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羽田機場的出口,微涼的風裹著零星櫻花瓣飄落在肩頭。
嶽川剛走出抵達大廳,就看到佐藤舉著塊手繪接機牌——牌麵上畫著《星途》動畫裡的雙星係,旁邊用中日雙語寫著“星音赴約,共賞星途”,筆尖還沾著未乾的粉色顏料,是淩薇昨晚在飛機上幫忙畫的。
“動畫大賞的主辦方剛發來消息,互動環節的設備已經架設好了,但有個小問題——星願的三味線音色和動畫裡的星軌移動不同步,技術人員調了一上午都沒解決,”佐藤遞過一杯熱抹茶,語氣帶著急,“彩排定在下午兩點,咱們得趕緊過去看看。”
嶽川接過抹茶,指尖傳來溫熱的觸感,腦子裡卻快速閃過地球動畫配樂的“關鍵幀同步法”——這種方法能讓音頻精準匹配畫麵關鍵動作,正好能解決聲畫不同步的問題。
“先去彩排現場,看看具體情況再說,”他沒直接說解決方案,而是裝作需要看實際畫麵才能判斷的樣子,“說不定是星軌移動的節奏沒找準,咱們給它找個‘聲音錨點’就行。”
抵達動畫大賞的場館時,彩排已經開始。
舞台中央的巨幕上,正播放《星途》動畫裡“主角在櫻花穀觀測雙星係”的片段,星軌緩緩移動,可三味線的“星願音色”總比星軌交彙慢半拍,像追不上星星的腳步。
技術人員滿頭大汗地調整參數:“我們試過調整音色延遲,可不管調快還是調慢,都和星軌的‘流動感’不搭,要麼太僵,要麼太飄。”
嶽川走到控製台前,盯著屏幕上的動畫分鏡,指尖在分鏡邊緣畫了幾個小圈。
“把星軌移動的關鍵幀標出來——比如星軌開始靠近的‘啟動幀’、交彙的‘峰值幀’、分開的‘收尾幀’,然後讓三味線音色的‘起音’卡啟動幀,‘強音’卡峰值幀,‘餘音’卡收尾幀,像給星軌裝了個‘聲音導航’,肯定能同步。”
他說的“關鍵幀同步法”,其實是地球動畫電影《千與千尋》配樂時用到的經典技巧,卻裝作是剛才看分鏡裡“星軌像絲帶飄動”突然聯想到的。
技術人員半信半疑地按要求調整,當修改後的畫麵與音色同時播放時,全場瞬間安靜下來——三味線的起音剛落,星軌就開始靠近;強音爆發時,星軌正好交彙;
餘音消散時,星軌緩緩分開,聲畫像被線縫在了一起,連佐藤都忍不住拍手:“這就是‘星音與星畫共生’的感覺!之前怎麼沒想到用‘關鍵幀’當錨點?”
彩排剛順利進行到一半,林野的手機突然震動——星娛的日語水軍開始在社交平台刷屏,說“川晴工作室的星願互動環節,抄襲了三年前某海外頒獎禮的‘聲音投影’設計”,還附了段刻意剪輯的對比視頻,把兩個完全不同的互動邏輯拚在一起。
“這群人真是陰魂不散,”淩薇氣得戳著平板屏幕,“咱們的互動是‘星願+樂器音色+全球同步’,他們說的那個隻是單純的聲音投影,根本不是一回事!”
嶽川沒慌,反而讓林野打開之前在巴黎拍的“星願互動設計草稿”視頻——視頻裡,嶽川在飛機上畫的草稿,標注著“星願音色匹配樂器”“全球星圖同步”等字樣,時間戳比海外頒獎禮早了半年。
“不用發長篇大論反駁,把這個視頻放出去,再加上咱們在東京彩排的幕後片段,讓大家看清楚創作過程,”嶽川指著視頻裡的草稿,“真正的創作不是靠抄襲,是靠一步步打磨細節,從巴黎的想法到東京的落地,每個環節都有跡可循。”
林野立刻把視頻發到川晴工作室的日文賬號,不到半小時,川晴星願互動原創證據的話題就衝上日本熱搜。
有動畫導演轉發視頻,指出“關鍵幀同步法是川晴獨有的,海外頒獎禮根本沒有音色與畫麵關鍵幀匹配的設計”;還有粉絲對比兩段視頻,發現“星娛剪輯的對比視頻,故意剪掉了川晴互動裡的全球同步功能”。
星娛的水軍見勢不妙,很快銷聲匿跡,連之前轉發謠言的營銷號都悄悄刪了帖。
傍晚六點,動畫大賞正式開始。場館的燈光暗下,巨幕上突然亮起全球觀眾的星願漂流瓶。
巴黎觀眾的“願星音永遠傳遞”、濱江觀眾的“願槐樹與櫻花共映星空”、紐約觀眾的“願每個孩子都能聽到星的聲音”,無數光點在幕布上漂浮,引發現場觀眾的陣陣驚歎。
嶽川坐在鋼琴前,指尖輕輕落在琴鍵上,《星途》的前奏像星風一樣散開,巨幕上的星願漂流瓶突然彙聚成雙星係的形狀,與動畫裡的星軌重疊。
夏晚晴的歌聲響起時,巨幕切換到《星途》動畫的高光片段——主角在太空艙裡看著雙星係,耳機裡傳來母親的聲音,三味線的旋律突然切入,宮本先生的指尖在琴弦上快速滑動,模擬主角心跳的節奏;
藤原的尺八吹起長音,像太空裡的星風,慢慢裹住整個場館。嶽川的鋼琴旋律悄悄融入了地球動畫《你的名字。》配樂裡的“時空共鳴”和弦走向,卻調整得更貼合“星音”的溫暖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當旋律推到高潮時,巨幕上的雙星係突然爆發出淡金色的光,現場觀眾紛紛舉起手機閃光燈,像一片小小的星海。
“最佳音樂獎——川晴工作室《星途》!”當頒獎嘉賓念出名字時,全場掌聲雷動。
嶽川走上領獎台,手裡握著獎杯,目光掃過台下的團隊——宮本先生正舉著手機錄像,藤原笑著揮手,夏晚晴眼裡閃著光。
“這個獎不屬於我,屬於每一個為‘星音’付出的人,”他的聲音透過麥克風傳遍場館,“屬於在巴黎街頭拉手風琴的皮埃爾,屬於在櫻花穀送櫻花瓣的老奶奶,屬於全球每一個寫下星願的觀眾——是你們,讓星音有了溫度,有了跨越國界的力量。”
頒獎結束後,佐藤拉著嶽川走到後台,手裡拿著一份厚厚的分鏡稿:“星穹社下一部動畫叫《城市星語》,主角是個能聽懂‘城市星音’的少年,他會去東京、巴黎、濱江三個城市,尋找藏在城市裡的星星聲音,比如東京塔的鐘聲、巴黎聖母院的管風琴、濱江槐樹的沙沙聲,我們想邀請你們繼續負責音樂製作,把‘星音’從宇宙延伸到城市裡。”
嶽川接過分鏡稿,指尖劃過畫著東京塔的頁麵——少年站在塔頂,抬頭看著星空,塔下的街道燈火像星星落在地麵。
他腦子裡突然閃過地球專輯《城市輕音》裡的“城市聲音與音樂融合”思路,卻裝作是被分鏡裡的“城市與星空”畫麵打動:“這個主題很有意思,城市裡的聲音其實都是‘星星的碎片’,比如鐘聲是星星的心跳,槐葉聲是星星的呼吸,咱們可以把這些聲音都融進旋律裡,讓觀眾聽到‘城市裡的星音’。”
夏晚晴湊過來看分鏡,指著濱江槐樹的畫麵:“我想在濱江篇的主題曲裡,加一段‘槐葉摩擦聲’當前奏,像少年剛走到槐樹下,聽到星星在說話,然後再加入鋼琴和尺八,慢慢把旋律推起來。”
陸哲立刻掏出錄音筆:“我之前在濱江錄的槐葉聲還在,回去就能整理出來,說不定還能和巴黎的鐘聲混在一起,做個‘城市星音序曲’。”
淩薇則打開平板,開始畫《城市星語》的互動設計草圖:“可以在動畫播出時,搞個‘城市星音打卡’活動,觀眾去東京塔、巴黎聖母院、濱江槐樹旁,用手機錄製當地的聲音,上傳到互動平台,我們從中挑選素材,融入動畫的配樂裡,讓觀眾也成為‘星音創作者’。”
就在眾人討論得熱烈時,林野突然舉著相機跑過來:“剛才收到莉莉從巴黎發來的視頻,她在巴黎天文館的星願牆前,用中文唱了《星願》的副歌,還說要等著聽《城市星語》的濱江篇,想聽聽槐樹的聲音。”
眾人圍過來看視頻,屏幕裡的莉莉站在星願牆前,手裡舉著那片櫻花瓣,歌聲雖然稚嫩,卻格外認真,背景裡的星願漂流瓶還在緩緩漂浮。
嶽川看著視頻裡的莉莉,又低頭看了看手裡的《城市星語》分鏡稿,突然覺得“星音”的故事正在慢慢展開。
從宇宙的雙星係,到城市的煙火氣,從巴黎的鐘聲到濱江的槐葉,那些從地球“抄”來的旋律,早已在這個世界的人和事裡,長出了獨一無二的血肉。
他抬頭看向後台窗外的東京夜空,東京塔的燈光像一顆明亮的星,與遠處的雙星係遙相呼應,仿佛在等著《城市星語》的旋律,把它們串成新的星鏈。
佐藤這時遞過來一杯冰鎮的梅子酒:“為了《城市星語》的合作,先乾一杯!
明天咱們去星穹社,詳細討論分鏡和音樂的適配細節,我還邀請了東京塔的管理人員,他們願意開放塔頂的觀測台,讓咱們錄製東京塔的鐘聲,還有濱江的文旅局也發來了消息,說可以幫咱們協調槐樹旁的錄音許可。”
嶽川接過梅子酒,和佐藤碰了碰杯,酒液的清甜在嘴裡散開。
他看著手裡的分鏡稿,上麵畫著少年在三個城市裡尋找星音的畫麵,心裡已經開始構思——東京篇的旋律可以借鑒地球《東京愛情故事》裡的溫柔和弦,巴黎篇融入《玫瑰人生》的手風琴元素,濱江篇則用《茉莉花》的旋律片段做引子,卻都要調整得貼合“星音”的主題,不暴露前世的痕跡。
後台的笑聲漸漸漫過夜空,宮本先生正在調試三味線,準備給大家彈一段《城市星語》的即興旋律;
藤原拿著尺八,對著窗外的東京塔練習長音;夏晚晴在給莉莉回消息,答應她一定會在濱江篇裡加入槐葉聲;
淩薇則在平板上修改著“城市星音打卡”的活動規則,臉上滿是期待。
嶽川靠在窗邊,手裡握著《城市星語》的分鏡稿,感受著夜風裡的櫻花香,知道下一段“星音”的旅程,即將從這裡開始。
喜歡文娛:從平行世界抄作業請大家收藏:()文娛:從平行世界抄作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