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心嶺的最後一縷夕陽漫過斷竹梢時,時樞玉簡突然發出一陣嗡鳴。七塊卦象碎片在光幕中劇烈震顫,乾卦的陽爻金線、兌卦的聲波漣漪、離卦的跳動火光、震卦的銀白雷紋、巽卦的青風軌跡、坎卦的流水波紋、艮卦的土黃光暈,像七道被喚醒的溪流,朝著同一個方向彙聚——光幕中央那處空缺,正是坤卦的位置。
白月初將青銅刀橫在膝頭,用布巾細細擦拭刀刃上的火痕與泥漬。刀身映出他的影子,也映出遠處天際的火燒雲——那雲團正慢慢聚成厚重的輪廓,邊緣垂落的霞光如大地的裙擺,與坤卦“?”的三斷爻隱隱相合。“你看這天象,”他敲了敲刀背,“大地要把最後一塊碎片交出來了。”
我們沿著山脊往霞光最濃處走,腳下的碎石被夕陽鍍成赤金,每一步都像踩在熔化的銅汁裡。艮卦碎片突然發燙,光幕中浮現出一行字:“坤為地母,藏於土脈,需以七卦之靈為引,方見其形。”
我將時樞貼近地麵,乾卦的金線率先滲入土中,在地表畫出一道筆直的軌跡,如天對地的呼應;緊接著,兌卦的聲波順著軌跡蔓延,喚醒了土層下沉睡的根須,那些盤結的根須自動舒展,組成了坤卦的第一爻;離火的光芒緊隨其後,將根須烤得溫熱,卻不灼傷,反而讓土壤透出淡淡的暖意,像母親的掌心。
“還差震與巽。”白月初解下腰間的獸骨風鈴,震卦的雷紋在鈴身上流轉,他對著地麵輕輕搖晃,鈴聲化作細密的震顫,順著土脈往下傳。土層下傳來“哢嚓”的輕響,像是凍土開裂,又像種子破殼——那是震卦“動萬物”的力量,在喚醒大地的生機。
巽卦的風紋隨即鋪開,青綠色的氣流貼著地麵遊走,卷起細碎的塵埃,塵埃在空中凝結成坤卦的第二爻。風過時,遠處的竹林傳來“沙沙”的應和,竹浪如起伏的裙擺,與空中的雲團遙相呼應。
最後輪到坎卦與艮卦。我將坎水玉貼近地麵,清冽的水汽滲入土中,在根須間織成細密的水網,如大地的血脈;白月初則將艮卦的鎮土石按在水網中央,土石沉入土中,竟化作一塊方形的基座,穩穩托住了水網——艮為山,坎為水,山水相依,正是坤地承載萬物的本相。
七卦之力交融的瞬間,地麵突然鼓起一個土包,土包裂開的縫隙中,滲出乳白的光暈。坤卦碎片裹在濕潤的泥土裡,緩緩浮了上來。碎片表麵沒有刻字,隻有三道淺淺的凹痕,像大地呼吸的紋路,觸之溫潤,帶著息壤般的厚重。
當坤卦碎片落入時樞的刹那,八塊碎片驟然合攏。乾與坤上下相對,陽爻與陰爻交織成天地的輪廓;震與巽左右相攜,雷紋與風紋纏繞成動靜的節奏;離與坎內外相濟,火光與水紋交融成剛柔的平衡;兌與艮前後相依,聲波與土脈共鳴成虛實的呼應。完整的八卦圖在光幕中緩緩旋轉,中心浮現出一道淡淡的虛影——既像伏羲畫卦的指尖,又像女媧造人的氣息。
“原來如此。”白月初望著八卦圖,突然笑了,“我爺說‘秩序生智慧’,可不是說要把萬物捆成一個模樣。你看這八卦,剛的剛,柔的柔,動的動,靜的靜,各有各的位置,卻湊成了個圓。”
時樞的光芒漸漸柔和,八卦圖投射在焚心嶺的夜空上,化作一片璀璨的星軌。星軌中,無數先民的身影在勞作:有人在洛水邊觀龜甲,有人在問天崖測星象,有人在聽雷閣候驚蟄,有人在明火壇守火種……他們的動作雖不同,卻都遵循著某種默契,像八卦的爻象,各自獨立,又彼此成就。
“這才是‘羲聖之典’的真意。”時樞的聲音帶著前所未有的清澈,“不是藏著什麼驚天秘密,是告訴後來人:天地有常,萬物有序,而所謂智慧,就是在這常與序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守好自己的本分。”
夜風從嶺下吹來,帶著竹林的清香與田埂的土味。我們身後的焚心嶺,焦黑的山脊上已冒出點點新綠;遠處的回環澤,月光正鋪在水麵,像給坎水蓋上了層銀被;聽風塢的竹笛聲隱約傳來,調子比來時更輕快,像是在送彆,又像是在迎接。
白月初將青銅刀插回鞘中,刀身的雷紋與八卦圖的光暈相觸,竟泛起一層柔和的金光。“該下山了。”他拍了拍我的肩膀,“嶺下的村落該升起炊煙了,說不定能討碗熱粥喝。”
我們順著星光鋪就的路往下走,時樞懸浮在掌心,八卦圖的光芒映著腳下的路,也映著我們的影子。影子被拉得很長,卻始終穩穩地落在地上,像那些鎮土石,像那些養火木,像這片承載了所有故事的大地。
走到嶺下的岔路口時,時樞突然微微震顫,光幕邊緣浮現出一道模糊的剪影——那是一個手持木杖的身影,正朝著東方的晨霧走去,木杖的影子在地上拖得很長,像一道不屈的光。遠處的天際線,已泛起淡淡的魚肚白,仿佛有什麼東西,正隨著朝陽一起,慢慢蘇醒。
白月初望著那道剪影,突然握緊了腰間的酒葫蘆:“看來前麵的路,還長著呢。”
我握緊掌心的時樞,感受著八卦圖中流轉的力量——那是天的剛健,地的厚重,雷的警醒,風的靈動,水的智慧,火的清明,山的沉穩,澤的包容。這些力量交織在一起,像一首未完的歌,等著我們用腳步,繼續把它唱下去。
村落的方向,果然升起了嫋嫋炊煙,混著粥香,在夜風中輕輕飄蕩。我們朝著炊煙走去,身後的焚心嶺漸漸隱入夜色,隻有時樞的光芒,還在安靜地亮著,像一顆永不熄滅的星,指引著前路,也溫暖著歸途。
喜歡宇宙秘籍之七碎片請大家收藏:()宇宙秘籍之七碎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