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修鞋匠的錘子》剛剛錄製完成,阿哲就像一頭發怒的雄獅一樣,猛地將耳機摔在了調音台上。
耳機與調音台碰撞發出的“砰”的一聲,仿佛是他心中的怒火在咆哮。
與此同時,吉他線也像是被他的情緒感染了一般,瞬間纏繞成了一團亂麻。
阿哲的眉頭緊緊皺起,他的眼睛死死地盯著屏幕上的播放數據,滿臉都是不滿和焦慮。
“再這麼唱‘修鞋匠’‘掃帚’,聽眾肯定會膩的!”
阿哲的聲音中帶著明顯的怒氣,他一邊說著,一邊用手指著屏幕上的數據,“你們看看,《修鞋匠的錘子》的deo試聽量比《雨靴》少了整整三成!這說明了什麼?說明我們的歌已經沒有吸引力了!”
他深吸一口氣,稍微平複了一下情緒,接著說道:“浪潮娛樂的人跟我說了,如果我們能在這首歌裡加一段電子drop,然後再拍一個‘修鞋匠變潮人’的v,他們有信心把這首歌推上熱搜第一!”
老k捏著剛從修鞋攤拿來的錘子——木柄上包著層包漿,是張師傅用了二十年的老工具,錘頭還留著補鞋釘的凹痕。
“膩的不是歌,是忘了為啥要唱,”他把錘子放在調音台上,“張師傅說,這錘子補過的鞋,有學生的球鞋、老人的棉鞋,還有情侶吵架時踩壞的皮鞋,每道凹痕都是個故事——加電子drop,這故事就成了‘潮人道具’,沒魂了。”
嶽川推門進來時,手裡拿著張師傅修鞋攤的照片:晨光裡,張師傅蹲在小馬紮上,錘子敲在鞋釘上,火星濺在磨破的圍裙上,旁邊放著杯還冒熱氣的豆漿。
“浪潮娛樂不是想幫咱,是想把‘人間煙火’裝成‘流量罐頭’,”他把照片遞給樂隊,“他們說的‘潮人v’,是把修鞋攤改成ins風打卡點,讓模特穿aj假裝補鞋——這不是咱要的搖滾,是資本的生意。”
浪潮娛樂的動作很快,總監趙峰直接找上門,把簽約合同拍在桌上:“三年兩千萬,包你們上綜藝、接代言,還能跟國際電子製作人合作!就一個條件,把歌裡的‘土味細節’改了,比如‘錘子敲釘子’改成‘機甲敲代碼’,更符合年輕人審美。”
老陸在旁邊扯嶽川的衣角,眼神裡滿是急切——樂隊之前靠ivehouse演出勉強糊口,兩千萬足夠他們換套好設備,還能給家裡改善生活。
但老k沒接合同,隻是把張師傅的錘子推到趙峰麵前:“您敲敲這錘子,聽聽聲——它補的不是鞋,是人家過日子的底氣。改成‘機甲’,這底氣就沒了,歌也成了空殼子。”
趙峰冷笑一聲,收起合同:“你們會後悔的,龍國樂壇不缺唱‘窮酸故事’的樂隊,缺的是能賺錢的流量!”
拒絕浪潮後,樂隊果然遇到了“寒流”——ivehouse的演出邀約少了一半,之前合作的音樂平台也暗示“不商業化就減少推薦”。o,想試試加電子音的版本,卻在第二天早上把修改版刪了——他淩晨去了張師傅的修鞋攤,看著張師傅用那把老錘子,給一個學生補好磨破的球鞋,學生說“這雙鞋陪我考了三次研,謝謝您”,張師傅笑著說“鞋修好了能再穿,日子也一樣”。
“我錯了,”阿哲把吉他抱在懷裡,聲音有點悶,“加了電子音,就聽不見錘子敲釘子的‘實勁’了,也聽不見學生說‘謝謝’時的暖勁了。”
嶽川沒說什麼,隻是聯係了濱江老街區的商戶,想辦一場“攤前演出”——把舞台搭在張師傅的修鞋攤旁,觀眾就坐在小馬紮上,聽樂隊唱《修鞋匠的錘子》,張師傅在旁邊現場修鞋。
消息一放出去,老街區的商戶全來了勁:早餐攤老板說要免費提供豆漿油條,書店老板說要搬書當臨時座位,連之前吐槽“搖滾太吵”的裁縫店阿姨,都主動說要幫樂隊縫演出服。
演出當天,浪潮派來的人在旁邊拍視頻,想抓“樂隊沒人看”的把柄,卻沒想到——修鞋攤前擠滿了人,有坐著輪椅來的老人,有穿著校服的學生,還有剛下班的上班族。
張師傅蹲在舞台邊,錘子敲在鞋釘上的“叮當”聲,正好卡在《修鞋匠的錘子》的間奏裡,老k唱到“錘頭凹痕藏著日子的暖”時,台下有人舉著自己的舊鞋,喊“張師傅也幫我補過這雙鞋”。
視頻當晚就傳到了網上,把搖滾舞台搭在修鞋攤話題衝上熱搜,浪潮的趙峰看著手機,臉色鐵青——他沒想到,沒有電子音、沒有v,就靠一個修鞋攤和一把老錘子,這歌居然比加了特效的電子樂還火。
音樂平台連夜找嶽川道歉,說要給《修鞋匠的錘子》做“人間煙火”專題推薦,連之前拒絕樂隊的綜藝,也發來邀約,想請張師傅和樂隊一起錄節目。
張師傅後來成了樂隊的“特殊嘉賓”,每次演出到《修鞋匠的錘子》,他都會上台敲一段錘子,台下的觀眾跟著“叮當”聲打節拍。
有次演出結束,一個年輕人拿著吉他找老k,說“我想組樂隊,唱我們小區裡的故事,比如賣菜阿姨的三輪車、修自行車大爺的扳手”。
老k把張師傅的老錘子遞給他:“記住,唱這些不是‘土’,是把日子裡的實勁,唱成能暖到人心的歌——這才是咱龍國的搖滾。”
嶽川站在後台,看著台上的年輕人接過錘子,看著台下滿是笑容的觀眾。
突然明白:龍國文娛的破局,從來不是靠資本包裝的“潮”,而是靠紮根在土地裡的“實”——是修鞋攤的錘子,是早餐攤的油條,是普通人日子裡的那些“小細節”,這些東西,比電子音、比流量熱搜,更有打動人的力量。
浪潮娛樂後來沒再找過鏽鐵樂隊,趙峰在一次行業會議上說:“我之前以為搖滾是流量和特效,現在才知道,搖滾是能接住普通人日子的溫度——這溫度,資本造不出來,隻能從人間煙火裡長出來。”
濱江的傍晚,修鞋攤前的燈光亮著,張師傅還在補鞋,旁邊放著鏽鐵樂隊的專輯,《修鞋匠的錘子》的旋律從攤前的小音箱裡飄出來,混著錘子敲釘子的“叮當”聲,像一首屬於普通人的搖滾,在老街區的巷子裡,輕輕繞著,暖著每個路過的人。
喜歡文娛:從平行世界抄作業請大家收藏:()文娛:從平行世界抄作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