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蝶翼振史,琴音覓蹤_文娛:從平行世界抄作業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文娛:從平行世界抄作業 > 第70章 蝶翼振史,琴音覓蹤

第70章 蝶翼振史,琴音覓蹤(1 / 1)

《梁祝》首映禮定在那座仿古書院裡,月光透過雕花窗欞,在青石板上灑下細碎的光斑。

嶽川穿著件月白色的長衫,袖口繡著兩隻纏纏綿綿的蝴蝶,站在台前有點發愣——台下不僅有觀眾,還有幾位捧著古籍的白發老者,是曆史學會特意派來的“監考官”。

“彆緊張,”夏晚晴湊過來,裙擺掃過他的褲腿,帶著股淡淡的蘭花香,“他們就是來挑刺的,看你這‘新編’的故事,能不能跟史書記載對上。”

嶽川心裡有底。

為了拍《梁祝》,他翻遍了龍國各地的地方誌,還真在《會稽郡誌》裡找到了蛛絲馬跡——“東晉永和年間,有祝氏女,易男裝遊學,與梁生善,後合葬於鄮城”,後麵還附著一句“時有蝶聚墓上,三日不散”。這些零星記載,足夠他把《梁祝》的“創作”說得合情合理。

電影開場,當祝英台女扮男裝走進書院,台下的老者們突然坐直了身體。

有位戴老花鏡的教授,舉著放大鏡對著屏幕,嘴裡念念有詞:“哎?這襴衫的款式,倒真像出土的東晉陶俑上的樣式……”

隨著劇情推進,驚歎聲越來越多。

當拍到英台給山伯塞桂花糕的細節,曆史學會的會長突然拍了下大腿:“《吳地歲時記》裡提過,東晉學子有‘分糕寄情’的習俗,嶽川這小子,連這都考據到了?”

電影放映到“化蝶”段落,小提琴協奏曲響起時,台下的老者們竟不約而同地鼓起掌來。

散場後,會長握著嶽川的手,激動得直哆嗦:“好小子!你這哪是編故事?你是把史書裡的字,給唱活了!”

更意外的是,首映禮剛結束,考古研究所就發來消息——他們在鄮城今寧波)的一處工地,發現了兩座並排的東晉墓葬,墓誌銘上隱約能看到“梁”“祝”字樣,墓頂的磚縫裡,還殘留著類似蝴蝶翅膀的磷粉痕跡。

“這就是最好的宣傳!”周曼把考古現場的照片甩在桌上,“曆史學會已經發聲明了,說《梁祝》的細節與考古發現高度吻合,建議將其列為‘文化修複工程’的範本!”

梁祝考古實錘的話題直接屠榜。

連之前黑《梁祝》的王總,都在采訪中含糊其辭:“嗯……嶽川老師在曆史考據方麵,確實下了功夫……”《校園甜寵日記》的排片量一降再降,有影院經理偷偷聯係周曼:“能不能給《梁祝》加場?觀眾排著隊買票呢!”

這天傍晚,嶽川帶著夏晚晴和林墨,去考古現場看熱鬨。

挖掘機正在小心翼翼地清理墓道,考古隊員拿著小刷子,一點點掃去磚上的塵土。

嶽川蹲在警戒線外,看著那些帶著歲月痕跡的磚塊,突然說:“我想起首曲子。”

他撿起根樹枝,在地上畫了五根琴弦:“史書上說,春秋時有個叫伯牙的人,彈起琴來,能讓聽的人想到高山流水。

後來他的知音鐘子期死了,他就把琴砸了,說‘知音沒了,彈琴給誰聽’。”

夏晚晴眼睛一亮:“你想‘複原’這首琴曲?”

“不是複原,是‘創作’。”嶽川笑著糾正,“就叫《高山流水》,用古琴彈,得彈出山的沉,水的活,還有那種‘知音難覓’的空落落的勁兒。”

林墨蹲在旁邊,小聲說:“嶽老師,您連失傳的琴曲都能‘創作’?”

“不是我厲害,是老祖宗厲害。”

嶽川用樹枝敲了敲地麵,“你看這泥土裡藏著多少故事?《梁祝》是,《高山流水》也是,我不過是碰巧撿到了鑰匙,把它們從土裡挖出來而已。”

正說著,曆史學會的會長顫巍巍地走過來,手裡捧著塊剛清理出來的竹簡:“嶽川你看!這上麵刻著‘琴瑟友之’,說不定就是梁祝當年聽過的曲子!”

嶽川接過竹簡,指尖撫過那些古老的文字,突然有了主意:“《高山流水》的首發式,就放這兒吧!搭個台子,用剛出土的古瑟瑟與琴同屬古弦樂器)做背景,讓老祖宗也聽聽,他們的知音,到現在還有。”

消息傳出去,古琴界炸開了鍋。

有老琴師主動聯係嶽川:“嶽老師,我家傳的唐代古琴願意借您用!得讓《高山流水》有把像樣的琴!”還有音樂學院的學生,自發組織了“尋音隊”,沿著史書裡記載的伯牙遊曆路線采風,說要給曲子加些“山水靈氣”。

嶽川的日常又忙了起來。白天泡在考古隊,和專家們討論古樂的韻律;晚上就躲在工作室,對著竹簡上的殘音符號,一點點拚湊《高山流水》的旋律。

夏晚晴有時會來探班,看著他對著一堆古籍抓頭發,笑得直不起腰:“你這哪是創作,分明是考古。”

“差不多。”嶽川頭也沒抬,手裡轉著支鉛筆,“你看這‘山’段,得用低音區,慢一點,像老山紮根;‘水’段就得快,高音區飄起來,像水流轉彎。最難的是‘知音’那段,要又空又滿,像站在山頂喊,有回聲,卻沒人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突然彈了段手機裡的錄音,是用合成器模擬的古琴音,開頭沉得像悶雷,中間又流暢得像溪流,最後戛然而止,隻剩下嗡嗡的餘韻。夏晚晴聽得發愣:“最後怎麼停了?”

“因為子期死了。”嶽川關掉錄音,“伯牙的琴砸了,聲音斷了,得留個空,讓聽的人自己想。”

日常的沙雕時刻也沒缺席。這天嶽川在工作室熬夜寫譜,餓了就煮泡麵,因為熬夜的關係手一抖,結果把醋當成醬油倒了半瓶,酸得直吐舌頭。夏晚晴視頻通話時看到,笑得差點把手機摔了:“嶽大音樂家,連醬油醋都分不清?”

“這叫專注!”嶽川梗著脖子辯解,突然指著譜子轉移話題,“你看這段‘流水’,加段古箏合不合適?像小溪彙入大河……”

《高山流水》的首發式定在考古現場的臨時廣場上。嶽川穿著簡單的棉布衣,坐在一把唐代古琴前,身後是剛清理出來的祝英台墓,夕陽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長。當第一個音符響起,全場瞬間安靜下來。

琴聲時而像巨石墜穀,沉得讓人喘不過氣;時而像清泉石上流,脆得能滴出水來;到“知音”段落時,突然一轉,變得空落落的,像風吹過空蕩蕩的山穀,帶著股子說不出的委屈。

有老琴師聽得老淚縱橫,說:“這輩子沒聽過這樣的琴曲,好像真的看到伯牙站在墓前,手舉著琴,不知道該不該彈……”

《高山流水》的音頻上線後,帶動了古琴銷量暴漲,音樂學院的古琴專業報名人數翻了十倍。

有家長在網上曬孩子練琴的視頻,配文:“從《梁祝》到《高山流水》,謝謝嶽老師讓孩子知道,老祖宗的東西這麼好聽。”

嶽川站在夕陽下,看著那些圍著古琴拍照的年輕人,突然覺得,所謂的文化斷層,其實沒那麼可怕。

就像《梁祝》墓裡的蝴蝶磷粉,就算埋在土裡千年,遇到合適的光,照樣能閃閃發亮。

明天,要去拜訪那位有唐代古琴的老琴師。嶽川摸了摸口袋裡的竹簡仿製品,上麵的“琴瑟友之”四個字,在暮色裡仿佛活了過來。他知道,《高山流水》隻是開始,還有更多藏在史書記載裡的寶藏,等著被重新喚醒。

比如,史書裡提到的“秦王破陣樂”,聽起來就很適合寫成搖滾版,用鼓點敲出千軍萬馬的氣勢。

嶽川嘴角揚起一抹笑,腳步輕快地走向停在路邊的車,琴音的餘韻還在耳邊,像流水一樣,蜿蜒向前。

喜歡文娛:從平行世界抄作業請大家收藏:()文娛:從平行世界抄作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針鋒相對之戰場 針灸鼻祖涪翁傳 北宋,我家仆役越買越多 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種死法 一個中年工地佬的重生日常 繁花傳 刑偵天梯 華娛重生之完美人生 晚唐持卷人 民國:簽到死士,列強都問我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