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隻等閒。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裡雪,三軍過後儘開顏。”
歌聲穿過廣場,有路過的德國老人駐足傾聽,雖然聽不懂歌詞,卻跟著節奏點頭。老板端來一大杯啤酒,豎著大拇指:“你的歌聲像萊茵河的浪,有力量!”
《星火》的展映現場,座無虛席。當銀幕上紅軍過雪山的畫麵出現,配合著嶽川寫的插曲《雪山魂》,全場寂靜得能聽見呼吸聲。
有個猶太老太太,看到戰士們互相攙扶著前進,突然捂住嘴哭了——她的父親當年也是這樣,在納粹的迫害下逃亡。
映後交流環節,有觀眾問:“嶽先生,您為什麼執著於拍紅色題材?”
嶽川的回答很簡單:“因為這些故事裡有‘人’——有在苦難中堅守的人,有願意為彆人犧牲的人。
這些不是宣傳,是我們民族的記憶,就像你們不會忘記集中營裡的抗爭一樣。”
這話贏得了全場掌聲。國際影評人協會當場宣布,給《星火》頒發“人文精神獎”,頒獎詞寫著:“它讓我們看到,紅色不僅是信仰,更是人類共通的勇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紐約時報》的影評標題是《〈星火〉照亮了被遺忘的英雄》,《費加羅報》則稱“這是中國電影給世界的禮物”。
有好萊塢製片商找到嶽川,說想翻拍《星火》,被他婉拒:“紅色故事需要中國人自己講,就像你們的西部片,彆人拍不出那個味兒。”
離開柏林前,嶽川特意去了勃蘭登堡門。
夕陽下,他掏出手機,對著門後的天空拍了張照,突然想起老紅軍李爺爺的話:“當年我們打仗,就是想讓中國能站直了,讓世界看看咱中國人的樣子。”
他把照片發給李爺爺,配文:“爺爺,您看,世界看到了。”
很快收到回複,是段語音,老人的聲音帶著喘息:“好……好啊……替我告訴那些老外,咱中國的紅軍,是好樣的!”
嶽川的眼眶突然紅了。他知道,《星火》的成功隻是開始,還有更多紅色故事等著被講述。
比如,他剛構思的紅色動漫《紅軍小戰士》,講的是個12歲的小通訊員,在長征路上用智慧傳遞情報的故事,連動漫主題曲《小紅星》的旋律都想好了。
團隊在機場候機時,淩薇突然指著屏幕尖叫:“快看!《黃河大合唱》搖滾版在油管上火了!播放量破千萬,評論區全是‘求完整版’!”
嶽川湊過去看,隻見老外們在評論區刷屏:“這是什麼神仙音樂?聽得我想參軍!”“中國的搖滾比我們的還硬核!”
他嘿嘿一笑,掏出吉他彈了個前奏:“走,回去錄完整版!讓黃河的浪,再掀得高一點!”
飛機起飛時,嶽川望著窗外的雲層,突然覺得,那些試圖抹黑紅色文化的人,就像這雲層裡的陰影,看似厚重,卻擋不住陽光——而紅色的星火,早已越過山海,在世界的每個角落,悄悄燎原。
下一站,該讓孩子們也聽聽這些故事了。動漫《紅軍小戰士》的劇本,得趕緊寫出來才行。
喜歡文娛:從平行世界抄作業請大家收藏:()文娛:從平行世界抄作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