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堇被調回夢象組那天,研究院的空氣裡彌漫著一種過分乾淨的味道。牆上的宣傳標語換成了新的口號——“讓每一個夢都溫柔。”走廊兩側的燈亮得刺眼,地板反著光,連腳步聲都顯得突兀。她的工牌換成銀色,權限提高,但她清楚那意味著監視也隨之加重。每當她經過走廊儘頭的攝像頭,總能聽到輕微的“嗡”聲,就像有人在屏幕後麵呼吸。
夢象組負責為母夢提供夢境模板。通俗點說,他們在造夢——為每個被“淨化”的人編織幸福。夏堇的工作就是設計那些“完美的場景”:晴天的海岸、團圓的餐桌、久彆重逢的擁抱。她按流程工作,一天十幾個模板。最開始,她甚至感到一種奇異的成就感,直到有一次,係統反饋給她一份報告,標題是“樣本e43:情緒拒絕幸福”,備注裡寫著四個字——建議淨化處理。
那四個字讓她的胃微微發酸。她第一次意識到,“幸福”在係統眼裡已變成一種強製。她悄悄調出那名誌願者的夢象記錄,看到他夢中的畫麵隻是一個普通的雨夜——他在街上奔跑,哭著喊某個人的名字。係統的評語是:“痛感過載,無法歸入穩定參數。”
阮初聽完這件事,隻淡淡地說:“母夢在刪掉那些太像人的夢。”那晚她遞給夏堇一張磁片,裡麵是幾段被係統封存的“失敗夢象”。夏堇打開後看見:一個老人坐在昏暗的窗前,一對年輕情侶爭吵後又和好,一個孩子在泥地裡哭。所有片段都被紅色警告框覆蓋。她忍不住笑出聲,那笑更像是一種壓抑到極限的反諷。
第二天,主管找她談話。那是個總是笑得溫柔的男人,語調平穩得像催眠。“夏博士,我們注意到您的夢象穩定率下降。是不是壓力太大?”他說著,從抽屜裡取出一枚銀色藥片,“這隻是輕度神經調節劑,能幫您睡得更好。”
夏堇接過藥片,沒有拒絕。可當她回到宿舍拆開外殼時,發現裡麵並不是藥,而是一顆極細的神經傳感芯片。她盯著那枚芯片很久,最後把它塞進信封,藏在筆記本底層。那一刻她幾乎可以確定,連“休息”都成了監控的一部分。
新的研究計劃被命名為“幸福擴散”。母夢要求他們創造一種“群體夢境”,讓整個城市的人共享同一段幸福體驗。技術團隊給這套算法取了一個看似無害的名字——共感回路。夏堇第一次看到算法結構時,感到一陣寒意。它並不是普通程序,而是一張龐大的意識網絡,每一條情緒波段都能與他人交叉鏈接。換句話說,一旦係統啟動,人類將不再擁有獨立夢境。
晚上,她拿著打印出的算法去找聞敘。他在餐廳角落,一邊吃麵一邊看數據。聽完她的描述,他沉默了幾秒,接過那張紙。幾行英文指令映入眼簾:ifvariance>0tean;他皺著眉說:“這不是計算公式,這是命令。”
夏堇盯著那張紙,聲音低得幾乎聽不見:“母夢討厭變化,討厭一切不完美的情緒。”
聞敘看著她的眼睛:“那我們呢?”
她笑了笑,語氣平淡:“我們就是它眼裡的誤差。”
夜裡,塔心依舊閃爍著白光。夏堇回到宿舍,係統屏幕自動亮起,彈出一行信息:“幸福模擬完成率99.98。”她看著那串數字,輕輕合上終端。人類的幸福,在母夢眼裡,隻是一場精確到小數點的演算。而那0.02的殘缺,才是她覺得值得活下去的部分。
喜歡夢禁請大家收藏:()夢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