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川用力地將《濱江臥底》的劇本拍在會議室的桌上,發出“砰”的一聲巨響,仿佛是他內心對這個項目的堅定決心的一種釋放。
與此同時,窗外的濱江城正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雨滴輕輕地敲打著玻璃,留下一道道不規則的雨痕。
這些雨痕在玻璃上蔓延開來,就像是劇本裡那位臥底主角內心的掙紮和痛苦。
他身處黑暗的世界,卻懷揣著正義的信念,在黑幫和警方之間艱難地行走,每一步都充滿了危險和不確定性。
這是嶽川精心策劃的一次新動作,他瞄準了龍國影視圈中“警匪片”的缺口。
他決定複刻地球經典電影《無間道》的內核,但要將其徹底本土化,讓這個故事更貼近龍國觀眾的生活和情感。
故事的背景設定在90年代的濱江港,一個充滿了江湖氣息和犯罪活動的地方。
警察陳永仁本土化改名),一個背負著父親犧牲的沉重過去的年輕人,成為了潛伏在黑幫中的臥底。
他的父親曾是一名英勇的老刑警,為了打擊犯罪而不幸犧牲,而他隨身攜帶的那枚舊警徽,成為了這個故事中的關鍵信物,象征著正義和家族的榮譽。
另一方麵,黑幫臥底劉建明本土化改名)成功混入了警局,然而,他在與老局長的接觸中,被老局長的“守正不阿”所深深刺痛。
老局長對正義的執著和堅守,讓劉建明開始對自己的選擇產生了懷疑和掙紮。
兩人之間的對峙不僅僅是簡單的正邪較量,更蘊含著龍國文化中“義利之辨”的深刻底色。
在這個充滿誘惑和利益的世界裡,他們將如何抉擇,是堅守正義還是被利益所吞噬?這是一個關於人性、道德和信仰的故事,也是嶽川對龍國警匪片的一次大膽嘗試和創新。
“星曜影業的《極速戰警》剛定檔,”製片人老徐把宣傳海報推過來,流量偶像林浩穿著修身警服,背景是爆炸的直升機。
“他們砸了三個億,全是特效和偶像戲份,還買了‘暑期檔最燃警匪片’的熱搜,預售已經破億。咱們這劇本,沒流量、沒大場麵,能拚得過?”
編劇小唐翻著劇本裡的“警徽細節”,眉頭皺著:“嶽總,這臥底互換身份的設定太像……太‘新穎’了,萬一被說借鑒怎麼辦?而且陳永仁的父親線,會不會衝淡主線衝突?”
嶽川沒急著反駁,調出平板裡的“市場調研”——龍國近三年警匪片,80是流量主演的“懸浮爽片”,觀眾差評集中在“沒邏輯”“人物紙片化”;而“老刑警訪談”裡,多位退休警察提到“臥底最難的不是潛伏,是忘了自己是誰”。
“不是借鑒,是補龍國沒有的‘根’,”他指著劇本裡的“茶樓對峙戲”,陳永仁把舊警徽拍在桌上,茶漬暈染的痕跡像血跡。
“《極速戰警》拍的是‘警察耍帥’,咱拍的是‘人在正邪之間的難’——這老警徽,是陳永仁的‘魂’,也是龍國警察的‘根’,星曜拍不出來。”
為了避開“抄襲質疑”,嶽川在細節上做足了本土化改編:黑幫背景設定為濱江港的“走私古董團夥”,臥底任務涉及追回被盜的宋代官窯瓷呼應之前的非遺元素);
警局的“老派刑偵組”不用高科技,靠走訪茶館、碼頭的“線人網絡”查案,老局長常說的“碼頭的水再渾,也得守著底線”,是嶽川從地球老刑警故事裡提煉的“本土化台詞”。
星曜影業很快有了動作。他們通過渠道放出消息,說《濱江臥底》“抄國外冷門劇本”,還試圖挖走嶽川團隊的攝影指導,許以三倍薪資。
攝影指導老李沒走,隻是把星曜的合同拍在嶽川桌上:“他們不懂,拍警匪片不是拍爆炸,是拍人眼裡的光——陳永仁握著警徽的手在抖,劉建明看老局長的眼神在躲,這些才是戲。”
拍攝現場,選角的爭議又冒了頭。星曜用林浩的“肌肉劇照”拉踩《濱江臥底》的主演——實力派演員周凱,說“周凱臉太糙,不像警察”。
嶽川卻堅持用周凱:“你看周凱試戲時,摸警徽的動作,手指在邊緣磨來磨去,那是真把自己當陳永仁了;林浩拍持槍戲,連扳機護圈都不會握,隻會耍帥。”
周凱沒讓嶽川失望。拍“陳永仁發現父親舊案線索”那場戲,他沒哭,隻是把警徽貼在額頭上,雨水順著臉頰流進衣領,鏡頭拉近時,能看到他瞳孔裡的掙紮——那是嶽川根據《無間道》裡梁朝偉的表演精髓,再結合“龍國孝悌觀”調整的細節,比直白的哭戲更有衝擊力。
《濱江臥底》和《極速戰警》同期上映,首日排片《極速戰警》占了60,《濱江臥底》隻有20。
星曜的宣發團隊還在影院外發“林浩周邊”,吸引粉絲包場。
但到了第三天,風向變了——《極速戰警》的口碑崩盤,觀眾吐槽“劇情像過家家,爆炸比台詞多”;
而《濱江臥底》的“茶樓對峙”“警徽傳承”片段在短視頻平台刷屏,有老警察評論“這才是我們認識的臥底,不是神,是會痛的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影院開始臨時加映《濱江臥底》的場次,常有觀眾看完坐在座位上不走,說“陳永仁最後摸警徽的鏡頭,想起我犧牲的戰友”。
票房反超那天,老徐拿著數據衝進剪輯室,手都在抖:“星曜的票房掉了一半,咱們的排片漲到45,還有海外影院來問版權!”
嶽川沒太激動,隻是翻著新的劇本大綱——《津門鏢師》,複刻《讓子彈飛》的“黑色幽默+家國情懷”,把背景改成民國津門,鏢師張牧之本土化改名)帶著鏢隊對抗壟斷運輸線的軍閥,用“鏢師規矩”對應地球版的“江湖道義”)鬥智鬥勇,裡麵加入“津門相聲”“傳統鏢書”的元素,讓幽默更有龍國味。
“現在星曜的《極速戰警》撤檔了,”小唐拿著新聞,“他們想找咱們買《濱江臥底》的改編權,說要拍‘偶像版’。”
嶽川笑著搖了搖頭,把《津門鏢師》的劇本推給小唐:“龍國的影視圈,不是缺流量,是缺能站住腳的‘根’——《濱江臥底》火了,不是因為抄得好,是因為咱把地球的‘魂’,裝進了龍國的‘殼’裡。下一步,咱要讓更多人知道,龍國的故事,比流量片更有嚼頭。”
首映禮的晚上,濱江城的影院外,有觀眾舉著“陳永仁的警徽”手辦,說“以後再也不想看隻會耍帥的警察了”。
嶽川看著這一幕,想起前世在地球看《無間道》的震撼——好的故事從來不分國界,關鍵是要紮進本土的土壤裡。他知道,這隻是開始,龍國文娛的缺口,還等著用一個又一個“有魂的故事”去填補,而他手裡的“劇本”,才剛翻開第一頁。
喜歡文娛:從平行世界抄作業請大家收藏:()文娛:從平行世界抄作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