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旨意,才允許在側邊隨行。
官員們凡是進入朝廷大門,都必須整肅儀態,不能私自行禮。
筵宴二:其一、凡是舉行筵宴的時候,四品以上官員可以登上宮殿入席就坐,四品以下官員在宮殿外麵以及宮殿前的紅色台階內依次就坐,文官在東邊,武官在西邊,如果有皇帝特彆下旨賜在宮殿內就坐的,就不受這個限製。
如果在奉天門,公侯坐在門內,四品以上官員坐在門外,四品以下官員坐在丹墀內。
事務。
在嚴肅恭敬的場合),不能僭越次序,喧鬨失禮。
第二,凡是百官在奉天、華蓋、謹身、武英等殿舉行筵席,必須穿著禮鞋,才能允許上殿。
如果有人違反了規定,由禮官、監察禦史、儀禮司來糾察並檢舉。
奉命出使三次。
第一,凡是使者攜帶詔書到達總兵官的住處,在距離營地十裡的地方,要先派人通知總兵官,在營內設置香案,迎接使者,按照常規禮儀宣讀詔書。
第二,凡是使者攜帶製諭、??符、手詔到總兵官處,隻要是涉及機密軍務的,都要直接通過驛站,不得向他人報告。
此處的官府人員,也不允許前來)迎接,使者)直接到軍營外麵,先秘密通報總兵官,總兵官)在軍帳中麵向南設置香案,親自出軍營迎接。
使者下馬,捧著所攜帶的製敕向前走,到營帳中放置在案上,使者站在桌子東邊,麵向西邊,總兵官行完五拜三叩頭的禮節後,將身邊的人全都屏退。
使者拿著製書和敕書親手交給總兵官,總兵官打開看完後,又放回桌案上,雙方相見要遵循常規禮儀。
其三,總兵、將軍奉命征討,凡是遇到使者送來的製諭、??符、手詔,看完後,要立即依照旨意執行。
如果需要覆奏,要立即派人請求旨意,不得拖延、違抗命令,否則按律法處置。
官員的拜禮有兩種。
其一,凡是臣子朝見君主,要行稽首禮、頓首禮五次,這是臣下拜見君主的禮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君上的禮節,要先稽首、頓首四拜,然後再拜一拜,叩頭才算完成禮節。
稽首四拜是百官拜見東宮太子、親王的禮節,拜見父母也用這個禮節。
其餘的官員長輩、親戚、朋友相見的時候,隻允許行兩次拜禮。
其二,凡是公侯、駙馬相見,各自行兩拜禮。
一品官員拜見公侯、駙馬時,一品官員站在右邊,行兩次拜禮,公侯、駙馬站在左邊回禮。
二品官員拜見一品官員時,二品官員站在右邊,行兩次叩拜之禮,一品官員站在左邊回禮。
三品以下的官員仿照這個標準。
如果三品官拜見一品官,四品官拜見二品官,就要行兩拜之禮,一品、二品官員根據情況回禮答謝並接受禮拜,其餘的依此類推。
如果有親戚之間地位尊卑的區彆,要按照私人禮儀行禮。
官員公開就坐辦公):凡是大小衙門的官員,每天公開就坐辦公)時,施行恭敬的作揖之禮,副職向正職作揖,正職回禮。
首領官向長官、佐貳官作揖行禮,長官、佐貳官拱手還禮。
凡是文武官員因公事聚會,各自依照品級順序就座。
如果資品相同,就按照所屬衙門的先後順序。
如果王府的官員屬吏與朝廷官員在一起坐立的時候),各自依照品級高低),王府官員)都排在朝廷官員的後麵。
官員相遇分為八種情況:其一、駙馬遇到公侯,要分路行走;一品、二品官員遇到公侯、駙馬,要牽馬側身站立,等待他們過去。
二品官見到一品官時,二品官站在右邊,向一品官行兩拜禮,一品官站在左邊回禮。
五品、六品官員要從右邊讓道而行。
三品官員遇到公侯、駙馬時,要牽馬避讓;遇到一品官員時,要牽馬在路旁側身站立;遇到二品官員時,要小步快走靠右側給其)讓路前行。
四品官員遇到一品以上的官員時,要牽馬避讓;遇到二品官員時,要牽馬在路旁側身站立;遇到三品官員時,要驅馬靠右讓路前行。
其餘的官員,凡是遇到比自己高二品以上的官員,都要牽馬回避;遇到比自己高一品以上的官員,都要牽馬側身站立;遇到和自己品位相近的官員,都要趨步向右讓道而行。
官品相同的人,就分道而行。
如果有親戚關係中尊卑的分彆,就聽從安排進行回避。
第二,凡是宮中宦官出入,如果在路上遇到駙馬,必須下馬,遇到公侯一品、二品官,要牽著馬側立,遇到三品、四品官,要分路而行。
其三,凡是公侯、駙馬、一品、二品官員的隨從火者等人,如果不是跟隨本官而是私自出入的,隻要遇到文武百官,就必須下馬,違反規定的人要被治罪。
第四件,凡是所屬官員遇見上司官員,要牽馬回避,如果下屬官員的官品高,遇見官品低的上司,就分路而行。
其五、官員應回避而道路狹窄無法回避時,應下馬拱手站立,應該分路行走,不得占據道路中間。
第六,凡是文武官員出入,應當開道而不開道,導致應回避的人沒有回避。
官員不曾回避的,不進行處罰,如果因此生事的,隻處罰上級官員。
第七,京城人口密集,街市上的軍民人等在買賣東西,或騎著驢馬出入時,遠遠看見公侯、駙馬、一品以下至四品官員經過,就要下馬讓道。
第八條,官員應該回避時,如果接到皇帝的宣召,或者是祭祀官員去祭祀場所,或者是抓捕罪犯的,在路上即使遇到了應該回避的官員,也不用回避。
在京官員儀從一、凡是文武百官,從四品以上官員的儀從,都依照舊製根據情況而定。
五品官員隻允許有一個人引導,六品以下的官員不許引導。
官員到郊外去的儀從,仍然按照舊的製度,不受這個規定的限製。
那些官員的傘蓋、帽子和腰帶、服飾的顏色、房屋、器具、馬鞍和韁繩、弓和箭、床榻之類的東西,從公侯往下,各自有等級差彆,分條列舉寫成書籍,名字叫做《禮儀定式》。
命令在京城的公侯以下、在外地的各司官員以及舍人、國子生和儒學生員、民間子弟,務必研習講論並遵守,違反的人按照法律審問治罪。
戊辰日,追封中山武寧王徐達的妻子謝氏為中山武寧王夫人。
己巳日,夜間,太陰星侵犯了謁者星。
庚午日,征虜大將軍、永昌侯藍玉上奏說:天氣還很寒冷,北方的少數民族都收斂行跡很少活動),大軍長時間駐守在邊塞之上,白白地浪費軍糧物資。
現在酌量留下人馬戍守大寧、會州等地,大軍分彆撤回薊州靠近城池的地方駐紮,等到有邊境的情報傳來,然後再進軍。
皇帝下詔書同意了這件事。
癸酉日,貴州宣慰使靄翠的妻子奢香等人進獻了二十三匹馬。普定衛安順州判官阿窩等人前來朝見,進獻了二十五匹馬。
丙子日。惠州的海賊謝以青聚集眾人製造叛亂,攻克占領城市。
廣東都指揮同知花茂率領軍隊討伐並平定了他們。
陝西平涼衛奏報,捕獲了九十三頭西番犏牛,請將它們收歸官府使用。
皇帝下令把賞賜分給有功的將校。
這個月,宋國公馮勝因為有罪被召回京城,到達京師。
皇上因為他是有功勳的舊臣,不加以譴責,命令他到鳳陽的宅第居住,以奉朝請的身份定期參加朝會)。
《大明太祖聖神文武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實錄》第一百八十六卷。
喜歡白話明太祖實錄請大家收藏:()白話明太祖實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