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九戊申日,祭祀大社神、大稷神。
十三壬子日,賜給江西廣信等府的老人江謙叔等人酒肉。
十六乙卯日,命令荊州左護衛以及黃州、常德、嶽州、沅州、蘄州、武昌各衛,各自建造三千間營房,用來給韃靼士兵居住。
十七丙辰日,更改六部所屬的總部名稱,將吏部改名為選部,戶部改名為民部,禮部改名為儀部,兵部改名為司馬部,刑部改名為憲部,工部改名為營部。
把揚州府的六合縣隸屬於應天府。
十九戊午日,派遣官員祭祀先農神。把鳳陽府的滁州直接隸屬於京師。
二十己未日,皇帝下詔命令涼國公藍玉前往四川修理城池,操練軍隊,都司以下屬衛所的官軍,全部聽憑他節製。皇帝又下詔令起用信國公湯和與江夏侯周德興指揮管理鳳陽留守司以及下屬的衛所軍隊士兵,每個月進行三次訓練,隻有從事屯田開墾農田)的士兵不參加。
撤銷常州府太平倉,宜興縣大軍倉,無錫縣億豐倉,江陰縣和豐倉,北平府廣平倉。
二十三壬戌日,禁止武臣乾預民間事務。在此之前,朝廷命令軍衛武臣掌管所屬兵馬,除了重大的軍民訴訟案件可以參與審訊外,其餘案件不許乾預。到這時,廣西都指揮耿良建造鼓樓,命令有關部門征調民夫,攤派征收財物。青州等衛所製造軍器時,也擅自向百姓征收錢財,違背了禁令。
於是皇帝下詔重申相關禁令。凡是在京城以外的都司、衛所,遇到有工程需要修建,千戶所把文書傳遞給衛所,衛所傳遞給都指揮使司,都指揮使司傳遞給五軍都督府,經過上奏批準,才允許動工興建。那些應該使用的物料,都由官府供給,不要擅自向百姓索取。違反規定的人要治罪。皇上因為四川民眾貧困,道路險阻,命令畢節衛開辟屯田耕種來滿足自身需求。當時四川百姓運送糧餉非常艱苦,所以有了這個命令。
二十四癸亥日。皇帝派遣使者帶著詔令,並將上等豬幣賞賜給溫州府平陽縣知縣張礎,詔令說:‘朕認為郡守、縣令是百姓的師長,他們的職責就是愛護百姓。愛護百姓的方法,要用恩德安撫他們,要用律法約束他們,百姓安定而政事不會混亂,這才稱得上是愛護百姓。近年來有關部門任用的官員不合適,這些官員往往和軍隊方麵相互勾結,索取搜刮民財),嚴重地使我們的百姓困苦,官員)失職的情況很多啊。
剛才通政司奏報說:浙江金鄉衛借製造兵器之名,意圖騷擾百姓。你溫州府平陽縣知縣張礎,執行法令不盲從,就把情況全都奏聞給我),我深深嘉許讚歎,你)實在是稱職的縣令啊。特地派使者帶著三十錠鈔、一封酒去慰勞你,以此來表彰你的才能。你把它領走。’
將儀封縣治所遷到白樓村。當時縣城被黃河淹沒,所以遷移縣城的位置)。
湖廣要福千戶所的千戶夏得忠引誘九溪洞的蠻人發動叛亂,皇帝下詔命令東川侯胡海、普定侯陳桓、靖寧侯葉升率領軍隊討伐他們。胡海等人在叛賊的境內駐軍,葉升獨自帶領軍隊繞到叛賊後方,突然發動攻擊,於是抓獲了夏得忠並送往京城,斬殺了他。命令設置九溪、永定二衛,改大庸衛為千戶所。
二十五甲子日,賞賜京城金吾等衛所的士卒十九萬七千六百多人,賞賜夏布七十七萬八千八百多匹。
蜀王府長史司上奏:“親王就藩,每年用米五萬石,已經收了一萬石,剩下的米按例於十月收受,請確定撥給方案。”皇上告訴戶部侍郎楊靖說:“四川的糧餉供應雲南,百姓非常艱苦。”蜀王的祿米應當暫且停發五年,如果蜀王想要有所賞賜,朝廷運送錢財給他。
表彰安慶府望江縣百姓謝鹹初的妻子林氏、羅仲宏的妻子方氏的貞節。
二十八丁卯日,升任戶部左侍郎楊靖、工部右侍郎秦逵為本部尚書。
二十九戊辰日,命令禮部派人帶著鈔幣賜給達達太子失禿兒、王子營王失裡把禿兒等九十一人。當時失禿兒等人居住在崇明縣,以及浙江所屬的衛所,所以派使者去慰問,各賜給一百錠鈔。
平越衛的察隴、乾溪、牛場等地的苗蠻發動叛亂,穎國公傅友德等人討伐並平定了他們。
己巳日,思州宣慰使田琛進獻馬匹。夜裡,有流星從西北方的雲氣中升起,向東南運行到接近地麵的混濁低空時消逝。
這個月,西平侯沐英派都督寧正跟隨穎國公傅友德在越州攻打阿資,將其打敗,斬殺了他的同黨火頭弄宗等五十多人,繳獲了數以千計的馬牛羊。阿資處境窮困窘迫,和他的母親請求投降。當初,阿資逃跑的時候,揚言道:國家有上萬軍隊的勇力,而我所在的地方有上萬座山的險阻,你們)怎麼能把我們這一類人全部消滅呢?沐英於是請求設置越州、馬隆兩處衛所,扼守那裡的要衝之地,又分兵追捕叛軍),到這時叛軍)勢力窮儘,於是投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三月初一庚午日,皇帝派使者命令南征將軍、潁國公傅友德等人率軍返回,分彆駐紮在湖廣、四川的衛所操練。傅友德駐守在沅州,申國公鄧鎮駐守在大庸,魏國公徐允恭駐守在常德,曹國公李景隆駐守在安陸,開國公常升駐守在辰州,靖寧侯葉升駐守在襄陽,普定侯陳桓駐守在嶽州,雄武侯周武駐守在武昌,吉安侯陸仲亨駐守在蘄州,安陸侯吳傑駐守在茶陵,東平侯韓勳駐守在黃州,東川侯胡海駐守在寶慶,南雄侯趙庸駐守在長沙,宣寧侯曹泰駐守在瞿塘,宣德侯金朝興駐守在施州,靖海侯吳禎駐守在衡州,江陰侯吳高駐守在永州,全寧侯孫恪駐守在沔陽,延安侯唐勝宗駐守在黃平,都督張銓、王誠、孫彥分彆駐守在桂陽、忠州、道州。信國公湯和的兒子湯鼎、六安侯王誌的兒子王威駐守在長寧、夷陵兩地。
皇帝)告訴傅友德等人說:‘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自古以來就被稱作難以征服,之所以這樣,是因為那裡高山深林,草木叢雜茂密,夏天多霧多雨,土地上的潮氣蒸騰濃鬱,蛇蟲蚊虺的毒害,到處都有。人們進入那個地方,不適應那裡的水土,就會生出疾病瘟疫,因此大多不能成功建立功勳)。
現在收到你的報告,說已經平定了東川,降服了阿資,局勢已經穩定了,然而各蠻族容易發生叛亂,朕擔心大軍一回京,他們又會造反聚眾鬨事,這難道不會再次讓我的將士們陷入勞苦之中嗎?現在暫且撤回軍隊,分彆駐紮在重要的地方,一是讓士兵得到休息,一是控製蠻夷之人。使者到了以後,你們要完全按照諭旨行事。’
命令天下每年將考中貢生員的人送到國子監,總共二百三十一人。
甲戌日,朝廷賞賜京城士卒夏季布料。
丁醜日,原來元朝的知院捏怯來派人上奏請求撥給糧食。在此之前,皇上已經下令讓當今皇上在鬆亭關或者大寧選擇便利的地方撥發糧食給他。等到答兒麻失裡回來後,說運輸的四千石糧食已經到達黃扉站了。於是命令戶部發文告知捏怯來,讓他準備車輛到大寧運糧,等到明年屯田耕種,秋收之後就停止。那些將領、軍官和士兵家屬中有缺少衣服的,統計好數目來上報,朝廷將用布帛供給他們。
戊寅日夜晚,月亮侵犯軒轅星。
己卯日,增設殿廷禮儀司丞四人,官秩為正九品。
表彰揚州府通州百姓張原悌的妻子李氏、劉計良的妻子許氏,海門縣百姓姚原仲的妻子邵氏,朱漢雲的妻子顧氏,泰興縣百姓張均平的妻子丁氏,印中的妻子顧氏、常福的妻子朱氏的貞節。
辛巳日,四川茂州汶山縣的知縣來京城接受政績考核,他上奏說:“羌民二十八寨的語言不通,從建立縣治至今已經七年了,他們不聽從征調。皇上說:“蠻人的習俗向來和中原地區不同,怎麼可以用徭役來約束他們呢?”如果能夠好好地安撫他們,時間長了他們自然就會服從。
詔令戶部派遣官員運送鈔幣前往河南、山東、北平、山西、陝西五個布政使司,等到夏秋粟麥收獲的時候,就在鄉村中交通便利、人口聚集之處,購買並儲存糧食),用來防備災荒年份進行)賑濟。
壬午日,思州宣慰使田琛派長官楊通顯、王思聰,貴州宣慰使靄翠的妻子奢香派把事阿白等向朝廷進獻馬匹,朝廷分彆賜予他們不同數量的錢鈔。
戊子日,命令天下軍丁學習工匠技藝。在此之前,軍隊的營建工程,大多需要百姓提供物資,皇帝認為這會使百姓勞頓,於是命令五軍都督府派遣官員前往各都指揮使司,讓所屬的衛所設置工場,每一百戶中選出四名士兵,連同正軍之中身體孱弱的士兵,讓他們分彆學習技藝,限期一年學成,絲鐵、筋角、皮革、顏料之類的物資,都由官府供給,不要向百姓索取。
庚寅日這天夜裡,有一顆星從天津星官升起,運行到北鬥七星的鬥魁處消失了。
辛卯日,夜晚,木星退行至亢宿。
癸巳日,升西安右衛指揮同知王毅為陝西都指揮同知,平涼衛指揮同知李榮為都指揮僉事。
改普安軍民府為軍民指揮使司,調畢節衛指揮鄭珍率領軍隊戍守。
戊戌日,南安侯俞通源去世。俞通源,字百川,是鳳陽臨淮人。他是國公俞通海的弟弟。當初俞通海起兵,在和陽拜見皇上,俞通源跟隨他的兄長在軍伍中,年紀還小,但已經十分勇敢果決,膽識過人。吳元年,俞通源攻克蘇州立下戰功,被任命為平章,鎮守江淮省。
洪武元年4065年),通源)跟隨大將軍徐達攻取齊地、魯地,攻克汴梁、隴西等郡,通源的功勞占多數。軍隊返回後,朝廷)賜予他)“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的封號,官階為榮祿大夫、勳位為柱國,爵位為南安侯,享有一千五百石的俸祿。
賞賜給他們的鐵券文寫道:“我看曆代有父親和他的兒子,哥哥和他的弟弟,都是輔佐君主的良臣的,心裡很讚賞,然而這樣的情況並不多見。我從淮西起兵,駐紮在和陽,你的兄長俞通海率領他的水軍來歸附我,向東渡過長江,就像在平地上行走一樣,於是攻克了采石,平定了金陵,後來又兩次平定了敵國,功勳卓著。為什麼大的功業將要告成,卻突然先去世了呢。我憐憫他的功勞,追封他為豫國公。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俞通源實際上是他的親弟弟,於是繼承了他的官職,以平章的身份鎮守在江淮一帶,跟隨皇帝出征中原,立下了很多功勞。如今天下已經平定,應當論功行賞,朕沒有什麼可以報答你的。因此加賜你爵位俸祿,讓你的子孫世世代代承襲。現在和你盟誓,如果犯謀逆大罪則)不被寬恕,若)犯下其他死罪,你可以免去兩次死刑,你的兒子免去一次死刑,以此來報答你的功勞。
唉!通過勤勞來建立事業功績,依靠恭謹節儉來保住俸祿職位,希望他們)一天比一天更加謹慎,那麼榮華富貴就可以永遠延續於世間了。”後來通源)跟隨軍隊)征討四川,肅清沙漠地區的敵軍),平定甘肅,通源都參與其中且有功勞。洪武十六年,朝廷)任命他)鎮守雲南。洪武二十一年,傅友德征討僰夷,八月,他被召回京城,到這時因為疾病去世。他死後的第一年,因為曾經依附權勢奸佞之人,被有關部門彈劾,因為他已經死了就不再追究了。
改任給事中魏敏、卓敬等總共八十一人為源士。當初,盧敏等人擔任給事中,皇上因為他們的人數剛好符合古時元士的人數,就將他們改為元士。到這時又把六科作為政事的本源,於是稱為源士。後來他們)又恢複擔任給事中。
《大明太祖聖神文武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實錄》第一百九十五卷,總共記錄七十九可能是指條目之類),正文頁零三半篇,供事薑一科、黃金榜一同校對。
喜歡白話明太祖實錄請大家收藏:()白話明太祖實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