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一百八十四_白話明太祖實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白話明太祖實錄 > 第188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一百八十四

第188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一百八十四(1 / 1)

洪武二十年4084年)八月初一戊申日,皇上對身邊的侍臣說:“君主的一顆心,應當謹慎對待喜好與欲望,不被外物引誘,這樣就像明亮的鏡子、靜止的水麵一樣,可以映照萬物。一旦被外物誘惑,就像鏡子染上了汙垢,水中有了渣滓,變得昏暗混濁,怎麼能照清事物呢?”

侍臣回答說:“陛下謹慎對待自己的嗜好,這就是端正心性的方法,沒有比這更重要的了。”

皇上說:“人怎麼能沒有喜好呢,隻是在於喜好應當喜好的東西罷了。如果君主喜愛賢才,那麼在官位上任職的就沒有不賢之人;喜愛正直的人,那麼身邊就沒有諂媚奸佞之人。像這樣的話,那麼國家就沒有治理不好的。如果喜好不應當喜好的東西,那麼正直的人就會被疏遠而奸邪諂媚的人就會被進用,想要國家不混亂,太難了。所以嗜好之中,隱藏著治亂的根源。”

庚戌日,派遣指揮李隆前往賞賜故元降將納哈出彩錦、絲綢各十匹,白銀二百五十兩,衣服一套,賞賜他的妻子衣服、靴子、針線。全國公觀童、宗王先童、司徒完者不花、撒裡撻溫、院使佛家奴、知院阿勒帖木兒、同知曩加思、平章晃失台、院判察罕帖木兒、參政徹裡帖木兒,每人賜予一匹文綺帛,二十五兩白金。

派遣使者帶著三十四萬匹布、八萬匹絹前往北平賞賜征討北方的官軍。

壬子日,皇上聽說大將軍宋國公馮勝等人在軍中多次違反紀律,於是派遣使者帶著敕令前往告誡馮勝和左副將軍、穎國公傅友德、右副將軍、永昌侯藍玉、左參將定遠侯王弼、右參將武定侯郭英,說:“古代的名將,為國家效力,一心想著彰顯君主的恩德,所以能夠摧毀強敵、安撫順民,無所不勝,功勳名節流傳千年,永垂不朽。在我朝,像中山武寧王徐達、開平忠武王常遇春,曾經率領雄師平定華夏的戰亂,從來沒有貪財和喜好殺戮,做過一件不仁義的事,所以功成名就,一生沒有瑕疵。

近來因為沙漠地區還沒有肅清,命令你們率領天下的軍隊,一邊戍守一邊征伐。軍隊到達金山的北麵時,恰好與敵軍相遇。敵軍雖然驅馬前來歸降,但他們的意圖在於使者往來,把拖延時間作為策略。右副將軍藍玉,行事雖然有些輕率,然而卻挫敗了敵人的深遠謀劃,幸運地因此取得成功。哪裡料到大將軍馮勝一心隻為自己的私利,不能安撫招降的敵人,卻竟然在胡人當中傳播惡行,古代的名將做事,果真像這樣嗎?就像斬殺士卒後,將首級懸掛在隊官的脖子上,以懲戒貪婪殘暴,這就是命令嚴明。

可是將軍竟然偷取敵人的馬匹,數量還不少,又迎娶敵人正處於服喪期間的女子,讓人們忘記哀傷而成親,嚴重違背人倫道德。這樣一來,來歸附的人就會不安心,已歸附的人就會產生怨恨。這果真是將軍對朝廷的忠心嗎?是為了自己嗎?在軍隊返回的時候,對部下的降軍調度不當,導致濮英等人率領的三千人馬被敵軍俘虜。又不聽從朕的命令,擅自征發駐守大寧的軍卒,於是給殘餘的胡人留下了後患。

凡是像這樣的情況,按照國家法律來論處,都在不寬恕的範圍內。我因為將軍你曾經有征戰討伐的功勞,暫且容忍你的過錯,讓你改過自新。如果想要贖罪,就應當改變行為和思想,對上下都拿出誠意,讓已經投降的人感到高興,使還沒有來投降的人傾慕歸化,或許就可以保全自己,以謀求日後的功績。如果不這樣的話,你固執貪婪,回來後就會被議論了。敕令到達後,核查那些各類土著人的數量,依照他們所在的地方平均分配,等到設置官員統一管理,或許就能合適得當。來來往往的人,議論這件事的很多,我把大概情況告訴您,對您來說也是很羞恥的事啊!”

詔令各有關部門,河泊所不能用柵欄棧橋等設施騷擾百姓,這些設施年代久了有損壞的,允許讓漁民修理。

詔令把典牧所掌管的官馬和官牛,分發給廬州府下屬各縣百姓牧養。

乙卯日,朝廷命令左軍都督僉事耿忠到永平安撫投降歸附的韃靼酋長、士兵,並賜給納哈出的妻子五百石米。蒙古軍隊中的軍官士兵和家屬共四萬四千一百七十九人,發給他們布十七萬六千七百一十六匹,綿襖二萬七千五百五十二領,皮裘五千三百五十三領,冬衣和彩色絹衣三萬二千二百四十餘件。

丙辰日,派使者攜帶詔書去曉諭前來投降的納哈出等人,納哈出說:“孫都督到京城,說納哈出和大小官員都往南來,不知道是否進入遷民鎮了嗎?已經下令給有關部門,等到納哈出到達,就封他為海西侯,大小官員都授予相應的名分。並且聽說你們帶著人口、牲畜前來,長途跋涉,非常辛苦。

朕當初命令遼陽、海州、蓋州、複州、金州、崖頭、大寧舊省口內的百姓,各自按照原來居住的地方居住,沒想到文書到達得晚了,總兵官讓你們行程迂回遙遠,如果你們已經進入遷民鎮,可以留在那裡暫時居住;如果還沒有進入遷民鎮,就到瑞州、閭山左右居住。朕下令將十七萬匹運布賞賜給你們,你們就在當地領取。車輛損壞了,也在那裡修理。古人說:‘不經過一次辛勞就不會永遠安逸,不暫時破費的就不會有長久的安寧。’你們雖然暫時辛苦,但是以後永遠都能過上安樂的日子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丁巳日,派人到先師孔子廟祭奠。安南陳煒派遣他的臣子阮太衝、通議大夫陳叔衡來進貢大象和黃金酒樽,皇帝賞賜阮太衝等人一百三十錠鈔。

戊午日,在大社、大稷舉行祭祀。通政使蔡瑄因病被皇帝恩賜返回故鄉。到了高郵後去世。皇帝親自撰寫祭文派人前去祭祀,賞賜五十錠鈔幣,免除他家三年的徭役。蔡瑄,是蒲州滎河縣人。洪武十三年,以國子生的身份被授予殿廷儀禮司序班的官職,不久改任鳴讚,十四年升為司正,十五年,被越級提拔為通政使司左通政,不久又升為通政使。蔡瑄為人機警敏捷,擅長上奏應答,對本職工作儘心儘力,所以被皇上眷顧看重。

庚申日,派遣使者前往真臘國、暹羅斛國。賞賜真臘國王一枚鍍金銀印,織金綺緞二十八匹,彩繡綺緞十二匹,賞賜真臘王妃有花紋的絲織品十四匹,賞賜暹羅斛國王有花紋的絲織品二十匹,賞賜其王妃十四匹,其餘陪臣也按等級分彆有所賞賜。

辛酉日傍晚,出現了月食。

壬戌日,中秋佳節,皇帝在奉天門和文華殿宴請群臣。

癸亥日,命令工部派遣官員前往泗州修建祖陵的祭殿。

甲子日,派遣官員祭祀曆代帝王。故元尚書塔不歹向大將軍宋國公馮勝投降,馮勝派人將他送到了京城。

乙醜日,祭祀太歲、風雲、雷雨、五嶽、四鎮、四海、四瀆、山川、月將、城隍等神靈。派遣官員祭祀軍旗。

丙寅日,派遣右軍都督僉事孫茂帶著三萬二千錠鈔前往四川購買一萬頭耕牛。當時朝廷要征討百夷,想要讓軍隊先去雲南屯田,為出征做糧食儲備。

太陰星侵犯了諸王星座。

丁卯日,占城國王阿答阿者派遣他的臣子辛加咄等人進獻五十一隻大象以及伽南木、犀牛角等物品。皇帝下詔賜給該國國王織有金色花紋的精美絲織品二十匹、錦緞四匹。

戊辰日,朝廷命令觀海衛指揮同知王真暫時代理寧波衛事務,指揮僉事張顯暫時代理金鄉衛事務。

己巳日,金星進入太微垣。

庚午日,皇帝命令大將軍、宋國公馮勝等人說:“我以前任命將軍,不過正副兩人罷了。中山武寧王徐達、開平忠武王常遇春常常擔任正副統帥,率領軍隊四處征戰,平定禍亂,使四海安寧。如果能夠建立偉大的功業,被記載在史冊上,名聲流傳千古,福澤延續到後代,與國家一起美好興盛。這兩個人死後,凡是任命將領出征,必定增加人數作為副職,哪裡料到代替他們職位的人都對前人有愧,身處於列侯之位,參將不把名譽爵位看得重要,竟然搶奪彆人的坐騎。

唉!這些俘虜回來後,他推測他們的形勢,像流水一樣順暢。水往低處流。現在搶奪他的馬匹並且覬覦他的財物,這是防範河流決口卻又讓它再次決口,對國家有損害,對自己有汙點,有誌於建功立名的大丈夫,難道真的像這樣嗎?接到敕令以後,應當選派懂道理的儒生去釋放俘虜,如果有可以釋放的,就把馬還給他們,不要讓壞名聲傳播到敵國,這樣就可以問心無愧了。朕因為二王已經去世,隻有你們可以托付京城以外的軍政事務。現在我聽到的是這樣的情況,你們到底如何才能符合我的托付呢?從今以後,應該洗心革麵,除去貪心,以保全自己的功名,不要辜負我對你們的期望。”

命令會寧侯張溫、永平侯謝成、前軍都督摘暠率兵追擊討伐納哈出的殘餘部眾。皇上考慮到大軍到達的地方,敵人都會驚惶逃竄,又命令帖木兒等人先將榜文送到當地,張貼出來,告訴敵人前來投降,就可以不煩勞軍隊了。不久後,這項命令就被撤銷了。

思南宣慰司的土官同知楊禧進獻馬匹。

辛未日,設置大寧衛指揮使司,讓有罪的將士前往那裡戍守。

壬申日,皇帝對刑部尚書唐鐸、工部侍郎秦逵、都察院左都禦史詹徽等人說:“我當初在公文籍冊上設置關防印信,本來是為了杜絕欺騙蒙蔽,防止奸詐虛偽,隻是一時的權宜之計罷了。如果是正人君子,怎麼會做這樣的事呢?從今以後,六科衙門的關防印記,全部銷毀,還要移文給各部門,讓他們知道我的意思。”

代理吏部事務的給事中侯庸等人上奏說:“天下的官吏在明年入朝拜見皇帝。”皇上說:“每個部門隻讓正職、首領官吏各一人來朝,鹽運司的官員也讓他們來,都把自己的所作所為開具在紀功圖簿上,隔眼草稿,親自帶著來上奏考核,都要求在年終到京城。乘舟坐車的費用,由官府提供,禁止私自騎馬趕路騷擾百姓。那些雲南路途遙遠的官員,不必前來朝見。”

派遣使者告知大將軍、宋國公馮勝,左副將軍、穎國公傅友德,右副將軍、永昌侯藍玉,左參將、定遠侯王弼,右參將、武定侯郭英等人,讓曹國公李景隆、申國公鄧鎮、延安侯唐勝宗、南雄侯趙庸、東川侯胡海、江陰侯吳高、雄武侯周武、永城侯薛顯、滎陽侯鄭遇春、宣寧侯曹泰、會寧侯張溫、永平侯謝成、鳳翔侯張龍、懷遠侯曹興、鶴慶侯張翼、六安侯王威,全都返回京城。宋國公馮勝等到冬天時把軍校分彆隸屬於各個衛所,親自帶著總兵官印前往京城,留下穎國公傅友德等人管理調度軍馬。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詔令二十歲以上的百姓,不許削發成為僧人;二十歲以下前來請求度牒的人,都讓他們在京城各寺院試用三年,考察其中廉潔沒有過失的人,才準許剃度成為僧人。

癸酉日。征虜大將軍、宋國公馮勝給鄭國公常茂戴上刑具押送到京城。常茂,是馮勝的女婿,馮勝常常在眾人麵前折辱他,常茂無法忍受,說了一些不恭敬的話,馮勝怨恨他。等到招降納哈出時,敵軍驚慌潰散,馮勝想要自我開脫,所以歸罪於常茂並上奏此事。常茂到達以後,向皇帝陳說自己招降並接納納哈出的原因。皇帝說:“像你說的,即使他勝利了,也不是沒有罪過。”皇帝命令收回馮勝的總兵官印,召回馮勝,讓永昌侯藍玉行使總兵官的職權。

詔令景川侯曹震以及四川都指揮使司挑選二萬五千名精兵,供給兵器、農具,就在雲南品甸這個地方屯田耕種,以等待征討之時所需。

朝廷下令雲南楚雄府開墾荒地種植鹽糧。在此之前,商人運輸米糧到雲南、楚雄、曲靖各府,官府給予淮鹽、浙鹽、川鹽作為報酬,但沒過多久就停止了,命令戍守的士兵開墾屯田來滿足自身需求,到這時仍然在費用方麵很節儉。戶部請求重新施行中鹽法,皇帝聽從了他的建議。

詔令凡是在軍中任職的小校戰死的,即使沒有功勞,也要按他原來的俸祿標準給他的家人發放一百天的俸祿。

乙亥日,皇帝下詔,在京城中那些戍守雲南的軍士,他們的家屬都被遣送到戍守之地,每戶賞賜十兩白銀,十錠寶鈔,命令沿途所經過的軍衛一個接一個地護送。

丁醜日。征虜大將軍、宋國公馮勝等人率領原元朝的降將納哈出所部的官屬將校共三千三百多人,馬二百九十多匹,金銀銅印一百顆,金銀虎符以及牌麵共一百二十五件,元朝的王九人,國公、郡王四人,太尉、國公五人,行省丞相一人,司徒、平章十三人,右丞、左丞三十一人,參政、知院三十二人,各院使、同知、副樞八十一人,僉院、院判二百二十八人,院副使五人,宣慰使、副使、僉事一百八十九人。萬戶、千戶、路府、州、總管、同知等官員九百二十七人。

尚書、參議二人,承旨、學士十人,文學、司馬七人,大卿、司卿、少卿十八人,衛帥府僉事三人,郎中、員外郎十五人。王府官六人,蒙古宗人衛副使一人,客省大使二十六人,廉訪司使、副使有六個,鹽運司使、副使有六個。衛帥府使一人,治書、安撫、司農各一人,太、少監、理問、斷事部郎中、主事、兵馬指揮府衛鎮撫、崇福司使、副使、經曆。都事、太醫院的官員以及州縣等官員共二百二十二名,將校一千四百多人,被押送到京城,獻上表章恭賀說:三苗違抗命令,大禹便有前往征伐的軍隊;??狁侵犯欺淩邊境,周宣王就有向北征伐的舉動。恰逢妖邪之氣被廣泛掃除,致使醜惡的敵人前來歸降,喜悅之情滿溢於臣民心中,遠近之處都一片歡騰。

臣等認為,原元朝丞相納哈出,是殘餘的北元貴族,亡國的俘虜,辜負了天地賦予他的生命,懷著虎狼般貪婪凶殘的本性,殺害我朝使者,侵犯我朝邊境。對上違背了上天的心意,對下阻隔了天子的聲威和教化。除去殘暴之人,於是發動正義的戰爭;我按節臨戎,承蒙朝廷謬托,忝任總帥。將領和佐官忠誠效命而儘心竭力,士兵鼓足勇氣來爭著向前。軍隊的威名遠遠地震懾到敵人的朝廷,正義之氣縱橫飛騰在北方的大漠。不交戰就獲得勝利,敵人沒有交鋒的擔憂。

納哈出就到了軍門,請求投降,誠心歸附,改變想法歸向王化。其餘軍民人等,都要加以安撫曉諭,使他們各自保全生命,共同沾沐天子的教化恩德,永遠脫離膻腥的穢惡。這些都是皇帝陛下在宮廷深處運用神妙的謀略,在事情發生前就有先見之明,所以能夠預先製定萬無一失的策略,因此能在不可測度的情況下取得成功。我們敬遵既定的謀略,恭敬地仰仗皇上的天威,得以竭儘犬馬奔走效力的能力,稍稍儘一點像涓埃般微小的報答之力。全國上下共同歡慶,共同目睹日月的光輝;四海之內的人都歸心於國家,都樂於在乾坤的覆蓋之下。

《大明太祖聖神文武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實錄》第一百八十四卷,這一本共八十篇,由杜士彥、何酂查負責。

喜歡白話明太祖實錄請大家收藏:()白話明太祖實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