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晴工作室一行人抵達日本時,東京的晨光剛漫過成田機場的玻璃幕牆。
佐藤早已舉著“星途”字樣的接機牌等候,身邊跟著天文館的山田館長——一個戴著金邊眼鏡,懷裡揣著星圖手冊的老人。
“昨晚雙星係的運行軌跡正好進入最佳觀測期,”山田一見麵就遞過星圖,指尖指著兩顆亮星,“咱們今天下午就能去天文館調試,關鍵是《雙星語》的旋律要跟星軌同步,比如副歌響起時,投影裡的兩顆星正好完成一次軌道交彙,這樣觀眾才會有‘音樂跟著星星走’的沉浸感。”
嶽川接過星圖,目光落在雙星係的運行數據上——軌道周期3分20秒,交彙時的亮度變化曲線像一道溫柔的波浪。
他突然掏出手機,打開錄音功能,指尖在虛擬鋼琴上敲出一段節奏:“把副歌的起始時間定在1分10秒,正好對應兩顆星開始靠近的節點,旋律的起伏跟著亮度曲線走,亮的時候升調,暗的時候降調,像星星在‘唱’。”
他哼出的旋律,正是地球《星象儀》的核心片段,卻調整了節奏適配星軌數據,山田聽著,頻頻點頭:“這就是我要的‘星樂共生’,比單純的背景音樂更有說服力!”
下午的天文館調試現場,淩薇對著星象投影屏皺起眉——原本設計的“雙星重疊”視覺,在投影裡顯得生硬,沒有“融化在一起”的柔和感。
“我帶了濱江老街的槐樹葉標本,”她突然從包裡掏出密封袋,“把槐樹葉的輪廓掃描進投影係統,讓兩顆星的光芒透過‘槐葉紋路’重疊,再疊加櫻花花瓣的虛影,這樣既有龍國的元素,又貼合日本的場景,視覺會更柔。”
山田立刻讓技術人員調整參數,當投影裡的星光透過槐葉紋路,與櫻花虛影交織時,整個觀測廳都泛起細碎的驚歎聲。
傍晚,眾人跟著佐藤去他家鄉的櫻花穀拍星空素材。
穀口的老樟樹下,一位挎著竹籃的老奶奶正撿拾落在石桌上的櫻花瓣,看到他們扛著設備,笑著用生硬的中文打招呼:“你們是來拍星星的吧?這裡的星星,比東京亮多了,我老伴以前總說,星星眨眼睛的節奏,像他年輕時吹的口琴。”
夏晚晴聞言,突然從包裡拿出便攜麥克風,對著星空輕聲唱起《雙星語》的副歌——沒有伴奏,隻有她的聲音混著風吹櫻花的“簌簌”聲,和遠處溪水的“潺潺”聲。
老奶奶聽得眼眶發紅,從竹籃裡拿出一支舊口琴:“這是我老伴的,你們要不要試試?”
陸哲接過口琴,吹起《雙星語》的前奏,口琴的清冽混著夏晚晴的歌聲,櫻花穀裡的星星仿佛都亮了幾分。
林野的鏡頭悄悄記錄下這一幕:老奶奶跟著節奏輕晃身體,櫻花落在她的白發上,像撒了把碎星。
可當晚,星娛的海外賬號又開始作祟——發了張模糊的照片,謊稱“川晴工作室在日本拍攝受阻,當地居民不滿噪音乾擾”,還買了幾個日語營銷號轉發。
沒等團隊回應,下午在天文館幫忙調試的日本學生,就自發曬出現場視頻:視頻裡,嶽川在給他們講“星樂同步”的原理,夏晚晴教他們唱《雙星語》的中文副歌,配文“很開心能和優秀的創作者合作,所謂‘乾擾’都是謊言”。
很快,川晴工作室日本暖心現場的話題在中日兩國社交平台發酵,甚至有日本動漫粉絲自發組織“星途應援團”,說要去天文館的科普展支持。
第二天的星空拍攝格外順利。淩薇在櫻花樹下架起延時攝影設備,鏡頭對準雙星係的方向,每隔10秒拍一張,要剪出“星星跟著旋律移動”的效果;
陸哲則用吉他模擬“星軌滑動”的音色,把櫻花落地的節奏錄下來,打算混進《雙星語》的尾聲;
嶽川坐在石凳上,根據實時觀測的星軌數據,微調《雙星語》的弦樂部分——當兩顆星達到最近距離時,他讓弦樂突然弱下來,像“呼吸暫停”的瞬間,再猛地揚起,配合星光爆發的投影,營造震撼感。
“這是我現場聽著星星的‘節奏’改的,”他對山田說,其實心裡清楚,這是借鑒了地球《星空交響曲》的“星爆處理手法”,卻偽裝成即時靈感。
拍攝結束時,山田突然拉住嶽川,遞來一份厚厚的方案。
“天文館想在科普展期間,辦一場‘星空音樂會’,就用《星途》和《雙星語》,觀眾躺在觀測廳的躺椅上,頭頂是實時星象投影,你們現場演奏,再邀請日本的三味線大師和尺八演奏家合作,怎麼樣?”
佐藤也跟著補充:“星穹社願意全程直播,還能聯動兩國的動漫平台,讓更多人看到‘音樂與星空的共生’。”
周曼立刻拿出平板,記錄下關鍵需求:“音樂會的時間定在科普展開幕當天,我們需要提前一周來彩排,和三味線、尺八演奏家磨合;
淩薇負責設計投影的‘星樂互動’效果,比如觀眾鼓掌時,投影裡的星星會跟著閃爍;林野要提前搭建多機位拍攝係統,確保直播畫麵能同時捕捉到舞台演奏和觀眾的反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淩薇當場打開電腦,畫出音樂會的視覺分鏡:“開場時,投影裡先出現濱江老街的星空,尺八響起《星途》的前奏;
隨著旋律推進,櫻花穀的星空慢慢疊加進來,三味線加入;到《雙星語》的高潮,兩顆星的光芒突然擴散,覆蓋整個觀測廳,像把觀眾裹進星海裡。”
山田看著分鏡,激動得直點頭:“這就是我夢想中的‘星空音樂會’,讓觀眾不是‘聽音樂’,而是‘走進音樂裡的星空’。”
返程的車上,夏晚晴翻著林野拍的素材——老奶奶的口琴、櫻花穀的星空、天文館裡調試投影的工作人員,嘴角忍不住上揚:“沒想到拍星空能遇到這麼多溫暖的人,感覺《雙星語》又多了很多‘活’的細節。”
陸哲則在手機上聽著白天錄的櫻花落地聲,笑著說:“我打算把這個聲音做成‘星塵音效’,加在音樂會的間奏裡,讓觀眾覺得‘連櫻花都在跟著音樂走’。”
嶽川靠在車窗上,看著窗外掠過的東京夜景,手裡握著山田送的迷你星圖——上麵標注著雙星係的運行周期,還有佐藤家鄉櫻花穀的經緯度。
他突然想起在地球時,曾在天文館聽過的《星空序曲》,那時的震撼,如今正以另一種方式,在這個世界的星空下重現。
而這一次,不再是單純的“複製”,而是融入了槐葉的紋路、櫻花的芬芳、老奶奶的口琴,變成了跨越國界的“星之共鳴”。
車剛駛入酒店停車場,周曼的手機就響了——是星穹社的工作人員,說三味線大師宮本先生和尺八演奏家藤原已經確認檔期,想明天就和他們見麵,討論合作細節。
“宮本先生還說,想在《星途》裡加入‘三味線滑音’,模仿星軌的流動感,”周曼掛了電話,笑著對眾人說,“明天咱們又有的忙了,不過能和這麼厲害的音樂人合作,這場星空音樂會肯定會特彆精彩。”
淩薇立刻拿出速寫本,開始畫宮本先生和藤原合作的舞台站位:“我要把三味線和尺八的演奏區,設計成‘雙星造型’,宮本先生在‘地球星’區,藤原在‘家鄉星球’區,演奏時,他們的影子會在投影裡重疊,像兩顆星的交彙。”
林野則打開相機,開始整理明天見麵要拍的素材清單:“要拍他們討論旋律的瞬間,還有試奏的片段,剪進音樂會的預熱短片裡,肯定能吸引更多人關注。”
喜歡文娛:從平行世界抄作業請大家收藏:()文娛:從平行世界抄作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