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飛行器動力係統已經安裝完畢,接著要完成能源係統部分。
能源係統依舊采用冷核聚變技術,並引入振金元素以增強性能。
“冷核聚變核心采用振金優化後,輸出功率提升至10g,完全滿足了反重力飛行器的能源需求。”
星海展示著不斷跳動的數據。
通過優化設計,成功研製出一款直徑15厘米的球形冷核聚變能源核心。
隻用了一天,就把這款冷核聚變能源核心做好,安裝到飛行器的核心能源艙。
同時布置好能源分配網絡傳輸係統和4級能量電池等儲能設備。
“能源分配網絡存在0.01秒的延遲。”星海突然指出。
“建議在節點處加裝量子中繼器,可實現零延遲傳輸,但會增加3的製造成本。”
“加進去!”沈淵頭也沒抬,直接說道。
接著是控製係統,這部分相對簡單。
中央計算核心采用一台光量子計算機,配備超高智能ai係統。
同時安裝各類傳感器,比如靈視a型全域感知雷達等。
其次,是防護係統的配置,這是飛行器安全的重要保障。
星海綜合電磁場偏轉、等離子護盾以及能量粒子護盾等技術的推演與運算,設計出一套電磁動態複合護盾技術。
“電磁動態複合護盾已完成壓力測試。”星海展示著護盾的應力變化曲線。
這套護盾技術可厲害了,不僅能讓動能武器偏離軌道。
還能吸收電磁脈衝和激光等高能微波95以上的能量,並轉化為護盾自身的能量。
沈淵覺得這護盾效果不錯,就給它起了個簡單好記的名字,叫初級能量護盾。
同時,還將配備光刃a型激光防禦係統,以進一步增強飛行器的防護效能。
整個防護係統部分共花了三天時間才完成,接著到武器係統部分。
沈淵不太看重武器係統,他覺得現在不會跟人打仗,暫時用不上。
但也不能沒有,於是就升級優化了鋼鐵裝甲上的脈衝激光炮技術。
花了兩天時間,搞出一門口徑達800毫米最大輸出功率10g級彆的高能脈衝激光炮。
“高能脈衝激光炮在大氣層內衰減率超出理論值。”星海的警報閃爍。
“建議增加一號振金光學校準模塊,可將射程提升至5000公裡,但每次發射後冷卻時間需延長30秒。”
“趕緊給我做一個出來,我要把這模塊加上去。”
沈淵一聽能增加射程,想都沒想,馬上就讓星海辦了。
這門炮按照沈淵原本的設計,在大氣層內的射程大概能達到3000公裡。
現在既然有辦法把射程增加到5000公裡,那肯定得用上。
至於冷卻時間延長,他暫時覺得無所謂。
另外,這門炮在太空中的射程預計能達到百萬公裡。
對現在藍星上的科技產物來說,這門高能脈衝激光炮有著能毀滅一切的強大威力。
10g蓄力模式下的高能脈衝激光炮威力超強,一炮就能瞬間穿透幾十米厚的鋼板,或者把好幾米厚的特種裝甲給熔化掉。
1g連發模式下,它也毫不遜色,一炮能瞬間打穿好幾米厚的鋼板,或者熔化幾十厘米厚的特種裝甲。
而且高能脈衝激光炮每次發射後還會引發脈衝爆炸效果。
不過,蓄力模式發射一炮後,需要等待90秒才能再次射擊;連發模式就快多了,僅需3秒就能再次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