河,賊黨潰散,才回軍。
禮部上奏確定了王國接受曆法等禮儀的相關事宜。
凡是朝廷派遣使者到王府頒布曆法,長史司都要提前奏報,在殿上設置香案。
使者到達以後,國王走出殿門迎接。
使者捧著曆書來到殿上,將曆書放在案上,退後站在案東。
引禮官引導親王到桌案前,讚禮官唱‘藩王四拜’,藩王行四拜禮完畢,讚禮官唱‘藩王跪’。
使者取來曆書授予國王,國王接受完畢,又將曆書授予執事官,執事官再將曆書放回案幾上,讚禮官讓國王俯伏行禮,起身,又行四拜禮。
禮儀結束。
如果有皇帝的特旨到了王府,藩王要先派官員到郊外迎接,使者到了以後,藩王要親自迎接,禮儀與之前一樣,行八拜禮。
隻是大王看完後把它放在桌案上,各位大臣不需要陪侍在旁邊。
《大明太祖聖神文武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實錄》第一百七十一卷,總共七十篇,供事趙璧、朱集瑚一同校對。
喜歡白話明太祖實錄請大家收藏:()白話明太祖實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