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話雖如此,但眼中閃爍的,卻是對權力的算計。效忠皇室可以,但這皇室必須符合他袁本初和汝南袁氏的利益。
許攸笑道:“本初兄高見。既然如此,我等不妨……暗中觀察,亦可稍作試探。看看這位陛下,究竟是真有韜略,還是徒有其表。
比如,關於如何處置宦官餘黨,以及……召外兵入京以震懾不臣之事,便可看看陛下的反應。”
袁紹眼中精光一閃。召外兵入京,這是他向何進提出的建議,旨在進一步加強己方實力,徹底壓垮可能的反對派包括殘餘的宦官和其他不服何進的勢力)。何進已經有些心動,但尚未最終決定。
如果皇帝反對……那就有趣了。
“子遠許攸字)所言甚善。”袁紹點頭,“便依此計。我等繼續推動大將軍召外兵,同時……也可派人,暗中向陛下示好,表達我袁氏對漢室的忠誠。”
他要在何進和皇帝之間,兩頭下注。
……皇宮深處。
劉辯褪下了沉重的冕服,換上一身輕便的常服,感覺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擔。獨自坐在殿中,回想著朝會上的一切,依舊心有餘悸。
他知道自己那番話鎮住了一些人,但也必然會引起何進、袁紹等人的猜疑。
李青小心翼翼地端來茶水點心:“陛下,您今日在朝會上真是……真是威風極了!”他臉上帶著敬畏和後怕。
劉辯看了他一眼,淡淡道:“不過是自保罷了。李青,今日朝會之後,宮外可有什麼消息?大將軍府、袁校尉府上,可有異動?”
李青一愣,搖搖頭:“奴婢……奴婢不知。”
劉辯心中歎息,信息閉塞,如同聾子瞎子,這才是他最大的劣勢。那個穆順倒是機靈,但隻有一個人遠遠不夠。
必須儘快建立自己的信息渠道,哪怕是最簡陋的。
就在這時,一個小宦官在殿外探頭探腦。李青出去嗬斥了幾句,回來稟報:“陛下,是穆順求見,說是有要事稟報。”
劉辯精神一振:“快讓他進來!”
穆順很快進來,臉色依舊謹慎,但比昨夜鎮定多了。他行禮後,低聲道:“陛下,奴婢方才打聽到一些消息。”
“說。”
“一是大將軍回府後,似乎大發雷霆,下令要詳查陛下身邊之人,特彆是……特彆是昨夜參與此事者。”穆順的聲音有些發顫,顯然害怕被查到。
劉辯眼神一冷,何進的反應果然很快。“還有呢?”
“二是……奴婢有一個同鄉在袁校尉府上當差,他偷偷告訴奴婢,袁校尉與友人私下議論陛下,似乎……似乎對陛下今日朝會之言頗為驚疑,還提到了……提到了要召外兵入京之事。”
召外兵入京!
劉辯的心臟猛地一跳,曆史巨大的慣性似乎再次碾壓而來!該來的,終究還是要來嗎?
何進、袁紹他們,果然還是走上了這條引狼入室的道路!
不行!絕對不行!
但此刻,他剛剛穩住一點局麵,手中無一兵一卒,如何能阻止權勢熏天的大將軍和袁紹?
巨大的壓力再次襲來。
劉辯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他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穆順,沉聲道:“穆順,你做得很好。此事朕已知曉,你繼續留意,但有消息,即刻來報。至於大將軍那邊……朕自有主張,會設法保全於你。”
他必須保住穆順這個唯一的消息來源。
“謝陛下!奴婢萬死不辭!”穆順感激涕零。
讓穆順退下後,劉辯獨自坐在殿中,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桌麵。
何進的猜疑,袁紹的警惕,召外兵的提議……危機接踵而至。
下一步,該怎麼走?
直接反對召外兵?肯定不行,隻會讓何進袁紹更加懷疑自己,甚至可能提前對自己不利。
必須想一個更巧妙的方法,既能阻止或拖延董卓等人入京,又不引起何進的強烈反彈。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窗外,漢宮的天空,陰雲密布。
喜歡漢祚永固:少帝劉辯逆襲錄請大家收藏:()漢祚永固:少帝劉辯逆襲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