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竹編聲裡的新韻:非遺活化,工坊裡的文化微光_文娛:從平行世界抄作業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文娛:從平行世界抄作業 > 第202章 竹編聲裡的新韻:非遺活化,工坊裡的文化微光

第202章 竹編聲裡的新韻:非遺活化,工坊裡的文化微光(1 / 1)

川晴工作室斜對門的老鋪子,終於掛上了“老街非遺工坊”的木牌——是嶽川和王爺爺一起刻的,字裡帶著竹編的紋路,陽光一照,木牌上的“非遺”二字像裹了層暖光。

鋪子裡麵,剛搬來的竹編架上擺著半成品:王爺爺編到一半的竹籃、夏晚晴練手的歪扭竹蜻蜓、嶽川嘗試做的竹製樂譜架,空氣中飄著新鮮竹篾的清香。

“跟文旅局敲定了,非遺工坊先做三個項目:竹編、剪紙、古法造紙,”淩薇手裡攥著合作協議,指尖在“竹編樂器研發”那欄劃了劃。

“王爺爺是竹編非遺傳承人,剪紙找了老街的陳奶奶,古法造紙請了縣裡的李師傅,咱們的任務是把這些非遺跟音樂、故事結合,讓年輕人願意學、願意傳。”

周曼坐在角落的竹凳上,手裡拿著個竹製哨子——是王爺爺早上給她的,吹起來有清脆的鳥鳴聲。

“我想試試用竹編做簡單的樂器,比如竹笛的笛身、排簫的管,”她對著竹哨子琢磨,“剛才吹這個哨子,聲音比塑料哨子暖,要是能編出竹製的音管,配《詩經》的吟唱肯定特彆貼。”

林野扛著相機,正拍王爺爺編竹籃的手——老人的手指關節有點變形,卻靈活得很,竹篾在他手裡繞兩圈,就成了籃身的弧度。

“我打算拍個‘非遺日常’係列短片,”他對著鏡頭小聲說,“就拍王爺爺編竹器、陳奶奶剪窗花的樣子,不用加特效,真實的手作過程最打動人。”

嶽川和夏晚晴正跟著王爺爺學劈竹篾。夏晚晴手裡的竹刀總握不穩,竹篾劈得粗細不一,她皺著眉把竹刀遞給嶽川:“這竹篾太硬了,我總劈不勻,你試試?”

嶽川接過刀,手腕輕輕一壓,竹刀順著竹紋下去,分出一條均勻的竹篾:“得跟著竹子的紋路來,像你唱《詩經》時找調子,不能硬來。”他握著夏晚晴的手,一起劈了下一刀,這次的竹篾果然整齊多了。

陳奶奶提著個布包走進來,裡麵是她剪的窗花——有“魚躍龍門”“槐樹下的故事”,還有小尺寸的節氣圖案,貼在竹編架上正好。

“我聽說你們要把剪紙跟歌詞結合,”陳奶奶拿出張空白紅紙,“來,我教你剪‘蒹葭蒼蒼’的圖案,剪好了貼在樂譜上,看著就有文化味。”

夏晚晴跟著陳奶奶學剪紙,剪刀在她手裡有點沉,剪“蒹葭”的蘆葦時總斷,陳奶奶笑著幫她調整姿勢:“剪細的地方要慢,像你唱歌時的氣口,勻著勁來。”

嶽川坐在旁邊,把夏晚晴剪壞的剪紙收起來,拚成了個小小的“竹”字,貼在竹編架上:“壞的也有用,拚起來就是新東西,像非遺傳承,也得慢慢試、慢慢改。”

中午,團隊在非遺工坊的小廚房做飯——王爺爺教大家做竹筒飯,把糯米、臘肉、香菇塞進新鮮竹筒裡,放在火上烤;陳奶奶拌了個剪紙形狀的黃瓜,清爽可口;

夏晚晴煮了鍋竹蔗水,甜絲絲的解膩。眾人圍坐在竹編的桌子旁,竹筒飯的香氣混著竹蔗水的甜香,比任何大餐都讓人踏實。

“我之前總覺得非遺離年輕人太遠,”淩薇咬了口竹筒飯,“現在跟王爺爺、陳奶奶一起做,才發現這些手藝裡藏著好多巧思,比如竹編的紋路能隔音,剪紙的鏤空能透光,隻要找到跟年輕人喜歡的東西結合的點,肯定能傳下去。”

王爺爺點點頭,喝了口竹蔗水:“以前我總擔心竹編沒人學,現在你們把它跟音樂、故事結合,我孫子都來問我‘爺爺,能教我編竹製哨子嗎’,這就是好苗頭。”

下午,周曼帶著王爺爺編的竹製音管,在工坊裡試奏。竹管的聲音比金屬管軟,吹《蒹葭》的旋律時,像蘆葦在風裡晃,夏晚晴跟著輕聲吟唱。

陳奶奶剪的“蒹葭”窗花貼在竹管旁,光影落在地上,像一幅流動的畫。林野趕緊架起相機,把這一幕拍下來,嘴裡念叨“這畫麵比任何v都美”。

淩薇則在旁邊跟李師傅對接古法造紙的事——李師傅說可以用老街的槐樹花、蘆葦做紙漿,造出的紙帶著自然的紋路,正好用來印歌詞、寫書法。

“咱們可以做‘非遺文創紙本’,”淩薇在筆記本上寫,“紙本裡夾著竹編書簽、剪紙窗花,再附一張《詩經》吟唱的二維碼,肯定受歡迎。”

快下班時,有幾個學生模樣的年輕人走進工坊,看到王爺爺編竹器、陳奶奶剪窗花,好奇地圍過來。

“爺爺,這竹籃能編上我的名字嗎?”一個女生問。王爺爺笑著點頭,拿起竹篾,沒一會兒就把女生的名字編在了籃身上。女生高興地掏出手機:“我要發朋友圈,讓同學都來學竹編!”

嶽川看著這一幕,心裡暖暖的——之前擔心非遺活化難,現在才發現,隻要把手藝放在生活裡,讓年輕人能摸、能學、能用上,就不怕傳不下去。

他拿出手機,給文旅局發了條消息,說非遺工坊的第一期體驗課可以定在周末,教大家編竹蜻蜓、剪節氣窗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晚上,團隊在工作室整理今天的成果:周曼的竹製音管放在琴旁,陳奶奶的剪紙貼在樂譜上,王爺爺編的竹籃裡裝著剛做好的非遺文創紙本。

淩薇在電腦上做體驗課的報名頁麵,周曼在調試竹製音管的音準,林野在剪輯“非遺日常”的第一期短片,嶽川和夏晚晴坐在桌前,把今天劈的竹篾整理好,打算下次用來編竹製樂譜架。

“周末體驗課,咱們可以搞個小演出,”夏晚晴突然說,“我用陳奶奶的剪紙當背景,唱《蒹葭》,周曼用竹製音管伴奏,肯定特彆有意思。”

嶽川點頭:“好啊,再讓王爺爺教大家編竹蜻蜓,陳奶奶教剪窗花,讓體驗課既有玩的,又有聽的。”

工作室的燈亮著,竹篾的清香還在飄,周曼的竹製音管偶爾傳來一兩聲清脆的音,像老街的風在唱歌。

嶽川看著身邊的團隊,看著桌上的非遺手作,突然覺得,非遺活化不是抄來的概念,是把地球的“文化落地”經驗,跟老街的手藝、故事融在一起,變成能摸得著、學得會、記得住的生活——這才是龍國文娛該有的樣子,有根,有暖,有煙火氣。

他拿起一根竹篾,在手裡繞了個圈,像在編織一個小小的夢。夏晚晴靠在他身邊,看著他手裡的竹篾,輕聲說:“以後咱們的非遺工坊,會越來越熱鬨的吧?”

嶽川笑著點頭,把竹篾遞給她:“會的,因為這裡有咱們,有王爺爺、陳奶奶,還有越來越多喜歡非遺的年輕人——咱們一起,把這些好東西傳下去。”

喜歡文娛:從平行世界抄作業請大家收藏:()文娛:從平行世界抄作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從少爺到皇帝 回到東漢當趙雲 大陣主 天幕:保成二廢三立,胤禛麻了 穿越古史之楓華 替兄洞房後,我反手掀了他的江山 蜀漢:從劉備腳臭開始 被雪藏後,白露愛上我 九龍戰神:我的枷鎖是星辰 西遊:七仙女懷孕,管我土地爺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